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新中国近代史 >

第39章

新中国近代史-第39章

小说: 新中国近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策,我并不赞成原来生活中新中国的政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一个国家里,其公民自然要比外国人,受到优待。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为国家创造财富,提供税收,我在我的国家里,自然就应该受到优待。政府的职责,就是保护其国民的利益,这是一切现代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对于不同民族,也是一样。主体民族对国家的贡献最大,不能够受到优待,至少也应该在政策上保持平等。如果地区有贫富差距,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我可以理解。但在一个国家中,政策,甚至法律向少数民族倾斜,我无法理解,也是不能接受。
  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也是有其切实的困难。
  首先,就是互信问题。由于长期累积的恩怨,以及贪官污吏造就的矛盾,少数民族对于军政府的政策,不,是对军政府本身,并不信任。其次,是交通问题。少数民族多半居住在边远偏僻的地方,交通很差,运输成本高,生活水平自然也就不好。
  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村有”政策是自愿实施的。如果村里的多数人不同意,该政策就不实施。这不是什么好心,我的政策是为了改变国民的素质,就算被怨恨,在汉族地区也要执行。少数民族的影响则微乎其微,我自不会自找麻烦。而且,这样一来,有对比存在,军政府的威信才会更高。但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则是广为宣传,一体实施的。然后,军政府有修建了许多轻轨铁路和简易道路,来改善交通。以往安徽军政府修建的铁路都是重轨,公路也是标准等级公路。但一来建设成本高昂,建设周期长,而且这些地区的运输量有限,所以,军政府做此选择。对于运输量需要较大,较重要的主干线,军政府也修建了部分重轨和等级公路。
  此外,军政府还宣传鼓励,但没有政策倾斜,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以振兴工商,改善民众生活,并开始普及教育,推广官话。
  安徽的工业企业大体上,可分为几类:
  一,是董氏集团。董氏集团以银行、冶金、化工、机械、电力和炼油为主业,其它还有汽车、电子、光学仪器、建材、建筑等等。董氏集团的资本额,占安徽省总资本额的七、八成之多。业务也遍及安徽的方方面面。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在衣上,董氏没有直接投资棉纺织印染业,但前面说过了安徽的纺织机械多半来自董氏机械,董氏化工又基本垄断了染料的供应,再加之,董氏是世界合成纤维的巨头,董氏在安徽的衣上,影响很大;在住上,董氏水泥占据了安徽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马鞍山钢铁更不用多说,另外,董氏炼石还提供沥青、煤油等各种油料;在行上,太平汽车厂虽然不能占据100%的汽车市场,还有国外的汽车,以及三四家规模极小的作坊式民族企业,但起码可以说,董氏占据了99%的汽车市场,而董氏车辆厂干脆就垄断了火场机车的供应。惟有这食上,董式插手不多,只提供了机器设备,这方面主要是来福食品,以及部分原本经营粮食,现在使用机器加工的老字号商家。
  '注'由于粮食的重要性,军政府也制定了最低保护价,以此价格公开收购粮食。在粮食丰收的时候,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并在适当时候抛售,保持成本,平易物价。同时,军政府以贷款的形式,支持来福公司和部分信誉好的企业,收购粮食,从而控制粮食市场价格,使之不会过分波动。但董氏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把资金投向了更有前途的行业。具体行业都说了快两章了,就不废话了。
  二,是军政府投资修建的码头、公路、铁路、电力、邮政、自来水等公共设施,从而形成的运营公司,如,铁路公司、电力公司等。
  军政府连续大规模投资基础建设,大大的刺激了建材业的发展。比如说,安徽军政府在安徽修建的两条铁路,毫州——颖州——六安——霍山——安庆——合肥——巢湖——芜湖,贵池——石台——徽州——宣州——芜湖——(铜陵)当涂——马鞍山——南京,共计2300公里铁路,加之,淮(北)合(肥)铁路和津浦铁路安徽段,安徽铁路超过3200公里。而新建铁路所需钢轨350吨/公里,总计超过100万吨。此外,还有蒸汽机车、车厢,以及枕木等无数建材。虽然,董氏集团占了大头,可其余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有眼光的商人驱之若鹜,连袁世凯的钱袋子周学颍都在安徽建立了水泥厂,生产“马”牌水泥。
  三,就是建筑业。正因为军政府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而催生了大批的建筑公司。目前,最有名的有两家。一是董氏的建筑公司,无论技术、机械、还是人员、财力都是首屈一指;另一个就是张謇的淮河水利建设公司。两者都是依靠军政府的建设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后来,张謇成为水利司司长,依法将其所持有的一切公司股份转给其子,以避嫌疑。有报刊讽刺称“掩耳盗铃”,其实是实在话。然,当时情况就是如此,两公司实力最强,技术最好,又都有所准备,自然两公司就占据了大头。其他十四中等公司,分享了剩余部分,并转包了部分工程,形成第二梯队。再后,就是些小公司了,承担一些住宅、简易公路等要求稍低,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
  四,是其它新兴的私人企业。这些私人企业以纺织印染业、食品加工业、建材工业、采矿业为主。特点是,除采矿业以外,规模一般不大,但企业数量最多,是近年的投资热点,绝大多数企业为机器生产(可以免税)。所用机械自然多是董氏下属的机械厂出品,性能好价格便宜。食品加工业种类较多,如,面粉厂、大米厂、搾油厂、屠宰厂等,这是比较初级的,主要是由于政府采购,学校和军需所催生的。屠宰厂则是因为政府规定,不经检验检疫的牲畜,不得出售。像比较高级的罐头厂和食品厂则主要供军需、出口,并卖遍大江南北,很多还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出口到欧美的则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建材工业则是源于第二类企业和农村改革。农村改革需要使用大量的建材,富裕的农户,也会修建房屋,同样需要大量建材,看好的人很多。纺织印染业投资小,见效快,技术门槛低,投资者也很多。采矿业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在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几百万的都有。
  南洋兄弟烟草和张裕酿酒公司都在兴华银行得到相当大数额的贷款,取得迅猛发展。后来,这两家和张骞的大生集团、烟台牟氏集团、汉阳的煤铁集团等几家公司,并称“中南豪门”。
  此外,还有许多从事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加工业等行业的企业,数量也不少,淋淋种种,就不详细说明了。  ?
  第34章
  大家好象不喜欢这两章,那我以后干脆就列个表格算了。我写起来,也很麻烦的。
  ***************************正文**********************************
  民国三年(1914)年初,我宣布:此后的五年里,军政府每年都将投资修建2000~3000公里铁路。并向联省宣布了几项优惠政策,来鼓励工商业发展,扩大使用机器生产的工矿业,补贴造船业、航运业和机械制造业。我将邮政、电报都控制在手,成立了邮政司,并发行了邮票。董氏建立了初步的城市间电话网,成立了电话公司。
  此外,议会还通过了许多针对工商业的法案,我比较重视的法案就是《劳动法》。这是因为,其它所需要的法案,议会自动自觉就通过了。偶尔有疏漏,提醒一下,也就通过了。而《劳动法》,却是在我的积极推动下,勉强通过的。经过几次与我讨价还价,议员也不好骗了,真想念革命之初,连《公务员法案》都能随随便便通过。不说了,越说越伤心,象《劳动法》这样损害议员利益的法案,通过总是很艰难。《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工伤抚恤、工作环境和工作安全防护措施等,但没有规定八小时工作制,只是提出了设想。
  目前来说,“八小时工作制”是不现实的,它会极大的降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严重危害所有这些议员的利益。于是,我暂时退让了,把它作为设想。现在的中国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基本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最低工资标准,也是按照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计算的。至于“一个月工作二十五天,星期日休息”,则是议会为里安抚我而作出的退让,执行情况一向不如“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已经确定了,有的工人也愿意星期日工作,觉得也算变相提高了收入。(什么?你说“加班费”,中国什么时候有过这东西?二十一世纪都罕见!)只是在我的严格要求下,才逐步执行下去,那时已经是五年以后。至于传统节日的休息,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再吝啬的老板,也不会过节不放假。
  就在国内政治局势陷于纷纷挠挠之时,欧洲的形势越发的严峻起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众所周知,战争开始了。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欧战由此全面展开。
  虽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只是勉强答应蒋百里,但德国人还是切实履行了承诺。德皇威廉二世是个矛盾的人,他不断的扩充德国武力,却始终不想与英国开战。威廉二世对他的英国亲戚很有好感,所以,他不愿意相信战争。德国与蒋百里秘密约定:“如果战争在两年以内爆发,我方采取中立立场;超过这一期限,双方结成同盟”。这时候,我方自然要采取中立立场了。
  8月7日,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与我,在安庆达成协议。联省以1。8亿马克的补偿收回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包括铁路、矿山等财产,但不包括德华银行,我方会在允许的条件下,保护德国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因为联省方面的财务问题,此款项分二十年给付,年息4厘,等等——淮(河)合(肥)铁路的路权也被赎回。这个价钱不高,两条铁路就值上亿马克。基本上,属于贱价收购了上述财产,顾维钧的交涉能力不错。不过,这也是青岛方面,有求于我方,不得不在这里,给我方一点儿便宜。说到底,这些财产,德国终归是保不住的,卖一点,是一点。
  当日,联省国防军就进驻青岛,宣告收回德国在此的一切特权,解除德军武装,接收包括五艘舰艇在内的一切武装——德国远东舰队开战之初即在司令斯佩中将的带领下逃出青岛,躲藏在南太平洋加洛林群岛。随后,国防军第一、第三、第十、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步兵师和第二炮兵旅全军进驻山东。其中第三、第十六步兵师和第一炮兵旅驻守青岛地区,第一步兵师防守济南,其余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步兵师分驻山东各地。
  尽管,汪道铭非常想率领第一步兵师战斗在前线,但作为总指挥,他努力克制住自己。汪道铭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后恐怕很少能直接参与战斗了。汪道铭首先下令山东军事管制,有行为可疑的一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