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全军撕声大喊,各个都眼圈转红,有的更是哭了出来。
夏侯惇自信的喊道:“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对方将重兵都集在我军的后方,虎牢关却无重兵,只要我们取了此关,不但可以活命,见到自己的妻儿,甚至还可以带着勇士的光辉,见到自己的妻儿,你们愿不愿意,随我一起攻克虎牢关?”
夏侯惇坐于战马之上,身披着曹操送的龙鳞甲,在阳光下,发出摄人的光辉。显得更加的高大、威武。
诸位将官士卒见主将如此威武,各个不由高喊“愿意”,接着这样的声音迅速向周围传开,整个大军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士气在瞬间上涨。
夏侯惇再道:“为了早一些领赏,早一天见到自己的妻儿,全军随我杀啊!”
大军向一股不可阻档的洪流向虎牢关涌去。
夏侯惇知道自己激励起来的士气,虽然很强、但是却不可持久、只要势头一过、就再难将它重新凝聚起来,于是夏侯惇一路命全军急行,不敢做任何耽搁。
不过一个时辰,大军就已经到了虎牢关下,夏侯惇见城上只有依稀数百人,顿时大喜过望,立刻下令让弓箭手列在阵前射击。
接着夏侯惇的军中出了一百多个小队,每队十一人,其中十人共握着一杆长数丈的木棍。另一人则在棍前。众人一阵快跑,便将此人顶上了关墙。(注:资料上说东汉的虎牢,是迁都洛阳之后,将军冯意重修地。历轻两汉四百余年修茸扩建。城高四十多丈,依山势开合。险峻异常。我觉得不太可能,依照汉带的测量单位一丈等于234来算,虎牢关就有我们现在的36层楼这么高。我晕啊!36层楼,这实在太假了,我家住在八楼,向下望去心里都有些发毛,要是真的36层楼,那这城怎么攻,城门怎么造,所以我这里就不按照资料来写了。)
不过,那士兵一上关墙。还没有看清楚关上有多少人就立刻被一位等候多时的士兵斩杀了,源源不断的士兵被送上了城墙,可各个都在短时间内,销声匿迹,仿佛送上去的全是死人一般。
夏侯惇渐渐感觉到了不对。
这时,后军一阵混乱,张辽领着大军杀了过来。夏侯惇大急亲自领军去阻挡、命副将李乐继续指挥攻城。
突然,一声炮响,隐藏在关城上的五干飞羽弓骑,突然出现在城墙上,箭雨对着关下飞射而出。
飞羽弓骑的成员,经过了近五年的训练,各个都是出色的弓箭手,几轮箭雨射下,关下立刻就有了近千人中招。
夏侯惇知道中计,冷静的拨马疾走,向后方撤退。
这时,关门大开,典韦、赵云各领一干骑兵,分两路向夏侯惇军冲去,他们手中各执兵器,冲进了夏侯大军的队伍之中,来一套剑劈枪刺,劈一个就成两段,刺一个就亡一个,目的就是要把近八万人分为一个个段落。
两路大军借着地利的关系将夏侯惇的军队围困了起来。
夏侯惇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领着士兵拼死向东杀去,虎牙枪随手飞舞,转眼就杀了二十余人,枪头都被染成了鲜红。
夏侯惇和张辽又在阵前相遇。
张辽方天化戟一挥,笑道:“元让将军,我们又见面了!”说着,飞戟直刺夏侯惇胸口。
夏侯惇怒吼一声:“张辽,你别得意的太早,早晚有一天,淳必取你首级。”
连续几枪逼退了张辽,向另一头冲去,张辽并不回马去追,只是向前冲杀了过去。
夏侯惇诧异的望了张辽的背影一眼,向前继续杀了过去,途中又遇徐盛,两人只战了三合,徐盛就敏感的避开了夏侯惇。
夏侯惇心中的诧异更甚,他摇了摇头,甩去了杂念,继续向前突围,过了半个时辰,夏侯惇终于杀出了山谷,朝东方逃去。
张辽来到关前,并没有进关、也没有去帮助赵云他们去收拾那些被他们切割成一块块,无战斗信念的残兵,而是又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打开来看了一看。见上头写道:“休息盏茶时间。立刻转向东方追击夏侯惇部队。”
徐盛接过了张辽递来的纸条看了看,不解的问道:“将军,为什么军师的第二个锦囊,让我们冲乱他们的阵型,放他们一马,此刻又叫我们追击呢?”
张辽沉声道:“别管这么多,整队去!盏茶后,出发!
“是”徐盛高高的挺起了胸膛高声领命而去。
却说,夏侯惇杀出了重围,狂奔了一路,赶到道口、见后面张辽等人没有赶上来,也就放下了速度。
这时夏侯惇有些灰心的叹了口气。张辽这匹夫怎么突然间这么厉害了,难不成在洛阳的田丰赶来虎牢关相助了……
还没有想完,猛的一阵喊杀声传来,只见旁边大道上一军冲杀了过来,这些士兵夏侯惇已经见过多次,是镇守虎牢关守将魏延的曲部,各个都是精锐,战斗力不容小看。
夏侯惇正在气头上,见魏延对他冲来,出马大喝道:“手下败将,安敢放肆!……杀!”
可是此刻夏侯惇的军队又是中计,又是逃命,哪里还有士兵在战、见巍延大军冲了过来,还没有战,就开始混乱了。
夏侯惇大喝一声,对上了魏延。
“当”的一声巨响,夏侯惇连人带马被劈得倒退一步,两个手臂一时间就开始发麻了。
魏延见了不由嘲笑道:“就这水平,也配说大话!我真是见识了!”
夏侯惇更是羞愧得满脸通红,不在说话、长枪一浪接着一浪向魏延攻去,魏延也不防守对攻了过去,一场厮杀,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魏延大吼一声,狂攻了三刀,夏侯惇已露败象,一杆长枪苦苦支撑着对方的攻击。
本来。魏延的武艺是比不上夏侯惇的。可是夏侯惇连连苦战,从开始到现在滴米未进,无论是在心里还是在力量都比不上刚刚吃了一斤干肉的魏延强大。
这时后面突然喊声震天,无数刘备军士兵追了上来,为首的正是张辽和徐盛。
夏侯惇顿时大骇。一直抵挡魏延骑兵攻击的夏侯士兵,被张辽、许盛这么一冲。登时溃不成军。化做鸟兽四处逃散。
夏侯惇也强行逼退了魏延,向小路逃去。
张辽、魏延、徐盛追杀了一阵,这才大胜回营。
虎牢关议事厅里。
张辽高兴的说道:“这一战打得真舒坦,平时这夏侯匹夫没少用大军来我军前逞威风,现在总算是好好教训了他一番,真是大快人心!”
一旁的魏延却高兴不起来,本来他是想擒了夏侯惇立功升官的,可是现在本来到手的鸭子飞了,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
张辽也发现了魏延的神色有些不对,经过了长时间的相处,魏延的脾气细心的张辽,怎么可能察觉不出来。拍了一下魏延的肩膀。笑道:“要立功有的是机会嘛,何必急在一时,等日后大战的时候,还怕没有攻立吗?”
魏延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只是丢了大功,心里有些不舒服,经好友一说也就释然了。
这时,罗灵风走了进来,站在堂上。
“见过军师,末将有礼了!”众人各个都恭敬的行了一礼。
罗灵风吩咐将士缴令。
在古代平时大战并不需要缴令,只需要说一说战果就可以了。不过此刻事态紧急、此战是只许胜,不许败的战,因此张辽、魏延在出征前都领了“军令状”。在军中“军令状”是神圣的,下令必须上缴,违背了“军令状”无论是谁几乎都只有死路一条,当然凡是都有例外啦!就象演义中的关羽就是被诸葛亮利用“军令状”来收服他的心的。
张辽、魏延纷纷上缴了军令。
罗灵风也大势褒奖了他们一番。
张辽这时问道:“军师,辽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罗灵风微笑着道:“文远说的是那三个锦囊吗?”
张辽点了点头。
罗灵风道:“第一个锦囊是意思不用我说文远也知道了,是为了在虎牢关下伏击夏侯军,令文远将军真正疑惑的应该是第二个锦囊吧?”
张辽再次点了点头。
罗灵风接着笑道:“第二锦囊上是让你们主动避开夏侯惇的主力、以边路消耗对方的兵力,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麟断定,若是和夏侯惇在虎牢关下强行攻打,就算再加上文长的五千士兵,也绝对抵挡不住夏侯惇突围。
夏侯惇是曹军第一战将,不但勇猛过人,在统军上也非常的有见地,对方共有七、八万精兵,若是逼的太紧,不流一条生路,就会引得夏侯大军起破釜沉舟之心,七、八万精兵为了活命,别说你们三万多士兵、恐怕就是有十万,也未必阻档的了。
正是如此,麟刻意放了夏侯惇,让他们突围出去,夏侯惇的粮草己经被截,他逃回的路线一定就是曹仁镇守的荥阳,麟便让文长在半路以逸待劳、迎头痛击、再让文远来个长途追击、攻其不备,如果我没有猜错,夏侯军一定会因为士气低下,而四处逃窜。“
“军师神算,正是如此。”张辽佩服的说道。
罗灵风笑了笑。严肃的说:“文远、文长、文向,虎牢关就交给你们了,现在麟就要前往颖川了。”
3…250下卷 第250章 虚惊一场
“驾、驾、驾……”
一片片吆喝声,在山林边响起。
若是有人在附近观看的话一定会为此大吃一惊,这草原上特有的万马奔腾的场面,此时此刻正在这中国的中心——中原出现了。
一千五百多名优秀的牧手挥动着长达二、三丈的马鞭,快速的趋赶着万匹骏马在路上奔驰着。
不过,这其中有两点和草原上群马不同!草原上的万马各个都是空着身子,而这万匹骏马的马背上,都绑着两袋货物,还有就是这些马的马蹄上都裹着一层厚牛布。这奔跑声就远不如草原上的响亮。
罗灵风此刻正在骏马群后头吃着灰尘。要说这些骏马来头可是不小。
当年,在治理益州的时候,由于蜀道难走,就算有着木牛流马,在坑哇之地也很难通过。
后来,马超就提议用“百岔铁蹄马”来搬运。百岔铁蹄马生活在北方的百岔沟中,沟内小山环抱,乱石遍布,道路崎岖。但百岔沟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而百岔铁蹄马正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培育出来的。它的绝活是蹄质坚硬,不易裂缝,在乱石遍布的崎岖山路上也如履平地,而且不但可以供人骑乘,拉车用挽也是一把好手,耐力更是远胜于寻常马匹。
于是军中就通过马超和羌族的关系用重金、摈铁和食盐换来了两万匹百岔铁蹄马,解决了物质难运蜀中的这一难题。
此番罗灵风用的正是骏马运粮的招数。由于由虎牢关散往颖川的途中,道路崎岖,非常的难走。罗灵风就想到了用速度、耐力都非常出色,并且善于山道的百岔铁蹄马来实行计划。
他早就算计好了时间,将一万五千匹百岔铁蹄马以运粮的方式送到了虎牢关。在破了夏侯惇后,立刻就乘机带着五千“飞羽弓骑”赶着一万五千匹百岔铁蹄马向颖川飞奔而去。
好在“飞羽弓骑”里的战士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从西凉招募来的战士。赶马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当然这也在罗灵风的算计中。
“浩纹。还有多长的时间才能到达颖川。”罗灵风骑在的卢上对着身旁唯一知道路的樊成问道。
“大概还有两天的路程吧!这路我也只是走了两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