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万人吾亦往 历鬼判官龙。 南风北雪舞。 方过一水寒。 得拜将军府。 这段话说得正是当今邪道的六大宗师级的人物。而其中被称为将军府第一道屏障的一水寒便是面前这位冒充鲁秋道的水知寒——将军府的大总管。 刘魁此时方才知道面前这位笑谈间气势天成的鲁秋道原来竟然是将军府中地位仅次于将军的大总管水知寒,心头大震,若不是大敌当前,只怕差点就要跪下了,颤声惊呼,“水总管!” 水知寒紧紧盯住树梢上的舒寻玉,“自从虫大师悬名鲁秋道于五味崖之上,将军便放出消息鲁秋道将来此地,我之所以化身鲁大人,本意是想钓上一条虫,不料却钓到一块玉。舒少侠可有意随将军创业天下吗?” 舒寻玉心中轻叹,何曾想过这一次满以为十拿九稳的刺杀竟然会惹出这么一个大魔头。要知水知寒身为将军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管,更是黑道六大...
第一部:借尸还魂湖水很蓝。也很平静。那是一个小湖,在一片丘陵地带之中,丘陵光秃,看来很丑恶,所以更衬托出湖水的秀丽,湖的一边,满是浮萍,在几片大浮萍上,有几只才脱了长尾的小青蛙,在跳跳去。湖边有很多人,那是一个假日,有人在湖边野餐,也有人在湖边嬉戏,一个年轻的教师,带着十几个学生,作郊外旅行。十一二岁的孩子,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喜欢捉一些小生物回去饲养,那年轻教师带领的十几个学生,恰恰全是这个年龄,他们纷纷踏进了湖水之中,胆子大的,还来到湖水齐腰深,弯着身,摸着湖泥中的鱼儿。他们嬉笑着,互相泼着水,有的捉到了青蛙,有的网到了蝌蚪。其中一个学生,胆子最大,他不停地向前走着,等到湖水来到了他胸前的时候,他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都向下沉了下去。他立时大声叫嚷了起来,他叫了两声,整个人都沉到湖中去了!湖边的所有人都慌乱起来,那年轻教师连忙跳进湖中,他是游泳的能手,游到了那孩...
第一章"尽头"是一个诡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之前,先要说几句题外话。不久之前,我接到一封自加拿大寄来的信,写得很长,寄信来的,是我不相识的三个年轻人,他们都在大学就读,他们和我讨论了一些科学上的问题之后,用挪揄口气问:为什么那么多诡异古怪的事,全都给你遇上了,而不是给别人遇到呢?由于那几位年轻朋友没有回信地址,所以我只好在这里回答。我回答是:我所遇到的事情,一开始就诡异古怪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它们大多数是极其普遍的一件事,任何人都会忽略过去的,我只不过捕捉了其中极其细微的一个疑点,探索下去。探索下去的结果,才会发现事情越来越是诡异古怪,发现很多事,根本远在现在人类的知识范围之外。而如果当时便忽略了那一些细微的可疑之点,那么,自然也不会发现进一步的诡异的事实了。...
第一部爱上了一个虚像江文涛自航海学校毕业之后,就在一艘大油轮上服务,开始是见习三副,后来慢慢升上去,当我认识他的时候,已经是二副了,而在一年之后,他升任大副,那年,他不过三十二岁。在几年前,我大概每隔半年,一定会遇到他一次,他服务的油轮,经过我居住的城市之际,就会来探访我,带给我许多中东的古里古怪的土产,再天南地北地聊聊,然后再上船。江文涛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航海家,他对大海的热爱,在我所认识的人之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及得上他。他不但喜欢在海上旅行,也喜欢在陆地上旅行,足迹几乎遍及中东各国,所以和他闲聊,也特别有趣。但是最近三几年来,我们见面的机会,却少得多了,因为他服务的油轮,原来的航线,是通过苏彝士运河到远东来的。自从苏彝士运河被封闭以后,轮船公司采用更大的油轮,不再使用快捷方式,而绕道好望角来远东,在海上的航程延长,他在海上的时间更多,所以,我们半年一次的...
第01节天突然冷了下来,将近摄氏两度。皮肤对寒冷的感觉,就是以这个温度最敏感,街头上看到的人,虽然穿着很臃肿,但是都有着瑟缩之感。我从一个朋友的事务所中出来,办公室中开着暖气,使人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感觉,出来给寒风一吹,反倒清醒了不少,我顺著海边的道路走着,风吹在脸上,感到一阵阵的刺痛。我将大衣领翻高,脸也偏向另一边,所以我看到了那幅油画。那幅画放在一家古董店中,那家古董店,是市中很著名的一家,规模很大,不但售卖中国古董,也卖外国古董,唯一的缺点,就是东西摆得太凌乱,据说,那也是一种心理学,去买古董的人,人人都以为自己有幸运可以廉价买进一件稀世奇珍,所以古董店商人才将货品随便乱放,好让客人以为店主对货品,并没有详细审视过,增加发现稀世奇珍的机会。但事实上,每一份货品,都经过专家的估价,只要是好东西,定价一定不会便宜。...
(番外)By款款(钢金属的教皇)北京郊外八宝山公墓。阴雨霏霏,深秋的寒气遇到迟迟不肯退却的暑气,寒冷空气与热气一同交汇,汇集成白色瘴气袅袅上升,斜舞风雨落叶飘扬回大地,愁丝紧凑打的人心潮阵阵起伏。墓园深处,映入眼帘的是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林木森森碑墓林立,进门右边的一片墓区中,矗立着为了国家建立而捐躯的革命先烈的墓碑。除了埋藏着战争烈士,为国捐躯者,还在各种事件中为国家付出生命的公职人员。每逢祭日,或是国家法定节日,就会由一群群的中小学生与市民纷纷鲜花扫墓,缅怀先烈。人生在世,苦苦挣扎力图上游,身后亦不过身占三尺黄土。站在生与死亡,未来往昔,希望腐朽之间,凭籍历史来回比较观望,明白生之可幸,死之可怖。这道理浅显易懂。阳光光线疏疏洒洒的洒进幕园。墓碑前敬奉着大丛的长竞玫瑰花和白色竹节花。青灰色碑前屹立着一条淡青色人影,他眉目如画,漆黑的短发被雨丝打得丝丝缕缕贴在面颊上...
一、陈年旧事齐上心头这个故事,和以前我记述过的一个故事中的一个人有关连,那个人的名字是郑保云。大家还记得这个人吗?如果是一直以来都在看我记述各种怪异的故事的朋友,而又有不错的记忆力,一定可以记得他。对了,他就是那个故事的主角,那个题为"尸变"的故事不是很长,也不算曲折离奇,但是却在着极度的悬疑:郑保云这个人,极有可能是一个外星男性和一个地球女性的"混血儿"。我说"极可能",是由于虽然多方面的证据,都指出他的父亲是一个外星人,但到了最后关头,他接触到了他父亲留下来的秘密,他却毁去了那秘密,接着,他成了疯子,据疯人院的医生说,像他那种情形的疯子,是最没有希望的疯子。这一切,全都记述在"尸变"这个故事之中,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在这里,自然不再复述。我只是补充一下,虽然事隔多年,但当时事情发生之后的情形,我还记得很清楚。...
第一部:快见面的笔友有很多杂志上,都有"微求笔友"这一栏。笔友不知是谁首先想出来的玩意儿,但不论是谁首创的,首创者一定是一个对心理学有极其深刻研究的人。人是喜欢想像的,人的想像力,甚至无穷无尽,而且凭通信来交朋友,就可以使人的想像力有发挥的余地。两个人,本来是绝不相识的,但是可以通过写信而变成相识,当他们相互之间,了解得十分深刻之际,他们就算是面对着面,却仍然可以不知对方就是自己的朋友,这又可以满足人的掩蔽心理。人都喜欢公开自己心中的话,但同时又希望没有人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的。许多无目的的犯罪,犯罪者就是基于这一点心理而从事犯罪的。而正因为通信的另一方,可能根本不能和自己见面,所以笔友之间的"交谈",有时反倒比天天见面的朋友更来得坦白。最喜欢交笔友的年龄,当然和一个人最喜欢幻想的年龄是有关的:根据统计,大约呈十五岁到十八岁左右。...
昆仑山,万千群山之首,气势磅礴,巍峨雄伟,峰峦起伏,重岩迭翠,秀丽清雅,仿佛笼罩在一层神秘而深幽的灵气之中,处处透出一股莫测的生机,给人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玉虚宫“妙玄洞天”,地处昆仑山绝顶之上,漫天云雾长年环绕于此,飘渺之中隐现实象,仿佛悬空在云雾之间,一切都显得虚幻而又真实。此时,在洞府前的茵茵草地上,薄雾缭绕的古松下,二只仙鹤在悠悠琴萧合鸣声中展翅起舞,两名束髻童子神情肃穆,一扶萧而立,一抱琴而坐。古松下一块奇石旁,一位须发皆白身着道袍的老者正与一貌似中年的青衫文士据石对弈。弈至中局,白发老者思虑片刻终落一子,不由抚须笑道:“子牙,你若将弈棋之趣用于道法精修,今日玄法境界定然早已有所成就。”那中年文士子牙此时正愁眉紧皱,思索应对之法,闻言起身而立,面有愧色地说道:“弟子实是愧对师父教导。”...
第一节 隐居郊外秘密研究中国历史上,富可敌国的富翁很多,从子贡算起,陶朱,石祟,邓通,一直到沈万三、胡雪岩,都是钱多得数不清的大富翁,其中最奇特的,要算是明朝的沈万三了。别的人有钱,或是由于善于经商,或是由于皇帝特别厚赐,可是沈万三的发财,却是靠一只"聚宝盆。"据"挑灯集异"所载:"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挫剖,以锤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贴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将归以为烷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钡于盆中,银奴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还有一本瞥冈齐笔记,则说:"俗传万三家有聚宝盆,以物投之:随手而满,用以致富敌国。"从那两则记载来看,有了"聚宝盆"这件东西,真是想不发财都不可能的了。第一则记载,多少有点"善有善报"的意味在内,青蛙报恩,将聚宝盆呈现在沈万三的眼前,沈万三发现聚宝盆的妙用,全然是因为他的妻子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