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然爆发的基本依据。
与其他国家不同,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共和国存在的不是“物资严重过剩”的问题,而是“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也就是说,其他国家拼命消耗库存、为经济发展提供活力地时候,共和国却得小心翼翼的利用有限地资源、合理分配经济资源与社会财富、以此推动经济发展。
按照顾卫民的说法,即便将2026年底完成地目标降低一半,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赵润东肯定给顾卫民打了招呼,不然顾卫民不会准备得如此充分。王元庆提出为战争留下额外预算后,顾卫民就拿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评估报告。
如果战争在半年内结束,在不考虑装备损失地情况下,根据军人伤亡的情况,战争支出在15000亿到18000亿之间,战后国防力量重建等将耗资12000亿到15000亿,总支出近3万亿元。
如果战争持续1年,直接支出将超过35000亿,间接支出3万亿,总支出近7万亿。
如果战争持续2年,直接支出将超过8万亿,间接支出55000亿,总支出超过14万亿。
如果战争持续2年以上,总支出很有可能超过20万亿。
非常惊人,也非常令人震撼的一组数据。
虽然王元庆不知道顾卫民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但是有一点可以承认,战争支出有多无少,规模扩大后,花钱比流水还快。按照顾卫民的说法,半岛战争将耗光共和国5年内的所有积蓄。
让王元庆感到惊讶的是,顾卫民不再反对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王元庆提出尽快拟定详细的战争预算、提前采购各类战争物资后,顾卫民拿出了另外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明确提到了进行战争准备的主要事项。
装备的问题不大,毕竟共和国的武器装备保有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即便某些保有量较少的先进装备,战争时期的生产能力都比平常时期高得多。以J…14战斗机为例,一条生产线在和平时期的年产量不会超过200架,保证能够留住足够的熟练工人;战争时期,只要解决了原料与配件地供应问题,月产量就能超过100架,如果培养了大批熟练工人,年产量完全有可能突破2000架。即便是相对特殊的海军舰艇,在确保原料与配件供应的情况下,建造速度都能比平时提高一倍以上。
大规模战争,弹药等消耗类物资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武器装备。和平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大量囤积弹药,因为大部分弹药不能像处理二手武器一样赠送给其他国家,如果不在战场上消耗,还得花钱销毁。以美国的空射巡航导弹为例,和平时期的存量不到1000枚,在伊朗战争地头几天就用掉了近千枚。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工业,有胆量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存量不多地先进弹药吗?
光有物资无法打赢战争,还得将物资运送到作战部队手中。后勤保障能力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严峻挑战。
为了打伊朗战争,美国动员100多艘巨型货轮,平均每天向前线运送15000吨各类战争物资,为此在运输途中每天消耗近5000吨各类物资。虽然朝鲜半岛就在共和国身边,有丹东、临江、图门3条铁路通往朝鲜,但是陆运的能力不如海运,还得考虑铁路线遭到轰炸的风险。
顾卫民没有介绍朝鲜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内的情况。
3铁路线,最多保证15万地面部队地作战消耗。算上公路运输,扣除战争对运输能力的影响,最多保证20万地面部队在前线作战。因为朝鲜没有足够地国防工业基础,还非常容易遭到打击,所以还得考虑为朝鲜军队提供必要的援助。如此一来,能够派遣7个军在前线作战就非常不错了。
部署在国内的空军仍然需要足够的后勤保障。幸运的是,共和国拥有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足以满足后勤保障需求。
顾卫民提到地最后一个问题连王元庆都没想到,既伤亡军人的救治与安置工作。
有战争就有伤亡,老挝战争暴露出了共和国在军医队伍建设上地不足。即便可以在战争时期动员各大军事医院、以及地方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得在距离前线不远地后方,最好在国内设立战时医院,为伤员提供最好的救治服务。与其他动员相比,因为牵涉到了非军事人员,所以难度相对大一些。
按照顾卫民地意思,除了中央政府之外,还得发挥地方政府、特别是战区附近的地方政府的能力,分担中央政府的压力。
王元庆暂时没有同意顾卫民的建议,因为赵润东明确说过,要“低调”。
忙了一天,确定主要问题后,王元庆给国务院部署了任务,让顾卫民全权负责相关准备工作。
谢绝了顾卫民准备的晚宴,王元庆与叶致胜离开了国务院。
“元首肯定给顾卫民打了招呼。”上车后,叶致胜就谈开了,“不然今天不会这么顺利,还好,免得我们浪费口水。”
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总是喜欢戴着眼镜看别人。顾卫民是老赵亲手提拔起来的,虽然某些时候与我们的见解有冲突,但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时他不会比我们差。之前大家都在为和平努力,随着爆发战争的可能越来越大,继续为和平努力变得没有意义,不管是谁,都会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改变态度,应对新的局面。”
叶致胜笑了笑,说道:“王哥,我还得继续向你学习啊。”
“慢慢来吧,你还年轻。”王元庆也笑了起来。
这时,车内的电话响了起来。叶致胜迟疑了一下,王元庆也皱起了眉头,因为打进来的不是普通线路,而是军情局专门设置的保密线路。
卷七 半岛硝烟 第17章 大战在即
见到李存勋与刘晓宾,王元庆叫上叶致胜,让焦魃山推掉了晚上的安排。
见到留下来的叶致胜,李存勋与刘晓宾有点不太自在的样子。
“你们认识,我就不多介绍了。”王元庆知道李存勋与叶致胜的关系,“我在国务院忙了一整天,连晚饭都没有吃呢。小李,审讯有结果了?”
李存勋点了点头,朝叶致胜看了一眼。
不自在的原因不是不能当着叶致胜的面谈国家要事,而是在引发东海战争的保钓事件后,李存勋亲自审讯了叶致胜。
叶致胜尴尬的笑了一下,也有点不太自在。几年前,他在李存勋面前就像一只蚂蚁,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现在却成了掌握着共和国实权的国家副元首的首席顾问。
“是啊,我们跟小叶早就认识了。”刘晓宾帮李存勋解决了问题,“当初,为了担保小叶,老李冒了很大的风险。”
“往事就让它过去吧。”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说正事吧,要不边吃边说。”
“不用了,我们吃过晚饭才来的。”李存勋将一份文件交到了王元庆手上,说道,“审讯结果出来了,很出乎我们的预料。”
“这么快?”
“耍了点小把戏。”刘晓宾呵呵一笑。说道。“老李亲自出马。别说高野那智。就算是村上贞正。唯一地选择也得老实交代。”
李存勋瞪了眼搭档。没多说什么。
迅速翻看了文件。王元庆地眉头锁到了一起。
“有什么大收获?”叶致胜打破了沉默。
王元庆将文件递给叶致胜。说道:“确实出乎我们地预料。日本连最基本地技术都没攻克。看来我们一直高估日本地技术实力了。”
“潜射弹道导弹属于顶尖技术装备,不但投入巨大,还不会轻易出售给其他国家。五个核大国中,英国早已放弃自行研制,转为从美国引进。别说日本,任何从头做起的国家没有二十年以上的技术储备都难以取得突破。”李存勋拿出香烟,迟疑了一下,说道,“虽然日本在上个世纪就掌握了运载火箭技术,抢在我们前面发射了人造卫星,但是运载火箭技术与潜射弹道导弹技术地跨度非常大。按照高野那智的交代,ZX…1已经彻底下马,ZX…2的研制工作一直不顺利。CIA的分析判断非常准确,日本在2033年之前不可能研制出潜射弹道导弹。”
“可靠性有多大?”
李存勋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高野那智地精神防线已经彻底崩溃,我有绝对把握。”
王元庆冷笑了一下,沉思起来。
“如此说来,日本有绝对的必要推动半岛战争。”叶致胜合上文件,接住刘晓宾递来的香烟,说道,“十年之内都无法研制出潜射弹道导弹,村上贞正与东机谷胜肯定担心我们在找其他理由单独打垮日本。与其单独与我们交战,还不如趁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借助美国与韩国地力量对付我们。”
“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王元庆长出了口气,说道,“高野那智的话证实了我们的担心,战争肯定会在年内爆发。如果我没猜错,此时日本外务大臣与韩国外长已经达成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和解协议,为柳宗纯挥师北上奠定了基础。”
“问题是,日韩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非常强大,且相互敌视。即便村上贞正与柳宗纯愿意联手,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民众的思想观念。村上贞正还好说,毕竟发展核武器、打赢独岛战争,让他拥有了无人能够企及的威望与影响力。韩国局势刚刚稳定,柳宗纯靠鼓吹民族主义上台,在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地情况下,与日本和解,等于葬送政治前程。别说民众不会答应,连军队都不会答应。”
李存勋与刘晓宾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叶致胜的观点。
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我觉得,反而是村上贞正的日子难过,柳宗纯的处境理想得多。”
3人同时皱起了眉头,都有点不太相信王元庆的判断。
“这么说吧,在独岛问题上,日韩和解的前提是日本让步。”王元庆拿起香烟,没有急着点上,“日本民众的胃口远远超过了韩国民众。历史上,日本曾经独霸亚洲,拥有与美国同等的大国地位。虽然被美国控制了数十年,日本民众地奴性大大增强,但是在军政府上台后,特别是在村上贞正执政期间,一系列强硬政策激发了日本人的斗志、唤醒了日本人的野心。相对而言,韩国处处宣扬‘大国思想’,不正是自卑心态的直接体现吗?别说普通韩国民众,就连柳宗纯都承认韩国只是地区强国,从未想过韩国能够成为全球大国。在柳宗纯提出的发展计划中,除了统一,就是收复独岛。”
“心态只是一部分,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确实如此,但是心态能够决定一个国家地基本政策。比如,炎黄子孙都在为中华民族复兴努力奋斗,我们的基本政策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日本与韩国地这点差别,足以决定两国的基本情况。千万不要低估政治家地手腕,只要日本在韩国问题上做出让步,柳宗纯必然大做文章,宣扬韩国已经在独岛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转移国内矛盾。如此一来,他地地位不但不会被削弱,反而会更加巩固。只要让军人相信,韩国有能力通过一场闪电战完成统一,军队就会竭力支持柳宗纯。”
李存勋与刘晓宾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王元庆的分析。
叶致胜迟疑了一下,没再反驳。
“村上贞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韩国那边一动,日本民众坐得住吗?独岛战争后,日本民众既信服村上贞正的能力,又对村上贞正有了更高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