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共修会,是台北县乌来乡老人会所组设,创始前初期,会中便邀请笔者担任导师,负责教授老人会员学习佛教行仪。会员们除了学习简易的梵呗和常用仪轨,并认识佛教基本常识,阅读一般常读诵的佛教圣典,笔者偶而教授一些较深的论集和讲解常读的圣经。···地藏经简答壹佰条莲忏法师整理自序第一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第九十条第九十一条~第壹百条自序松柏共修会,是台北县乌来乡老人会所组设,创始前初期,会中便邀请笔者担任导师,负责教授老人会员学习佛教行仪。会员们除了学习简易的梵呗和常用仪轨,并认识佛教基本常识,阅读一般常读诵的佛教圣典,笔者偶而教授一些较深的论集和讲解常读的圣经。课后或期末(半年为一期,现为第四期)出些较为简单的题目,做一小小的测验。这...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1.说戒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2.说头陀支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3.说取业处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4.说地遍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5.说余遍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6.说不净业处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7.说六随念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8.说随念业处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9.说梵住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0.说无色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1.说定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2.说神变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3.说神通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4.说蕴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5.说处界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6.说根谛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7.说慧地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8.说见清净品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9.说度疑清净品...
译者:若子 简介 这里逐字逐句记录了一场神圣的对话,和神谈论有关"回归神"的话题。它是九本系列图书中的最后一本,这个系列记录了一场非同寻常的谈话,跨越了11年、长达三千多页、涉及到人类生命的方方面面。 这次交谈探究了人类经验的许多领域,其深度前所未有,尤其是关于死亡和面对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生命存在。 这场对话一度进入到灵性世界最远的区域 - 所有生命的宇宙学。它用比喻的方法使我们对"终极现实"投去吃惊的一瞥,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生命的原因和目的,人类获得最大快乐的方法,追寻最大快乐的旅程的本质,我们经历的这趟旅程的本质,以及这一旅程奇妙的终点 - 这个终点不是结束,而是一个辉煌的持续经验中令人狂喜的中间时间,要想完全地描述它是很难想象的。 《回归神》的启示带给人类从未有过的希望和帮助。...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2000/07/15 玅境長老宣講於法雲寺佛學院「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這是兩句話。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約因說的, 「身心安住」是約果說的,由因而果,是這樣意思。這裡一共是分四段來講這個題目,第一段是「釋題」 。一、釋題云何名安住、安住義云何?這是提出來兩個問題,兩個問題也就是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約名說, 「安住」這個名是什麼意思?「安住義」,約名所詮的義來提出問題,安住的道理是什麼?這是問題,下面就回答。彼身無危險,心亦無憂惱。身心得調適,安住義如是。名也就是如是。我們的身體,行住坐臥也都是很平安的,沒有危險,內心在行住坐臥的時候,也沒有憂愁苦惱,身體也好、內心也好,都是調適的,都是安樂自在的, 「安住義」就是這樣子。身心的安住也就是安樂住,這是任何人都希望這樣子,任何人都不希望身心不...
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京西明道場沙門曇曠撰夫遍知委照渾真俗於心源。深慈普洽演半滿於言派。寔由性相更會萬法歸於一如。文義互融八藏馳於四辯。曷空有之異轍。奚廣略之殊途。究其本者必同味於百川。滯其末者競分流於五謗。是以小乘漂於有有部執煩興。勝義溺於空空諍論紛起。尚驅妄境未越昏衢。徒向真風虛霑法雨。故我補處彌勒大闡瑜伽。杜兩見門開一實道。然以理該事博旨散言彌弘。前修倦於傳通。後進疲於就業。爰有菩薩厥號世親。位極三賢德鄰十聖。製論千部聲高五天。妙契佛心雅扶言記。乃軫時僥代薄根淺性微。怖法海而長睽。怯義山而永阻。遂乃摭精華於廣部。綰宗要於略文。誘彼初機纂斯小論。欲使留連至教漸染真宗。示弱喪於歸方。引疲徒於捷逕。前明百法之有。後顯二我之空。首末交輝終始相映。邊執既遣中觀肇彰。識浪由是湮微。真源賴之澄廓。至矣哉此論之幽趣也。首稱大乘百法明門論者。舉所宗之勝益。建自部之通名。復云...
姚南强 近年以来,国内的各种论辩赛几成时尚。论辩成为锻炼思维及公关能力的重要手段,各种关于论辩的书刊也应运而兴。但严格而言,论辩学是一门横跨学科,其中交融有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美学、公关学、心理学等诸多内容,构造一个现代的论辩学体系仍然是学者们探讨的一个课题。其实,在古代科学尚未分化之前,就有很多古典式的论辩学体系。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专设有“论辩篇”,中国的先秦有“墨辩”,而在中古印度,佛教在与外道及内部各宗的论诤中更是形成了比较严密的论辩学体系,自《方便心论》之后,大乘瑜伽行宗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提出的“七因明”更具有典型性。《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地论》)是由无著托弥勒名而作。无著是北印度富娄沙富国人,约生活在公元四、五世纪,是大乘瑜伽行宗(有宗)的创始人。其著述极丰,被冠之为“千部论主”,而且又极善辩。所谓“七因明”分别是指:“一、论体性,二、...
明.元来 撰 成正 集 博山警语序.刘崇庆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上 一、示初心做工夫警语 二、评古德垂示警语(上)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下 一、评古德垂示警语(下) 二、示疑情发不起警语 三、示疑情发得起警语 四、示禅人参公案警语 (一)示董岩达空禅者 (二)示峰顶智建禅者参无字公案 (三)示知白禅者参干屎橛公案 (四)示智邲禅者参一句话头在甚处起公案 (五)示心阳居士参没踪迹公案 (六)示照监院看万法归一公案 (七)示普周禅者参念佛公案 (八)示观如禅者看父母未生前公案 (九)示宗妙禅者以千日期参公案 (十)答六雪关主问参公案行人话头真切不落楞严五蕴魔外 (十一)答不执修证不废修证问...
演培法师释谢净德记目次自序文前概说一、菩提心的尊贵殊胜及其功德二、菩提心为入大乘的不二法门三、本文题目的略为解说四、本文作者的史实简介正文解释正文〖自序〗佛是怎样成的?是由于行菩萨道成的;菩萨道怎会行的?是由发菩提心来的;所以发菩提心就成为菩萨因行与如来果证的唯一无二的推动力,没有这一推动力,菩萨因行固然无人去行,如来果证亦无人去证。这样说来,发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应是谁都可以体认到的。做个大乘佛法行者,而说不要发菩提心,那将是不可思议的事。不过话说回来,真正修学大乘的学人,从不忽略发菩提心的。关于如何发菩提心,在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固已有了很好的指示,在我所讲的这个讲记中,亦已有了详细的说明,看了讲记自然明白,在此不必再...
No. 1455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行者更难遇诸佛出现于世乐 演说微妙正法乐僧伽一心同见乐 和合俱修勇进乐若见圣人则为乐 并与共住亦为乐若不见诸愚痴人 是则名为常受乐见具尸罗者为乐 若见多闻亦名乐见阿罗汉是真乐 由于后有不生故于河津处妙阶乐 以法降怨战胜乐证得正慧果生时 能除我慢尽为乐若有能为决定意 善伏根欲具多闻从少至老处林中 寂静闲居兰若乐诸大德。春时尔许过。余有尔许在。老死既侵命根渐减。大师教法不久当灭。诸大德。应勤光显。莫为放逸。由不放逸。必当证得如来应正等觉。何况所余觉品善法。大德僧伽。先作何事。佛声闻众少求少事。未受近圆者出。不来诸苾刍尼说欲及清净(其持欲者各对比坐而说)...
作者:大藏寺祈竹仁宝哲 编者的话 修持延寿法门的意义 在轮回中人身不易得 具备十八种暇满的身命极为稀有 善用暇满身命能得的利益很多 再得同等暇满身命极不容易 宝贵的身命将极快失去 失去人身后前景并不乐观 结论 修持延寿法门的方法 延寿法门的理论 如何增长福德 供养师长及三宝 修持布施善行 如何延长寿量 戒杀与不伤害众生 修持放生善行 修持延寿本尊法门 服用长寿法药 养生活动 食疗及药物保健 控制自心及情绪 结论 在轮回中人身不易得 今天衲应邀为在座的尼师及一众居士等浅谈一下佛教中的延寿法门。衲本身才疏学浅,但曾有幸跟随好几位大师及良医学习正法及传统西藏医学,所以今天尽管试一下把衲所知道的少许佛法及保健学问奉呈予各位。...
唯识学上的我法义 定 梵文对“我”有三种定义:一补特伽罗(数取趣即人),二阿得摩(神我灵魂),三补噜沙(人、人格),都可以译作我。我的含义有四;一,主宰义,即支配者。如说我行,我坐,我作,是表示内有自我的支配,又能支配他人,一般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二,常住义,我的身体虽有死坏,而“我”是常住不灭不坏的。如说精神不死,此精神即我的代名词,三,自在义,我能自在作用,不受任何束缚的,四,一体义, “我”是只有一个的,决无二体,故不变异。这四种意思中,以第一主宰义为主。 ‘法”有二义:一,轨义,就是轨生物解,二、持义,任持自性。我们在这世间,不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总能生起一种。见解,这是一株兰花,那是一种鸟音等等。各有它的规则,使人对它了解,所以名“轨生物解。”能够轨生物解的万法,还有它的一个特性,就是始终保持它的自体,不失不坏。我们对于万物的认识,不可能说百分之百正确,有...
对大乘佛学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作者 : 胡晓光 (《法音》1996年第12期(总第148期)第10页) 基本观念问题 一 、佛学是佛陀思想及其实践之学。佛学的研究对于我人而言,是“结论后之研究”。佛陀是正觉之圣,他全证法身,为度化有情,设教传法,以文字语言为道理的载体。佛陀认为他讲的法,是成就法身的道路,同时在其文句中也蕴藏极深刻而又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理。不过历史上佛教的解释家,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佛语”只是道路方法,即标月之指,所谓“但有言说,全无实义”,这种看法在华化佛教中极为普遍。有的认为言能诠义,文可载道,佛也曾云“经典即是佛之法身”,持这种观念的人多为近现代学者们。我虽愚陋,对此也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言思都是能相之作用,文与义不可割裂。说者名也,名不载义,是为空名。佛是实语者,故不虚言,言中之义的精神就是其特有的哲理观念。佛陀一生讲法,就其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