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威廉姆斯第一卷结束语于是老七就傻乎乎的把新章节上传到老书里了,修改了简介,删除了旧章节,就这么发了出去。所以大家看到我第一章的更新时间是去年。两章上传了之后,我想了想,这次一定不能太监,就算一个看的人都没有,我也要一天一更的写完它。于是就开始不断地做设定,构思剧情,然后一边更新。于是我就改了个名字,叫做漫威电影大冒险,这个名字改了之后的确有些效果,评论的人多了,收藏也增加了,过了一个礼拜,终于到了三百收藏了。然后第二天签约站短就到了,当时那叫一个激动啊!但是编辑说要改名,因为版权问题,不能出现漫威字样,要不然不能签约。我一想,签约更重要,当时就想了两个名字给编辑看,然后选择了现在这个书名。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读者问,我天天换书名,我也不想这样的,新人好多地方没经验。...
他以他的文化偏执、审美嗜好达成了自我和古文化的“魂天归一”,实现了“久在牢笼中,复得返自然”的精神逃亡,灵魂返乡。摘 要: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诗歌突出的美学特征是“纯净”。这种“纯净”主要体现在对童心和自然的深情抒写上,这种抒写,在现实层面是为了呼唤本真善良人性的复归,是为了回应当时的思想解放大潮而对人本主义的张扬。在文化层面上是思想启蒙者对未来的寓言描绘,哲性指引,是中国文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意识的一脉相承。关键词:纯净美;天国;童话叙述;寓言指引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朦胧诗,曾经以它独树一帜的美学原则回应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思想解放大潮,以它迥异于政治写作的诗歌话语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诗艺革新在中国诗歌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这之中,新人迭出,异彩纷呈,让寂寞了许久的中国当代诗坛生气蓬勃,热闹非凡。朦胧诗人们以他们各具风格的宣言,各领...
畸人异行著称于世,奇特诡谲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不同流俗的美学理想,构成《聊斋志异》的独特风格。它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的明珠。作者蒲松龄无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人。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字留仙,号剑臣,别号柳泉居上;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他的家族,明万历以来也曾“科甲相继”;但至蒲松龄时代,“为寡食众,家以日落。”(《述刘氏行实》)分居后,蒲松龄“数椽风雨之庐,十亩荆榛之产;卖文为活,废学从儿;纳税倾囊,愁贫任妇。”(《呈石年张县公俚谣序》)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此后则屡挫于乡试,以岁贡终老。他一生,除了去扬州府宝应县充当幕宾一年,均设帐于缙绅之家;而在同邑西铺毕际有...
梅兰佳话作者:阿阁主人 校点:尹振海校点说明 序 第01段 坦东床梅家结好 迁西泠兰氏定居第02段 游西泠癯翁归隐 开东阁密友论交第03段 憩茅屋逋仙接引 过溪桥癯叟皈依第04段 花朝节郊外寻春 贳酒亭溪边遇柳第05段 曲江有约赏烟花 如玉无情对桃李第06段 柳曲江赞美人 梅如玉怜好梦第07段 销魂院频驰意马 延秋馆始遇情魔第08段 梅如玉降心桂蕊 桂月香留意梅君第09段 咏牡丹句中有句 赠海棠情外留情第10段 松风欲合二姓好 艾炙伪作两边书第11段 松翠涛为花乞命 桂月香入庙焚香第12段 桂月香作诗寓意 梅如玉观鱼微呤第13段 桂蕊欲作幻想诗 松竹齐到销魂院第14段 索诗源论可生风 行酒令情深怀古第15段 种翠馆良朋仗义 销魂院竟夜谈心第16段 隔蓝桥月香莫觏 游西泠如玉省亲第17段 遇美人天台无路 咏西子古寺造因第18段 瘦翁喜逢神龙客 雪香得近自芳馆...
王得臣(1036-1116),字彦辅,自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从学于郑獬、胡瑗,与程颐为友。嘉佑四年(1059)进士,历岳州巴陵令、管干京西漕司文字。为秘书丞、提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任开封府判官。出知唐、邠、黄、鄂三州。元佑八年(1093),为福建路转运副使。召为金部郎中、司农少卿。绍兴四年(1097),以目疾管勾崇禧观。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平生着述甚丰,有《江夏辨疑》一卷、《麈史》三卷、《凤台子和杜诗》三卷、《江夏古今纪咏集》五卷。今仅存《麈史》三卷及《全宋诗》收诗六首、《全宋文》录文四篇。(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中华书局,2004年) 是之录文,据黄纯艳整理之《麈史》(见于《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十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该书是以夏敬观校刊之涵芬楼本作点校,并保留夏氏校语。...
作者:明末.无名氏贞复居士评点目录 序 第001回 灵虎子投师学法 到彼僧接引归真 第002回 如来试法优婆塞 徒众夸能说姓名 第003回 唐三藏礼佛求经 孙行者机心生怪 第004回 投比丘菩提正念 赐优婆梆子驱邪 第005回 动吟咏圣僧兆怪 和诗句蠹孽兴妖 第006回 蠹妖设计变蚕桑 蛙怪排兵拦柜担 第007回 行者一盗金箍棒 龙马双拖经出池 第008回 行者焚芸驱众蠹 悟能骗麝惹妖麋 第009回 论志诚灵通感应 由劳过失散真经 第010回 两僧人抵回经担 众老长庆贺灵芝 第011回 斋心庙八戒被缚 幽谷洞行者寻经 第012回 菩提珠子诳群妖 水火精灵喷气焰 第013回 老叟说妖生计较 玉龙喷水解炎蒸 第014回 妖精行者打猴拳 道土全真愚怪物 第015回 因缘理指明八戒 木鱼声击敌妖邪 第016回 真经宝柜现金光 镇海寺僧遭毒虿...
破碎的童年作者:明尼 第01节第02节第03节第04节第05节 第一节对我来说,追索童年只能寻觅到痛苦。因为,我还是小孩子时,就先后目睹了两个亲人离我而去,一个是爸爸,一个是老爷。岁月的车轮曾将我稚嫩的心碾出条条血痕,那创口现今早已结成硬茧。我已经习惯用遗忘来消逝苦痛,用平和伴随人生。直到一天,我给儿子讲述童年时,淘气的他居然泪水涟涟,我才意识到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已经离我们多么遥远。这是我要对自己和后代讲述这些经历的缘由。爸爸的印象已经相当淡薄。他是个瘦削、清秀的男人,鼻梁挺直,性子暴烈。生气时,浓眉拧得象板刷,喉结大得吓人。我清楚地记得,一次他绷着脸打我的手板,并叫我“住声”的事,但我更记得他骑自行车带我看焰火,给我迷眼的眼皮吹...
到了八月里秋风一刮 人人都嚷凉, 咋得了?一场白露严霜一场。 小严霜单打那独根草, 瓜哒蝙要甩籽就在荞麦 的梗儿上。 …… 清脆圆润的梅花大鼓唱腔在茶馆内徘徊萦绕,演唱者是才由天津挪到北京没两个月的筱粉蝶。筱粉蝶长得水灵,身段苗条,嗓子也不错。据说在天津三友轩落子馆眼看着就要混出点名堂,也有了三两个真心实意相捧的有钱爷们儿。谁料想,解放军一进天津,那些爷们儿就都有些往回缩,三五天不露面是常事。就是来了也是形迹匆匆,全没了往日的缠绵,没了往日的热情,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这很让筱粉蝶失落,卖唱的没了人捧,那是件很失脸面的事,更何况是在筱粉蝶艺术道路很关键的火候上。筱粉蝶毕竟年轻,人世不深,她想不通一贯爱玩艺儿的津门爷们儿怎么了,难道天下还有比泡茶馆所大鼓的事儿还大吗?直到有一天弹弦的瞎子老刘告诉她,白楼的冯三爷在家里抹了脖子,筱粉...
目 录凡 例前 言卷一劝学第一修身第二卷二不苟第三荣辱第四卷三非相第五非十二子第六仲尼第七卷四儒效第八卷五王制第九卷六富国第十卷七王霸第十一卷八君道第十二卷九臣道第十三致士第十四卷十议兵第十五卷十一强国第十六天论第十七卷十二正论第十八卷十三礼论第十九卷十四乐论第二十卷十五解蔽第二十一卷十六正名第二十二卷十七性恶第二十三君子第二十四卷十八成相第二十五赋第二十六卷十九大略第二十七卷二十宥坐第二十八子道第二十九法行第三十哀公第三十一尧问第三十二附录后记 凡 例 三、原文之繁体字以及如今已废除之异体字,除个别必要者予以保留外,其余均用简化字以及现今之常用字替代之。其中有两字之替代,因其非一般之异体字,故于此略作说明:一为“势”字,《集解》除《子道》篇“势不可也”一句用“势”字外,其余均作“埶”;而宋浙本、“古逸丛书”本则或作“势”,或作“埶”;今一律改用“势”字。...
阴历二月间①,原野开始脱去枯黄的外套,各种植物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极力地钻出解冻了的地面,吐出绿色的嫩芽。对春意反应最敏锐的,是沿河两岸堤坝上的杨柳。那一溜溜随风摆荡的枝条,露着淡绿,变得柔韧了。在这三面环海的胶东半岛的初春,虽然仍受着海风带来的寒冷的侵袭,夜间还有冷露往下洒,但是,已经获得了新生的植物并不怕它们了,反而把海风当做动力,把寒露当做乳汁般的养分,加快了新生的速度。于是,春野里到处都散发着被那雪水沤烂了的枯草败叶的霉味,融混着麦苗、树木、野草发出来的清香。一九四七年清明节的前夜,从黄垒河北岸走来一个人。他走得很急,脚步却放得极轻,并时时前后左右地顾盼着。此人来到河边,脱下鞋袜,挽起裤腿,轻轻地划着深及膝盖的河水,到了南岸。 这个人,走上堤坝,离开大路,闪进了树林。他倚着一株树干,疲惫地喘息着,从腰带上抽出发着汗臭味的毛巾,费力地揩拭脸上、脖子上的...
在诗歌中,顾城用“孩子”的纯真的眼光观察和探索外部世界,揭示的却是成人世界里的深刻。童真和深刻在他的诗中完美统一,他的诗歌用单纯明快的语言表现出智性的深度。摘要:顾城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确是一个“童年质情节”极强的人。顾城在诗歌创作中固守在自己那片单纯、晶亮的童年经验里,偏执地拒绝着成熟。在他的诗歌世界里,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大睁着“黑眼睛”的、童真而又任性的“孩子”。关键词:顾城;任性;孩子;童年经验;童心;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的新诗坛上,朦胧诗派崛起。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同时代其他著名的朦胧诗诗人相比,显得与众不同。顾城在诗歌创作中显示出特有的纤弱、机智、纯净,正如他在1981年创作的那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诗中这样写到:“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电灯灭了,幕象云一般的慢慢地推开来,舞台上的光很容易被人联想到太阳。于是史小姐的笑容就在这太阳光中浮出了云外,浮到每一个人的瞳孔,浮到每一个人的视神经,到每一个人的中枢神经。于是每一个人起了一种不同器官的动作、表情,起了同器官的各种动作、表情。有的飞了飞眼皮,有的用手去摸摸嘴唇,有的面颊上挂出了笑容,有的流着吐沫,有的跳着心,有的用手管理管理洋装裤前面的扣子—— 云挡去了太阳。于是电灯照出了万千蝴蝶在花前鼓动的翅膀,这雷一般的声音更使特别座里的史教授频频摸胡髭,频频同他四周的朋友们招呼。 是休息。 许多人都过来向史教授夸赞史小姐;——这不光因为他是教授,而且也因为他是兼任着许多委员,更因为他是有钱,他是某银行的总经理。 各色各样和花篮飘着各色各样的缎带,写着各色各样的具名,由一色一样的听差,一个一个捧到台上去,放到台沿的左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