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深思"智者自知"的教导,觉悟必须通过直接体验才会生起,研读法与律当然是正确的,但若只是研读则仍不足。在我开始修行前,对细微罪并不感兴趣,但修行之后,即使突吉罗罪也和波罗夷罪同样重要。先前看突吉罗罪似乎没什么,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到晚上就可忏悔罪过而清净,然后可能再次违犯。 不过,这种忏悔是不清净的,因为你不会停止,你并未下定决心去改变,没有防护,未认知实相,也没有放下,只是一犯再犯。 若心毫无疑惑,违犯当下就解除 就胜义谛而言,事实上无须通过忏悔罪过的例行程序。若了解心是清净的,毫无疑惑,那些违犯当下就解除了。我们尚未清净,是因为还有疑惑,还在摇摆不定。我们并非真的清净,因此无法放下,关键是未看见自己。戒律犹如保护我们免于犯错的围墙,因此必须谨慎对应。 若你尚未亲自了解戒律的真实价值,对你来说,它是困难的。在我到巴蓬寺之前的许多年,便决定放弃金钱...
原著序第一:基督徒的思想己顺从了现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产生人类伟大的思想,而只容纳有关神的渺小思想。现代人应付神的方法,若不乾脆否定他,也敬而远之;可笑的是,现代基督徒忙著在不敬虔的世界中维持宗教活动,到头来也把神拒于千里之外。明眼人有见及此,倒想从教会中引退,不屑同流合污,宁可自行寻求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教会中人既把望远镜倒转来看神,以致把神看成侏儒,自己也就不过是侏儒基督徒;明眼人很自然不会就此满足。再者,对现代人来说,有关死亡、永恒、审判、灵魂之伟大、今生的抉择有永存的效果等思想,都属无稽;可悲的是,基督教会不但没有大声疾呼,提醒世界所遗忘的事,竟一同把这些事不了了之。对基督徒生活来说,推崇现代精神,无疑等于自杀。第二:基督徒思想己给现代怀疑主义迷惑了。三个多世纪以来,文艺复兴中自然主义的酵母,在西方思想中如癌蔓延。十七世纪的亚米纫斯学者(APminians)和...
傅偉勳美國天普大學教授頁次:118~147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04出版)117頁提要本文試用自創的「創造的詮釋學」方法,重新探索《大乘起信論》的多門教義、深層義蘊與根本實義,藉以發現能予繼承並發展此一論書既廣又深的大乘哲理的一條新時代佛法理路。創造的詮釋學分為五個步驟或層次,即「實謂」、「意謂」、「蘊謂」、「當謂」與「必謂」。在「實謂」層次,通過版本考証、原典校勘、作者傳記…等等歷史文獻的嚴密考察,儘量忠實客觀地理出作者以及原典的本來面目。在「意謂」層次,須在「實謂」的話語或文字表達之中,通過脈絡分析、邏輯分析與層面分析,對於原典儘量求得語義的了解與整理。於此層次,可以發現到以...
礼赞及誓愿向具吉祥萨迦派之众位圣贤喇嘛、法王、众生之无上导师及其众弟子顶礼!顶礼!再顶礼!鉴察无边知识诸界之殊胜无障者,常因心底慈悲眷顾无数有情众生。以其摧毁无数魔军之显赫的功业,成为与无量幻变文殊无别的上师。在全部守持佛陀教法的贤哲之中,他们是北方众生唯一智悲救护者,由三界情主多次化观的尊胜世系,我向这历辈出世的清净大德顶礼!象青莲花般光洁的文殊菩萨,幻化为天神长生世王三弟兄,四位天神以及玛桑七兄弟等,戏幻舞蹈的天神世系应赞颂。不明究里者称之为怨怒的金刚持;只知表象说与森波结仇的妙吉祥,他们是尊胜昆氏上师的无垢世系;向这密法成就的昆氏诸贤哲顶礼!由萨迦持宝山上升起的,萨迦功业如光辉的太阳,萨迦人的声名远扬四海,萨迦尊者使人心底信仰。...
No. 1591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護法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有情恒為眾苦逼 熾燃猛火燒內心善士意樂起慈悲 譬如自身皆自受敬禮善慧諸佛種 於眾煩惱皆除滅與無依者作歸依 能令極怖心安隱微笑降伏大魔軍 明智覺了除眾欲於此大乘能善住 深識愛源唯自心 論曰。謂依大乘成立三界但唯是識 釋曰。此復何意。輒名大乘。本契弘心。堅持禁戒。遍諸生品。拔濟有情。普令出離。獲得難勝。無罪之行。極妙吉祥。是諸善逝。去而隨去。無邊大路。并所獲果。圓滿尊極。餘不能知。由此義故。名為大乘。如經所說。言大乘者。謂是菩提薩埵所行之路。及佛勝果。為得此故。修唯識觀。是無過失。方便正路。為此類故。顯彼方便。於諸經中。種種行相。而廣宣說。如地水火風并所持物品類難悉方處無邊。由此審知自心相現。遂於諸處。捨其外相。遠離欣慼。復觀有海。諠靜無差。棄彼小途。絕大乘望。及於諸有。耽...
攝大乘義章卷第四斷結義七門分別(一釋名。二體性。三治斷差別。四觀行同異。五退不退分別。六品數多少。七治斷位地)。第一釋名。言斷結者。結謂結縛。惑智諸障於界內界外繫縛行人不得解脫故名為結。攝大乘云。若人修行離欲欲界見身被縛在色界中。乃至修行出無色界見身被縛在阿梨耶中。斯乃縛義即結義也。斷謂斷除。明諸聖人以三乘道為斷諸結縛故曰斷。結蓋乃約證就斷以立其名。斷謂所證。結即所斷。第二體性者。斷結法體。大莊嚴論云。二分捨用。一障分。二治分。障熟須捨。如癰熟須潰。治熟須用。如食熟須噉。論復說云。轉依有離有得。離謂離二障。得謂得二智。今具而說有其三義。一者能斷。三乘聖道無流慧焉。二者所斷。惑智二障諸煩惱也。三者所證。謂真如數滅也。此中三義俱含四諦。初道諦。第二苦集。三是滅諦。...
学而第一『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⒈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⒈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⒈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⒈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⒈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⒈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
一、向内的革命 在人类演化的道路上.是否可能在将来的什么时候,人类协全部达到开悟?今天的人类处于演化的哪个阶段? 有了人,自然的、机械的演化进程就结束了。人是无意识演化的最后产物。有了人,有意识的演化就开始了。有很多事情都要考虑到。首先,无意识的演化是机械的、自然的。它自动发生。通过这种类型的演化,意识逐步发展起来。但是,意识一出现,无意识的演化就停止了。因为无意识演化的目的已经实现了。无意识演化的需要只到意识出现为止。人已经有了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已经超越了自然。现在自然什么事情也不能做;自然的演化所能带来的最后产物已经出现了。现在,人有自由决定是否继续演化下去。 其次,无意识的演化是集体性的,可是演化一巨变成了有意识的,它就会变成个体的。没有任何集体的、机械的演化会越过人类继续进行。从现在开始,演化已经成为一种个体的进程。意识创造个体。在意识演化以...
(上篇: 佛陀示现)圣严法师 著一、如何理解佛教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
◎郑振煌讲\洪逸贞整理一九九八年元月四日讲於高雄市元亨寺「大专青年关怀社会学佛营」前言略我将在这两三个小时内介绍什麽是菩萨道的修行。我们可以从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这几个层面来认识菩萨道的修行。第一个我们先认识什麽是菩萨道的修行,我们先定义一下,刚刚已经讲过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晓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尽自己的一分心力。菩萨道的修行,顾名思义有一个「道」和「菩萨」,道是什麽?是一条路,菩萨道是一条路,是具相的路,最重要的是指这个心。在修行上有三个原则一定要掌握,也就是根、道、果。刚刚一位同学这麽问,为什麽不修佛而修菩萨道?果是在佛。我和诸位都是在凡夫的阶段,仍在根上面,我们要从根晋升到佛的阶位,必须经过这个道。为什麽不修佛?因为佛没有什麽好修啊!佛根本已经不必修了,因为他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我们...
距今五十年后你开哪种车子,你住哪种房子,你银行户头有多头钱,或你的衣服看来怎样都不重要,但世界可能会因你对一个孩子的生命很重要而变得更好。给我一个未来 我们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两条腿走自己的路。——邓肯亲爱的老师:妈妈今天哭了,妈妈问我:“裘蒂,你知道你为什么要上学吗?”我说不知道,妈妈说:“你必须上学,将来才会有出息。”我说我的将来会是怎么样的呢?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你的将来如何全看你自己了,别担心,你会做得很好。”然后她哭了,她还说:“裘蒂,我好爱你。”妈妈说,大人都必须很努力地工作,这样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老师,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就创造一个未来吗?你能为我和妈妈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吗?我爱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