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昆是参加秋收起义后首批上井岗山的老干部,曾任红8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太原沦陷后,115师奉中央的命令开赴吕梁山建立晋西根据地。1938年2月间,115师周昆参谋长到八路军总部去开会,领取了6万元军费,这是国民党政府发给115师的最后一笔经费。会后,周昆将一个挎包交给警卫员,说:“这是重要文件,你马上回去交给作战科王科长。”警卫员回来把包交给115师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他打开一看,不是什么文件,而是3万元纸币。内有一封短信,周昆在信上说“共领取了6万块钱,我带走了3万块,另3万块交警卫员带回,望查收。”周昆携3万元钱潜逃了。他为什么会突然潜逃一直是个谜,说他贪财吧,只拐走了一半经费,事情没有做绝,可能是怕过艰苦的战斗生活。解放后组织上对他进行过调查,当时在他湖南平江老家,调查之后证实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组织,也没有任何其他反革命行为。周昆潜逃后,第115师参谋长一职长期...
妙法莲华经【御制大乘妙法莲华经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卷一)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卷一)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卷二)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卷二)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卷三)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卷三)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卷三)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卷四)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卷四)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卷四)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卷四)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卷四)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卷四)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卷五)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卷五)...
题记本卷是中国近代史的后编,论述1919 至1949 年的中国历史。 1919 至1949 年的中国历史,在经济形态和阶级关系上,同近代前编(1840—1919)的历史是一致的,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仍然是一致的,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所不同的是,自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了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国的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本卷的编写小组是于1987 年12 月成立的,主编为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三位同志。王桧林同志,1925 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52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日本中国现代史研究会特别会员等。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抗...
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 陈兵居士讲于乐至报国寺(录音整理) 我今天讲的跟上一次不一样,上一次主要都是在家居士,今天在座的有法师,佛教基础很深厚,也为别人讲,讲得比我要好。所以我要讲就不太容易了。我要讲的题目是《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 此处的三乘与一般所讲的三乘不大一样,一般说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我在此处所说的三乘主要是小乘、大乘、密乘这三乘。 净土宗的信徒从历史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是属于信仰型的,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愚夫愚妇型”的,文化程度也很低,了解的佛法也很少,但信仰的需求非常强烈。尤其在厌离人生,希望后世能够获得永恒的幸福,这方面的要求非常强烈。这种信徒在女性里面大概占多数。解放前,印光大师就曾经说过,中国的佛教徒,女性大概占到70%以上。这当然与过去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这种情况也还没有完全改变。这种净土宗的信徒,往往修行是...
华藏祖师讲述《目录》上师法像一、佛说阿弥陀经讲义二、 净土法门之钥 (又名︰ 净土心要)三、华藏上师开示净土法门四、华藏上师其他净土法门开示跋一、佛说阿弥陀经讲义时间:民国四十九年十二月地点:美国旧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会讲堂讲述者: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弟子吴瑞瑛记录当我们听讲佛经时,就要入定,只要证一个三摩地,就可以得了。最要紧是要将时间打破,如果时间不打破,就不能相应。如何将时间打破?是要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打破,变得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合为一时。即现在将本师释迦牟尼佛二千年前讲经追回一样,追回过去的时间,成为定力。追回过去时间,将过去释迦牟尼佛的法再开出来。如果能入定,可将千万亿年时间追回;如果不能入定,就不能追回。现在入好深的定,将释迦牟尼佛当年的讲经法会追回,即现在讲经等于你们在释迦牟...
第三十七题 第三位天使的警告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三位天使的警告:『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他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9-12)。关于本警告的内容可分三点来思考:禁止人拜兽和兽像并接受兽印记第一点,第三位天使警告的内容主要是禁止人拜兽和兽像,并在额上或手上接受兽名的印记。预言中的危机 在前面启示录十三章的预言中已经清楚指明,末后两角如同羊羔的兽将要强迫人拜兽和兽像,并接受兽的印记。那时『兽』所代表的罗马天主教会和『兽像』所代表的基督教各教会的联合机构(包括披着基督教外衣的招魂术在内),将会通过国会制定遵守星期日的律...
《華嚴經》的富麗幽深,殊妙難測,猶如羅網珠光,光光相攝,遍及十方。華嚴字母為梵腔,音律婉轉曲折。當我們拋下對文字語義的戀棧,四十二字,字字都是佛身、佛語、佛意三密的流露。曲目:01、起梵腔遮那妙体 遍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 维此法会不异寂场 极依正以常融 在圣凡而靡间 初成正觉 现神变於菩萨场中 再转法轮 震圆音於普光明殿 偏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敷万行之因华严一乘之道果 谨遵教典 大启法筵 仰祝民途巩固 国道遐昌 佛日增辉 法轮常转 十方施主 增益福田 法界众生 同圆种智2 字母赞華嚴字母 眾藝親宣 善財童子得真傳秘密義幽玄 功德無邊 唱誦利人天3 华严字母(一合)阿 ○佒鞥翁乌爊哀医因安 音 谙讴 阿唱阿字时 普愿法界众生...
作者:艾克哈特·铎利/著 周家麒/译前言本书的缘起 我三十岁之前的生命,处在一个持续性的焦虑状态,其间穿插着自杀性 的沮丧。现在旧事重提,给我恍如隔世或是好像在谈论别人生平的感觉。 过完二十九岁生日很长的一段期间之后,有一天的凌晨时分,我在一阵 极端的恐惧之中以惊醒过来。我曾经有过多次类似惊醒的感觉,不过这一次感觉 最为强烈。黑夜的死寂,暗室中家具模糊的轮廓,远方传来的火车噪音——这一 切让我感觉格外的疏离、敌意、而且了无生趣。我对世界升起了一股很深的厌离 之情。其中最令我厌恶难耐的是我自己的存在。活着承受着这悲苦的重担,意义 何在?持续这永无止境的挣扎,又是何苦?一股从心里深处升起的对虚空和不存 在的渴求,强烈地压过了我想继续存活下去的本能。 “我活不下去了,我受不了我自己。”这个念头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盘 旋。然后我突然觉察到这个念头的奇特之处。“我究竟是一个还...
禅宗与道家 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 讲到佛学与中国文化历史的因缘,首当提出中国文化的界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自三代前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以伏羲画八卦而建立《易经》天人之际的文化为基础,是属于原始的、质朴的、科学而哲学的文化;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进,便形成以易、礼为中心的天人思想。第二阶段:由于传统文化的分化,到周、秦之际,产生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互为异同的天下,复经秦、汉前后的演变,渐次形成儒、道、墨三家学说思想特立独出的形态。第三阶段:再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产生隋、唐以后儒、释、道三家鼎峙,随时变易互为兴衰的局面。从此历宋、元、明、清,讲到中国文化,便以儒、释、道三家并举为其中坚代表。 前 言 居常有意贯串儒释道三家源流,叙述其与中国文化上下数千年之通论,然默计时间与篇章,若非尽多年之力,穷数百万言之辞,难概其要。自忖...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
84、为半偈舍身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舍弃众多难以割舍之人、财、物,只为以此而寻觅佛法。 久远之前当如来未出世时,释迦牟尼佛那时曾示现为一外道婆罗门。当时他精通一切学问,行为亦调柔寂静,不但烦恼微少,心与行为都清净无染。 他为寻觅大乘经典已四下打探过很多时日,但却连大乘名称都未曾发现、听闻。其后他在一泉水清冽、瓜果丰饶之森林中入等持、修禅定,不过虽苦行多年,因无如来出世故而始终无从听闻大乘教义,他只能独自苦苦寻觅、默默等待。 帝释天与天子有次于天界集中,有天子即以偈颂方式宣说了人间某位仙人苦行修道之境况。有太子断言说此人可能是外道,只欲获帝释天等天界果位。不过有位天子仙人却批驳道:“此人苦行根本不为获得天界果位,他只欲利益众生,故而才会不顾惜自己身体与一切财富而精进苦行,他唯一目的即为誓得无上圆满佛果。”帝释天此时则以见多识广、老谋深算之语气说道:“按你所...
导 言华菲德博士(Benjamin Breckinridge Warfield)于1851年11月5日生于美国肯塔基州之莱克星敦郡。华氏生长于敬虔的家庭,幼时即背诵附圣经章节的要理问答。19岁时毕业于普林斯敦大学,成绩优良。21岁于游历欧陆时蒙神选召。为造就自己将来为主使用,遂于1873年入普林斯敦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并于1876年毕业。在普林斯敦读神学时,有查理赫治(Charles Hodge)等为教授。于神所重用之人足下受教,倍感光荣。于1876-1877年曾就读于德国李普吉(University of Leipzig)大学。归国任短期牧职后,即被聘为宾州神学院之新约文学讲师。后升格为教授。由于其早期著述,博得教会人士赞赏,于1880年由母校普林斯敦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在西方神学院九年的执教,为普林斯敦神学三十三年(1887-1921年)辨证学教授作了准备。华博士于1920年月圣诞前夕突病于翌年2月16日觉得能教课。虽未感染重病,但因劳力太过,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