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四念处选章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点绛唇 |更新时间:2017-07-02
马哈希大法师作SUJIVA法师翻译编辑(来源:法藏讲堂 恭印本)目录A.修行四念处的好处B.什么是念?C.四念处经论说D.四念处~唯一之道E.严肃修禅者的准备/预习F.智慧禅的修习(以下缺)G.四念处/毗钵舍那禅的修行H.毗钵舍那途中的困境附录四念处导致七菩提支生起的因素A.修行四念处的好处一些人或许会问:「修行四念处者能得到什么利益、效果和福佑呢?」修行四念处是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1.个人的利益(一) 一位严肃的修行四念处者,若是未达到觉悟的境界,但沿著人生的旅程中,他将能得到高尚的幸福。但要得到非凡的益处,他应该能以正念来抑制心意以避开恶业或因粗心而产生的恶果。(二) 不善的,如欲念、邪见、烦恼、不端正的行为和愚痴,有些时候被称为瀑... 
决定藏论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吻火 |更新时间:2017-07-02
  No. 1584    決定藏論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心地品第一之一智慧靡不通 於淨更無治濟世論世盡 頂禮最勝尊法如所說者 靜地道為道未解此三法 世轉如輪轉聖僧住於法 過縛過餘眾十分八分八 果道道果故  若諸大士夫。欲造論益無知人倒見疑者。所言利益。從正智生。言正智者。出決定藏論曰。本已說。地今廣分別解此地義。善答問難。五識地心地經言。阿羅耶識普為種本。云何知有。此是如來藏說。故解節經偈云盛識普種本 深細流如溢不為凡人說 恐生我見故  欝陀南(梁言持散)執持本分明 種本非是事身受無識定 亦非氣絕者  以此八種因緣知有阿羅耶識。若離此識根有執持。實無此理。執持有五。一者阿羅耶識持先世業。復從現因後諸識生。如佛阿毘曇說。因根塵心業諸識得生。二者善不善等六識得生。三者於六識中若有一無記識。而獨是執所攝持者。無有是處。四者諸識各依根生隨生一識根有執持。餘根應無。五者諸根數執持。義... 
菩萨道的修行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连过十一人 |更新时间:2017-07-02
◎郑振煌讲\洪逸贞整理一九九八年元月四日讲於高雄市元亨寺「大专青年关怀社会学佛营」前言略我将在这两三个小时内介绍什麽是菩萨道的修行。我们可以从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这几个层面来认识菩萨道的修行。第一个我们先认识什麽是菩萨道的修行,我们先定义一下,刚刚已经讲过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晓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尽自己的一分心力。菩萨道的修行,顾名思义有一个「道」和「菩萨」,道是什麽?是一条路,菩萨道是一条路,是具相的路,最重要的是指这个心。在修行上有三个原则一定要掌握,也就是根、道、果。刚刚一位同学这麽问,为什麽不修佛而修菩萨道?果是在佛。我和诸位都是在凡夫的阶段,仍在根上面,我们要从根晋升到佛的阶位,必须经过这个道。为什麽不修佛?因为佛没有什麽好修啊!佛根本已经不必修了,因为他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我们... 
人生在世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7-07-20
“一切都是空的”——在某些人心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在这些人的思想中,人生忙着工作,忙着吃,忙着穿……,实在毫无意义。过去流传一首通俗的《醒世歌》,开头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说什么:“夫也空,妻也空,大限来时各西东。”“母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说:“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场空!”这是多么失望,多么空虚呀!“一切都是空的”——人生毫无意义,与佛法的“一切皆空”,解说上是完全不同的。《醒世歌》代表的看法,一切都归于失望、幻灭,人生毫无意义。而佛法却是从现实人生中,否定绝对意义,肯定其相对的意义;更深入的,揭示人生的绝对意义,而予人以究竟的归宿。虽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受到空虚、失望、幻灭的侵袭,但人生总不能没有意义。即使是不完善、不正确的,也总会有些意义,以安慰自己,一直活下去。如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 
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悟来悟去 |更新时间:2017-07-20
演培法师讲述诸位居士!每个夏历月之初一,本堂举行金刚法会,都对诸位略说法要,诸位亦能静心聆听,实在是个很好现象,本人亦觉得极为难得。今为七月初一,不但是本堂常年金刚法会的举行,亦是本堂一年一度地藏法会的开始,诸位这样踊跃的来参加,更可见诸位孝心的可感。中国是个重视孝道的国家,对过去父母以及宗亲的追思,不论时间经过怎样久远,非特不会忘怀,而且历久弥深,中国人的这一孝亲精神,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质!中国人孝亲思想,固然值得称道,而佛法的报恩观念,尤其值得赞许。因佛法所说的孝道,不特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佛的主要原因,这在很多经中,佛都这样说过。如菩萨本业经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护... 
无尽的孝道-地藏菩萨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套牢 |更新时间:2017-07-20
  何谓孝道?孝是孝敬、孝顺、孝养;道是必然、或必经之道。合言之:孝道,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对于父母师长,必须恭敬顺从,供养侍奉的正道。或问,时间巨轮,将进入廿一世纪,科学早已征服太空,还在谈论孝道,是否适宜?有无需要?我的答案是:绝对适宜,十分需要。因为,科学虽然已经征服太空,而美国太空总署,亦已正式宣布永久太空站的计划,并决定斥资二百多亿万美元,开始进行建设永久太空站。但科学始终无法征服人类,特别是人类内在的理性,灵性、和感性。  人的理性,或可转移倾向于科学的研究,但人的灵性,无法脱离宗教信仰,人的感性,更无法忘怀父母师长养育教导的恩情。人以感恩图报之心,尊重恭敬父母师长的意见,服从执行父母师长的命令,供给父母师长生活上物质所需,给予父母师长精神上的慰藉,使父母师长生有所养,老有所终,便是孝道。这种孝道,是人类感性,自然的反应,亦是人类社会情感维系的基... 
和谐拯救危机文字版--第七集:汤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想聊 |更新时间:2017-07-20
  导语:在今天全世界的范围内,我们还能找到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一个地方,官员爱护子民,子民奉公守法;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敬友爱;朋友之间讲求忠信仁厚;夫妻之间夫唱妇随。我们还记得古语讲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那样一个地方,民风淳朴厚道,一切都是和顺自然的。现在真的还会有那样的净土吗?  我们欢迎您到中国安徽省庐江县的汤池镇去看一看,看看那里是不是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我去过安徽汤池两次参观学习,那是一个特别让人振奋,充满希望的一个地方,非常令人感动,那么现在很多人都想问,因为这是您树立的样板,你亲手倡导建立起来的,您最终希望把它建成一个什么样子?老法师:我们没有这种希望,长远的希望。这桩事情,也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 
宝性论 的研究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绝对601 |更新时间:2017-07-20
釋恒清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釋恆清主編本篇文章經作者修改後,與原書之內容及頁碼有差異頁:169-230169頁自西元前一世紀以後,印度佛教界開始陸續傳出大乘經典。經過了三、四百年,由於大乘經典的大量流傳,以及印度論師們加以融會貫通和系統化,遂形成印度大乘佛教三大思想體系:即中觀,瑜伽和真常 (註1),各成其龐大的理論與實踐體系。中觀的思想建立在「緣起性空」上,所依的經論包括《大般若經》,龍樹菩薩造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代表有宗的瑜伽系強調的是「境空心有」之唯識思想。此系統下的經論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等。而高舉「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的真常系思想,則宣揚人性中本有佛性的存在。《... 
109摄大乘论章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莫再讲 |更新时间:2017-08-29
攝大乘論章卷第一相不同有其十種。□□□□□□□□是其名也。名雖□□□□□□三。初之二種□□□□□□□□行相立名。後之五種就行體立名。行者□□□□□□□□□□□□依止。第二名應知相者。一義似前。又解。與三智相應名為應知□□□□相者。解順□□□□□名之為入。第四入因果者。初□名目證□□□。第五因果者。□□□□□□□□□□□異名為差別。第六依戒學相者。行託法起名之為依。又託真戒起修名之為依。防非止惡名之為戒。理中進求目之為學。簡大異小名為差別勝相。七名依心學相者。託法名依。又託真定起修名之為依。緣理不散名依心學。簡大異小名差別勝相。第八依慧學者。解心託法名之為依。又託真慧起觀名之為依。照達二諦名之為慧。簡大異小名為差別勝相。第九學果寂滅勝相者。酬因名果。果由同剋名為學果。法性不動名之為寂。果德離相目之為滅。超過小乘名為差別勝相。第十智差別相者。決斷名智。簡果因名為差別... 
佛教的心智修养-内观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美丽心点 |更新时间:2017-08-29
〔斯裏蘭卡〕莉莉﹒德﹒西爾瓦著趙桐譯【心智修養】  巴厘語名相「bhaavanaa」(修習)一般譯成英語的「meditation」。英語這個詞的意思是深思或集想。而「bhaavanaa」一詞的含意要比這多得多,它從巴利語詞根「bhu」而來,意思是「成為」,喻意為「發展」,這裡選用了「心智修養」一語,因為「bhaavanaa」也蘊含著心的修養與修煉之意。我們的心需要修習的道理,就好比一塊地,如果讓它隨意瘋長,就會荒蕪不美,雜亂無序,毫無價值;但假如對它予以關愛,精心種植與耕耘,它就會變成一個讓人賞心悅目的花園。同樣的道理,我們好好地照管我們的心,它就會健美、高效、有價值。根據上述道理以及考慮到這個詞各個方面的意義,我們選擇了「心智修養」一語來詮釋巴厘語「bhaavanaa」一詞,並把它作為這篇文章的題目。【未加修煉之心】... 
住宅疾病与风水探幽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披荆斩棘 |更新时间:2017-08-29
作者: 福州市第一醫院:陳正芳 林敏我們中醫傳統在處理疑難病證時,多從“瘀血”和“痰”著手。我看有的病如果百藥不效的話,不妨注意一下患者的住宅風水,也許對治療有幫助。《宅經》雲:“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爲;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可見古人對住宅風水是非常重視的。如以一個人以歲數按八十歲算,一天二十四小時中,以正常睡眠八小時算,那麽;一輩子就是花二十六年的光陰在家中度過。扣除旅遊,出差、用餐、休息、家人團聚、嬰幼時期,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家度過。家庭主婦在家的時間就更長了。所以說住宅環境對人的影響不可等閒視之。筆者近來學習《易經》涉獵到木數方面學問,注意到“堪輿”理論。下面這些實例是耐人尋味的。例一:某住宅中有一平房,是一間不可思議的房子,開始一對老夫妻住進,未到一年女的去世;男的續娶一四十多歲中年女人,不... 
行事3 |热度 22 | 哲学宗教 | 上传: 青涩春天 |更新时间:2017-08-29
二.处事生活篇 ㈢行事为何整夜祷告神?引论:路6:12-13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到了天亮,叫祂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报题:…… 祷告:…… [叙述背景。]一、不凭经验教训:撒下5:22-24非利士人又上来,布散在利乏音谷。大卫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不要一直的上去,要转到他们的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急速前去,因为那时耶和华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叙述背景。撒下7:3-5……代上22:7-9……之背景。罗11:33……!歌:主祢最知道我们的道路(迦59首)]二、不按自己意思:太26:39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叙述背景。利10:1-2……(拿达、亚比户按己意事奉神被神所灭)。圣经说什么,你就作什么;... 
共1147本 当前第87/96页 << < 81 82 83 84 85 86 8788 89 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