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人气月排行榜

克里希那穆提的洞见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不是就是 |更新时间:2017-07-20
2006-07-31 19:13:07大 中 小 “我们为什么要把‘性’弄得那么醒目?人类为什么赋予这项生活中的事实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为什么权力和暴力有时还不及性来得重要?”克氏的真理显然是以人为本位的,他不像传统的宗教导师总是致力于集体秩序的维护,总劝人忍辱、持戒、行善,臣服于社会认同的美德;他更深一层地洞悉到人心若是没有自由的空间,就会因压抑和不忠于自己的真相而滋生出暴力及失序,而集体的秩序也会跟着瓦解。毕竟所谓的国家、社会和民族这些宏观名词,不过就是许多被压抑的个人组合而成的。然而从古至今个人对抗集体的战争一直没间断过,世界并没有因反叛和革命而获得改善,人类也没因此而真正转变。在这个宏观的议题上,克氏也有他的洞见,他认为人类的自我感和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社会和宇宙,因此个人就是宇宙。他认为社会运动和政治改革都无法彻底转变这个世界,除非每个人快速地产生突变。他说:“制度永远... 
道德经(原文)[1]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寻找山吹 |更新时间:2017-08-29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三声)]。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中国人盗墓史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冬恋 |更新时间:2017-08-29
方寸天下网作品收集于网络,作品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fctxw/),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五千年中国盗墓文化:中国人盗墓史作者:倪方六序(1)中国历史,大约三分之二的时期是统一的,三分之一是分裂的。在分裂的时代,刀光剑影的政治势力的战争演出,“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的民间散勇的掠夺活动,让当世人动魄惊心。其中,疯狂的盗墓场面,则是屡屡重合的历史场景。可惜,这样常见的重大历史课题,很少得到史家的认真著述。由于近年来盗墓活动愈演愈烈,越来越具有普遍性、群众性和高科技性的特点,引起了一些写作高手的兴趣,出现了《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的通俗盗墓文学作品,在文化商品市场上热销,而学术性或专业普及性的读物则很少。个人孤陋寡闻,只听说有殷啸虎、姚子民的《盗墓史》和王子今教授的《中国盗墓史》两种作品。真是惭愧,都未曾读过。... 
1455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嘟嘟 |更新时间:2017-09-20
No. 1455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行者更难遇诸佛出现于世乐  演说微妙正法乐僧伽一心同见乐  和合俱修勇进乐若见圣人则为乐  并与共住亦为乐若不见诸愚痴人  是则名为常受乐见具尸罗者为乐  若见多闻亦名乐见阿罗汉是真乐  由于后有不生故于河津处妙阶乐  以法降怨战胜乐证得正慧果生时  能除我慢尽为乐若有能为决定意  善伏根欲具多闻从少至老处林中  寂静闲居兰若乐诸大德。春时尔许过。余有尔许在。老死既侵命根渐减。大师教法不久当灭。诸大德。应勤光显。莫为放逸。由不放逸。必当证得如来应正等觉。何况所余觉品善法。大德僧伽。先作何事。佛声闻众少求少事。未受近圆者出。不来诸苾刍尼说欲及清净(其持欲者各对比坐而说)... 
意识载体的转移和人类进化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红色风帆 |更新时间:2017-10-15
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1阶段 意识载体出现。分子团成为能够自我复制的有机体,这是最伟大的一步。生命的产生为意识的产生做好了必要准备,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2阶段 意识控制范围超出本体。从古猿有意识地制造石斧开始,到现在的航天飞机、核电站、互联网,都是工具。工具极大扩展了意识的控制范围和能力,也大大促进了意识的发展。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是一个奇迹。第二阶段开始以后,后面的阶段,几乎成为必然。3阶段 意识由大脑向其他载体形式转移。产生意识的原始载体,已经不能满足意识发展的需要,意识需要更加高效的载体形式。目前神经与芯片电路的连接只是一个开端,意识向更高级载体的转移势不可挡。4阶段 意识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进入其他维度。这是目前可以理解的发展方向,意识不应仅仅存在于产生它的空间(宇宙)。...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车水马龙01 |更新时间:2017-11-11
  题记本卷是中国近代史的后编,论述1919 至1949 年的中国历史。  1919 至1949 年的中国历史,在经济形态和阶级关系上,同近代前编(1840—1919)的历史是一致的,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仍然是一致的,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所不同的是,自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了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国的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本卷的编写小组是于1987 年12 月成立的,主编为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三位同志。王桧林同志,1925 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52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日本中国现代史研究会特别会员等。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抗... 
佛性论真谛译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无边的寒冷 |更新时间:2017-11-11
佛性论佛性论卷第一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缘起分第一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故。四为离诽谤真实法故五为离我执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者。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发菩提心。今欲令其发心。舍下劣意故。说众生悉有佛性。二为离高慢心者。若有人曾闻佛说众生有佛性故。因此发心。既发心已。便谓我有佛性故能发心。作轻慢意。谓他不能。为破此执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为离虚妄执者。若人有此慢心。则于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显故起虚妄。虚妄者。是众生过失。过失有二。一本无。二是客。一本无者。如如理中。本无人我。作人我执。此执无本。由无本执故。起无明等。由无明起业。由业起果报。如此三种。无实根本。所执... 
唯识种子断论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想聊 |更新时间:2017-12-04
1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an. , 2006 第13卷第1期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13 No. 1 唯识种子断论徐 东 来(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唯识种子理论是关系唯识学整个理论存亡的关键,自其成立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责难。从纯学理层面来看,种子不同种类的划分与种子本质的规定之间具有某些不可协调的成分,这种不协调的内容对我们如实理解种子的地位与作用带来一些难处,这种局面的产生可能与我们今天对唯识思想本身的内容未能全面、  关键词:佛教;唯识;种子  中图分类号: B946. 3系统掌握有关。对今天的研究者来说,最合适的态度可能就是把唯识的理论,当作既有历史遗产接受下来,进行分析研究。   文献标识码... 
卡尔维特的教育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沸点123 |更新时间:2017-12-26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范。更令人兴奋的是,在200年后的中国,刘亦婷的母亲正是在这些片断理论的启迪和指点下,将女儿培养成出色的人才。所以在《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她妈妈感慨道:“应该永远感谢这些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许多父母已经按书... 
如何消除烦恼 |热度 24 | 哲学宗教 | 上传: 指环王 |更新时间:2017-03-21
《如何消除煩惱》2000/07/14 玅境長老宣講於法雲寺佛學院各位同學,各位居士:我很多年來講開示的時候很少寫稿,但是這一次在台灣,或者說是心血來潮吧!有幾位同學約會在新竹福林堂,給我出個題目;這個題目不是我出的,是同學出的題目,我就把所要講的寫出來。寫出來之後,又有其他的地方請我去講開示,我還是講這個,另外還有一個稿。我們現在在座的同學,有多少位在台灣我在講的時候也有聽過。但是這個稿我現在再重講,我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對我有所幫助;就是我講的有些地方,不如理的地方也可以告訴我,或者你們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討論。這是一共分十一段。第一段。一煩惱為何義?何故欲消除?能擾亂其心,不得安樂住。發動諸惡業,令招感苦果。故一切佛子,應除滅煩惱。這第一段就是先解釋什麼叫做煩惱,為什麼要除滅煩惱,說一個大意。煩惱,...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热度 24 | 哲学宗教 | 上传: 大热 |更新时间:2017-04-14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1]摘要表解(原书页341-396)摘要表解一:〈大乘二部宗〉大乘二部宗唯识宗立宗性相、释名 ☆略☆随教行虚相派古学不许所取境为实有,许如根识(五识)所现境为实有只许藏识实有奉瑜珈师地论,安慧具垢派无垢派随理行实相派今学不许所取境为实有,但许根识所现为实有许八识都是实有奉七部量论[2],陈那、护法、法称能所同数派心境各半派种种无二派宗见因上见☆略☆道上见☆见摘要表解二☆果上见涅盘建立古今学对有、无余依涅盘观点之异古学见瑜珈论卷9说有、无余依涅盘,依十二因缘还灭解释,若寿量未尽时证有余依,「受离系受,非有系受」,寿量尽,便无余。页382-3... 
七十空性论 |热度 24 | 哲学宗教 | 上传: 做男人挺好 |更新时间:2017-07-02
七 十 空 性 论(70KSL)龙树菩萨原著 崔忠镇译   第 一颂 生住灭有无 以及劣等胜 佛依世间说 非是依真实   第 二颂 无我非无我 非故无可说 一切所说法 性空如涅槃    第 三颂 一切法自性 于诸因缘中 若总若各别 无故说为空   第 四颂 有故有不生 无故无不生 违故非有无 生无住灭无   第 五颂 已生则不生 未生亦不生 生时亦不生 即生未生故   第 六颂 有果具果因 无果等非因 非有无相违 三世亦非理   第 七颂 无一则无多 无多亦无一 以是一切法 缘起故无相   第 八颂 缘起十二支 有苦即不生 于一心多心 是皆不应理   第 九颂 非常非无常 亦非我无我 净不净苦乐 是故无颠倒   第 十 颂 从倒生无明 倒无则不有 以无无明故 行无余亦无... 
共1147本 当前第80/96页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