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新 |热度 1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莫再讲 |更新时间:2017-03-21
苏联解体以来,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出现了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中亚五国所独有的北隔俄国东临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仅次于中东的油气资源,很快便引起了美国的关注。美国在其制定的新的中亚战略中,把该地区列入应特别关注的“战略利益地区”,努力使之成为下世纪美国可以控制的新的能源基地。1997年底美国又开始把外交的重心转向南亚。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去年11月访问南亚和今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决定对南亚进行正式访问,标志着美国对南亚外交出现新变化。  一、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基本都是围绕着中东及由此向太平洋和大西洋伸展的石油运输线展开的  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基本都是围绕着占世界石油储量三分之二的中东地区以及由此向太平洋和大西洋伸展的石油运输线:西线是由波斯湾经红海、地中海到大西洋的航海线;东线是由波斯湾经科伦坡、马六甲海峡、马尼拉、关岛、夏威夷到美国... 
禅门公案 |热度 1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雨来不躲 |更新时间:2018-02-05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9-02  温州玄机尼师,曾在大日山石窟里修习禅定。有一天忽然感叹道:“真如法性清湛澄明,无去无住。厌喧趋寂,怎么能算上得是了悟?”于是便去参访雪峰禅师。  雪峰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玄机说:“从大日山来。”  雪峰探问:“日出了没有?”  玄机反戈相击:“如果日出,就会把雪峰融化掉。”  雪峰微微一笑:“你叫什么?”  “玄机。”  雪峰继续勘验她的悟境:“既然是玄妙的机子,每天能织多少布?”  玄机自负地说:“寸丝不挂。”  说完,行礼告退。才走了几步,雪峰突然叫道:“袈裟角拖地了。”  玄机听了,急忙回头察看。只听雪峰笑道:“好一个寸丝不挂!”...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 |热度 1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漂亮格子 |更新时间:2018-02-26
(网络版)郭绍华 著2011年1月1日发表第一章 命题解析1.1“逻辑”的意义1.2 “起源”的意义1.2.1 将“起源”原则贯彻到底1.2.2 世界的分裂与弥合1.2.3 “以足立地”的困难1.2.4 存在者的历史性1.2.5 两个前提1.3 起源与定义域1.3.1 起源的起源?1.3.2 相对起点1.3.3 终点1.3.4 定义域1.4 逻辑起源命题的基本假定1.4.1 黑格尔难题1.4.2 再次扬弃黑格尔1.4.3 “有”、“无”相对关系的再抽象1.4.4 基本假设第二章 差别与差别者2.1 纯粹差别和纯粹差别者2.1.1 克劳修斯追溯2.1.2 把差别形式减少到极致2.1.3 对离开极致点之后状态的一组定义2.1.4 “无限维”模型2.1.5 难以实现的均衡2.1.6 “大爆炸”2.2 先天本体设定2.2.1 起点的设定2.2.2 先天本体的内容... 
十三经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 |热度 1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青词 |更新时间:2018-06-01
  《春秋穀梁传注疏》目录 目录  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 □《春秋穀梁传注疏》□注  晋·范 宁□疏  唐·杨士勋□整理 明月奴□制作 真 如□发布 读书中文网  《春秋穀梁传注疏》序 序     [疏]释曰:此题,诸本文多不同,晋、宋古文多云《春秋穀梁传序》,俗本亦有直云《穀梁传序》者。然“春秋”是此书之大名,传之解经,随事则释,亦既经传共文,题名不可单举。又此序末云“名曰《春秋穀梁传集解》”,故今依上题焉。此序大略凡有三段。第一段自“周道衰陵”,尽“莫善於《春秋》”,释仲尼修《春秋》所由,及始隐终麟之意。夫圣哲在上,动必合宜,而直臣良史克施有政,故能使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洎乎周德既衰,彝伦失序,居上者无所惩艾,处下者信意爱憎,致令九有之存唯祭与号,八表之俗或狄或戎。故仲尼就大师而正《雅》... 
心灵鸡汤(1) |热度 1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不是就是 |更新时间:2017-07-02
美国幽默作家霍尔摩斯有次出席一场会议,席间他是身体最为矮小的人。霍尔摩斯先生,一位朋友脱口而出:你站在我们中间,是否有鸡立鹤群的感觉?霍尔摩斯反驳了他一句:我觉得我像一堆便士里的铸币。铸币面值十分,但比便士一分体积小李查·L·伊凡斯由自己做起   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安德列耶夫以下这段话是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六爻断卦技法 |热度 1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披荆斩棘 |更新时间:2017-03-21
六爻断卦技法林潮在六爻断法的实践中 本人总结认为技法大致为两类 一类是属于基础知识的推断另一类则是在基础知识上发挥的兼断前者通过强记容易掌握 后者则需技法娴熟并配合灵感方能达到神应。一、基础知识的学习断法口诀:一看空二看冲,三看刑合衰旺中。四看化出进退死,五看神煞凶不凶。六看用爻之位置,七看伏神出牢笼。八看反伏吟流泪,九看外应十观容。(一)、空空指旬空。空即无所有一般旺空出空有用.衰空无气为“真空”作用弱或无。例如:寅月甲辰日空寅卯.卦中寅卯爻旺.出空便可用。若在申酉戌月 寅卯爻处死绝地便无多用了.出空则遭克害。但若有动爻生或化回头生.便为有气待旺有用.具体根据事来断。... 
玄奘所译瑜伽论 之研究今昔 |热度 1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炒作 |更新时间:2017-06-06
玄奘所译《瑜伽论》之研究今昔(台湾)释惠敏  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法师行状》等记载中,可以知道《瑜伽师地论》(简称《瑜伽论》)之学习与翻译(647— 648)是玄奘赴印留学之目的之一。可是,我们考察佛教史上中日两国有关《瑜伽师地论》的注释情形,却必须注意如下两件事实:  一、玄奘的门下多着手于大部的注释,但是,随着时代愈往后移,渐有倾向以一卷一二卷左右的小部为主的趋势。这种小部,其目的并非作为一种注释,无宁说乃是为了整理百卷的《瑜伽师地论》,而以“科文”、“略记”等的形式来撰写,比较妥当。此盖因玄奘所传的“法相宗”,一向是以《成唯识论》为主之故。  二、在为世所知的注释之中,虽有单独解释《菩萨地》的作品,但《声闻地》的专门注释则付之阙如,此或许是值得注意的。即是有关《瑜伽论》之研究,可说佛教史上是几乎都是以《菩萨地》为中心而开展的。此一现象,在印度佛教方面也是... 
胡晓光:略论禅悟与直觉 |热度 1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冬恋 |更新时间:2017-08-29
  略论禅悟与直觉  胡晓光  禅悟是佛教瑜伽禅定成就的无上的正定、正智、正受。禅悟是主体实践,禅悟必须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所谓真参实悟、如实亲证真如法界,才是禅悟的真功夫。   凡夫无明,不识宇宙人生终极实相,即是本身自性,反外迷求,妄识分别幻相,遍计生执,把好端端的心性给埋没了,佛祖禅悟,彻见心性实相,把心性固有的妙智妙能完全的释放出来,从而使生命主体(阿赖耶识)由必然状态向自由状态质变转化升华。使凡夫的染污心性得到完全彻底的净化,宇宙人生最终极的实相大圆镜智中自由显现,禅悟妙境超越时空,超越物我,排除二元,无客无主,非生非灭,无能无所,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之境界,此无上之妙境,唯亲证者方知,未证之士,不可推测而得知其奥。   禅悟不是理智和逻辑推理的结果,所以,禅悟不属于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理性认识范畴,禅悟也不是生理感性知觉和心理直觉功能现象,所以,禅悟也... 
续高僧传(30卷)〖唐_道宣撰〗"宝 |热度 1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7-10-15
  唐 道宣撰  30卷  续高僧传序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原夫至道无言。非言何以范世。言惟引行。即行而成立言。是以布五位以擢圣贤。表四依以承人法。龙图成太易之渐龟章启彝伦之用。逮乎素王继辙前修举其四科。班生著词后进弘其九等。皆所谓化道之恒规。言行之权致者也。惟夫大觉之照临也。化敷西壤迹绍东川。逾中古而弥新。历诸华而转盛。虽复应移存没法被浇淳。斯乃利见之康庄。缺有之弘略。故使体道钦风之士。激扬影响之宾。会正解而树言。扣玄机而即号。并德充宇宙。神冠幽明。象设焕乎丹青。智则光乎油素。固以详诸经部。诚未缵其科条。窃以葱河界于剡洲。风俗分于唐梵。华胥撰列非圣不据。其篇则二十四依付法之传是也。神州所纪贤愚杂。其题引则六代所详群录是也。然则统斯大抵。精会所归。莫不振发蒙心网罗正理。俾夫骀足九达。贵踪望而可寻。徇目四驰。高山委而仰止。昔梁沙门金陵释宝唱撰名僧传。会稽释...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热度 1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17-12-26
印光大师撰李净通居士所编目录重刊序圆瑛大师序一、赞净土超胜二、诫信愿真切三、示修持方法四、论生死事大五、勉居心诚敬六、劝注重因果七、分禅净界限八、释普通疑惑九、谕在家善信十、标应读典籍编者之言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贝经流通分中,辄赞书写;厥后镌铸术兴,援义以之而代。顾其义非一,而世知每拘于福德也。今观穷乡僻壤,何莫不有贝经?斯非正法之畅流,乃镌铸福德之普行也。诚以诸经玄邃,发心宏宣者,不观所机,惟明求己福德,药与病违,遂致受者茫然;上者徒存敬而供养,下者或束置于高阁,利生云乎哉?流通云乎哉?且闻之,正法律契,象法禅契,末法仅契于净。既净矣,律也、禅也,岂不一如也?惟是法体一如,而相用万殊。不有一如之实,无以阐法体不变;不有万殊之权,何以成相用随缘?是净尚大权而导实,有开显废存之善巧焉。导实惟佛... 
巴利律藏227条戒律 |热度 1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江暖 |更新时间:2018-03-13
本文在此只列出律藏 227 条戒律的条款。整套律藏总共有六本,其中包含了批注和对戒律的种种问题。想深入律藏的人们能学巴利文或英文,来充份阅览律藏。「诸比丘,这三种东西是亳无隐瞒的照耀给人们看的。三者为何?一为明月、二为炎阳、三为如来经律也。」——《增支部.第3.13.129经》「诸比丘,海平而其水不溢于大洋,戒严而不惜身躯持之。」——《律藏.小品》「缘于此事,诸比丘,我当为比丘立下戒条。我如此做有十个目的,即为了:僧团的优越、僧团的和平、克制无耻者、善自制的比丘得安宁、制伏今世诸漏、防止来世诸漏、令无信者生信、令有信者其信增长、建立正法,以及守护戒律。」——《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只要诸比丘仍然正道而活,世上就不会少了阿罗汉。」——《长部.大般涅槃经》那先尊者:「陛下,如有位王中之王对儿子们说:『儿子们,这大国在每一方都遍布远至大洋,以我们现有的军备,要长久维持这国土是很难... 
16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 |热度 123 | 哲学宗教 | 上传: 你妹找1 |更新时间:2018-03-13
  中国通史丁编传记第一章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由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而荣登皇帝宝座的。明朝建立后,他采取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为明朝前期的社会繁荣打下了基础。与历代皇帝比较,他都称得上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尤其是他不平凡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第一节从行僧到帝王贫苦家世朱元璋(1328—1398)幼称重八,初名兴宗,字国瑞,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祖籍为金陵句容(今属南京市)朱家巷,祖上数代都是庄稼汉,由于忍受不了官府的横征暴敛,几度流浪,几经迁徙,直到他父亲这辈才落户到濠州(今安徽凤阳)。先是住在钟离东乡,后来又搬到西乡,最后总算在孤庄村找到了落脚地。  朱元璋有兄弟四人,他排行最末。他父亲名世珍,乡人都叫他朱五四,一辈子做佃客,生活十分贫困。然而,就是这个布衣黔首之家,日后却出了个帝王——大明的天子。... 
共1147本 当前第29/96页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