书名:药征作者:朝代:年份:自序内容:书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周官》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共医事。由是观之,药毒也,而病毒也,药毒而攻病毒,所以瞑眩者也。而考本草,有毒者有焉,无毒者有焉,为养者有之,不养者有之。于是人大惑焉,世远人泯经毁,虽欲正之,末由也已,今之所赖也,天地人耳。夫有天地,则有万物焉,有万物,则有毒之能也,有人则病与不而有焉,是古今之所同也。从其所同,而正其所异也,孰乎不可正哉!扁鹊之法,以试其方也,药之瞑眩,厥疾乃瘳,若其养与不养邪,本草之云,终无其验焉。故从事于扁鹊之法,以试其方,四十年于兹,以量之多少,知其所主治也。视病所在,知其所旁治也。参互而考之,以知其征,于是始之所惑也,粲然明矣。凡攻疾之具,则药皆毒,而疾医之司也。养精之备,...
书名:伤寒直格作者:朝代:金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序属性:习医要用直格,乃河间高尚先生刘守真所述也。守真深明《素问》造化阴阳之理,比尝语予曰∶伤寒谓之大病者,死生在六、七日之间。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古今亦通谓之伤寒热病。前三日,太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壮于表,汗之则愈;后三日,太阴、少阴、厥阴受之,热传于里,下之则痊。六经传受,自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古圣训阴阳为表里,惟仲景深得其旨,厥后朱肱奉议作《活人书》,尚失仲景本意,将阴阳字释作寒热,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中间误罹横夭者盖不少焉,不可不知也。予语守真曰∶先生之论如此,何不辟此说以暴耀当世,以革医流之弊,反忍而无言何邪?守真曰∶世之所集各异,人情喜温而恶寒,恐论者不详,反生疑谤。又曰∶欲编书十卷,尚...
丹语明示 (类似于词典)修真的基本要求练功的三个选择—时间、地点、方向这几篇东西都很重要修炼法:1.阿字月轮观 (可以与其他功法同时练习)选项一:道家练功选项二:仙道长生法门选项三:道家真正筑基法 (只是初级功法)选项四:炼气修真初步法门 (同上)选项五:修丹功夫初探选项六:最上乘天仙修炼法选项七:灵宝毕法选项八:修行课程P.S.这个选项中的《道德经修炼法》既可以单独修练也可以与其他功法同时练习。如果只是单纯修炼《道德经》,不需禁欲,可以在修炼时xx。附赠:最上一乘妙诀 (修炼至最后阶段要用到)道法:雷法概要 (威力很不错的说)北斗七星添油接接命法 (可以延长你的寿命)丹语明示 道教内丹多有一些隐喻,乃先人恐天机外泄误传非人,这也使一些虔心修炼之士一头迷雾无从下手,今简述部分于下:...
一心皈命净土法门 前些日子,有位长期住在美国修行的法师写信给我,提到一些佛法方面的问题。这位法师非常客气,首先表示非常惭愧,恳切地求佛忏悔。因为当年他离开台湾的时候,在修持上仍有许多疑难没有解决,亟待澄清,内心中不尽挂碍之感。他为了学佛修行,已经在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法门中,摸索了大半辈子。本来学教理,研究经典;后来改修净土,然后再习禅定;接着又学密法,大概黄教、红教、花教都去凑凑热闹,经过一下。如此天南地北转了一大圈,现在又回到老路,专修净土法门。 在信上,他以为我大概很反对他这样的做法。我说我很高兴你遍学一切法,因为你把天底下所有的法门都摸过以后,再也不会胡思乱想,因好奇心的驱使而定不下心来。反正什么都学过啦,人生的各种滋味——酸甜苦辣大致都经历过了,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玩意儿也差不多都玩过试过了。——那么,我说你现在正好放下一切,死心塌地,一心归向净土...
在瞬息万变的时尚世界里,要神经大条的男人紧跟潮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让纽约生活风格大师Michael Flocker来指引败在穿着的台湾男人吧!不论你如何发展你的个人风格,根据自己身材来穿着是最关键的。瘦的人可以穿胖的人不适合的紧身裤;个子高的可以穿矮个子不能穿的宽松衣装。只有极少数的男人适合透明衬衫、皮裤和皮草,而你是不是那样的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吧。同样的,穿着也应该配合年纪,四十多岁还穿着嘻哈装和滑板装的男人,恐怕会被人笑到爆。不过,这不代表时尚只是年轻人的事,相反的,只要能穿出时尚感,你一辈子都会无往不利。STEP1/找出NG单品!11种衣物 快点送进「旧衣回收箱」首先,你必须按照你的年龄选择穿着,衣柜里也必须是适合你身材的衣物。不过在你准备进一步创造你个人风格时,检查一下你有没有犯下以下的严重罪行。...
[日家奇门]金函奇门遁甲占时吉方时空图说明一、每年从冬至节开始,到翌年交夏至节止,为阳,这之间的每一天干支均称为阳干支;每年从夏至节开始,到当年交冬至节止,为阴,这之间的每一天干支均称为阴干支。二、每个干支分八门与九星。八门中开、休、生为吉门,杜景为小吉、小凶门(趋于平门),死、惊、伤为大凶门。九星中,天乙、太乙、太阴、青龙为四吉星,轩辕、招摇为小吉小凶星(趋于平星),摄提、咸池、天符为凶星。八门吉凶意义与作用大于九星。九个方位中,大吉门与大吉星组合的方位,为大吉方位,若该方位又碰上喜神,更是上上大吉之方位;大吉门与平星组合的方位,为中吉方位;大吉门与凶星组合的方位,勉强可用;平门与平星组合的方位,为小凶方位;大凶门与大凶星组合的方位,为最凶之方位,切忌;大凶门与大吉星组合的方位,仍不免其凶。...
书名:伤寒舌鉴作者:张登朝代:清·康熙戊申年年份:公元1668年自序属性: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录始集三十六图。逮后观舌心法。广至一百三十有七。何后世证变之多若此。宁知伤寒自表传里。舌苔必由白滑而变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热毒。自内达外之一病便见黄黑诸苔也。观仲景论中。一见舌白、苔滑。即言难治。安有失治而致变者乎。所以仲景止言白苔。已见一斑。不烦琐屑。后人无先圣治未病之能。势不得不反复辨论以启蒙昧。盖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必现于舌。非若脉法之隐而不显也。况阴盛格阳。与邪热郁伏。多有假证假脉。惟验舌上苔色之滑、燥、浓、薄。昭若冰鉴。无所遁形。由是取观舌心法。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案所纪。及己所亲历。共得一百二十图。命曰伤寒舌鉴。授...
目 录道家古经方 1古经方配伍应用原则 1小阳旦汤 1大阳旦汤 2小青龙汤 2大青龙汤 2小玄武汤 2大玄武汤 2小朱鸟汤 2大朱鸟汤 3小白虎汤 3大白虎汤 3大阴旦汤 3小阴旦汤 3中恶卒死 3启喉以通脾气 4点眼以通肝气 4吹鼻以通肺气 4着舌而通心气 4熨耳以通肾气 4道家古经方 陶隐居曰: "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写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古经方配伍应用原则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表滋之方,以鸡了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变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
书名:吴普本草作者:吴普朝代:魏晋年份:公元420年—589玉石类丹砂内容:x《御览》卷九百八十五x神农∶甘。黄帝、岐伯∶苦,有毒。扁鹊∶苦。李氏∶大寒。或生武陵。采无时,能化朱成水银,畏磁石,恶咸水。玉石类云母玉石类玉泉内容:x《御览》卷九百八十八x一名玉屑。神农、岐伯、雷公∶甘。李氏∶平。畏冬华,恶青竹。白玉体如白头公。玉石类钟乳内容:x《御览》卷九百八十七x一名虚中,一名夏。神农∶辛。桐君、黄帝、医和∶甘。扁鹊∶甘,无毒。李氏∶大寒。或生太山山谷阴处,岸下聚溜汁所成,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阴干。玉石类矾石内容:x《御览》卷九百八十八x一名羽涅,一名羽泽。神农、岐伯∶酸。扁鹊∶咸。雷公∶酸,无毒。生河西或陇西,...
在著名的道书《性命圭旨》中有一句“青龙潜于西方,白虎隐于东方”的话,而传统道家的理论则是白虎在西青龙在东———这是道家文化的基本常识,《性命圭旨》连这常识都不具备,究竟是含有深意还是印刷错误,便成了桩有趣悬案。 《性命圭旨》的成书年代与写书作者也是悬案,普遍认为是明代书,在清末变得大大有名,至于书的作者,有的版本标明是尹真人高弟子,这位尹真人究竟是谁,他的高弟子究竟是谁,便不得而知了。有的版本说尹真人又被称为尹蓬头,不过多了一个外号而已,至于那位高弟子,有的版本说是黄元吉。 史书上的黄元吉生平可简约概括为:元代高道,江西丰城人,五十三岁时,名震朝野,传授一种名为“中黄八极”的道法,王公大臣多礼而问之,并且得到当时其他教派的至高推崇,三十九代天师请其做法事,玄教送其整座道观,元朝皇帝有玺书赐名号———既然是元朝人,整个元朝的历史不过九十几年,如果《性命圭旨》真是黄元吉著作,元朝人...
书名:内经药瀹作者:张骥朝代:清年份:公元1675年叙属性:余辑内经方已又辑内经药瀹说者谓内经有方如是我闻内经不言药不与本经同类子何斤斤以药瀹为不知本经着录三百六十而气味足以统之内经不言药物名品但言寒热温凉之气则气无非药言甘辛酸咸苦淡之味则味无非药是言言气味则言言皆药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齐调药方斯备特内经挈其纲本经详其目内经发其凡而起其例本经核其实而举其名也安往而非药哉瀹者何也子华子医道篇药者瀹也瀹者养也以其所有余也而养其所乏以其所益多也而养其所损反其所养则益者弥损反其所养则有余者弥乏察于三反而加疏瀹焉夫是之谓药故曰药者瀹也瀹者养也吾取子华子吾辑内经药瀹由是而推之周礼疾医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瀹也推之疡医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淡养窍瀹也推之本...
书名:伤寒指掌作者:吴坤安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花序属性:上古之人。禀天地浑穆之气以生。寿永而无病。中古自轩辕氏尝百草分经络。始知有药。始知有病。岐伯氏通脉理辨病因。始知有医。圣人惧后世疾痼而不求治。则着灵枢素问内经诸书以垂世。后人宗之。代有名医。各有着论。随时施治。无非救世之苦心。然而病情多端。其变幻叵测而速于死者。莫如伤寒一症。药一误投。病不可挽。诸名家述伤寒略而不周。惟张仲景先生定一百一十三方。治分六经。可谓该之。后学误以类伤寒作正伤寒治。而不分手足。无怪乎病之浅者深。深者危。危者莫救。浙西吴坤安先生。亲炙吴中叶天士薛生白两先生。深探伤寒之秘旨。应世三十年。凡伤寒一症。在经治经。杜传经之渐。无论虚实。数剂而愈。使病者不伤元气。易于痊复。仁心妙手。闻之耳熟。先生安于家。不肯轻出。余羁职守。南朔间隔。徒忻慕焉。乃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