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人气月排行榜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沸点123 |更新时间:2017-07-20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释上恒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唯识典籍中对阿赖耶识存在的论证。首先讨论了阿赖耶识的来源,指出唯识学的阿赖耶识思想是直接依据大乘经教建立,批驳近现代学界出现的阿赖耶识演化论,说明了声闻教法中的轮回识体与阿赖耶识二者之间的正确关系。其次,选取了唯识学最具代表性的三部论典中关于论证阿赖耶识存在的内容,参照古德注疏及现代人的研究成果,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人们了解唯识典籍对于阿赖耶识存在的论证,提供了系统而又完整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对三部论典关于阿赖耶识论证内容的比较,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异同。笔者以为唯识典籍对于阿赖耶识的论证,是随着唯识学弘扬的需要逐步完善起来的。其论证的内容及方式既有前后继承关系,又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本文通过大量经论证明了阿赖耶识的建立是直接依据大乘经典,是究竟了义之说,否定了部派佛教学者的阿赖耶识非佛说... 
观察你的心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北方刷刷 |更新时间:2017-07-20
2006-09-19 13:51:11大 中 小选自《克里希那穆提传》(PuPul Jayakar著,胡因梦译)●南迪妮和我,时常开车带克里希那吉去马拉巴山丘的空中花园,或是到沃儿利海滩夜游。有时我们也和他一起散步,我们发现要跟上他的脚步相当困难。有时他独自散步一小时才回来,看起来像个陌生人似的。散步时,他偶尔会提起自己的童年,在通神学会的那段日子,和在加州欧亥的生活。他还告诉我们有关他的弟弟尼亚、伙伴拉嘉戈帕尔与罗莎琳的事,以及快乐谷学校。提起往事,有时他的记性非常好,有时却变得糊涂,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他的微笑浮现得很快,笑声低沉而宏亮。他喜欢和我们分享笑话,也询问我们的童年与我们的成长过程。他时常谈到印度,他热切地想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我们总是害羞而迟疑,他那令人无法抗拒的外貌与神秘,令我们无法轻松地与他相处,也无法在他面前言不及义,他的笑声却使我们感到亲切。... 
彰所知论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寻找山吹 |更新时间:2017-08-29
  发合思巴造 元 沙罗巴译  2卷  彰所知论序    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复撰  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悯化群生。此亘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师。洞彻三乘。性行如春。仁而穆穆不可量。裕皇潜邸。久知师之正传。敬诣请师敷教于躬。师笃施静志。弘扬帝绪。大播宗风。彰其所知。造其所论。究其文理。推其法义。皎如日月。广于天地。盖如来之事。非圣者孰能明之。总统雪岩翁英姿间世。听授过人。久侍师之法席。默译此论。见传于世。公昔与予会闽。交情相照。爱同昆仲。公固肯予为序。予抗尘幻海。绝笔疏砚。岂足发正教之光耶。公笑之曰。汝何谦哉。予不敢辞。遂序焉。  彰所知论卷上    元帝师发合思巴造    宣授江淮福建等处释教总统法性三藏弘教佛智大师沙罗巴译    敬礼金刚上师... 
003+持戒品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击水三千 |更新时间:2017-09-20
41、大悲心太子勇挑重担  无量劫前有一现喜劫,当时有一世界名极乐世界,有一如来名如山王如来者出世说法。此时有一转轮王名为善严,拥有一千太子。整个世界人寿长达七亿年。  国王、一千太子、众王妃都对如山王如来恒作种种财物供养,且常常闻受佛法,并皆发无上菩提心。最后,所有人众均获安忍境界。  恰在此时,有一说法上师名为法幢大师者,诚心赞叹发菩提心与出家功德。善严国王早已对世间安乐及国王权势不再贪执、爱恋,一听大师如此讲法,就更欲在佛前出家,并最终亲得如山王如来开许。  国王随即问众太子道:"你们当中有谁愿当国王,并令众生皆行持善法?"太子们则异口同声答道:"我等皆欲出家,不愿以在家身份做此类事情。请父王勿舍弃我们,孩儿亦想出家求道。"国王不安答道:"若你们都出家学法,四大部洲众生则无依怙矣。你们中有谁能不顾自己利益、对众生具坚定悲心,这种人真应当主持王政,并引导众生行持善法... 
佛教十五题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九十八度 |更新时间:2017-09-20
第一题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序(1)我和佛教研究我和佛教研究(代序)我接触到佛教研究,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1935年,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算是我研究佛教的滥觞。从那以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的年代里,不管我的研究对象“杂”到什么程度,我对佛教研究始终锲而不舍,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也始终没有降低。“你研究佛教是不是想当和尚呀?”有人曾半开玩笑地问过我。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而且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 
仙道漫谈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猫王 |更新时间:2017-09-20
目录例言代序第一章 仙之等级第二章 丹法三元第三章 内丹外丹第四章 玉液金液第五章 内药外药第六章 玄关集述第七章 精气神说第八章 阴阳大旨第九章 火符概论第十章 行功心镜一、 天仙总持:虚、寂、恒、诚二、 神人法言三、 五忘仙诀卷尾语例言代序张义尚⑸世界上之宗教,皆是第一推尊教主,附会神奇,第二则祈祷默契,寄托身后。唯道家真传,以"与天争衡"为宗旨,以"盗、夺、攒、会"(《入药镜》之盗天机、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为功夫。虽于教主亦有神话传说,然着重自身得法锻炼,并且所有一切证验,皆讲眼前即身兑现,从不消极寄望未来。故吾师常谓道家不属宗教,更不是迷信,而是人类生命科学之研究与实行者,诚然也。... 
在基督里的祷告学校--慕安得烈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当当当当 |更新时间:2017-09-20
正文阅读 第一课 - 序〖1。慕安得烈是谁?〗慕安得烈(1828-1917)慕安得烈出生在南非一个鲜为人知的偏僻角落,Graaff-Reinet,(靠近好望角CapeTown)。在苏格兰完成了正规教育和在荷兰修读了三年神学教育之后,他回返南非作为一名宣教士。他一生著述丰富,约有240本。他是一位祷告的勇士,有人在会见了他之后,这样写道:“我在南非宣教期间,有一次参加了在角省(CapeProvince)卡力顿市(Caledon)举行的基督徒学生运动年会。这一次聚会的主要讲员,是八十四岁的慕安得烈。虽然他的身体虚弱瘦小,体重几乎不及一百磅,声音却宏亮无比,响彻那座雄峻的荷兰改革宗教堂。他传讲的信息是《基督那测不透的丰盛》;他有如一位有力的先知,向着屏息静听的群众宣讲上帝的话。有一天早晨,所有参加这次年会的传道人都受到邀请,在牧师公馆会见慕安得烈博士。一队肃穆敬虔的人安静地走进房间,这位矮小的属灵巨人已在那儿等候我们。他静坐着,将手... 
十+义+量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一米八 |更新时间:2017-10-15
随学瑜伽菩萨戒韩清净著此土说法,必以音声。声,必有名句。名句,必有义。义,必有正量。若具此者,可名为法。或有唯声而无名句,如风林等声。或有名句而无有义,如咒术等名。或有有义而非正量,如违法相等义。如是等类,皆不名法。《唯识论》云:“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风林等声,非能诠表。咒术等名,诠非显了。违法相义,不令他悟。不具二义,故不名法。今为有情,于佛所说三乘相应法教训释言辞,善思善达,不为传闻无义无利相似言论,及自见取虚妄比度少分道理之所迷惑。略举十义,以示方隅。依圣教量,明了显示,令失没义,今重开显。愿诸有情入圣教者,转生净信,未入圣教,不生谤毁。十义者何?一、世间有情义。二、佛教义。三、真如义。四、种姓义。五、善巧义。六、因缘业果义。七、唯识义。八、净土义。九、成佛义。十、立宗义。此中次第,为诸愚夫于所现见世间有情,种种计度,不能... 
佛法原理与做人+太虚大师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你妹找1 |更新时间:2017-10-15
太虚大师讲卅二年十二月廿七日在湖南粤汉路大礼堂讲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法则,这个法则从自然界到社会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缘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长和存在,必有种子的因和水土、人工、日光等缘,才能生长出来,这是自然界的植物,其他动物、矿物、如化学上由水而化成氢氧气,水就氢氧气等因缘的所生法;就是物质分析到最细的原子,也还是由电子所构成功的。从此分析下去,就是电子也是一种因缘所生法,大而至地球或太阳系,乃至星云星海,佛学上之大千世界,华藏世界,无不都是因缘所生法。近而观察人生,亦是因缘所生法;凡动物的生命,都是因缘相续,生命的因遇到父母的缘才可生起;生后由天地间各种的培植方能长成。这都是因果法,离开了因果法是没有存在的。科学上研究明... 
法藏大师十重唯识略探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悟来悟去 |更新时间:2017-11-11
法藏大师十重唯识略探昌 如  内容提要:“十重唯识”是法藏大师在其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探玄记》中,为了解释有关“三界唯心”的问题而提出的。“十重唯识”中,法藏大师从华严宗的角度,借助唯识法相宗相关理论,展开了“十重唯识”的论述,从而阐明华严宗唯心之旨。本文将对“十重唯识”文本及相关的思想,进行简略地探讨与剖析。  关键词:十重唯识 空有不二 果相  作者昌如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一、序言  十重唯识是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公元643—712),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为了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第六现前地的“三界虚妄,但一心作”一文时而提出的。十重唯识即是(1)相见俱存唯识,(2)摄相归见唯识,(3)摄数归王唯识,(4)以末归本唯识,(5)摄相归性唯识,(6)转真成事唯识,(7)理事俱融唯识,(8)融事相入唯识,(9)全事相即唯识,(10)帝网无碍唯识。... 
驱暗复明曙光论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点绛唇 |更新时间:2017-11-11
  ——回答王颀颀同志的来信  王颀颀同志:您的信件我已拜读,拙著《佛理精华缘起理赞》、《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承蒙惠顾,不胜荣幸。  对您提出的问题,我已作了认真的琢磨研究。尽管您的信,语气措词像兴师问罪,不像学术讨论,我本可以一笑置之,但那样做,一来会变成对一个三宝弟子的不尊重,二来反而使您觉得您言之有理,使我变得口若寒蝉了,因而进一步增长您的傲慢,使你固执己见,不求进步,所谓“三宝弟子”徒有其名而离佛陀教义越来越远。  我怎能让一位与我通信切磋的佛门弟子,被邪见困扰而见死不救呢?经再三考虑,还是牺牲一点时间,对您的问难作出解答为好。  您的信中所提到的“本宗”、“他宗”禅宗、唯识以及对于讲经说法的态度问题的批评等就按您零乱的行文次序,逐条进行解答。为了使别人看得清楚,易于分辨,将您的信件一字不漏地逐段抄录附在下面。... 
于丹论语 心得之二_心灵之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嘟嘟 |更新时间:2017-11-11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论语》,真的能开解现代人的心结吗?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么多学生,也是家家都有难心的事情。那么他们是怎样看待人生遗憾的呢?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一天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他的同学子夏就劝导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夏自称自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话分几个层次:既然死生、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 
共1147本 当前第84/96页 << < 81 82 83 8485 86 87 88 89 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