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义林章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一 基撰 总料简章第一总辨诸教.业.宗.体.名。于中略以五门分别。一教益有殊。二时利差别。三诠宗各异。四体性不同。五得名悬隔第一教益有殊。复分为二。初明轮益。后辨义益。明轮益中。复分为二。先明异计。后明大乘。明异计者。其多闻部.萨婆多部.雪转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经量部十部同说。非诸佛语皆为利益。要逗物机。务心入道名利益故。唯八圣道是正法轮。毂.辋.辐圆摧破烦恼名为轮故。故世友说。非如来语皆为转法轮。世尊所言亦有不如义。诠八道教八道境故。亦名法轮。所余功德及所余教。虽名圣教。不名法轮。如问庆喜天雨不耶。问诸比丘汝等乞食易可得不。气力安不。此何利益。转何法轮。故诸经中虽叙佛语。有非利益而非法轮。如说逆害于父母等。此教所言何必如义。故佛亦有不如义言。此等十部总说。诸经有不如义而说虚言。有非法轮而...
序 赵序我们所信的神是独一的真神,但他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经,通常我们称他为三位一体的真活神。可是我们又如何解释一神而有三位呢?这是历代教会所面临的一个理性上的神学困惑。事实上,我们从纯理性的角度,也很难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因为从我们有限的被造头脑,不可能完全了解人类和宇宙万物的创造主。但另一方面,我们所信的神,又不是那不可知,与我们距离遥远的一位上帝,乃是我们每日所经历,又住在我们心里的圣父、圣子、圣灵,这也是一个奥秘。创造万物的主宰,超时空的主,又能居住在我们这渺小、有限的人心中;显然,纯理性的角度,是无法将两者做满意的结合。因此,我们对我们所信的神的认识,必须从信心的角度作出发点,又藉着上帝的启示去认识他。唐崇荣牧师在1989年的神学讲座里,所讲演的三一神论,就是采取这个方法——从神的启示去认识神自己的属性及位格。首先,唐牧师指出,在中东多神文化的...
罗志田《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151-167 提要: 北伐前后史学研究中曾出现“史料的广泛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这两种倾向并存的诡论现象, 本文即以这一长期为学界忽视的现象为中心,探索当时新旧史学见解歧异之所在, 特别注意考察这一现象与疑古倾向、“二重证据法”的关联。当时新派学者刻意扬弃正统而注重异端,形成一种从边缘重写历史的倾向; 他们为进入世界学术之林(即“预流”) 并与西方争胜, 而更多关注西方汉学家重视的研究领域和材料;这些因素都直接间接影响到学者的史料观, 既极大地扩充了史料, 也导致轻视常见文献的取向, 影响相当广远。 关键词: 新史学 史料扩充 二重证据法 新旧史料观 疑古 章太炎在1924 年指出, 当时的史学有五项弊端: 一曰尚文辞而忽事实, 二曰因疏陋而疑伪造, 三曰详远古而略近代, 四曰审边塞而遗内治,...
No. 1456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尼陀那五十二颂。目得迦四十八颂大门总摄颂曰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别门初总摄颂曰(此有十事尽不截皮)近圆知日数 界别不入地界边五众居 不截皮生肉第一子摄颂曰 近圆男女状 非近圆为师难等十无师 莫授我七岁第二子摄颂曰 日数每应知 告白夜须减六日十八日 说戒不应频第三子摄颂曰 界别不告净 亦不为羯磨乘空不持欲 解前方结后第四子摄颂曰 不入界舍界(出放光说二颂)树界有世尊 不越及可越 羯磨者身死第五子摄颂曰 地墙等秉事 结界无与欲但于一处坐 得为四羯磨第六子摄颂曰 大界两驿半 下水上山颠异见明相过 五众受七日第七子摄颂曰 五众坐安居 亲等请日去于经有疑问 求解者应行第八子摄颂曰 假令不截衣 有缘皆得着...
今天开始录制第三部经,我们选择的是阿弥陀经。前面曾经录过六祖坛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事佛吉凶经是学佛的初阶,也可以讲是学佛人第一部应当读的经典,使我们了解佛法的大意,以及修学的态度、方法。坛经是禅宗的根本。今天我们开始录制这一部弥陀经,这是净土的根本。所以这个三部经,首先录出来,也是大乘佛法修学最重要的典籍。尤其是在中国的佛法,我们可以这么说法,中国的佛法的特色,就是在禅宗与净土。十要,顾名思义,它里面有十种;其实后来的大师,还有很多东西附在里面,不只十种。经呢?只有一种,就是阿弥陀经,其余多半都是论典。经本,就是著述,我们选定之后,决心依照这个本子来给诸位讲解。这个本子,我们尽可能在电视画面上,把重要的都写在字幕上介绍给诸位。至于经本,我们就不必像从前一样来影印赠送了,这本子流通得很广,诸位随时可以得到。前面两种,那是不得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流通得很少,一般人...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十力五眼大圣雄 为物求法无边劫 八万四千妙宝藏 咸契其真胜彼岸 随机诠显各令鉴 故号能仁为法王 佛日权隐涅槃山 正教随潜慧眼灭 十地三贤诸圣众 愍物护法释深经 末世命念慧行微 多者随情迷圣旨 偏释正教从己见 自迷迷他碍法流 今采经论会诸文 通法济生令正解 故我稽首归三宝 唯愿慈悲见加护 夫胜义无差。经论起平等之说。俗谛有异。诸圣流四一之谈。随相理智星分。归性心言并绝。或真或俗。乍实乍权。量为应物示因符机趣果。理虽是一。根器寔多。故更使十二玄门说有同别。三藏奥旨诠或总分。或有执如而作生因。心体为诸法种。迷执一文总不令异。有异难会。即指为小为权。不知如来有根性等力。有情有种种界等。或有偏固别诠咸使不一。有一乖反即云随假随人。不知世尊有同体意乐。依如有不定性等。所以声闻被诘。为不识机差。菩萨见诃。由不依...
玄奘所译《瑜伽论》之研究今昔(台湾)释惠敏 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法师行状》等记载中,可以知道《瑜伽师地论》(简称《瑜伽论》)之学习与翻译(647— 648)是玄奘赴印留学之目的之一。可是,我们考察佛教史上中日两国有关《瑜伽师地论》的注释情形,却必须注意如下两件事实: 一、玄奘的门下多着手于大部的注释,但是,随着时代愈往后移,渐有倾向以一卷一二卷左右的小部为主的趋势。这种小部,其目的并非作为一种注释,无宁说乃是为了整理百卷的《瑜伽师地论》,而以“科文”、“略记”等的形式来撰写,比较妥当。此盖因玄奘所传的“法相宗”,一向是以《成唯识论》为主之故。 二、在为世所知的注释之中,虽有单独解释《菩萨地》的作品,但《声闻地》的专门注释则付之阙如,此或许是值得注意的。即是有关《瑜伽论》之研究,可说佛教史上是几乎都是以《菩萨地》为中心而开展的。此一现象,在印度佛教方面也是...
56、忍言尊者安忍不动 无量劫之前,鹿野苑嘎西梵施国王执政时,举国上下财富圆满。国王、王妃后生一相好庄严太子,名嘎西喜爱。再后来,王妃于战乱时又产下一子,就将其称为争斗生。梵施国王历来以法、非法治理国政,嘎西喜爱见到后就想:国王去世后如我继承王位,我若以法、非法治国,将来必堕地狱中,看来我还是舍弃俗世、出家求道为妙。 太子想到这便来到父王脚下顶礼道:"父王,请开许孩儿出家学道。"父亲诧异说道:"太子,你到底做何打算?若你欲供养、布施,现有非常难得之王位即将落于你手,你尽可凭之广行上供下施,却为何定要出家求道?"太子回答说:"森林中可以树皮、青草为衣;可以树根、水果为食;还可与野兽自在交往,这种生活方为殊胜悦意。凡有是智之人,绝不会为能摧毁来世根本之王位而遭受杀害、束缚、打击等痛苦。"...
太虚大师的中观思想方 兴 一、前言 虚大师一生的学行,得力于般若。初于1907年冬,在浙江省慈溪县汶溪西方寺阅藏,读《大般若经》。“一日忽然心境顿空,而一刹那间回观身器如幻如影,《般若经》义灿然现前。进而涉猎《法华》,《华严》,台、贤教义及龙树、僧肇论旨,亦甚痛畅,机锋迅捷,不复被语句所缚。爱庆快生平,于佛法由胜解生确信,吾本未多读书,至放恣于世间学说亦多一目了然,文思风发泉涌,益是自喜,颇有利法利生,今世舍我而谁之慨。”(见《全书》l册364页)1923年春,于武昌佛学院讲授《十二门论》,作《十二门论讲录》、《无生法忍总摄十二门义》行世。后于1942年下学期,于汉藏教理院,讲《法性空慧学概论》。其间还讲解《金刚经》、《能断金刚经》、《心经》多遍。著有《金刚经义脉》、《讲录》、《能断金刚经释》、《仁王般若经讲录》、《心经述记》、《讲录》、《讲义》、《释义》等书。...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龙树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问空无分别。云何得有十八种耶。答为显人法二无我。是一切法通相。今约诸法。种类不同。开为十八。何者。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合此十八为十六空。凡有两义故。立十六空。一体二用。第一内空。亦名受者空。凡夫二乘谓六入为受者。以能受六尘果报故。今明但有六根。无有能执。以无执故。言受者空也第二外空。亦名所受空。离六外入无别法为可受者也。若诸众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尘。内既无人能受。外亦无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故名外空。以无境故。亦无有识。即是内空。六入无识。即是无人。无有根尘。即是无法。故内外二空。两义相成也...
17、大悲尊者太子以身饲虎 除此而外,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为自他希求无上智、行菩萨道时,所做六度万行实难数计。 无数劫前,瞻部洲有一马车国王,统领小国五千。释迦牟尼佛那时转生为马车国王最小太子,名大悲尊者太子。一次有老虎母子俩前来,二虎均饥渴难耐之时,母虎便欲食子。大悲尊者太子见状悲心顿起,便以树干刺穿自己,以自身鲜血供母虎舔舐。母虎喝过太子血后稍长气力,太子就又用自己身肉喂饱饿虎。以此缘故,大悲尊者太子即刻圆寂。 另据史料记载,为利益众生,释迦牟尼佛曾前往兜率天为母说法。018 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久远以前,释迦牟尼佛于瞻部洲作月光大国王,那时国王身体有光,似天人一般美妙,且具足显赫权势、广大财富。一次,国王心中想到:我因前世所积善业方得以安享今世荣华富贵,因此我应励力再造善业。想罢便广告天下言自己欲布施国库财富,将饮食、衣物、珍宝、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