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兵魂回档 >

第837章

兵魂回档-第837章

小说: 兵魂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断然不可能这么快临摹达到如此神似,甚至超越的地步。

    要知道,华夏的书法都是跟古人学的,怎么可能超越古人?毕竟现代书法不是天天需要的,有打印机,有钢笔,连老人也一样,除了练习,和平时写一写,根本不会长时间写书法,自然更不可能超越古人了,起码来说很难。

    字如其人,他们当然懂,而且深信不疑。

    眼前的事实已经说明了,那即便是宋代的,也是摹本,不是真迹。既然不是真迹,那就是仿品。最多就是宋代仿品。

    同时,世界各地正在观看这场突如其来的书法较量,还是跟古人较量的,看着屏幕上的字,懂的,都看出了门道。不懂的,也看出了三幅字相当的像。

    华夏更是一片欢呼。

    这一段经文,足以说明史料馆的镇馆之宝不如了,那不是什么高深的眼光能看懂,懂点,就能看出端倪。不用评判,宋老他们已经胜利了。

    宋老在下面议论纷纷中,见那些家伙没有人说话,遂笑了笑,站前半步说道:“熊本先生,字已经写好,您是不是发表下意见?”

    熊本纲一脸阴沉如水,眼睛滴溜溜的乱转,想找出个办法扭转。

    但这是实况转播,已经不是可以事后掩盖的了,必须找到一个能让大家信服的说法,打破不利的局面。

    宋老见他不吱声,干脆转过头说道:“大家看到了,我的字有其形,也难以做到有其神,因为我没有上过战场,而唐老却是一位将军,在华夏建国后,打过几场硬仗的,尤其当年的反击战,更是血水里摸爬滚打,亲自上阵,他最能领会那种血战沙场的意境,相信大家也看出了,他的佛经里就包涵着铁血的杀戮,不屈的战魂,但这些,还不足以说明这佛经是假的。”

    宋老的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愣了。

    明明胜券在握,为何要自己推翻呢?

    宋老在幕古熊毅和熊本纲一心里一喜的刹那,笑了笑说道:“当初我判断这是仿品的依据,一个是字迹有形无神,另一个是这几幅字,是揭层描写的。”

    揭层……

    所有人都有点发蒙。

    宋老指着展柜里的佛经说道:“造假的人为了某得更大利益,费劲的用双钩填墨做出了摹本,跟着,待墨迹干透,将宣纸浸泡特殊水中,将纸张一揭为二,重新粘上一层在背面,字迹这边再描画,这样一幅字就变成了两幅,比双钩填墨省事,却不能力透纸背,也使其神韵更淡。”

    “大家请看,这张纸的这个位置有块瑕疵,这是揭开纸张时留下的伤痕,放大,就可以看到里面那层的纸张并不是如表面一样陈旧,显得有点新。做旧,只能做到表面,内在很难。不信的话可以用水浸泡下,当场就可以揭开,揭开后,就可以看到下面的一层并无墨迹。”

    宋老的话音落下,交流团里首先议论了起来。

    显然,大家注意到了神韵的缺失,而后门造,这个技法很纯熟,只是毁了无数宝物。宋老一说,交流团里熟悉后门造的都恍然。

    听着宋老侃侃而谈,幕古熊毅和熊本纲一的汗下来了。

    这个位置当时鉴定他们都有看到过,但并没有看出什么来,只当是宣纸分层所致。但现在这么说破了,是浸泡还是不浸泡?浸泡,就彻底证实了仿品,背面显然不见得有字迹。而一体的,墨汁会渗透到下一层的。

    这一刻,连信心满满的那些砖家也都一样,后悔了,这么大张旗鼓,无法收场了。连上面的高层也后悔了。这会中断直播?那更完,那小岛国更是个笑柄。

    现场刚出现沉闷,小丫头不合时宜的站出来说道:“你,是不是该给我道歉了?”

    熊本纲一一怒,但却不能发作,阴沉着脸说道:“小姐,这些都只是宋老先生一面之词,怎还不能说明是我输……”

    他还没说完,现场,乃至电视前就一片嘘声。

    这是明摆的,不用揭开,单单看字就看明白了,就这还死不承认。

    嘘声中,小丫头不干了,一把抓住薛郎的胳膊声音带着哭腔说道:“狼哥,他骂我……”

    薛郎在熊本纲一错愕了下的同时,上前半步,隔着几米远盯着熊本纲一,面色不善。

    小丫头更是直接伸出头,冲熊本纲一做了个鬼脸,娇声说道:“你才小姐,你一家都小姐!”

    文化差异,估计也就华夏的女孩子,女士对小姐俩字忌讳,他国还真是尊称。

    熊本纲一脸上的表情还没落下,突然感觉两腿一麻,身子一虚,一下子跪了下去,隔着几米远,笔直的跪在了薛郎和小丫头面前。

    这个动作吓了大家一跳,小岛国的人脸更是瞬间变色。

    这等于熊本纲一承认这是仿品了,道歉认输了!还是跪拜!

    可熊本纲一满脸通红,却无力站起,两手撑地也没能站起身,更像是五体投地跪拜道歉一般。而脸上的红色,却可以理解为羞愤。

    完了……

    他面如死灰。

    而其他在场的和看着转播的小岛国人,也都神情低落,知道这下再也无法挽回了。要不,刚才胡搅蛮缠还真能糊弄过去,不承认那是仿品。

    从第一次转播,宋老说出高仿俩字开始,到现在才三个小时多一点,这次仿品风波彻底无法挽回了。

    可惜,这才开始而已,今天,注定是东都史料馆跌入深渊的一天。

 第0885章 连阴雨

    熊本纲一跪在地上,死的心都有了,可却说不了话,站不起来。

    但这个时间并不长,短短一两秒而已,他奋力撑住两个手,却突然间来了力气,一下子站了起来。

    “八嘎……”

    随着身子站起来,熊本纲一憋在心里的咒骂跟着冒出了口,等发现的时候已经秃噜出去了。

    等他回过神,看到的则是一片吃惊的眼神,他立时意识到,他这下出名了。

    宋老微微笑了笑,没有落井下石。

    小丫头却不惯着他,探头说道:“熊本先生,这就是您的家教?别以为我听不懂,市井恶毒的谩骂都能出口,您的家教真不敢恭维。”

    现场了解事情始末的憋着笑,但也有窃窃私语的,嗡嗡声不绝于耳。

    电视前,更是笑声一片,肆无忌惮。

    尤其华夏,看到小岛国人吃瘪丢人,更是畅快。毕竟已经赢了,踢馆成功。

    幕古熊毅等人已经不看他了,实况转播,世界上不知道多少人再看呢。他以前不论什么成就,这一跪,这一骂,也啥都没了。

    熊本纲一更是感觉天都塌了,这一刻,他只想着离开这里。

    在小丫头话音落下的一刻,他突然发力,撞开拦路的身影,跌跌撞撞的直奔大厅门外而去。

    现场乱了下,但没有谁去关注熊本纲一。

    宋老适时的说道:“诸位,这些佛经已经定论,不需要科技手段检测,因为造假的手段高明,根本检测不出,除了对字的了解和感悟的经验外,这类的高仿基本可以乱真,但我要说的却不是这个,看到这是高仿,我心里更有一种欣喜,或许,真迹还在华夏,或许,某一天真的会面世,就跟书圣王献之的真迹一样,重新被世人看到,谢谢各位。”

    宋老的话听不出什么毛病,但就是为了传达这个信号,或许某一天,这些佛经的真迹会出现在华夏的展览馆里,不是国家的,也是华夏目前最知名的华文博物馆内。

    宋老说完,上前将墨迹刚刚有点干的两张纸分别收起,一张递还唐老,一张递给左伯阳。

    幕古等人没有阻止,不管这个动作合不合适,他们也没有拿来说事。

    他们这会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连那些记者也蒙了,但还是出于职业的关系,准备匆匆结束转播。

    就在这时,两个博物馆工作人员匆匆赶来,在馆长耳边耳语了几句。

    馆长听完大惊,连招呼都没顾上打,匆忙离去。

    到了这,这场精彩的书法较量就算落幕了。

    幕古这会能说啥?说那些佛经是真品?较真的话,你拿出来浸泡下?最好的就是不吱声,不承认,不反对,客气的请这帮人离去。

    可是,他们是离开了展览馆,但展览管理这会已经乱套。

    不是有人捣乱,而是严正要求史料馆给出个说法,为何拿仿品糊弄游客。

    这不是书法那边引发的,而是在瓷器,青铜等这些大件的展厅里爆发的。

    不等宋老他们离开博物馆多远,一段段的视频就传到了互联网,并疯了般的转载。

    有了刚才宋代佛经的事件,这些照片也好,视频也罢,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的延续。

    那就是东都史料馆是不是都是仿品,就没有真品存在?

    等这里的馆长赶去其中一个展厅的时候,已经无法控制,只好下令闭馆。

    闭馆,当然并不容易,人家花钱了,你闭馆,引起的争吵越来越多。

    而人群里,总有几个明白的,聚集在某一个展品跟前,详细的探讨真伪。

    强拉硬拽?都是外国人,这点真的很困难。

    在瓷器主展厅,那个青花人物大罐跟前,两个小不列颠的游客隔着玻璃拿着放大镜细致的看着,想确认这是不是假货。

    就在乱哄哄的人群里,一个华夏的中年人摆了摆手,用英语说道:“两位先生,别看了,那是个民国高仿。”

    民国高仿?

    两个小不列颠的游客显然也是此道中人,闻言不解的问道:“先生,这釉色对,胎对,看不到足,看不到款,您怎么就认定是民国高仿?”

    那个中年人手里拿出了个强光手电,笑了笑说道:“你们说的没错,但这个釉色发青,不通,不透,不过并不能说明这就是民国高仿,您二位先生请站在那个方向,一看便知。”

    说着,站到了展品的斜对面,打开了强光手电。

    两个小不列颠的游客闻言站在了这人指定的位置。

    周围看热闹的立时聚拢起来,任凭工作人员如何客气,就是不走。

    两个小不列颠的游客刚刚站定,俩人几乎同时发出惊呼。

    “迈高……真的是民国高仿……”

    惊呼中,各自掏出手机,对着那个位置就拍摄起来。

    周围的人立时兴奋了,居然看出高仿,一定有诀窍。

    于是,都纷纷要求看看,怎么判断那么准确,连实物都不用上手看就能断定。

    他们的要求很快被两个小不列颠的游客接纳,并提醒他们看的角度。

    挤上前的游客一看,看到强光手电照射的位置上,两行字迹赫然出现,就跟视觉错乱一样,但相当清晰。

    字迹上一行是寒江蓑瓮,下一行是民国11年金陵。

    可移动下脑袋,换个角度,字迹又不见了。

    这下让大家大为惊奇,一阵阵惊叹中,对于这个精美的瓷瓶是不是高仿没人在意了,反倒对这个留款大是赞叹和好奇。

    足足闹腾了五六分钟,大部分人看到后,在正面无论如何找不到痕迹,议论纷纷的时候,那个中年男子被围住,不得已笑着解释道:“这是民国时期一位不出名的瓷器大师的作品,之所以不出名,因为他的仿品,很难有人找到仿品印记,导致并无人知道此人的存在,至于印记留下的方式,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