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论 第一编 原始佛教及小乘佛教的涅槃学说 导言 第一章 原始佛教的涅槃学说 一、无我与涅槃 二、心解脱、慧解脱之境 三、不可思议的涅槃 第二章 一切有部的涅槃学说 一、实有涅槃 二、择灭无为 三、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 第三章 经量部的涅槃学说 一、断烦恼即假名涅槃 二、观念论的学说 第四章 《成实论>的涅槃学说 一、二重二谛与涅槃 二、灭三心得涅槃 三、与有部、经部涅槃观的比较 第二编 印度大乘佛教的涅桨学说 导言 第五章 大乘中观学派的涅槃学说 一、小乘佛教的涅槃学说 二、龙树中观学的缘起性空说 三、大乘佛教生死与涅槃不二说 四、对小乘涅槃学说之批判 五、般若中道智慧 六、禅定、戒行福德...
舒伦堡(一)佐尔格的政治背景另外一件在一九四O年才引起我注意的俄国间谍案,就是李察·佐尔格案件。德国新闻局局长吕特京曾经向我谈过这事。据说在那个时候,佐尔格正间接地替德国新闻处工作,同时也替法兰克福报撰写文章。他和吕特京保持着私人的通信联系;虽然是用通信的方式,但是实际上却广泛地进行着感情与知识的交流。那时期,纳粹党和党的所有国外组织对于佐尔格过去的政治背景都感到困惑。吕特京要我去查一查在情报安全局主管国内工作的第三处和第四处的资料卷;研究一下我们是否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至于他呢,他认为无需这些报告,便很了解佐尔格。佐尔格对于远东的问题有着卓越而渊博的理解,特别是对日本、中国、俄国、美国、以及英国之间存在着的政治上紧张局势,...
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先决条件虚云和尚讲述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著,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迎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愍的事吗。望我同仁。不论修持那一个法门的。都深体佛祖无...
法尊法师(在成都佛学社讲)一、造论之主凡是学一种言教,对于建立这种言教的人,要知道他的历史,才“容易生起净信,所以在讲《唯识三十论》之先,对于造论主,先要说一说。《唯识三十论》是世亲菩萨造的,世亲菩萨的时代,有说在佛灭度后八百年的,有说一千年的,总在八百年至一千年之间。世亲菩萨初从一切有部出家,因力发挥小乘,就常常驳难大乘,后来加了一点经部的知见,对于小乘就有点感觉不满,这是从菩萨所造《俱舍论》里见得到的。菩萨的哥哥,就是无著菩萨,是宏扬大乘的,趁此就劝菩萨舍小归大,世亲菩萨得了大乘的知见,深悔从前谤大乘的罪过,便要割掉他的舌根来忏罪,无著菩萨才止住住他说:你的谤法不是你的舌根独自造的罪,即是你的舌根自造的罪,把它割掉也忏不了;不如留著你的...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男人之(一)奶油小生中国有男人,也有女人。但可惜,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中国的男人,似乎有点不大像男人;中国的女人,也有点不大像女人。这话不大中听,也许会被人视为疯话。但可惜,这又似乎是事实。如果中国的男人都很像男人,为什么会有“寻找男子汉”的呼声?中国的女人如果都很像女人,为什么会有“中国的女人都到哪里去了”这种说法?当然,也仅仅只是“有点”,只是“不大像”,只是“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而已,倒还不至于阴阳倒错、“不男不女”,弄到“不是”的程度,更非“全都如此”、“历来如此”。但这实在已经够窝囊的了。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历来重视两性关系,强调“男女有别”的,也就是说,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意而言,原本是希望男人很像男人,女人很像女人的,但强调来强调去,却南其辕而北其辙,始料不及,事与愿违,弄出诸如“男的哭鼻子,女的骂大街”之类...
注:本文转自《地藏地坛》含笑往生,祈愿再来——著名诗人作家、政协副主席陈所巨预知时至,往生净土记含笑往生 祈愿再来——著名诗人、作家、政协副主席陈所巨预知时至,往生净土记作者:莲觉居士(《百花洲》女编辑、作家)陈所巨简介:男,1948年8月出生,安徽省桐城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职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安徽桐城县文化局创作员、创作股长、副局长;桐城县文联副主席、政协桐城市副主席、桐城市文联主席。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2005年9月24日,安徽省作协作协副主席陈所巨先生因病在桐城逝世,享年58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巨兄就以精美的田园诗、散文诗和散文享誉大江南北,成为一代文学青年崇拜的偶像。...
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編印緣起佛法為東方文化重鎮,影響我國文化特深,此固盡人知之,然能闡微抉祕,暢佛本懷以適應現代人生需求者,惟於太虛大師見之!大師本弘教淑世之悲願,以革新僧制,淨化人生,鼓鑄世界性之文化為鵠。故其論學也,佛法則大小性相顯密,融貫抉擇,導歸於即人成佛之行。世學則舉古今中外之說,或予或奪而指正以中道。其論事也,於教制則首重建僧;於世諦則主正義,道和平;愛時護國,論列尤多。大師之文,或汪洋恣肆,或體系謹嚴:乃至詩詠題敘,無不雋逸超脫,妙語天然!然此悉由大師之深得於佛法,稱性而談,未嘗有意為文,有意講說,蓋不欲以學者自居也。文字般若,未可以世論視之。平日所有撰說,或單行流通,或見諸報章雜誌,時日不居,深恐散佚;為佛法計,為中國文化計,全書之編纂自不容緩。同人等擬編行全書,奉...
《如意宝树史》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译 序《印藏汉蒙佛教史如意宝树》简称《如意宝树史》,又译为《松巴堪布佛教史》,成书于1748年。作者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青海蒙古族,是青海佑宁寺第三世松巴活佛。他自幼被第一世嘉木样活佛阿旺宗哲认定为二世松巴罗桑丹贝坚的转世灵童,1710年于青海塔秀寺从塔秀·曲江嘉措出家为僧,1713年被迎入官隆寺(清雍正年间赐名佑宁寺),拜却藏活佛罗桑丹贝坚赞为师,正式开始对佛法的闻习。1723年,松巴年满20岁,赴拉萨求学,不久官隆寺因参加与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遭清军镇压,寺院被毁,松巴求学在外,幸免于难。在藏松巴学经于哲蚌寺郭莽扎仓,从第五世班禅大师受比丘戒,先后受学于阿旺南喀、摩嘉然坚巴·加央嘉措、赤钦阿旺却丹、南喀桑布等数十名大德,潜心佛法,广习显密经论及其它明处,获有“林塞噶居”学位,以博学善辩著称。1727年卫藏战争时,松巴等人支持颇罗鼐一方...
净元禅师壹、前言贰、我为什么要修行参、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伍、结语壹、前言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练,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界的方式。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结果相同就可以了。但身为一位修行者,在刚起步之前,必先认清一些基本的观念:(1).我为什么要修行?(2).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3).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这三个问题看似易解,仔细研究却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会陷在修行的泥沼里,卒至万劫不复。贰、我为什么要修行假如一个人生活十分优裕,所求所愿,无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动机应该是...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世记一章 28 节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卓越科技的时代,科学已成为世界的主宰。过去我们说人是处在蒸气或电的时代。现在,更贴切而言,叫做核子时代、原子时代、电子时代、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或太空时代,总而言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毫无疑问地是一个科学的时代。英国数学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及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都强调现代科学是来自于基督徒的世界观点。怀特海是一位倍受尊崇的数学家及哲学家,奥本海默在1947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主任之后,写到许多关于科学的主题,怀特海(在其1925年的著作《科学与现代世界》)说到基督教是科学之母,因为「中世纪时强调神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