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尤部派佛教的分立与师资传承的研 |热度 119 | 哲学宗教 | 上传: 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7-04-14
林崇安中央大學理學院教授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4出版)頁25-4425頁提要本文探討印度部派佛教發展過程中,二律系、四聖部及十八部的形成,並配合各部的師資傳承來研究。佛滅當年的王舍城結集,由阿難先結集經藏,而後優波離結集律藏。佛滅百年的毗舍離結集,由於是因戒律而引起,因此先結集律藏,而後結集經藏,此次結集後,形成會內的上座律系與會外的大眾律系。此中,上座律系並將戒條次第調動而與大眾律系有所不同。佛滅一三七年起,佛教內部對「五事」、「實有」、「補特伽羅我」等問題的看法,起了法諍,經過六十三年,形成了四聖部(聖上座部、聖說有部、聖犢子部及聖大眾部),佛滅二百年時,犢子上座首先結集論藏,集出... 
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 |热度 119 | 哲学宗教 | 上传: 僻处自说 |更新时间:2017-05-03
        馬哈希法師 著        林 武 瑞 譯  人都趨樂避苦的道理眾所皆知。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竭盡所能想免除、減輕痛苦,享受幸福快樂。然而他們的努力方針主要想藉物質的手段造就色身的福祉,殊不知,幸福取決於內心的態度,而且只有少數人真正著眼於心靈的開發,更少的人仍努力不懈地致力於心靈的訓練。  為說明這一點,我們可注意到人們對色身調理和服侍的世俗習性;對衣、食、住屋永無止息的追逐;為提升物質生活的水準、改善交通和通訊的方式,以及避免和治療疾病而造就了驚人的科技進步。所有的這些努力主要是關心身體的滋養和維護。我們必須肯定它們是最基本的。不過,人類的努力和成就不可能減輕或拔除隨著老、病、家庭紛爭和生計煩惱所帶來的痛苦,簡單地說,這些追求帶有需要和慾望的不可滿足性。這些痛苦不能經由物質的方法克服,只能靠鍛鏈內心、開發智慧。... 
莲宗祖师传略 |热度 119 | 哲学宗教 | 上传: 冷如冰 |更新时间:2018-02-05
   善慧莲編  莲宗祖传略目次  一祖慧远大师  二祖昙鸾大师  三祖道绰大师  四祖善导大师  五祖承远大师  六祖法照大师  七祖少康大师  八祖永明大师  九祖省常大师  十祖莲池大师  十一祖澫益大师  十二祖截流大师  十三祖省庵大师  十四祖彻悟大师  十五祖印光大师  前言  九八年冬,末学正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净宗大德——北京黄念祖居士的讲话文集,从磁带录音中听到,黄念老特别指出:昙鸾、道绰两位净土宗大德,对于净土宗的弘扬,贡献很大,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他们的著作很早便失传,流散到海外,国内人士很少见到他们,自然对于他们的事迹也少有了解。幸好,改革开放以后,两位大德的著书,相继传回国内,人们得以见到,对此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两位大德对净土宗的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传承的影响巨大,但因为后世少有人知,所以历代的《莲宗祖师传》中,一直没有... 
中观四百论释+圣天菩萨造颂 |热度 119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不落的滑翔 |更新时间:2018-02-26
——善解心要论圣天菩萨 造颂甲操杰 造释法尊法师 (从藏)译颂任杰 (从藏)译释敬礼具足大悲诸正士犹如雪山极白妙善聚,亦如牟尼能满一切愿,于此大地皆称为遍智,敬礼有情师长能仁尊。阅无量经唯一正见眼,诸佛教法究竟心要义,圆满解说佛语证遍智,估主龙树足下恭敬礼。童年广学多闻悉圆满,无量智慧般若海渊博,谁由智慧灭除生死苦,贤善大悲不住涅槃乐。由名称光照破众生暗,圣尊师徒足下恭敬礼。大车密意固然难通达,但为自己修习众经论;及为饶益具根有情故,大论注释我今乐分析。此菩萨瑜伽行四百论释分四:(一)题义;(二)翻译敬礼;(三)正释论义;(四)论末义。(甲)初(题义)梵语扎睹夏打戛,此云四百,梵语夏打,此云论,梵语戛日戛,此云颂,即《四百论颂》。此论有十六品,每品二十五颂,每一颂大致很圆满的显示一义。由有四百颂,故名《四百论》。本论原文称:夏打戛夏打,即名《百论》,如月称释中说:“... 
克里希那穆提对教育的影响+ |热度 119 | 哲学宗教 | 上传: 翱翔1981 |更新时间:2018-03-13
2006-08-18 23:51:41大 中 小教育真的不是理论,你必须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注意自己的反应有没有伤害到孩子。这是鸣迪找到的一篇文章,原本刊于《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4月27日,标题为“孩子:请尊重我们好吗?”,可见大陆也有人比较早地关注到克氏的思想。◎孔祥敏最近一期的台湾《光华》杂志,封面打的标题十分醒目:台湾孩子没有人权?!内文指出,儿童也是有人权的。有的家长或许还会诧异地问:“我的小孩也可以跟我讲人权吗?”《光华》里面打了个有趣的比喻。假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老师就会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西方老师却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上回在新加坡演讲,也曾调侃东方的家长。他说以色列学生回到家里,父母往往关心地问:“今天你在学校里问了些什么问题?”然而,亚洲父母就会问孩子:“今天你的测验得了多少分?”如果答案是97分... 
佛学的真实面目 |热度 119 | 哲学宗教 | 上传: 花旗 |更新时间:2018-10-13
fofaseng妙泽居士著本书的缘起(前言)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2:‘佛’ 是一种什么概念?3:佛学不是宗教4:什么是‘佛法’?5:所谓的‘佛教’6:存在的‘实相’7:哲学与佛学8:漫谈生命与存在9:‘业’是什么?10:从生命的种类说起11:关于练气功12:佛门反对迷信与宿命13:‘佛渡有缘人’是什么意思?14:修行与入世15:何谓‘涅槃’?16:关于‘末法时期’17:从‘不二法门’说起18:什么是‘五毒心’?19:该不该吃素?20:正信才是真佛教21:谁才算是佛门弟子?22:什么才叫‘去执著’?23:简述‘八正道’24:从供奉佛像说起25:佛弟子对现实生活的态度26:有为和无为27:如何才有正确的佛学知见?28:虚怀若谷方是真修行...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全集 |热度 118 | 哲学宗教 | 上传: 热带雨淋 |更新时间:2017-04-12
网站首页 | 丹道修真 | 道家经典 | 宇宙人生 | 科学前沿 | 地外文明 | 修炼神通 | 生命科学 | 世间百态 | 修真杂谈 | 佛门修真您当前的位置:修真之道 → 文章中心 → 丹道修真 → 百家杂说 → 文章内容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本类热门·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全集...· 明心见性与性光修炼· 内丹修炼之神修真法(...· 访一位深山隐修的老道...· 得“丹”体验· 正道周天功· 道教内丹筑基功琐谈· 修真问答· 内丹修炼之炼气还神(...· 一本给初学道家丹道修...· 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及工...· 内丹修炼之筑基的原理...相关文章·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全集·李少波真气运行法资讯 网页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全集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7-2 2:01:41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卜文高级班面授笔记 |热度 118 | 哲学宗教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17-08-29
一、盲派特点1、放弃了日主旺衰,以研究命局的象,也就是表述来论命。2、象(宾主、体用):把年月日时分为宾主,把十神分为体用。通过刑冲化合定象,如把甲乙木看成与日主生活相对应的东西叫象。这是一套新的命理体系,必须放弃旧的理论思想。二、天干理论每个天干都有自己的个性,如每个人的性格一样,都有不同。1、甲:树木。对季节敏感,但重要的是看有根还是无根。甲木有根就不能破坏,如被酉金合坏、冲克等,坏了有问题。如果无根就无事,岁运反而怕见根。甲子称无根,无根之木。乾:乙丙甲甲未戌子戌未中之根被戌去,从格,去子水印星,因此是个当官的,走到午运特别好。乾:癸甲甲己未子子巳这个有根,根连过去了,不能从。春木生发之时,怕金喜火;夏木有根喜水,无根无所谓;秋木有根不好,无根吉;冬木要有根,须要调候,冬木无根凶。... 
胡晓光:略论佛教本体哲学 |热度 118 | 哲学宗教 | 上传: 男孩不逛街 |更新时间:2017-12-04
  略论佛教本体哲学  胡晓光  本体是一切存在的终极本质,因而一切学术都有其与之相关的本体观念,佛教的主旨在于究竟诸法实相,这个实相就是一个本体。不过佛教的本体观与一切世间学术之本体观大有不同,正因如此,佛教才称得上与世间法不共,才称得上是究竟圆满的本体哲学。大乘佛教在印度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轮,二是瑜伽唯识有轮。然而在中国,大乘佛教有三大系,一是空宗,二是有宗,三是性宗。这三个宗系,都有自己的本体论。本文试图对大乘佛教的各种体论做一番逻辑分析,从而澄明佛教本体的本质规定。  一、何谓“本体”?  本体就是事物的本性,哲学的本体是一个共相本体,即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理则。科学的本体是一个殊相本体,即万象森罗的分理。在西方哲学史中,讲本体有两大哲学主义,一是唯物主义哲学本体论,二是唯心主义哲学本体论。在印度哲学史中也是如此,它们都把本体当成生因来讲,也就是把本体论... 
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 |热度 118 | 哲学宗教 | 上传: 冷如冰 |更新时间:2018-02-26
  蕅益沙门古吴 智旭 述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占察者,能观之智,善恶业报者,所观之境。能观无非一心三智,所观无非一境三谛。消除疑障,坚固净信,开示进趣方便,安慰令离怯弱,所以释迦大圣,劝当机而专请,地藏慈尊,乘悲愿而演说,事理双明,浅深同益。可谓照昏衢之宝炬,救痼疾之神丹。虽复去圣时遥,何幸妙诠犹在。钻仰既切,欲罢不能,蠡测管窥,用公同志,将疏经文,先明玄义:第一释名,第二显体,第三明宗,第四辨用,第五教相。  第一释名者。经题七字,六别一通。别七例中,今单从法,占察二字,约能观法;善恶业报四字,约所观法。释此能所二法,复有两番。初略,次广。初略释者,占以瞻视为义,察以详审为义,... 
从唯识、中观角度看念佛法门所含 |热度 118 | 哲学宗教 | 上传: 独来读网 |更新时间:2018-02-26
  从唯识、中观角度看念佛法门所含摄的禅观理论与方法  胡晓光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提要  本文依大乘佛教唯识、中观义理来抉择念佛法门的深层意蕴,从理论与方法两个层面阐释念佛法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并且认为唯识与中观与念佛法门是圆融的,只有以唯识与中观义理来解释念佛法门,才能契合念佛法门的本义。  关键词:  唯识 中观 念佛法门 禅观  目次  一、念佛法门的本义  二、从唯识学看念佛法门的禅观理论及功效  三、从中观学看念佛法门的实相念佛之禅观  四、中观与唯识之事理合明则念佛法门之大道全彰  五、禅观在唯识和中观中的最高形态及用处  六、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禅观方法  七、念佛禅观的心识转依及其它  八、一行三昧是念佛法门的底蕴...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热度 118 | 哲学宗教 | 上传: 开了 |更新时间:2018-07-14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济 群  一、前言  太虚大师在近代佛教史上是以唯识大家著称于世,出家不久就从道阶老法师学《相宗八要》,随后专研《楞伽》、《深密》、《瑜伽》,《摄论》、《成唯识论》等,其中尤以《成唯识论述记》、《法苑义林唯识章》用力最多,达二年时间。曾经读《述记》至释“假智不得自相,,一段, “朗然玄悟,冥会诸法离言自相,真觉无量情器,一二尘相识法,皆别别彻见始终条理,精微严密,森然秩然,有万非昔悟的空灵幻化堪及者。大师一生开过三次悟,依《大般若经》悟入空智,;现在阅《述记》又悟入假智。从此真俗交彻,妙义涌泉,讲经释论,如数家珍。  大师在《相宗新旧两译不同书后》说: “整僧之在律,而摄化学者世间需以法相,奉以为能令正法久住,饶益有情之圭臬。”因此,大师一生的宏法生涯中,经常演说法相唯识教理,现见《太虚大师全书》中,关于唯识方面的典籍有《深密纲要》、《瑜伽真实义... 
共1147本 当前第31/96页 << < 31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