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道宣撰 30卷 续高僧传序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原夫至道无言。非言何以范世。言惟引行。即行而成立言。是以布五位以擢圣贤。表四依以承人法。龙图成太易之渐龟章启彝伦之用。逮乎素王继辙前修举其四科。班生著词后进弘其九等。皆所谓化道之恒规。言行之权致者也。惟夫大觉之照临也。化敷西壤迹绍东川。逾中古而弥新。历诸华而转盛。虽复应移存没法被浇淳。斯乃利见之康庄。缺有之弘略。故使体道钦风之士。激扬影响之宾。会正解而树言。扣玄机而即号。并德充宇宙。神冠幽明。象设焕乎丹青。智则光乎油素。固以详诸经部。诚未缵其科条。窃以葱河界于剡洲。风俗分于唐梵。华胥撰列非圣不据。其篇则二十四依付法之传是也。神州所纪贤愚杂。其题引则六代所详群录是也。然则统斯大抵。精会所归。莫不振发蒙心网罗正理。俾夫骀足九达。贵踪望而可寻。徇目四驰。高山委而仰止。昔梁沙门金陵释宝唱撰名僧传。会稽释...
《鲁拜集》小 引波期诗人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am),他的生日,迄今没有人知道,大概是生在十—世纪的后半。有人说他死在—一二三年,但是也不大的确。他的故乡是在可拉商州(Khorassan)的纳霞堡(Naishapur)。可拉商州在波斯的极东,为亚细亚大陆所拥抱。气候温和,土地丰美,适于农业。棉花的栽培最盛。棉织物、绢、呢等类自古驰名。更产突厥玉和其他诸种宝石。纳霞堡是州的首府,位于州之北部,在莪默当时,是波斯文化的中心地点。莪默的姓,伽亚谟(Khayyam),意思是“天幕制造者”(Tent maker)。有人以为莪默必然是靠着制造天幕过活的,所以用“天幕制造者”为诗人的雅号,考威尔教授(Professor Cowell)和费慈吉拉德(Edward Fitzgerald)便主张这一说。这种雅号通行于波期诗人之间,如阿塔尔(Attar)意为“药材师”,阿塞尔(Assar)意为“榨油者”之类。有人说恐怕是他的父亲的职业。又有人说,诗人幼年所住的学...
孟子注疏 汉·赵岐注、宋·孙疏 ●序 朝散大夫《尚书》兵部郎中充龙图阁待制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事兼判国子监止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孙撰 夫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自昔仲尼既没,战国初兴,至化陵迟,异端并作,仪、衍肆其诡辩,杨、墨饰其淫辞。遂致王公纳其谋,以纷乱於上;学者循其踵,以蔽惑於下。犹洚水怀山,时尽昏垫,繁芜塞路,孰可芟夷?惟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觉之志,拔邪树正,高行厉辞,导王化之源,以救时弊;开圣人之道,以断群疑。其言精而赡,其旨渊而通,致仲尼之教,独尊於千古,非圣贤之伦,安能至於此乎?其书由炎汉之後,盛传於世,为之注者,则有赵岐、陆善经;为之音者,则有张镒、丁公著。自陆善经已降,其所训说,虽小有异同,而共宗赵氏。惟是音释二家,撰录俱未精当,张氏则徒分章句,漏落颇多;丁氏则稍识指归,伪谬时有。若非再加刊正...
内容提要:一 佛教的影响二 破格出家三 佛门“千里驹”四 立志西行五 滞留瓜州六 玉门关下七 过沙漠八 高昌留难九 翻越雪山十 遇盗十一 中印度见闻十二 留学那烂陀寺十三 声誉日上十四 曲女城大法会十五 载誉归国十六 精心著译一 佛教的影响隋朝末年,在洛州缑(gōu勾)氏县(今河南偃师县西南),有一个依山临水的小村落,叫陈堡谷。村子西头相传就是唐僧玄奘诞生的地方。玄奘本来姓陈,名叫陈祎(huī灰),玄奘是他出家以后的法名。陈祎的曾祖和祖父都做过官。父亲陈惠曾经当过隋朝的江陵(在今湖北省)县令。由于隋朝末年政治腐败。陈惠就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生活。大约在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陈家出生了第四个儿子,陈惠给他取名陈祎。...
据佛经记载,转轮圣王拥有与佛一样的32相、7宝,是不用武力用正义转动正法的轮,以此来支配世界的理想王。不论佛教,基督教, 儒教,只是名称的不同, 只要根据自身的理念,不断向人们给予慈悲的人才有缘相见转轮圣王。佛经无量寿经中记载: 人们发现优昙婆罗花是祥瑞之兆。优昙婆罗: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六佛曾经住世,其中拘那含佛在经历磨难后在优昙婆罗树下成就正觉。 ——《长阿含经》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西方极乐佛国中善见城之优昙,与备受推崇的阿修罗城的莲、持国天城中的水仙和爱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属极品,沾皇家的华贵气息,三千年一开,花形浑圆,犹如满月,远远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气缭绕,观者受福。此花是拘那含佛(过去七佛之一)悟道时身后那一棵遮阳避雨的树种。开花,亦结果。花朵被称做优昙钵或者优昙婆罗花(udumbara),简称优昙花,经上又名“...
Title: Holiness: Its Nature, Hindrances, Difficulties, and RootsCreator(s): Ryle, John Charles (1816 - 1900)Print Basis: London: James Clarke & Co., Ltd.CCEL Subjects: A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OLINESSITS NATURE, HINDRANCES,DIFFICULTIES, AND ROOTSBYJ. C. RYLE, D.D.Foreword by D. MARTYNLLOYD-JONESJAMES CLARKE & CO., LIMITED6 WARDROBE PLACE, CARTER LANE, LONDON EC.4THIS EDITION 1952Printed in Great Britainat the Burleigh Press, Lewins Mead, Brist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竟无抉择二转依、料简《起信》的基本理路傅新毅 内容提要:本文清理了欧阳竟无在从《唯识抉择谈》到《密严经叙》的一系列论著中抉择唯识学二转依义、并以之料简《起信》真如缘起说的基本理路。欧阳冶唯识、般若、涅?三学于一炉,在坚持转依必以二的同时,强调宗趣唯一无余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唯识学正智缘如的理论缺陷。以此为基点,欧阳对《起信》立真如缘起、淆于智如之分提出质疑,从而启动了近代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的《起信》真伪之争。本文并附带考察了这一论辩在其肇始阶段双方的理论得失,力图为从学术的视角予之以公允的批评提供一种初步尝试。 关键词:转依 菩提 涅? 真如缘起 赖耶缘起 如来藏 作者傅新毅,1970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起信》真伪之争是近代佛教史上的一大公案。本世纪初,由望月信亨发难,日本学者曾就此展开过广泛的争论,并随即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1922年,梁启...
内容简介 内容包含实践学佛的三个层次: (一)三皈,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佛法僧称为三宝,是佛弟子学习和景仰、依止的对象。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能称为佛教徒,它是信教和不信教的界线。 (二)五戒十善是自修阶段,三皈后就应依佛法的教导,受持五戒以修身,防止过失和不犯错误,使自己身心有了规范,向善的方向发展。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扩大深入,是推已及人的过程,由消极的自利,走向积极的利他方面。 (三)四摄六度专以利人度生为目的,一切都为利益他人考虑,不计较个人财产得失,生命安危,此是佛教的精神实质所在,修学的人,虽是凡夫,亦称菩萨。(叫初发心菩萨)利他实在也包含自利,在修学过程,改变了自私习气,扩大了心量,磨炼了志气,以救度众生苦难为己任,历久功深,必然成佛。...
僧伽吒经录记(1-0’-30’), 莫名师兄初录就是今天呢有非常激动的,跟大家讲僧伽吒经呢,主要呢,就是我们的论坛当中啊有个朋友,发了一篇文章嘛.是讲僧伽吒经的.那一天呢,这个机缘非常巧合,哈,我就让一个朋友啊,我说你打一份吧,打一份我看一下,看一下这个僧伽僧伽吒经啊怎么样.然后啊就打了一篇文章嘛,把这个经书打印了一份,然后啊就带回家了.带回家的时候啊,正好有一个朋友到我家去.啊然后啊,就怎么样呢,就,啊.拿出了一些钱来,当时,拿了一万块钱嘛,就跟我讲,想做佛事,想印经书.啊,我随口就问他,我说你打算印什么经书啊.他说啊,他一抬头就看到我的桌子上,有这个打印的这个僧伽吒经 嘛,他就说,我就印这个僧伽吒经哈,我说,印僧伽吒经,一万块钱不够啊.当时的时候给他出一难题嘛.啊,当时以后这两个朋友就说,一共是来两个人嘛.让那我们回去再,再准备一万块钱吧.第2天呢,就,正好,机缘巧...
No. 1581 菩薩地持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菩薩地持初方便處種性品第一(第一段有一十八品)敬禮過去未來世 現在一切佛世尊 有十法。具足菩薩道。摩訶衍攝。云何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翼。四者淨心。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安立。云何名持。菩薩自種性初發心及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何以故。菩薩依種性。必定堪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種性。名必定持。菩薩依初發心修行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修此六波羅蜜。功德律儀。智慧律儀。菩提分法。是故初發心名為菩薩行方便持。菩薩依行方便。滿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行方便名為大菩提持。非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精進。必不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當知。雖不發心不修行方便猶得名為種性持。若有菩薩種性。而不發心。不修行方便。不能疾成阿耨多羅三...
净土往生传 叙净土往生传 宋福唐飞山沙门戒珠叙 给孤园中圣贤之众毕集。是时众无一辞之请。如来遽然而告曰。过是西方十万亿国有净土焉。其土广博百宝成焉。又曰。众生思焉念焉。求而以生者。皆如愿焉。说者曰。十二分教以罗万有。此乃无问自说之一分也。其义犹何。犹母之拊婴儿不俟其请。但欲顾其手足乳而哺之。腹而拥之也。然如来舍净梵降迦维。其说法者五十年。流慈振毓。随机有授。其间龙天释梵声闻缘觉大菩萨众。弃头目捐髓脑。外于国城珍宝。殷勤三请者非一。如来或辞或默。止止而不说也。有之至是而乃自说。诚悲五浊异生流浪。而不息者长劫。夫将厌五浊。期生于净土。必在乎专念。念言之至以系乎想十六观。所以第资焉。经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其故何哉。明其始也。举其渐之之谓也。行始于有修。智始于有习。无上极果以始于深心。深心者确乎其不可拔者也。故一念转三涂之苦。十念阶九品之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