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第一位天使的警告 |热度 111 | 哲学宗教 | 上传: 小秋 |更新时间:2017-09-20
启示录14章6-12节所记三位天使传扬三重警告的异象,预表了末后时代上帝子民传扬三重警告的运动,可简称为三天使警告运动。上帝在末后时代兴起的三天使警告运动,是和上述的龙、形状像豹的兽并两角如同羊羔的兽在末后时代离道背教、迫害上帝子民的活动,完全针锋相对的。上述启示录十二到十三章中告诉我们,龙和末后两个兽将要强迫人拜龙,拜兽和兽像,并接受兽的印记,使一切拒不服从的人『都不得作买卖』,甚至都要『被杀害。』(启13:4,8,12,15-17)。而末后三天使警告运动,却传出了一种完全相对抗的信息:第一位天使宣告查案审判的时候已经来到,并呼召人应当敬拜创造主上帝,接受上帝的印记;第二位天使警告呼召人出离『巴比伦大城』(即兽和兽像所象徵的背道教会);第三位天使警告更直接禁止人拜兽和兽像,接受兽的印记。...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简)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尘小春 |更新时间:2017-12-26
克服障碍问1:感谢昨天发的「安般念简介」。我很认真地去了解它并且感受它,所以今天进步很快,更加专注,更加有正念,更加有信心。但是前几天静坐时一剎那间忘记自己身体的存在,只专注到息经过接触点,被此不曾有过的感受吓了一跳。助理老师告知这是好的,不要怕。今天再有两次,比上次更长几分钟,心里非常宁静,眼前只有太阳般的金色光芒,只专注觉知息经过接触点。旁边师兄一个很大声的咳嗽,我却吓得跳起来,好像静坐时打香板,被打的人没感觉,旁边的人却吓得跳起来。当自己专注在觉知息时,为什么会被大一点的音声吓到?连走路时专注于觉知息也会被转弯的师兄吓一跳。我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但今天为什么被吓好几次?我该怎么做?答1:单纯只觉知息而忘记身体的存在是很好的禅修经验;很重要的是要继续如此修行。当禅修者的定力开始进步时,自然会对噪音敏感,因为声音对禅定而言犹如尖刺一般。你应当尽可能不去理会声音及其... 
释迦摩尼佛的法相(佛陀的样子)台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爱之冰点 |更新时间:2017-12-26
經典上說,在廣大的宇宙中,釋迦牟尼佛曾在二千五百年前,於娑婆世界說法度眾,其他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世界也都有一佛在本土教化有情。不但如此,無量劫前即已證悟的正法明如來、龍種上尊佛等,因大悲力故,也倒駕慈航,現觀音、文殊等菩薩身,於成佛以來,遊諸國土,度脫群迷。佛力的不可思議,令人嘆為觀止!而佛身究竟有多少呢?佛教的各宗各派,因立場不同,對佛身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將佛身分為: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一、法身法身是證顯真如的自性法體。真如法性既然無相,為什麼稱之為「身」呢?因為它是報身與應身所依的實性,所以取身的依止義,稱之為「身」。又稱為法身佛、法佛、理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實佛、第一身、真身等。如來雖然自證圓滿法性,然而法身無相,不能為眾生所見,為化益眾生故,因而示現報身與應身。... 
东方闪电评析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知恩报恩 |更新时间:2018-02-26
前言愿恩惠和平安从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朋友们,弟兄姊妹们,我衷心地问候你们,向你们致意。能够跟所有热爱基督的人分享天上各样数不尽的宝贵属灵祝福(以弗所书1:3),是一件很喜乐的事;能够知道这些珍宝是凭着神的大能为我们安全保存的(彼得前书1:3-5)这也是一件乐事。这封信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对付全国范围内教会中出现的一个十分紧急的问题。最近十多年来教会受到本土出现的异端东方闪电的邪恶攻击,并且受害人数仍然在增加着。因此,虽然我们进行了恒切的祷告,求神打败这个恶魔,但我们也早该多作点什么,那就是拿起我们的笔,使用圣灵的宝剑,就是圣经,来参加这场战斗。这封信的目的是试图简要而又有力地揭露这个异端的一些关键性错误和谎言,以便砍掉这个恶魔的头,把他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让人彻底忘掉他。历史上的邪教... 
庚子国变记 +李希圣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雨帆 |更新时间:2018-02-26
  义和拳者,起自嘉庆时,有严禁,犯者凌迟。  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八月,荣禄嗾杨崇伊,请太后復出听政。康有为以言变法获罪,所连坐甚多,逢迎干进者,皆以攻康有为为名,稍与龃龉,则目为新党,罪不测。张仲炘黄桂鋆密疏,言皇上得罪祖宗,当废。太后心喜其言,然未敢发也。上虽同视朝,嘿不一言,而太后方曰以上病状危告天下。各国公使谒奕劻,请以法医人视病,太后不许。各公使又亟请之,太后不得已,召入。出语人曰:"血脉皆治,无病也。"太后闻之不悦。  已而康有为走入英,英人庇焉。遂以李鸿章为两广总督,欲诡致之,购求十万金,而英兵卫之严,不可得。鸿章以状闻,太后大怒曰?quot;此雠必报!"时方食,取玉壶碎之曰:"所以志也。"而梁启超亦走保曰本,使刘学询庆宽并刺之,无所成而返。  及立端郡王载漪子溥儁为大阿哥,天下哗然,经元善等连名上书至二千人。载漪恐,遣人风各公使入贺;太后亦召冬...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热度 108 | 哲学宗教 | 上传: 南方网 |更新时间:2017-03-21
摘 自:* [1]《给人类的一本手册》[2]《启开真理的智慧》 黄国清 译 大林精舍 倡印[3]《菩提树的心木》 郑镇煌 译 慧炬 出版社[4]《出入息观修持法要》哲智明陀比丘 译 圆光寺印经会 印行* [5]《一问一智慧》 * [6]《解脱自在园十年》 [7]《生命之囚》佛使比丘 著 香光书乡编译组 香光书乡 出版社 CCC @01/31/95哪个地方有执著,那儿就有束缚,不论是面或负面的束缚,两者同样都会捆绑人。只要执著事物为「我」或「我所有」,便会产生系缚,而人一旦陷入系缚之中,就好比身陷囚狱一般了。[7]P.16我们学习佛法,修持止观就是为了要摧毁执著。[7]P.17Upadana(执著)必须将英文中依恋附著(attachment)、黏著的(clinging)及紧握的(grasping)三个字的意思融合在一起,... 
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 |热度 108 | 哲学宗教 | 上传: 闪啊闪 |更新时间:2017-04-12
  作者 : 胡晓光  “心性”是佛教大小乘法中的核心课题。由于对“心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心性”观。在解脱论上,有的把“心性”当成证果根据,有的则把“心性”当成趣向的目的。在本体论上,有的把“心性”本体化,有的把“心性”功能化。各种观点都有所本,似乎都确认自己是正量。笔者认为“心性”问题在佛教中是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关于佛教思想性质的问题。然而,佛教是讲务实求真的。“心性”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众所周知,佛教的缘起论是否定实体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心性”一词,是心与性的结合词,什么是“心性”?所谓“心性”者,就是心的性质。心者集聚义,性者不变义。心法的本身固有的不变属性是什么?对此问题,佛教史上有两大观点,一是性寂,二是性觉。著名佛教专家吕澄先生认为性寂是印度佛教的一贯“心性”本义之正解。“性觉”义则是中国化佛教的误... 
104瑜伽论问答 |热度 108 | 哲学宗教 | 上传: 莫莫言 |更新时间:2017-07-02
瑜伽論問答卷第一 論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多武峰增境賀聖造伽第十三遁倫記第王。第百一條。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依初不定地。於安住心。應正取相。謂青瘀相等此說五識性不定故。於境馳流貪等生起附此所疑。五識言含如來五識。如來五識或從眼根入於正受。或從耳根入於正受。既入正受。豈非定地。何故總說名非定地。謂正識身。答(云云)問。進云。勞釋文有二釋。初釋云。前十五界唯有漏故。知如來無有五識意云。佛無五識。是餘二乘凡夫五識(言也)後釋云。如來亦有。無漏五識恒在定故。非如餘異生二乘等且就初釋。若云如來無五識者。成所作智為何識轉乎。此釋。成所作智或第六識。或第七識問。此釋非理。若第六識及第七識為轉。即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為何識轉耶。若第六識或第七識二智並生有於一心中惠並生之過。若第六識或第七識唯為成所作智。不為妙觀察智平等性... 
人体经脉时辰及注意事项 |热度 108 | 哲学宗教 | 上传: 浮游云中 |更新时间:2017-07-02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大手印愿文 禅说 |热度 108 | 哲学宗教 | 上传: 九十八度 |更新时间:2017-07-02
《摩诃止观》浅讲《大乘入楞伽经》讲要黄檗断际《传心法要》直指永嘉真觉《证道歌》讲解三祖僧璨《信心铭》讲解永嘉真觉《永嘉禅之观心十门》行持方法龙钦饶绛《实相宝藏论释》禅解廓庵师远《十牛图》直指憨山德清《梦游集》选讲阿格枉波《心地修证引导》禅印钱伊庵《妙心别传》之禅的源流与教下会通永明延寿《定慧相资歌》直讲高丽普照《修心诀》直讲同安察祖《十悬谈》讲要永明延寿《唯心诀》选讲... 
佛教学说的思想体系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瞎说呗 |更新时间:2017-07-20
佛教学说的思想体系王恩洋  佛教的学说思想就其为一切经论所同。从一切宗派所同而自成的完整体系来说,约有以下各点:  第一,是它的无神论和它的业力论。如《杂集论》第八卷中说:“如世尊说如是有情皆由自业,业所乖诤,从业所生,依业出离,业能分判有情高下胜劣”。  此中如是有情皆由自业者,是说有情的生命和它的命运,以自己的业力为因,由自业创造,而不由自业以外的天神主宰创造。业所乖诤者,是说有情的命运是时时处在变动、矛盾、互相冲突之中,内心的烦恼,人事的纷纭,苦乐悲欢、离合、毁誉、得失、成败,常在乖诤中,推此乖诤的原因,既非出于天神的爱憎,不测的恩威,也不是无因无缘偶然而至,它都是由自业有其种种不同而自行乖诤以至于此。从业所生者,此说有情之流转世间受,诸苦恼是从自业所生。依业出离者,此说厌弃苦恼欲得解脱,不能求神庇护,依神救济,仍只有依自净业,自得出离。业能分判有情高下胜... 
巴利语佛典汉译序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冬冬 |更新时间:2017-11-11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汉译佛经中 《阿含经》常被称作是早期佛教基本经典,实际上属于部派佛教,而不是原始佛教。这本由郭良鋆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在斯里兰卡进修巴利语期间翻译的巴利语佛典《经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经文汇编。属于巴利语三藏小部。列在经藏《小尼迦耶》的第五部,它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经文,其中多数经文的产生年代相当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可反映出原始佛教“重伦理修养,轻抽象思辩”的风格。《经集》仅次于《法句经》在小乘佛教国家中广为传诵。古代汉译佛经中没有《经集》,只有散见的个别经文与章节,如《经集》中的《爱欲经》与《义足经》(支谦翻译)中的《桀贪王经》中的偈颂基本相同。《经集》第770颂是“这些脆弱的东西摆布他,危险折磨他,痛苦追随他,犹如河水涌入漏船。”而在《桀贪王经》中则是“倒羸为强,坐服甚怨,次冥受痛,船破海中。”《经集》第841颂是“探询和依赖... 
共1147本 当前第35/96页 << < 31 32 33 34 3536 37 38 39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