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祖道信示牛头法融)洪文亮老师讲 于1999年10月20号观山观海洪文亮老師開示专栏>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法融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法融曰:“既不许观行,于境起时,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易。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
阿姜念 ACHAAN NAEB 由於我们总是希望现状能改变, 因而没能清楚地看到当下现况; 如果我们注意到的不是现况, 这样的修行就是离开了中道。 我们可以看出, 建立平衡中道并非易事; 基於这个理由, 具足正见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必须了解, 内观并不是出自努力或深定, 而是出於正念。 阿姜念(Achaan Naeb 1897~1983)出生於一个与缅甸毗邻的泰国省份的省长家庭,她在三十五岁时,在阿姜帕吞塔(Achaan Pathunta U Vilasa)的指导下,学习佛教心理学与内观禅修法。十二年後,她开始教导别人,并於许多寺院建立禅修中心,最後是在皇家的赞助下,於曼谷的金山寺(Wat Sraket)创立「佛教研究与心灵福祉协会」(Buddhist Rearch and Mental Welfare Association),接近七十岁时,她仍然从事教学工作;她的学生也承续她传播内观修行的工作。...
2007-01-23 21:26:31大 中 小《柏克莱大学演讲录》,摘自YOU ARE THE WORLD一书,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 如果我们探入内在的恐惧,往往会发现我们的整个社会结构就是奠基在享乐主义之上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享乐,但只要人们追求享乐,就一定会滋生恐惧。恐惧与享乐是如影随形的,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能够聆听是最重要的事,不只是听讲者的话,还要觉察自己内心的反应,因为讲者并不想处理任何哲学议题,也不代表印度或印度的任何一派哲学。我们关切的是整体人类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哲学或信仰上的议题。我们关切的是人类的痛苦,我们大部分人的痛苦、焦虑、恐惧、希望与绝望,以及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失序情况。我们必须为这些失序的情况、为越战负责,因为这所有的混乱都是由我们造成的。身为不同国家及社会里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为正在发生的事负责。我不认为我们真的认清了这份责任有多么重大...
文件名 实际包含册数07 07、08011 011、012012 013、014013 015014 016015 017、018016 019、020025 025、026、027026 028027 029028 030禅宗全书(全101卷) 特色及评论 4.同一典籍的不同版本悉数列出,便于使用者比较参阅、选择应用。 《坛经》收集十二种版本;灯录类收录约五十部;清规类收录十余部。而禅籍之中最受瞩目的语录,则收录三百余部。 5.收集了近代学术界所整理或重新发现的所有禅籍。有关近代学术界所整理或重新发现的禅籍《禅宗全书》也收录不少,如:《祖堂集》、《曹溪宝林传》、《荷泽大师神会选集》(胡适校本)等。 6.全书精选最佳的底本,用现代技术原版影印刊出,字迹清晰,学术和版本价值极高,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予姓蔡氏。父彥高。母洪氏。生平愛奉觀音大士。初夢大士攜童子入門。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誕。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時生也。 二十六年丁未 予周歲。風疾作。幾死。母禱大士。遂許捨出家。寄名於邑之長壽寺。遂乳名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 予三歲常獨坐。不喜與兒戲。祖父常謂曰。此兒如木椿。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三十年辛亥 三十一年壬子 予年七歲。叔父鍾愛之。父母送予入社學。一日叔父死。停於床。予歸。母紿之曰。汝叔睡。可呼起。乃呼數聲。嬸母感痛。乃哭曰。天耶。那裏去也。予愕然疑之。問母曰。叔身在此。又往何處耶。母曰汝叔死矣。予曰。死向甚麼處去。遂切疑之。未幾。次嬸母舉一子。母往視。予隨之。見嬰兒如許大。乃問母曰。此兒從何得入嬸母腹中耶。母拍一掌云。癡子。你從何入你娘腹中耶。又切疑之。由是死去生來之疑。不能解於懷...
问1:【居士哪个门派】仁君居士:2、自己的经验:路很长呀。))) qigong))) 道))) 佛))) 现代科学))) jidu教))) yisilan教))) 新时代))) 等等。简言之,融合之后最美好。 吃惊的是,近百年,西方修炼者在方法上有很大突破。试过他们的方法,也可以达到中国和印度几千年来的最高成就。东方的修炼者人数远远多于西方,困惑者也很多。本人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问2:【前段时间我正想发帖说当今不懂得帮忙提升大家的高手不算真正的高手。想不到…………! 楼主能否说一下西方修炼者有很大突破的方法是什么?并且发表一下你对世界各中修炼方法的介绍及见解?还有楼主现在修炼到何种程度了呢?】仁君居士:有突破的主要修炼方法:1、星光体投射法(astral projection),类似于中国的出阴神阳神的练法,但着重于后半部,对前半部的筑基不太着重。...
伊斯兰指示人类重新归回真主为人类的幸福而降给人祖阿丹的承恩正道;伊斯兰给女人复原了真主赋予的天性。哀哉!那些违反天性、背离了真主指引的伊斯兰之大道者。因为伊斯兰是一种思想、一种制度。真理的正道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忠诚知耻、助人为乐、顺从正义的官员无不遵守正确的伦理道德;不受时间的限制,时间,好象有限的容器或本质的属性,容器限制不了实物,属性限制不了本质。所以,真理——伊斯兰是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正如人类限制不了白天和黑夜一样,白天与黑夜不停的循环,而人类则会受制于创造主的自然法则,有生有死。伊斯兰主张男女在根本问题上是平等的。请看下面的几点:一、 人性平等。在公元六世纪,罗马人说女人们的灵魂是污浊的。而伊斯兰主张男女在人性上完全平等。真主说:“众人们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上创造了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由他们俩而创...
确立了此一认知,我们应该感谢佛陀的慈悲,施予众生以心灵救济的法门。什么是心灵救济的法门?扼要地说,就是不二法门。我们只要进入这不二法门,当下就能证得自性,当下就是自在无碍,当下是个海阔天空任遨游的解脱境界。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法门耕云先生讲述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日于台北市师范大学一、对不二法门的认知二、不二法门的修学要领三、证入不二法门的方法四、禅是不思议的‘不二法门’每个人从母胎降临到世间以后,便面对一个多元的世界,过著相对的人生和生活。由于我们离不开好恶、得失、取舍、利害.....因此,我们的心也随著多元的外在而扭曲,迷失了自我。一个分裂、多元的心,不统一又不集中,当然也就不能发挥力量了。一开始我们就经常受到外在的得失、毁誉、好恶....相对观念的影响,而萌生出恐惧、忧虑、不满的心态,并经常被这些因素所牵制、干扰、使我们活得很不自在、不自由、不...
略名缘起赞五十八颂宗喀巴大师造具足无缘大悲至尊具德恩师功德名称亟难赞说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译黄述笔记师云:说法仪式有多种,兹引寂天半谒,「人身不离苦、如彼龙在海」。此言人身在轮回中,一切所受,无非是苦。所谓人生,毫无意义与乐趣可寻,与龙之一生,局于泥水相似。吾人今得人身,人身可贵重处多未细思,故鲜知者。世人得宝辄生欢喜,如果细思知人身贵重处,则多移爱宝之心以爱此人身。寻求世宝一年十年积劳始得,喜辄不胜;若积劳更久,其得之也,喜亦更深。一世人身动须多劫积累功德,而后可得,以视世宝其喜何如。且世宝仅能利益现世,不能利及后世,人身则后世之后世均能利及,其重于宝又当何如。若得人身而糟踏之,比于糟蹋牟尼大宝尤为可惜,故对此身必须使其具大意义而后可。如专为眼前安...
出版前言 费正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汉学家。他的著作及其主要观点代表着美国主流社会的看法,对几代美国学者和政治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出版此套《费正清文集》对国内读者了解海外在中国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冷静看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颇有意义。由于费正清是西方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看待中国自然也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所以,他在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我们的认识,甚至有不少观点是我们无法认同的,希望读者在阅读中加以注意。 世界知识出版社佳评如潮 费正清在美国学术界的地位,他的经历和交际的广度,使他在重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处于圣贤和使者双重角色的地位。 保罗·埃文斯 这本明快晓畅的著作,是费正清著作的精华。我们那些年长的和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还在以毕生的精力继续做着十字军东征。但费正清的研究挑战着人类生命和智力的严峻局限。他的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文章,对那些要了...
( 取 自 〝 即 將 公 開 〞 部 份 )本 頁 目 錄:唐 譯 略 本唐 題 最 當全 經 八 品明 所 觀 境立 三 無 性辨 能 觀 行顯 所 得 果唐 譯 注 解藏 文 譯 本瑜 伽 行 派唐 譯 略 本 《 解 深 密 經 》 , 五 卷 , 唐 玄 奘 於 貞 觀 二 十 一 年 ( 6 4 7 ) 在 弘 福 寺 譯 出 。 相 傳 此 經 梵 文 廣 本 有 十 萬 頌 。 今 譯 是 其 略 本 , 一 千 五 百 頌 , 譯 文 分 八 品 。 在 唐 譯 以 前 , 此 經 曾 經 譯 過 三 次 : 一 、 劉 宋 元 嘉 中 ( 4 2 4 ~ 4 5 3 ) , 中 印 度 求 那 跋 跎 羅 在 潤 州 江 寧 縣 東 安 寺 譯 , 名 《 相 續 解 脫 經 》 , 一 卷 , 只 有 最 後 兩 品 。 二 、 元 魏 延 昌 三 年 ( 5 1 4 ) , 北 印 度 菩 提 流 支 在 洛 陽 少 林 寺 譯 , 名 《 深 密 解 脫 經 》 , 五 卷 , 開 為 十 一 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