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明 校点完清·零陵陈德懋《注解伤寒论》后,面对着这薄薄的三本线装书,想起读书一辈子、爱书一辈子、藏书一辈子、恪守中国读书人基本准则生活一辈子的家父,不禁泫然泪下,感慨系之。 《伤寒论》一书,为东汉时期长沙太守张仲景所撰,张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创立六经辨证法则,使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得以科学化、系统化,被医界誉为“方书之祖”、“不刊之典”,向为业中医者必修之经典。古之治伤寒之学者,更仆难数,所遗之著述见诸书目者,已逾千百家。家父吴震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自五岁发蒙读四子书,十六岁师从湘中儒医吴麓樵习医,二十出道悬壶至九十尽天年,驾鹤西去,凡七十年受业师影响,除穷研典籍而外,于湘籍医学著作,尤为注意收藏,鼎盛之时,有明·清手抄、木刻版本约百余部。暇时徜徉于长沙南阳街、文运街诸旧书肆中,凡见此类书籍,即倾囊购...
靳树鹏说长论短 十年前某天,收到尚健在的郑超麟老人寄来的他即将在香港报刊发表的文章清样,文题是《一个给中共开“单方”的经济学家——评张五常教授》,以为这是香港学术界的事情,读过也就淡忘了。近日在今年第二期《书屋》上读到余世存先生的文章《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读张五常先生〈三种社会体制〉讲演》及所附张先生不久前在武汉大学讲演的记录稿,才知道这事已闹腾到大陆了。 张先生是很自负的,也颇自鸣得意,在这篇讲演中也多处表现出来。他说,“我怎样才能发明一种理论,以试图来解释中国的未来”,“当我把交易成本分成两个部分时,我就意识到这个理论诞生了”。“我所有的预测都是准确的,从来没犯过任何一个错误。也由于我的预测太准了,结果很多人都以为中国政府在听我的。”总之,张先生发明了一种理论,对中国又是最准确最恰当的,当然就是独步的了。人有某种自负和自鸣得意并不是坏事,但也不...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8日 15:18 主讲人简介: 李建平,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发表学术文章《北京街巷与历史风云》、《北京城市景观与古都文脉》、《帝都文化——北京旧城中轴线》、《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二十余篇;编撰《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北京百科词典社会科学卷》、《北京经济史资料》等著作。 内容简介: 在我国北方,有一道连绵起伏长达六千多公里的古代城墙,它的遗址西起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河北省的山海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宏伟的防御建筑工程,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和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长城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恐怕就是“秦始皇修长城”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了,其实秦始皇不是最早修长城的君王,而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长城也不是秦朝的长城了。...
萧关鸿前言后语 我与赵无极先生讨论他的自传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可能性,还是去年秋天他在上海举办绘画六十年回顾展的时候,他只在上海逗留几天,活动日程非常紧张,但他还是安排一个上午与我见面,在希尔顿的餐厅里一起喝早茶。 他一头白发,白得发亮,眼睛笑的时候眯成一条线,但眸子仍然透出亮光来。他的笑没有声音,只是含蓄地微笑。他眼角有深深的皱纹,但笑起来却像孩子一样单纯。他的手很软,但有力。我想是油画笔把他磨炼出来的。他说话声音很轻,句子简短,神情专注。他注视你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使你感到一股巨大的定力,把你和周围的一切都凝固了,收入他的眼底。我想他就是用这种眼神来看世界的。他已经看了六十年,似乎把一切都看透了,因此,他显得那么平淡宁静。这是一位对自己的艺术魅力充满自信和对艺术真谛大彻大悟的老人。...
4 目 录书屋絮语 书屋絮语 古 今学界新论 重读上帝 万 方经济广角 佛门的境界与经济学的缺陷 陈彩虹经济广角 体验休闲意境 夏业良经济广角 从“哲学帝国主义”到“经济学帝国主义” 党国英法制经纬 中国式口号文化的法理解构 刘武俊法制经纬 法官的思想 丁国强说长论短 谁的“天国”? 傅国涌说长论短 止庵的庚子百年思考 林 谷灯下随笔 “天下无敌”新解 朱建国灯下随笔 巫术符咒与政治口号 摩 罗灯下随笔 破天荒相公 王开林灯下随笔 伪君子云集 余 杰灯下随笔 性格卡片(之二) 周泽雄经典回瞬 奇妙的造型 残 雪文化解码 关于“刻奇” 景凯旋其人其事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刘师培 散 木其人其事 四位大师与四副挽联 刘克敌错读儒林 牛浦偷名陈四益 文 黄永厚 画专栏集萃 念楼小抄(之五)钟叔河 文 何立伟 画...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
《企鹅的请柬》 作者:阿正永远的跨越在科学家的眼里,南极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一块避难所。在芸芸众生的眼里,叩访南极是天下最难的事。在阿正的眼里,策划和组织全球首次人文学者南极考察,是冒险,是游戏,更是一次成功的思想与智慧的跨越。于是,他开始了异乎寻常的行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现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正了。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一位学人,是一位善于把梦想和现实编织在一起,泼洒出浓墨重彩的男儿。没有人谈论阿正的时候,他在武夷山下悄悄成长。渴望人谈论阿正的时候,他在厦门大学攻读历史。很多人谈论阿正的时候,他在出版、电视、报纸、杂志、广告这些文化领域里纵横驰骋。当他和他的同伴们开始在亚布力训练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时,阿正,再一次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正因为有这种超前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意识,他的作为早就受到重视,先后有"出版理论家"、"书评家"、"新生代十位精英"等桂冠"加冕"....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5日 09:56主讲人简介:姚淦铭:1948年生,苏州吴江人,文学硕士。现为教育部所属“211”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专著有:《王国维文献学研究》、编校《王国维文集》(四卷本)、《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礼记译注》、《趣谈中国摩崖石刻》等,已发表160多篇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论文。曾获国家图书奖。内容简介:一、王国维是怎样一个人王国维是一个自有境界的人。青年王国维是一位英气勃勃的诗人、哲学家、美学家。他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了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欧阳修的《蝶恋花》、辛稼轩的《青玉案》三句话,把本来不相干的三句名言连缀成“三境界”说,从而脍炙人口。二、第一境界的历练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日本一休和尚闹自杀在约距今500多年,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山麓里出生了一个孩子,他名叫一休。5岁那年,母亲为了培养他,就把他送去安国寺当小和尚。在安国寺里像一休这么大的小和尚有好几个,都那么活泼可爱,又爱恶作剧。长老对他们也无可奈何。一天晚上,一休正在念经,念着念着,他竟睡着了,当他醒来时,长老正威严地站在他的面前。长老惩罚一休去把前殿的烛火熄掉。那里的一排烛台很高,一休人矮,无法将烛火用手扇熄,他就用嘴尽量凑近,一口气一口气地将烛火吹熄,长老知道了责备道:“人的气息是混浊的,吹熄烛火就是亵渎神灵。”一休调皮地眨眨眼睛:“知道了。”可是在做早课时,一休又不见了。长老发现他一个人坐在神像的背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