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男孩与坏掉的女孩(第一部) 幸福的背景是不幸作者:入间人间 第一章 重逢与快哉 第一章 「重逢与快哉」 害怕光线。 当光线从外面侵入,会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恐怖一起进来。 但是因为肚子饿了,还是会有点想念,有点期待。 「肚子饿了。」 「……嗯。」 「还不能吃饭吗?」 「没到晚上就想吃饭啊!」 「……可是,一直待在这里,也不知道晚上到了没啊?」 「……真希望外面赶快变成晚上。」 在那之后,就不再说话了。 肚子继续咕噜咕噜地响。 一直,一直努力地盯着眼前的黑暗。 然后,光线照亮了我们。 「就写,校长的名字叫藤原基经,学生会的会长是菅原道真,二年级的学年主任可是橘广相(注:皆为日本历史上名人的名字)喔这样不错吧?」...
又是一个无聊的下午,阳光下的空气有一种懒洋洋的气息。乐柠用力地将手中的窗帘抖开,搭在院子里的绳上,用手扯平,然后双手叉腰,很有成就感地看着一院子在阳光和微风中轻轻飘动的“小旗”。只要一想到傍晚时就可以收回一捧捧有着阳光芳香的床单、枕巾、窗帘什么的,她就快乐得象春天的小鸟一样,直想唱歌。 她进屋给自己泡了一杯柠檬茶,将齐豫的唱片放进音响,拔下发簪,让长发在午后的轻风中轻轻舒展,然后惬意地在门廊的阴凉处坐下。在齐豫悠扬的歌声里,她一边悠闲地品着茶,一边望着院中随风舞动的床单、枕贴、窗帘…………。小水池中种的几朵睡莲快要开花了,红色的花苞静静地躺在绿油油的圆叶上,在睡午觉么?乐柠轻轻地笑了。围墙上的爬墙虎也抽出了一层层翠绿的叶子,生气勃勃地从院子的矮墙这边爬了过去。邻家的院子已经空了一些日子了,院中的草自在地生长着,绿莹莹的。...
吸血新娘(完) 作者:释莫问 第1卷 开篇介绍 《吸血新娘》是风颖月探案系列第一部,原名为《神探驸马之吸血新娘》,接下来会连续推出风颖月探案系列第二部《人皮面具》,风颖月探案系列第三部《惊魂未定》。 看《吸血新娘》,体会风颖月破案的惊险,品味人生百态,爱恨纠葛,几多缠绵,儿女情仇;几多相思,绕指情柔。 《吸血新娘》一部悬疑色彩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推理奇才风颖月的悲情一生。因一件惊天惨案“吸血新娘”缔造出一个推理奇才,四十年前的惨案,四十年后的奇才。一件件杀人奇案,一个天生的奇才,却有着一个悲惨的命运,金钱、名利、爱情、真理,他在乎什么? 在他不同的行程中认识了不同的朋友,破了各样的悬案。,翻出了十五年前的一件,三千将士斩首的灭门冤案;在那美丽的里,找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宝藏,可是却因这宝藏拆散了多少家庭;,听起来是一件多么恐怖而又让人作...
这是一本读过让你不寒而栗的书。世界顶尖恐怖大师(斯蒂芬。金、西区柯克等)巅峰之作。为您奉上一道精美的恐怖大餐!!!!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具想的恐怖刺激被西方评论界公认为是极度恐怖与极限想象完美结合的典范。……作者:斯蒂芬。金 西区柯克/*目录 */ 前言第一篇闪灵(1 )第一篇闪灵(2 )第一篇闪灵(3 )第一篇闪灵(4 )第一篇闪灵(5 )第一篇闪灵(6 )第一篇闪灵(7 )第二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1 )第二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2 )第二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3 )第二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4 )第二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5 )第二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6 )...
正文 旧时江湖上流传的唇典 ( 本章字数:3494 更新时间:2009-7-16 16:47:59) 唇典,又称:隐语、行话、市语、方语、切口、春点、黑话等,取其隐便交流。遁辞隐义、谲譬指事是唇典的特征。 在三教九流社会中,礼节;行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 的摆设;个人的行、止、坐、立姿态相互辅用,都表达着主、客双方一定的心 愿与意图。但这些还很不够,最终仍需要透过隐语来彻底表达双方的意思。 旧时东北响马的行话,为隐蔽,称姓“杨”为“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的为“西北风蔓”。 当代香港黑社会以“四八九”称“大路元帅”,以“四三八”称“二路元帅”亦即副堂主等等。 以下是一些唇典例子: 〖丁〗:人。〖鹰爪孙〗:官方。〖糕〗:老人。〖翅子顶罗〗:官帽子。...
引子“我诅咒你!” 1944年的一天,天气阴沉,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而此时,正有六个更加阴沉、更加诡异的人,他们站在海边的岩石上,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愤怒,举止中也透露着一分邪气…… “阿特金斯,我诅咒你!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和你的家族的!……终有一天你和你的家族会成为死神的祭品!……”突然一个人像发了疯似的狂吼道。其他的人也跟着声嘶力揭地叫喊起来…… 传说,若干天后发现了这六个人的尸体。他们是溺水而死的。从现场来看,似乎是跳海自尽的。这件事在当时造成了极大地轰动,成为一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谈论过后,谁也不会想到,这只是一连串恐怖杀人事件的序曲罢了…… 我现在即将记叙的连续杀人事件正是以这个传说为渊源的。这启事件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一方面,这是我认识赛勒斯?吉尔伯特以来见识他侦破的第一启连环杀人案;更重要的是,这整个事件给人的那种压抑的气氛至今还令我无法释...
周德东最新恐怖悬疑力作:奇门遁甲作者:周德东引子(1)引子(2)引子(3)1 古怪的传真机(1)1 古怪的传真机(2)1 古怪的传真机(3)1 古怪的传真机(4)1 古怪的传真机(5)1 古怪的传真机(6)2 北方(1)2 北方(2)2 北方(3)3 似乎有个人(1)3 似乎有个人(2)3 似乎有个人(3)3 似乎有个人(4)4 神秘力量(1)4 神秘力量(2)4 神秘力量(3)5 妈妈出差了(1)5 妈妈出差了(2)5 妈妈出差了(3)5 妈妈出差了(4)6 神秘短信(1)6 神秘短信(2)7 脚印(1)7 脚印(2)7 脚印(3)8 另一个女孩(1)8 另一个女孩(2)9 空位(1)9 空位(2)9 空位(3)10 跟踪狂(1)10 跟踪狂(2)10 跟踪狂(3)11 目击(1)11 目击(2)11 目击(3)11 目击(4)11 目击(5)12 常役(1)12 常役(2)13 相貌比对(1)13 相貌比对(2)14 尾行被尾行(1)...
夹克和西式套装都筑道夫自从创办‘EQMM’的日语版以后,担任主编达三年半。1961年发表了《在猫舌钉钉子》后,又陆续发表很多运用熟练技巧的作品。除了《括咕大杂院捉贼记》等风格1“爸,手里拿两件上衣,这一点我实在不明白,加上身上穿的,一共有三件了。”很自然的话就从我嘴里溜出来,实在是因为错觉的关系。从换上和服一直到喝完茶为止,我始终在想这件事,所以当父亲和我说话时,我错以为还在谈那件事,嘴里就溜出来了。父亲立刻从电视机前走过来,端端正正坐在火盆的对面。“上衣怎么啦?是遇害时穿着好几件上衣吗?”“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对了,爸有什么事吗?”“我的事一点也不重要。你说一共三件,手里拿两件,对吗?”昔日的硬派刑警往往最后就变成恍您的刑警,但父亲的顺风耳似乎仍旧那么灵...
作者:松本清张 东京站头等、二等候车室 1 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 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副科长秋崎龙雄想,科长一时回不来,于是开口对科员们说: “科长恐怕要迟一些回来,大家先走吧。”众人正等着这句话,一听立刻恢复了活力,开始收拾东西,一个一个关上灯,说声“我先走一步”,便告退了。他们三步并作两步,赶紧把自己的身影投到街上明亮的灯火下。 “秋崎先生,你还不走吗?”有人问他。 “不,我再等一会儿。”龙雄答道。...
寄生的生物学概念是这样的:寄生(parastisu),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危害,更严格说,寄生物从较大的宿主组织中摄取营养物,是一种弱者依附于强者的情况。 而过寄生生活的生物统称为寄生物;而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寄生虫。 有一种很小的蟹类叫寄生蟹,它的学名是寄生虾,其实它是介于虾与蟹之间的一种肢节动物。它们通常寄生在某种贝类动物上,依靠贝类共同生活。如果有一天被寄生的贝类死掉了,寄生蟹就必须重新寻找宿主,否则,它无法独立生活,最终也会死掉。但是对于行动能力已经严重退化的寄生蟹来说,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外一个宿主身上,实在不啻于“八千里路云和月”。或许,对于自然界里面这样一个小生物来说,选择一个宿主就注定了同生共死的命运。...
一个脸颊上有一道很宽很长疤痕的男人站在窗边,透过玻璃凝视着笼罩在晨雾中的岬角。 说正确点,他应该是凝视着立在岬角尖端的一座石墓。 从窗口望过去,海面是那么的平静,但是这或许是因为有一片云霭笼罩在波浪间的缘故。就像人心一样,有时候人们也会这样,表面上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心底却隐藏着无穷的憎恨和愤怒。 突然间,云霭被风吹散了,石墓仿佛一下子浮上来一般,露出全部的轮廓。 这座石墓里埋的正是这个刀疤男人的独生女儿。刀疤男人一边眺望着那座石墓,一边伸出右手抚摸脸上的疤痕,这条疤痕由左眼尾一直延伸到鼻侧,看起来十分显眼恐怖。 这男人看起来快接近六十岁了,那条红肿难看的疤痕烙在他那张深沉睿智的脸上,看来十分突兀。 如果治疗得当,应该不至于留下这么难看的疤痕,可是他连缝合都不愿意,任由伤口一天天自动愈合。...
早年也见过路旁摊开着的纸片,上面大书“包吆死人过时六个大字。其实我心里总有点不太相信:死了的人怎么会走路呢?难道真如老人们所说的“邪法就有那宗魔力”吗?一九四九年底,四川的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刚刚解放。当时我在这一带地区的岷江水运交通管理部门作事。一天中午过后不久,我走在彭山地界的马路上。然后后面有人擦身而过,我立刻注意到他走路的样子挺怪,硬枝戳棒的,很不自然。我不由得停下步来回顾,耳边响起一个轻轻的声音:“吆死人的!”这时赶上来的另一个行人,他见我满脸狐疑的神情,特意点醒我的。我恍然大悟,于是看得更加仔细:那“死人”穿着又长又大的黑袍,没有衣袖,有些臃肿气象,头上似乎有点黑而,不知是衣领还是外包上去的,一顶草帽盖着,草帽稍向后翘。上身僵直,却一步步有节奏地往前移动。黑袍的前面又有一个穿短衣的人,左手腕上掩个竹篮之类的东西,手执一个旧灯,仿佛有点火光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