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修昆仑证验作者:朝代:年份:序属性:盖自九鼎云英与赤薤虹丹而并宝,八琼绛雪偕玉津风实以称奇。刹帝利之神丸可饱终日,阿伽陀之珍饵能救众生,莫不精求赭鞭之原,窃善青囊之术。然而鹊医罕遇,荀令肺腑能语,则色如土矣,兔药虽成,但恃甲乙名经,则疾入肓矣。欲益反损,虽悔莫追,漫云三品已成,孰是十全为上,我干一先生以《修昆仑证验》欠示,惟藉“揉”之一法疗病之百源,注蒙叟之养生,鄙韩康之卖药。运其心中之矩,垂为肘后之方,证以终身,效昭昭而可案;易于反掌,功历历其堪稽,比摩顶放踵之为,可利天下;无濡首剥肤之害,足导后生。x道光丁未六月上浣 锡山侯桐谨序x小引属性:圣《经》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垂训简易,万世师法也。稽诸所以修者,则曰正心诚意,又曰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此修于无病时也。《易》曰∶惩忿窒欲,又曰...
书名:伤寒悬解作者:黄元御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卷首仲景微旨寒温异气属性:伤寒温病各不同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金匮真言论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伤于寒即冬不藏精之变文也阳生于春而长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冬时地下之温暖者阳气之密藏也人于此际宜顺天时以藏阳气蛰藏者肾精之职精密则阳藏矣冬不藏精阳气疏泄天当极寒之际人行盛暑之令相火炎蒸精液消亡是谓冬伤于寒此缘冬时肾精不秘阳飞火腾伤其寒水蛰藏之令气非感冒寒邪冬时不病也一交春夏木火司气内热愈增偶因风露侵伤郁其内热则为温病(春为温病夏为热病时令不同名目虽殊实一证也)病因外感而根原内伤感在经络而伤在脏腑故病传三阳即内连三阳之腑病传三阴即内连三阴之脏在脏在腑但热无寒以其原有内热因表郁而里...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 第一部分 在遗忘的状态下更容易实现目标目标越鲜明,希望之路越坎坷如果只祈愿一秒钟,之后便忘记,梦想就会实现……在发现这个规律之前,我也曾有过坎坷的经历。那我就首先来说说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个成功法则的吧。不知道为何,从小时候开始,每当我确定目标并为之拼命努力时,却反而很难顺利实现它。这样的经历不断重复。当我心里念叨着“这次的算术考试要拿满分”并为之努力的时候,却因粗心失误只拿了个可怜的九十几分;考高中和大学时在墙上贴着“考上志愿学校”,每天专心复习,最后却依然名落孙山。或许是因为我的祈祷不够虔诚吧。我当时这么想。具体说来,也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坚信“积极思维”的成功法则吧。所谓积极思维,就是清清楚楚地想象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目录1、剑仙揭密2、听皮肤法真义3、阴跷一穴秘不宣——庄子名句“真人呼吸以踵”的含义4、载浮载沉听皮肤——仙学呼吸法5、陈撄宁先生仙学初步6、白云观杂记7、胡海牙先生谈科学养生之道8、习拳悟道9、漫谈气功养生10、陈撄宁天元丹法函授教材目录11、天元丹法实修与口诀12、天元丹法答疑专刊剑仙揭密 胡海牙先生 口述 晏龙清 武国忠 整理 我从十九岁开始学道,遍游名山寺观,寻访高真大隐,虽然学了不少的修炼法门,但都不尽意。直到得遇先师陈撄宁夫子后,方才知仙道修炼之真谛。 不久后的一天,黄元秀先生特意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在他家中的佛堂里为我举行了一个庄重的拜师仪式。先给神像上香磕头,然后再行拜师大礼,黄先生便开始教我练功方法。即用一只手捏住一把二寸长的小竹剑,另一只手则掐起剑诀,指着竹剑,口诵咒语,念念有辞。每日须炼半个时辰,炼完后把竹剑泡在凉水杯里,看其周围水泡的多寡,来判定...
书名:奇经八脉考作者:李时珍朝代:明·万历五年年份:公元1577年奇经八脉总说属性: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难经作阴络,阳络)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夏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 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旨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时珍不敏,参考诸说,萃集于左,以备学仙、医...
书名:医说作者:张杲朝代:南宋年份:公元1127-1279年序属性:医之伐病犹将之伐敌也夫□□战攻之地以取胜用兵者固皆有是心及一旦为背水阵则观者愕然矣非有淮阴为之辩柝则孰知其出于兵法是兵之不可以无其说也兵不可以无说医其可以无说乎里中张杲季明自其伯祖子充以医显京洛间受之于范忠宣其祖子充盖学于其伯祖而有得者也于是其父寿仁之季明又继之源流深远真所谓三世之医也季明善观书五 间凡书之有及于医者必记之名曰医说始见则曰已得几事矣 见则曰近又得几事矣其意欲满千事则以传诸人予念医家之书本之以素问灵枢广之以难经脉诀而药之君臣佐使咸萃于本草世因不外是而为医也今有出一奇以起人之沉 则必相与惊异以为昔人所未到自明者观之其不有似于背水阵乎故予知是书之为有益也 已自岁冬季明携以过我且曰书虽未成请...
作者:高宣扬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本世纪世界名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在世界上产生了影响。他的学说接触了传统心理学较为忽视的潜意识,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使心理学研究的层次加深了,以至他的学说在文学、医学、哲学等方面都引起了反应。文学工作者对这一学说可以通过批判吸收,得到启发和借鉴。但弗洛伊德的学说把人的心理同生理及心理同社会环境的关系本末倒置了。这在他的同时代人中,包括他的弟子们,也对他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和批评。近年来,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著作逐渐被介绍到我国,学术界包括文艺界的一些同志,希望对弗洛伊德的生平和学说有所了解,为此目的,我们向读者提供了这本弗洛伊德的传记。第一章 一个犹太人的家世 第二章 少年时代第三章 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第四章 爱情和婚姻...
原名罗大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现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罗博士是中医故事化写法的开创者。他认为,中医是精神,是信念,更是人心。于是,他用生花妙笔,还原了一个个古代的神医,他们不仅有着神奇精湛的医术,更有悲...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那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养生养的是什么?养的就是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我们才能过上不生病的生活。第一部分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那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养生养的是什么?养的就是阴阳...
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同其它任何学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样,就是既要重视提高,又要重视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既要强调现代化,更要强调继承,有继承才能更好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继承,那就只剩空话。在中医断代,面临失传之际,为了中医的继承,为了让初学中医者,或正准备自学中医者,少走一些弯路,我想提供本人学习中医的一些经历,为后学者参考,或可借鉴或能鼓励,厚颜之曰:“中医入门捷径”。凡有不当之处,诚望同道指正。一,中医是如何学成的你对中医有好奇心,你对中医有求知欲,或受前辈中医的熏陶,或受某种环境的影响,或经某件医疗事实的教育,你立志要继承中医事业,无论你是先立志,后培养兴趣,还是先感兴趣,后立志,都可以。明代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曰:“志于彼而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谓之无志。”所以学中医得专一。...
书名:外科传薪集作者:马培之朝代:清年份:公元1912-1949年序属性:余素不习外科。壬辰岁初。就邓羹和先生读内科书。知其胞侄星伯。从孟河马培之征君。征君擅长外科。有方书备载外科诸方。即传薪集也。许恒氏曾从星伯君学。故得是书。余向之假录一过。什袭藏之。会丁酉。家慈背患搭手。重如负数千钱。因家境艰难未延专科治。自外敷出毒收口止。均将此书检方用药。化重为轻。幸而获痊。故将得书缘由。识之如上。x无锡周镇小农别署伯华识x冰梅丸属性:(治咽喉风痰紧闭。不能言语。红肿疼痛。用之立效。)大青时梅(二十个) 大梅片(一钱) 川雅连(一钱) 西瓜霜(二钱) 硼砂(一钱半) 水飞青黛(一钱) 细薄荷(一钱半) 苦甘草(一钱) 荆芥穗(二钱) 象贝(去心四钱) 制僵蚕(四钱) 淡黄芩(盐水炒一钱半) 上...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半表半里,是当今中医界的日常用语,但如同六经、三阴三阳一样,其实质未取得共识,因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者甚至质疑其存在和科学性。今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半表半里的发展。 半表半里是经方独有的理论概念 《黄帝内经》中找不到半表半里的理念和称谓,和《伤寒论》中的六经、三阴三阳一样,半表半里是经方独有的理论概念,是六经构成的重要病位理念。 自王叔和、成无己以《黄帝内经》释《伤寒论》,对解读《伤寒论》形成了不良影响,使后世医家走了不少弯路。不过,经几代人多方考证、临床研究渐渐拨开其谜雾、探明其实质。扬绍伊考证《伤寒论》序中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为王叔和加入”,反证了张仲景不是依据《内经》撰写的《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仲景论广...
书名:古今医案按作者:俞震篡朝代:清年份:公元1778年自叙属性:孟子言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巧者何。变通之谓也。巧固不能使人。其实不出规矩。人可即规矩以求巧。而巧自无方。是亦不啻使之矣。医之道将毋同。自古迄今医书多不胜纪。一病必立一门。一门必立数法。究之法有尽。病无尽。一病之变已无尽。或萃数病于一人之身。其更改无尽。医之法于是乎几穷。盖以法也者。不过梓匠轮舆之规矩病不根据规矩以为患。医第循规矩以为治。常者生焉。变者死焉。转恨医之法未备也。不知法岂能备。要在乎用法者之巧耳。闻之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规矩之中。神明于规矩之外。靡不随手而应。始信法有尽。而用法者之巧无尽也。成案甚伙。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惜向来刊行医案。醇疵互收。一为去取而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