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收藏月排行榜

历代高僧传1 |热度 16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双曲线 |更新时间:2017-11-11
安世高 三世勘破 一生解怨康僧会 诚感舍利 传法东吴耆 域 行事通神变 说法如平常佛图澄 百年传法 一生清净竺佛调 了尽生死道 安 飘萍传灯慧 远 白莲净土支道林 都城名士 山林玄僧昙 猷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鸠摩罗什 传法东土 关河大师佛陀耶舍 赤髯胡僧觉 贤 曲高和寡 向高忤众法 显 万里求法玄 高 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昙 始 大法儆愚顽昙无忏 东土传法 有去无回杯 度 持杯渡水 亦戏亦真道 生 孤明先发 顽石点头求那跋摩 道化人生求那跋陀罗 大乘摩诃衍保 志 奇行世难知法 愿 洞晓世事 守戒如一僧 达 德厚君王服慧 思 两世为僧僧 稠 岭东第一禅灵 裕 道俗俱伏慧 远 冒犯天威智 顗 天台祖师... 
佛性论真谛译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无边的寒冷 |更新时间:2017-11-11
佛性论佛性论卷第一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缘起分第一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故。四为离诽谤真实法故五为离我执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者。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发菩提心。今欲令其发心。舍下劣意故。说众生悉有佛性。二为离高慢心者。若有人曾闻佛说众生有佛性故。因此发心。既发心已。便谓我有佛性故能发心。作轻慢意。谓他不能。为破此执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为离虚妄执者。若人有此慢心。则于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显故起虚妄。虚妄者。是众生过失。过失有二。一本无。二是客。一本无者。如如理中。本无人我。作人我执。此执无本。由无本执故。起无明等。由无明起业。由业起果报。如此三种。无实根本。所执... 
从三性三无性看唯识宗的中道性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悟来悟去 |更新时间:2017-11-11
从三性三无性看唯识宗的中道性果 清  一、概说  唯识宗的要旨是:—切诸法,皆是唯识中道。唯识宗认为:诸法实相有二个方面:即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诠表所说,也不是—无所有.这样远离有无二边以为中道。  唯识宗是以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对於诸法的现象舆本质的问题,唯识宗用二种方法来说明。一种是肯定的说明法,一种是否定的说明法;肯定的说明法为。“三性”,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否定的说明法是。“三无性”,即:相无自性。生无自性,胜义无自性。  三性三无性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形成唯识宗识有境无的中道思想。佛法的中道是非有非空,简择偏有偏空的意思。唯识宗认为—切诸法,无一法偏有,无一法偏空,无不具足中道妙理。下面分别从三性三无性;略述唯识宗的中道性。  二、从三性来看唯识宗的中道性... 
宜黄大师欧阳竟无的学术与精神 |热度 64 | 哲学宗教 | 上传: 团团 |更新时间:2017-11-11
宜黄大师欧阳竟无的学术与精神——全国欧阳竟无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郑晓江 罗伽禄  欧阳竟无(1871-1943),名渐,居士,江西宜黄人,人称“宜黄大师”。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佛学家、居士佛教的提倡者。他提出“佛教既非宗教亦非哲学”的著名观点,指出佛教是一种包罗人生各门原理的独特体系。欧阳竟无在佛教唯识学方面有专门的研究和突出的贡献,留下了《竟无内外学》二十六种、三十余卷的著作,是我国佛学史和思想文化史上的宝贵遗产。  宜黄是欧阳竟无先生的故乡。欧阳竟无先生一生热爱自己的家乡,早年生活、读书在宜黄,后来曾数次回家乡探望。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佛学大师,发掘、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弘扬其人格精神,2003年12月19日至21日,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与宜黄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全国欧阳竟无学术思想研讨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 
修心法要-利器之轮_法护尊者原着 |热度 236 | 哲学宗教 | 上传: 点绛唇 |更新时间:2017-11-11
修心法要-利器之轮法护尊者原著永楷法师、满华法师合译序 显密融合的时代原序卷一卷一 跋卷一 注解卷二卷二 后记序 显密融合的时代张骏逸印度佛教历经千余年的演变,在八世纪后蕴育出次第井然、体系完备的密教系统。由于十世纪中叶后回教徒持续近百年的入侵北印,导致佛教大师们相继播卷西藏,此一系统的精华于是被妥慎而完善地保存在西藏佛教中。民国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之后,藏传佛教匆促而冒然地跃进了国际舞台。西藏佛教得以在西方世界发扬。长久以来藏传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偏重于传法灌顶等宗教仪式的实践,忽略了义理已经实践要旨的讨论,因此造成了对藏传佛教的误解,这种误解需由佛教界、学术界等各方面的人士一齐努力来化解。这样必能带动佛教界重视藏传佛教,重新研究藏传佛教中义理及实践的部分,给予它一种新的定位,如此不但能为传统的中国佛教注入新的血液,对信徒而言也一定利益良多。... 
说郛-元-陶宗仪 |热度 4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希望之舟 |更新时间:2017-11-11
  ●三秦记(辛氏)  山陵  秦名天子冡曰长山汉曰陵故通名山陵  地市  骊山始皇陵作地市生死人交易市平不得欺死人云秦王地市有断马利  太白山  太白山不知高几许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军行不得鸣鼓角鸣鼓角则疾风暴雨兼至也  陇坂  陇西关其阪九回不知高几里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可容百余家下处数十万户其上有淸水四注俗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絶去长安千里望秦川如带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悲思而歌则有絶死者  沙角  河西有沙角山峰崿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麄色黄有如干糒又山之阳有一泉云是沙井绵歴今古沙不填足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音震动人足  温泉  骊山汤泉旧说以牲祭乃得入可以去疾消病俗云秦始皇与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而洗除后人因以为验...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_净空法师(共 |热度 65 | 哲学宗教 | 上传: 九十八度 |更新时间:2017-11-11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我们将《感应篇》讲圆满了。《感应篇》的文字虽然不长,古人汇编这一些公案、因缘,也就是历史上许许多多感应的故事,搜集得非常丰富,有理论,有事实,如果详细的介绍,是永远说不尽的。过去有很多感应的事实,现在更多,我们在中国、在外国,常常在报纸、在电视资讯里面,得到许许多多这一方面的报导,这些报导确实增长了我们的信心,绝对不可以说,我们没有亲眼见到,我们就不承认。过去李老师常常用比喻讲,他说:「你的爸爸你见到了,你承认;你祖父你见到了,你的曾祖父、高祖父要是都没见到,那你都不承认了,哪有这种道理?」我们见不到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以现在科学家来说,我们眼睛的功能很有限,所见到的光,光波只能在适合的波度我们能看到,比我们能见光波长的光波我们见不到,短波也见不到。但是今天用科学仪器去测量,确确实实有长波、有短波,有我们见不到的,见不到不能说它不存在,见... 
中阿含经十二选 |热度 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宫本宝藏 |更新时间:2017-11-11
中 阿 含 经 十 二 选~ivfr7tx34ty30l40庄 春 江 编著~itx16ty16g2x0lc35┌──┐┌──┐┌──────── ──────────┐┌──────┐│┌┐││┌┐││┌┐ ┌─┐││┌─┐┌─┐│││└┘││┘││└│ │└┘││└┘││┌┘││└──┘└─┘└─┘ └──┘└──┘│└─┘... 
日全食期间重力异常有待验证 |热度 53 | 哲学宗教 | 上传: 青词 |更新时间:2017-11-11
科学家:日全食期间"重力异常"有待验证2001-06-21 08:29:01    央视国际消息:地球引力能否被吸收、折曲或者被遮挡住,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一个话题。这次我国科学家前往非洲观察日全食,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对日全食期间的"双低谷重力异常"现象进行科学验证。    1997年3月9号,我国科学家对发生在黑龙江漠河地区的日全食进行了连续、精确的观测,首次记录到了日全食发生前后的重力低谷异常现象。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谦身说:"我们根据5000多个数据分析,在日全食时,没有特殊异常出现,在日全食的前一个半小时和后一个半小时,出现了两个很明显的低值的重力异常。"    但是,对这一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科学家至今仍无法作出解释。... 
修炼与修道 |热度 26 | 哲学宗教 | 上传: 朝令夕改 |更新时间:2017-11-11
关于修炼和修道,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点点认识上的偏差,就会造成几十年的荒废和迷途,可以说是必须明了的事情。当然,每个人的渴求不一样,有些人修炼不是为了修道,有些人修道却不修炼,这都是跟各人的觉悟和人生选择有关系。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要明白这些区别,才能做出正确于自己心愿的选择。修炼和修道区别非常大,但它们也有很深的联系。修炼(包括气功)是对身体的锻炼,和对人体潜在能力的挖掘,是这个世界潜在规则的外在体现。而修道,则对生活、工作、社会、修炼、善的、恶的……一视同仁,并不分别,通过在这些过程中,对世界种种规则的观察验证,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脱离于这个世界的规则。佛道最高境界追求的,其实是回归本来面目,发现自己本然的自在、极乐和永恒。但后世修道者却走偏了,佛道两种修道修佛之路里面,都掺杂进很多的修炼方法,这虽然不... 
人心能摆脱恐惧吗? |热度 51 | 哲学宗教 | 上传: 飘雪的季节 |更新时间:2017-11-11
2007-01-17 23:07:34大 中 小摘自YOU ARE THE WORLD一书,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白天如果能留意地觉知一言一行以及所有发生的事,我们深埋的恐惧及表层的恐惧就会暴露出来;然后你的睡眠才会彻底安祥,没有一丝的梦境,而且隔天早上起来,你的心会变得十分清明、无邪而活泼。我们有这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很不幸的是我们往往会倚赖别人,譬如专家学者,来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地的宗教已经提供了各种逃避这些问题的方法,此外科学也被视为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之一;或者教育也能解除这些问题,可是你会发现这些问题不断在增长,而且变得愈来愈紧迫、复杂,好像永无止境似的。你会逐渐发现我们谁也无法倚赖,不论是僧侣、科学家或专家学者都无法倚赖。这些人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因此你必须独自去探索它们;战争、宗教信仰的分歧、人与人的对立、人性之中的暴力等等,这一切都在持续地发生;恐惧与痛苦也一直在继续... 
一次改变人生的相逢 |热度 27 | 哲学宗教 | 上传: 雨来不躲 |更新时间:2017-11-11
2006-07-31 18:32:48大 中 小有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它对抗所有的神秘、怀疑、困惑、迂腐、奴役,那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这将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相逢……◎你是否快乐?克: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一旦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你就停止快乐了,是不是?假设你在游玩并发出欢乐的叫声,这时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在快乐,你会怎么样?你就停止快乐的感受了。你是否注意过这一点?因此快乐不是在自我意识下存在的东西。如果你执着做个好人,你是好人吗?“好”是不是可以锻炼的?“好”是不是因为你看见、观察到、了解了,而自然来到的?同样的,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在快乐,快乐就从窗户跑掉了。寻找快乐是件很荒谬的事,因为只有在你不去寻求它时,它才存在。也就是说,当妨碍快乐的事物消失时,当焦虑、沮丧以及对个人安全感的追求停止时,快乐就自动出现了,你根本不必追求它。... 
共1147本 当前第71/96页 << < 71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