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佛陀示现)圣严法师 著一、如何理解佛教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
大哀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诸菩萨所生庄严大会法典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鹫山。古昔诸佛之所游居。如来威神之所建立。其地道场。诸菩萨众所共咨嗟。无极法座。天龙鬼神揵沓和等。咸俱归命稽首为礼。而于佛土宣畅德本。如来威光。慕乐法门菩萨神明等。入无量无限功德如来所行。成等正觉转妙法轮。为极元首善宣开化。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所度无极。明晓众生志性所趣。睹其诸根。便度彼岸晓了一切。蠲除挂碍。诸所止处为作佛事而无俗业。坚住于行莫能当者。大比丘众六百万人。一切人民。灭除尘欲无众蔽碍。则为如来法王之子。行深妙法。其所由生不从颠倒。柔软和雅威仪礼节而皆备悉。为大众祐如来之道。而得亲近。诸菩萨众不可称计。行无挂碍。决了普智诸通敏慧。又诸大菩萨大慈大哀。兴布法云而演电明。为雨甘露满饱众生诸久饥渴。等心一切执志如地。诸所妄想倚着结缚皆已除弃。熙降弘恩。道品之法三...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三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不增不减。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则是对他的妄念发脾气,以我之妄念纠缠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罢了。因为自己执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无我,他惹谁了?若无他,谁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四观:此恶人即是以前的我,在无量劫的时间内,我做过和他一样无耻的人、和他一样愚昧的人,和他一样凶狠的人。其时纵是恶人,我也希望别人理解我,爱护我,关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恶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应当理解眼前的恶人...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净界法师开示 “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 一句弥陀当然是我们所皈依的境,什么是弥陀?当中有观想、观相、持名,古德开示我们末法众生心思散乱,观想、观相很难成就,以名号为所观境最为简易和稳当。所以我们根本的皈依处、根本的法宝是名号,来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 所以在我们整个修行过程的所观境,不管是礼拜,不管是经行,不管是静坐,你的身体动作有所变化,你的所缘境永远是佛号。佛号怎么去忆念呢?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念”,念从心起,它是从你皈依的心情生起的。我们去忆念,一定要有个所观境,然后来创造个声相,或者是四字或者是六字,然后再把它听回去。念、诵、听,这样就是一个专注的力量,一句弥陀念诵听!慢慢我们达到成片,十句成片三三四,我们把佛号十句当成一个循环。印光大师也说“三三四”,分成三段,念三句、念三句、念四句,产生一种固定的韵调、相续力。...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自序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学佛也须要知识和学问吗在家学佛有禁忌吗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为何放生,如何放生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如何做佛事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在家学佛如何课诵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持咒有用吗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念佛的人见到瑞相怎么办...
序 余侨渝三年,有求法者,辄举莲花生大士之法相授。多有以大士之族姓事迹为问者,恐无以徵信而传久远,乃出大士圣迹功德记,口授其义,命人译成汉文,仍附藏文于后,以存其真。 此记为西藏成佛喇嘛登里勇众冷把所造,述大士圣迹功德最为简要。学者既得师傅,又能遵十日之教,精勤修持,则其感应成就无限量也。 中华民国十八年夏历五月既望 诺那呼图克图序于重庆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经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不空海口授三昧耶戒金刚阿阇黎莲华正觉笔受南无法身常住,三际一如,莲华生上师。南无报身清净,相好无伦,莲华生上师。南无化身变现,羯磨无量,莲华生上师。 莲华生大士,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如来,身口意三密之金刚应化身。为度恶性阐提魔外,令生正信,及为六道有情,现六道金刚,令各得即...
乌仗亚那语: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语:古如白玛君乃吉结热南塔洛著嘉措、俄东瓦拉 翻译呷哩椤录入献给莲花生大师、空行母众、无边的众生父母!第一章 西方极乐世界说圣谛法界据持五身【1】佛善于筹谋众生得安乐既已如意普渡众生灵致敬谨向金刚不坏身曼达拉哇公主尼泊尔人嘎拉斯德尼泊尔女子释迦德哇门巴女子札西奇旃还有伊西措杰女弟子这大师中意的五女性为了化育人类接度有缘者使三宝在世永长存不让显密二宗生隔阂具有显宗密宗方便乘【2】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便捷修习密宗之佛语觉悟了义【3】讲解佛圣谛将乌仗亚那莲化生大师身、语、意、智慧、事业的情况笔录成传记一万九百种为了今后有约【4】众弟子隐藏起来寄望于后人这些传记发现后会给世人带来福泽和美名对于大师的大小各传记无论见闻均须生敬仰信奉传记佛教才兴旺...
《幽冥问答录》原文及译文序六道轮回之说,士夫拘于儒家门户之见,罔加论列,而不知《易·系辞》云:「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则孔子固尝言轮回矣。又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则赫然有矣!余少游欧美,于宗教哲学,未及措意。然宇宙间,有此即有彼,有方即有圆,推之生灭、阳阴、幽明、人鬼,皆对演而立,事理固相融焉。基于斯理,则人世凡百官司,冥间亦当彷佛。黎澍先生,年高德劭,法律界闻人也。自言为冥官多年,每从睡眠中处理案狱,与清光绪初叶符孝廉士龙事迹相类,是走无常且代有其人矣。林参谋长黝襄,与先生善,所叩冥间情形綦详,方主任委员觉慧,录成《幽冥问答》一卷,举以示,余读之瞿然而惊,栗然而省,吾人一念善恶,竟通于鬼神耶!继余自检生平所作,幸无不可告人之事,则又悚然而自慰。...
公元1929年左右尊者阿迦曼在清邁為大眾演說「漸進的修行系列」英譯:佚名中譯:曾銀湖(台灣)一、修習才能保持正法的純淨佛陀說過,當他的正法放入凡夫的心中時,必然會徹底地敗壞無餘;但是如果放入聖弟子的心中,必定是真正的純淨和可靠,同時也是不能被抹滅和遮蔽的。所以,如果我們只是致力於正法理論的研究,那是起不了作用的,只有當我們已經訓練自己的心意去消除它的反覆無常-也就是它的煩惱塵垢時-它才會充分地利益我們-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正法的純淨,避免扭曲或偏離了它的原始法義。二、追隨佛陀,在訓練別人之前我們必須先訓練好自己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mussanam buddho bhagavati「可化丈夫調御士,天人,佛,世尊。」我們的佛陀在成為世尊-向可化(可調教的)眾生說法者,之前,先行調御(調伏訓練)自己達到無上正等正覺(anuttara-sammasambodhinana),成為佛陀-覺者。惟有如此,他才能成為尊師,人類...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遥领彰义军节度使。元和七和,惠昭太子薨,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欲立澧王惲,而惲母贱不当立,乃立遂王为皇太子。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陈弘志杀吐突承璀及澧王。辛丑,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司空兼中书令韩弘摄冢宰。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丁未,贬皇甫镈为崖州司户参军。戊申,始听政。辛亥,御史中丞萧俛、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段文昌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乙卯,尊母为皇太后。戊辰,京师地震。二月丁丑,大赦。赐文武官阶、爵,高年粟帛,二王后、三恪、文宣公、嗣王、公主、县主、武德配飨及第一等功臣家予一子官。放没掖庭者。幸丹凤门观俳优。丁亥,幸左神策军观角、倡戏。乙未,吐蕃寇灵州。丙申,丹王逾薨。三月乙巳,杜叔良及吐蕃战,败之。戊辰,大风,雨雹。辛未,杨清...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胡晓光 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肉团心即心脏,是生命机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时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思作用是心脏的物质属性。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即此义也。核心、树心、心要之心,则是泛指事物最坚固、最重要的部分。汉译佛典中的“识”,也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
甲子乙丑海中金以子为水,又为湖,又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墓于丑,水旺而金死、墓,故曰海中之金,又曰气在包藏,使极则沉潜。子,五行是水,是湖泊之水,是水势旺盛的地方,在五行中金死在子而墓在丑,水旺金死、墓,尤如大海中之金子故曰大海金。另一种说法:甲乙和子丑都是阴阳刚萌发,这样追朔到极点,就下沉潜藏仿佛象海中的金子一样。《三命通会》云:海中金者,宝藏龙宫,珠孕蛟宝,出现虽假于空冲,成器无借乎火力,故东方朔以蚌蛤名之,良有理也,妙选有珠藏渊海格以甲子见癸亥,是不用火,逢空有蚌珠照月格,以甲子见己未,是欲合化互贵。盖以海金无形,非空冲则不能出现,而乙丑金库,非旺火则不能陶铸故也。如甲子见戊寅、庚午,是土生金,乙丑见丙寅丁卯是火制金。又天干逢三奇,此等贵格,无有不贵。丙寅丁卯炉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