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文学历史小说字数排行榜

东归祖国第三节清政府的接纳方针 |热度 18 | 文学历史 | 上传: 京文 |更新时间:2018-01-22
一、廷议东归1771年4月,清政府从俄国政府的函告中获悉,土尔扈特部众正在东返途中,当时清政府对土尔扈特东归的态度是:“若靠近边界,允许入界之,抚慰安置,若未至我边界,半途被俄罗斯追缉,发生冲突,则不可理(《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九七、四斋考)。”有的大臣却认为:“自弃王化,按之国法,皆千严谴,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癸巴存稿》卷六、《书西域闻见录后》)。不主张抚慰。有的大臣说:“以抢伊犁之故,其部众悼于远徙。”认为渥巴锡想趁准噶尔新亡,利用真空来抢伊犁,所以东归。作为清政府也有这样一种考虑,担心返归土尔扈特部众重返故地后,会扰犯边地,破坏边疆刚刚获得的安宁。1771年5月10日(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在得悉土尔扈特部来归消息的两天后,增派正在返京途中参赞大臣舒赫德,命其“在何处接旨就此立即返回伊犁,协助伊勒图(时为伊犁将军)办事,此去伊犁,不必声张,... 
土尔扈特部落的文化第二节宗教信 |热度 30 | 文学历史 | 上传: 低诉 |更新时间:2017-04-11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的土尔扈特人曾信仰原始宗教,即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后来又信仰过景教、祅教、道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土尔扈特人信仰喇嘛教是从元朝开始的。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喇嘛是藏语“上人,师傅,老师”的意思。13世纪时,喇嘛教红教传入蒙古族居住区,同时传入土尔扈特部落。红教,因僧衣僧帽为红色,故名红衣派或红帽派,简称红教。红教上层喇嘛八思巴归附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封他为“国师”(内蒙古蒙语文史研究所编《蒙古族简史》第33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并在西藏设官封职,以八思巴为最高政权首脑。元朝时代,各种宗教在土尔扈特部落同时并存,但喇嘛教的势力发展较快,并有专门的喇嘛到土尔扈特部落中传教、讲经。教义是大小乘教并容,以大乘为主,大乘教中又以禅宗、显宗、密宗并容,又以密宗为主,密宗中又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 
户外活动的50项基本技能 |热度 105 | 文学历史 | 上传: 寻找山吹 |更新时间:2019-08-05
  把你所有计划要带的东西收集起来,把它们放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想象它们都装在你的包里。哇,这时可以执行第一条:凡是不知道该不该带的东西都别带。这样你的包会变得更紧凑。  技巧2: 如何装包  轻的装备放在下面,重的放在上面。因为任何人在走路时都会向前微倾,这样就把重量  集中在你的臀部而不是你的肩膀上。在底部可以放你的睡袋(睡袋有睡袋套,也可以用塑料把它包起来,这样万一你掉在水里或你的独木舟进水就可以防止被浸湿)。然后是当天你不用的衣服:内衣和袜子,鸭绒衣等。接着是你的睡垫,应该放在里面而不是绑在外面。然后是你的帐篷和防雨布。然后是野炊用品:炉子,油,壶子,杯子和匙子,滤水器和急救包。然后――在靠近顶端的地方――你的食品。恶劣天气的衣服放在最上面。最后拉紧口袋绳子。  技巧3: 让包又薄又高... 
07-村级会计处理有关规定 |热度 20 | 文学历史 | 上传: 美丽心点 |更新时间:2018-10-04
企业财务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政部 财会[2004]21号《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财政部1996年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原制度)同时废止。为了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现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新制度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  一、做好调账前的准备工作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2004年12月31日之前,仍应按照原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编报会计报表,并按原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2004年度的年终结账和年终决算分配工作,自2005年1月1日起,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严格执行新制度,根据新制度设置账目,将2004年各会计科目的年未余额转入新账并作调整后,作为新制度各会计科目2005年的年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05年的年初资产负债表。... 
影像的魔力 |热度 17 | 文学历史 | 上传: 生在秋天 |更新时间:2017-08-27
  南 帆  相对于文字著作乃至于相对于绘画,电子传播媒介所制造的真实意味了什么?也许,詹姆逊提到的一个特征包含了深刻的后果:“距离感正是由于摄影形象和电影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17页)。正如詹姆逊在另一个场合谈论过的那样,距离是保持批判的基本条件。距离的消失也就是与对象融为一体,进入对象的存在结构。此时,异于这个对象的坐标体系被摧毁了。简言之,这同样是电子传播媒介所拥有的魔力:利用炫人耳目的影像符号闪电般地剥夺批判所赖以实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这一切都发生在“真实”的名义之下。  事实上,文学和艺术曾经对于过度的真实表示了必要的警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理论曾经被视为一种意识形态而遭受怀疑。人们首先对“真实”的标榜表示异议:这种真实的确是无可挑剔的吗——是否可能看到未经任何主观视域污染的真实?如果“真实”成为某... 
20-政府援助和补助(征坟意见稿) |热度 62 | 文学历史 | 上传: 青涩春天 |更新时间:2018-12-10
中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和政府援助》(征求意见稿)2002年10月28日 财办会[2002]32号目录引言定义政府补助政府援助应披露的事项附则《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和政府援助》(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引言1.本准则规范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政府援助相关信息的披露。2.本准则不涉及下列内容:(1)在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关于政府补助会计的特殊问题;(2)政府提供给企业的所得税利益,如所得税免税期、加速折旧、降低所得税税率等;(3)政府向企业投资。定义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1)政府援助,指政府意在专门向符合一定标准的企业提供某种经济利益的行为。政府为改善企业的一般经营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如在开发区提供基础设施,或者对竞争对手施加贸易限制等,不包括在内。... 
变形记(王小波)1215 |热度 120 | 文学历史 | 上传: 泰达魔王 |更新时间:2017-03-21
  回首页变形记  作者:王小波  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那夕阳照耀下的杨树,树上的叶子忽然从金黄变成火红,天空也变成了墨水似的暗蓝色。我的心情变得好起来。我从床上爬起来,到外边去。那棵杨树的叶子都变成了红绸子似的火焰,在树枝上轻盈地飘动。从太阳上流出很多金色的河流,在暗暗的天顶上流动。大街上的灯忽然全亮了,一串串发光的气球浮在空中。我心情愉快,骑上自行车到立交桥下去找我的女朋友。  她站在那儿等我,穿着一件发紫光的连衣裙,头上有一团微微发红的月白色光辉。那一点红色是着急的颜色。我跳下自行车说:“你有点着急了吧,其实时候还不到。”  她没说话,头上的光又有点发绿。我说:“为什么不好意思?这儿很黑,别人看不到我们。”  她头上的光飘忽不定起来。我说:“什么事使你不耐烦了呢?”  她斩钉截铁地说:“你!你什么都知道,像上帝一样,真讨厌!”... 
周末004 |热度 24 | 文学历史 | 上传: 敏儿不觉 |更新时间:2019-08-05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2003-12-31 17:54:03  来源:南方日报    当清点这一年中国的思潮进步时,我们发现,思想界的裂痕在继续延伸,而民众在利益分殊的推动下,却自发演变出一场中国公民的维权运动。大地上分殊的利益,或许比书斋里分裂的观念,更为结实地掘进中国的思想进步。  最有实践意义的思想成果也许就体现在这里,它不是表现在知识界的书斋里,而是在更多知识人的视野背后发生,一如温家宝总理今年11月在哈佛大学讲演,将近三十年的改革总结为“民众基于自由的创造”。  □朱学勤  临近这一年结束的时候,《时代周刊》遴选本年度风云人物,否定了布什、拉姆斯菲尔德,独独挑选了三个普通的美军士兵为封面人物,其中一位黑人显然来自美国底层。无独有偶,当我们清点这一年中国的思潮进步时,同样发现,思想界的裂痕在继续延伸,而民众在利益分殊的推动下,却自发演变出一场中国公民的维权运动。大地上分殊的利... 
新的视角新的整合 |热度 76 | 文学历史 | 上传: 匆匆 |更新时间:2018-10-14
  周伟红 / 孙 晶书屋品茗    多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被作为大学教材来编写的,它们在自觉不自觉中承担着论证国家意识形态合法性的任务。文学史的写作由此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和思路,首先是意识形态化的叙述立场。比较不同时期的文学史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对于同一个文学现象,评价尽管可能截然相反,但是它们赖以肯定或否定的角度和方式却惊人的相像。文革前、文革、文革后这三个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各以对前一个时期的否定为自身确立的基础。相应地,文学作品只可能在催生它的那个时代拥有昙花一现的生命力,那个政治时代的结束也宣告了它的生命的终结。其次是对文学史采取与这种叙述立场相应的一元化的整合视角。按照国家意识形态所赋予或规定的视角来整合文学史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和保证整个叙述的一致性而舍弃、排斥无法与自己的叙述“兼容”的内容。于是,对文学史的整合就成了按照意识形态... 
科学家的证言 |热度 87 | 文学历史 | 上传: 保时捷 |更新时间:2017-06-28
  肖雪慧  多少年来,大熊猫明星般地在大众传媒频频亮相,人们在窥见它那不可思议的美和神秘时,也产生了一种国宝正备受呵护的错觉;一些似是而非的论断则使关爱这大自然完美艺术杰作的人以为熊猫濒临灭绝的主因是它自身的缺陷使它注定要成为生物进化过程的失败者而被淘汰,人们在欣赏它的奇特时又不免隐隐带有一丝对这行将消失的神话的惋惜。但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熊猫计划”的夏勒先生根据他在中国最著名的熊猫保护区卧龙进行的长达四年之久的熊猫研究,以《最后的熊猫》一书提出了一份证言。它是关于熊猫本身的,也是关于熊猫困境及其真实原因的。  这位当代最卓越的博物学家用长期野外跟踪、观察和研究熊猫得来的大量第一手科学资料,证明了熊猫是进化上的一大成功而决非失败作品。熊猫行动敏捷,进食动作灵活、准确,前爪与嘴的配合天衣无缝;在它憨态可掬、温顺可爱的外表下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警觉、聪慧、孔... 
"深水鱼"与"地下文学"--读索尔仁 |热度 26 | 文学历史 | 上传: 风格1 |更新时间:2018-10-06
  王开岭书屋品茗    “不检查一下是否一切都藏妥当了,不想好如果夜间有人叩门我该做些什么,我是不会睡觉的。”(以下引述皆源自《牛犊顶橡树》)  “地——下”,一个显示怎样宁静和强烈不安的词?作为严酷体制下的特殊符号,它立即会把你引入一种变幻莫测而又隐含悲剧力量的“场”:危险、神秘、克制、活跃、沮丧与激动、静穆与狂热、贫瘠与富饶、虚弱与强大……各种不可名喻千钧一发的信息像“离子”一样充沛其间。是状态,也是境界;是混沌,也是秩序;是压抑,也是积蓄;是死亡,也是生存。但你转瞬便惊讶地想到:一切最有价值和惊险的东西总会被送往“地下”冻储起来,其力量不在眼下,而在未来的某个重要时刻,就像“铀”和火山浆的沉寂与爆发……  “革命者是地下工作者,这不奇怪。作家竟成了地下分子,这才是咄咄怪事……对于为真理而忧心如焚的作家们来说,过去和现在的生活都没有轻松过(将来也不会!)”... 
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 |热度 107 | 文学历史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17-12-01
  朱 正  作家的历史地位,是个老题目。杜甫说的是:“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作这诗的杜甫,历史地位就比王杨卢骆更高。比他晚生了几十年的韩愈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同样是关于李杜,过了一千年,就有人从新的角度来思考了。清人赵翼的诗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是看到一千年里出现的那许多新人新作,新的文学观念和新的文学体裁,才有这样的见地,发这样的感慨吧。  他的那些杂文集不分门类题材,按年编集。其中怀人忆旧,悼亡抒情诸篇,属于散文创作。而一些书评序跋,文学短论之类,多带有一点学术著作的性质。这些文章后世读者当会同散文作品和学术著作一样去阅读和欣赏。通常人们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以及时评和政论。从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那些随感录开始,他就在民主与科学的旗... 
共3234本 当前第227/270页 << <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228 229 2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