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人气月排行榜

解深密经 的唯识理论研究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打死也不说 |更新时间:2017-05-03
《解深密经》的唯识理论研究——暨论本经与《成唯识论》的若干重要思想之差异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林国良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解深密经》的真如观、本识观、三自性观和三无性观,且对其中某些思想与《成唯识论》的相关思想作了比较。《解深密经》认为:有为无为一切法都是“名假施设”,真如是离言法性,一切法虚妄不实,真如有体真实;“一切种子心识”是一切法之所依;一切法都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种自性;三无性则是对“一切法无自性”思想作出符合唯识论的合理说明,且本经认为“一切法无自性”之说“不了义”。关键词:解深密经 成唯识论 真如 本识 三自性 三无性A study of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Only in the Sutra of the Explication of the Underlying Meaning: with a parison between some different thoughts of this sutra and of the Discourse on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only...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开盖有奖 |更新时间:2017-07-02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释高明  一、大乘瑜珈止观与经教的关系  止观法门,教通三乘乃至外道。外道的止观、声闻的止观、菩萨的止观,因为各自所趣向的目的不同,其所修方法也就各有差别。  大乘瑜伽止观,是大乘瑜伽师所证的殊胜法门,不仅与外道、小乘有天渊之别,与其他大乘止观亦有所不同。《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曰:“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1)《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也说:“当知此中,由随顺教,有众多故,毗鉢舍那亦有众多。毗鉢舍那有众多故,令奢摩他亦有众多。又复即此毗鉢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当知其量,亦无边际。”(2)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乘瑜伽止观必须依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和佛陀的法假安立来修习,不能盲修瞎练... 
"不落两边"与三类语境 |热度 76 | 哲学宗教 | 上传: 悟来悟去 |更新时间:2017-07-20
 有道友与我谈论《坛经》中神会参六祖的公案。六祖用仗打了神会三下,问他是“痛”还是“不痛”?道友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一个菩萨(即通常说的得道者),他应该如何回答“痛还是不痛”这一类问题?道友自己的见解是:应该答“也痛也不痛”,这样可以“不落两边”。“不落两边”是《坛经》非常强调的一个观点。在此经最后的《付嘱品》中,六祖嘱咐弟子们:言谈时要“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但道友或许粗心了,因为《坛经》中,神会正是回答“亦痛亦不痛”而遭到六祖的诃斥。当神会见六祖时,他首先问六祖,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于是六祖用仗打了神会三下,问他是“痛”还是“不痛”。神会回答:“亦痛亦不痛”。六祖诃斥道:“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这样看来,“亦痛亦不痛”似乎是一个错误的回答。...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溜溜 |更新时间:2017-08-29
釋恆清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一期(1996)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出版(p31-88)31 頁一.《大般涅槃經》的傳譯   大般涅槃 (Mahaparinivana) 的意譯是大滅度、大圓寂,乃是指佛陀圓滿諸德,寂滅諸惡的解脫境地。 ( 註 1) 有關佛陀大般涅槃的經典有三種:(1) 小乘的《大般涅槃經》:此經在南傳巴利藏中稱為Maha-parinibbana Suttanta, 收於長部尼柯耶(Digha- nikaya) 第十六經, ( 註 2) 相當於漢譯《長阿含》的《遊行經》。現存有三個《遊行經》的異譯本:(a) 《佛般泥洹經》二卷, 題為西晉白法祖譯。 ( 註 3) (b) 《般泥洹經》,東晉失佚,此...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理性的思索 |更新时间:2017-10-15
  虛雲老和尚甲、敍意乙、持戒的功德  一、總論  二、別說  1、持不殺戒的功德  2、持不婬戒的功德  3、持不盜戒的功德  4、持不妄語戒功德  5、持不飲酒戒功德丙、犯戒的過失  一、總論  二、別說  1、犯婬戒的過失  2、犯殺戒的過失  3、犯盜戒的過失  4、犯妄語戒過失  5、犯酒戒的過失丁、餘義  一、總結上文  二、開遮持犯  三、懺已還淨  甲、敍言  戒的意義,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惡五逆的罪惡,如防流水,似護眼珠,滋長善法,是名戒義。大集月義經說:“諸仁者;離欲義是戒義,解脫義是戒義,休息義是戒義,盡義是戒義,滅義是戒義,此諸句義,名為戒義。”釋尊將涅槃的時候,阿難請問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去世後以何為師?佛說:“以戒為師”,所以我們佛弟子,能持戒律,方有導師,若無戒行,等於無師傳!但是佛教律藏中,關於律學的戒相很多,有在家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 
教言汇集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尘小春 |更新时间:2017-12-04
  教言汇集  目 录  赞戒论.....................................................................3  佛子行.....................................................................13  胜利道歌..................................................................21  菩萨宝鬘论...............................................................23  三主要道论...............................................................27  修心八颂..................................................................31  三十忠告论...............................................................33  自我教言..................................................................39  二规教言论...............................................................43... 
2.万善先资集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7-12-26
玉峰周思仁安士氏述万善先资集序  圣教虽云大同,佛法实为最胜,不必深求奥义,即所制不杀一戒,可以断为圣中之圣,无可比伦矣。夫人无智愚,莫不以杀为极苦,生为大德。罪、福之甚巨者,莫过于戕生、止杀。而物类之好恶趋避,与人情初无少异。乃大烹用享、宴宾充庖之类,犹杂见于书传中,致使人忽于习见,狃为固然〖狃(niǔ),为习见所拘〗。自非大雄氏,首垂禁戒,痛切提持,谁复知蠢动含灵、万物一体之义?今儒门亦云爱物,吾未知脔割刳剔之可以称爱也。云断树、杀兽不以其时,非孝;不知太和常在,宇宙间固无可杀之时也。旱干水溢,亦知禁绝屠宰,仰格天心;而平时之鼓刀肆毒、干和酿灾者,置之不问。吾不知其解也。经云:转轮圣王出现世间,普行教命,令除杀业,而国土人民寿命福乐,乃至不闻刀兵饥馑之名。生当劫浊,世运江河,先圣睹极重难返之势,万不得已,为害去太甚之言,而经传遗文,犹未免为饕夫藉口。言之可胜悯... 
在澳门平安戏院开示归戒+虚云老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7-12-26
  弟子宽荣译语并记  今蒙佛教同寅相邀。假座平安戏院与诸仁者说法。  “法”者。即众生心。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如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具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世间法”者。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有情无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间法”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法是也。又名四圣法界。斯则四圣六凡。合名为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随颠倒迷染之缘。则有六凡法界生。若随不颠倒悟净之缘。则有四圣法界生。由是观之。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 
正信抉择论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换裁判 |更新时间:2018-02-05
内学院? 正信决择论? 资源? 第一讲: 人生之思考及决择诸位善信众 假日舍俗务 一早齐会集 心向正法城於此忙乱世 希有甚难得 我今大赞叹 随喜诸善根仰戒幢律寺 常住共发心 住持正法城 大悲诸众生开阐正法教 希有难得闻 我今大恭敬 随行礼三尊此因缘殊胜 微妙难思议 我等当珍重 莫入藏空归既来请自安 外驰意心猿 随吾共思维 人生之意义茫茫人生路 遥遥天际空 何趣是方向 何处为归宿生老病死苦 成住异坏空 三界如火宅 众苦所煎迫何处是依止 如何脱众苦 有史五千年 人类不断求古今有识者 皆上下求索 或有未入门 或入或究竟忆起幼始觉 知活在世上 初惊喜好奇 次多惑不解纯真幼稚气 总有无数问 问天又问地 问我那里来可怜父母亲 无力解诸问 只好言去去 长大即明白童稚纯易信 即盼快长大 以为此一切 大人皆明白... 
金刚功德经+堪布索达吉译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月寒 |更新时间:2018-02-26
堪布索达吉译梵语云:阿雅班扎次德站佳巴门达格那巴多思扎藏语云:帕巴西饶吉帕入德学巴多吉觉比喷拥学比多汉语云:圣者智慧般若波罗蜜多金刚功德经顶礼一切诸佛菩萨如是我闻。一时,在雅瓦地方一寺庙内有位僧人对佛法非常精通。他受沙弥戒后与朋友们结伴去一精通相术之相士前卜问吉凶。相士为他们看相后,一一告之结果,特别对精通佛法的沙弥说:“虽然你非常聪明,但你的寿命却很短暂,只能活到十八岁。”过了两三年,相士之预言在沙弥的朋友身上一一应验了,他也不禁忆起相士对己之预言。于是非常害怕,就对上师说:“听说寂静处有许多佛经,请师允许我去彼处。”经师开许,到寂静处后,他从诸多佛经中取出一本经书,拿在手中翻开一看是《金刚经》,他便发愿:“愿我以念诵此经的功德,能闻到寿命增长之声。”他依照自己的誓言昼夜精进念诵。一天下午,他念诵的地方充满光芒,这时有两位罗汉比丘手持经函来到他的面前说:“这... 
庚子国变记 +清·罗惇曧 |热度 7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冬恋 |更新时间:2017-03-21
  义和拳起嘉庆时,民间私相传习,其时禁令严切,犯者凌迟死。燕齐之间,犹有秘传其术者。光绪庚子,毓贤为山东巡抚,民间传习义和拳,以扶清灭洋为帜。时各省多闹教案,外人逼我甚,民情益愤,闻灭洋说,争鼓吹之。义和拳自山东蔓延及于直隶,聚众称义和团,遂围涞水。县令祝芾请兵,直隶总督裕禄遣杨福同剿之。福同败死。义和团进攻涿州,知州龚荫培告急。顺天府何乃莹格不行,以荫培召变,免其官。慈禧太后以戊戌政变,康有为遁,英人庇之,大恨。己亥冬,端王载漪谋废立,先立载漪之子溥俊为大阿哥,天下震动,东南士气激昂,经元善连名上书,至千数人。太后大怒,逮元善。元善先入澳门,屡索不与。载漪使人讽各国公使入贺,各公使不听,有违言。载漪愤甚,曰夜谋报复。会义和团起,以灭洋为帜,载漪大喜,乃言诸太后,力言义民起,国家之福。遂命刑部尚书赵舒翘、大学士刚毅及乃莹先后往,道之入京师,至者数万人。义和团谓...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 |热度 7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匆匆 |更新时间:2017-03-21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  菩萨戒律仪论  大法王白玛旺甲 造  堪布益西彭措 译  目 录  菩萨戒律仪论………………………………………………1  菩萨戒二十颂………………………………………………5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8  甲一、导师佛陀宣说大乘显宗经典……………………11  甲二、经典如何结集、弘扬与护持……………………13  甲三、抉择护持菩萨戒的所诠义………………………17  乙一、所获得之戒体…………………………………17  丙一、菩提心的功德利益…………………………19  丙二、如何生起……………………………………20  丁一、知母………………………………………21  丁二、念恩………………………………………22  丁三、报恩………………………………………25... 
共1147本 当前第49/96页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