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写得挺不错,只是好像不是你所书?”李世民看着那一手非常不错的字体,好奇地问李业诩道。
“陛下,这是臣口述,让员外郎裴行俭手书,这些日子忙得事儿多了,臣感觉有些头昏脑胀,想偷懒一下!”李业诩笑嘻嘻地说道。
“嗯,文笔不错,能激起男儿的血性,!” 李世民点头称道,继尔又恍然大悟样,“对了,朕记得你让次说过裴行俭这个人,此人一手字甚是不错,朕还让你将此人带入宫让朕见见,只是你都没带来!”
“陛下,没有您的特旨,一个六品的员外郎如何敢进宫见您!”李业诩有些想翻白眼,你这个当皇帝的自己忘记了,没再提起,谁敢带那个小子进宫来。
“那是。待募兵之事过去,空闲下来,你再带他来见朕吧,这些日子朕也确实没得空儿!”李世民自嘲地一笑。
“是,陛下,!”李业诩应道,又从怀中拿出另一份稿子,道:“陛下,这是臣所提组建我大唐军事学院的建议,还请您过目!”
“哦?!朕是记得你以前说过,只是为何现在正式提出?”李世民接过李业诩手中的稿子,并没打开看,“各卫军组建正在进行中,兵部各官员还有军中主要将领,都忙于此事,现在讨论组建军事学院的事,恐怕并不是最佳时候!”
“陛下,组建军事学院,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论是在筹建、选址、人员配置、师资力量、管理人员、授课方式、教材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此时我们已经开始全面的军制改革,为了军队战力进一点的提高,应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新组成的卫军很多,经过系统训练的各级军官人数偏少,这使得各卫军只能逐步建立,因此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下级军官,必须得将军事学院的建设提上日程!”李业诩吞了口唾沫接着道:“就比如我们这次要负责具体训练任务的各中下级军官,都是从特卫和左、右卫中原先成建制的队伍中提拔和选取,而这些军官原本可以在军事学院培训的!”
“贤侄,如此训练方式不是很好吗?”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这些中下级军官,在各卫中经过了系统的训练,熟悉了各方面的训练方式,再分布到各卫军中,让他们带兵训练,也就不需要再到什么军事学院中学习了!”
“陛下,若原先特卫及左右卫中大量的中下级军官都分散到各卫军中,那原来这三卫军战力必定大受影响,若此时发生战事,这些卫军因少了许多善战的各级军官,战力大减,可能就无法参加战斗,这肯定是陛下不愿看到的事!” 李业诩有些着急地说道,想不明白李世民怎么不明白这个道理,一支战力强大的军队,如何能拆分?“而提供高素质军官的这个任务本来可以由军事学院来完成的!”
这次组建新的军卫,李世民不是都不同意苏定芳和郑仁泰两位将领分开,还有在特卫军中保留了大批原来的各级军官,就是怕影响特卫军的战力,万一有战事不能出征!
“朕知道这个理。”李世民听了却并没表示什么,“只是朝中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臣明白了,!”李业诩恍然,这皇帝又把自己当枪使。
“那你今日就与朕说说,军事学院都有哪些作用?”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盯着李业诩道。
“陛下,臣在这份奏报中都有讲述…”李业诩指着放在李世民面前的那份厚厚的奏折道。
“这奏折朕稍后再看,!”李世民有些玩味地说道,“朕今日想听你讲述!”
“那…臣就讲讲,!”李业诩有些气结,自己已经写了那么多,李世民也不看,还要自己讲,当皇帝的就不知道讲话也是件很辛苦事,特别是长篇大论,就不怕自己讲这么多话累着吗?
自己累趴下,可是少了一个能干的人为你卖命的!
不过李业诩也不敢发牢骚,只得坐直身子,开始讲述!
“所谓军事学院呢,那是一所教育和培养军官的军事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各级军官,要让他们做到战时能指挥,平时能管理。对各类武器熟悉,在军中起着中坚的力量…”
这是军事院校培养各级各类军官最重要的目的,军队的初级和中级,甚至是中高级指挥军官,不仅要自身素质不错,而且要学会用最好方式带兵、如何管理,在有战备需要时,还要善于组织和指挥,甚至在主将出现阵亡时,下一级的军官都能临时替代指挥,而不会使军中出现溃乱。
在以后。随着军器监各类新式武器的研制生产出来,这些武器的使用和保管,也是各级军官都要熟悉掌握的,军事院校的培训,使他们在跨入军队带兵以前,就懂得必要的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这对提高所领部队的战力,也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军事学院的授课内容,可以是以往各兵法大家写成的兵书,也可以是我朝军中能征善战者的用兵心得,由军中有威望者,或者理论方面在行的武将讲述,总结以往多次战事的经验与教训,以敌为师,这比以往军中武将只面授几名弟子强得多…”
讲课的内容,可以包括初级的行军布阵方式,训练士兵的方式,还有在各种地形环境下作战的方式,而讲述这些东西的,可以是军队中那些有名的将领,李业诩所指的甚至包括自己的祖父李靖,让他们把各自的兵法都留存下来,以免随着他们的年老去逝,所有的兵法心得都随之消逝。
“而且军事学院在培养各级军官时候,可以加大思想方面的教育,使这些军官们都有满腔的忠君爱国思想…”
思想方面的教育在培养军官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后世的解放军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若军中各级军官都是狂热的李家王朝的拥护者,大唐帝国的捍卫者,那整个军队都将牢固地团结在皇帝的旗帜下,为大唐而战,而不会发展演变成一些高级军官手中的私人武装,再加上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那叛乱的事将很少有可能发生!
李世民听了这一点,两眼冒光,死死地瞪着李业诩。
李业诩所说的这一点,对李世民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当皇帝的最怕的就是臣子们有二心,担心手握重权的朝臣们造反,若所有的军官或者大部的高级将领都唯当朝皇帝的命令行事,那李家江山不就是固若金汤了吗?
“陛下…”被李世民瞪得有些发毛的李业诩轻声地唤了下。
“嗯,朕在听着,你继续讲…”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鼻子,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李业诩也知道,这一点说到了李世民的心槛上去了。
见李世民恢复过来,李业诩也继续说道:“军事院校招收和培养对象,在文化基础、身体素质、思想境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军校生至少要识字,这样才可以用文字交流,看得懂书本和教材,还有一些图例,而现在大唐百姓中识字的人并不太多,这就必须得在民间先一步开展初级教育。
“陛下,若要让我大唐在军事、科技、文化方面进一步领先于诸国,那必须得让更多的人识字,学习知识…”
“嗯,这一点也讲在挺在理,让更多的百姓家子弟能进学堂念书识字,确实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李世民点头称道,“此事过些日子再议,你继续说…”
“军事学院建立后,只要无战事,大批的高级或者中下级军官,可以在学院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各级军官的军事素养…”
李业诩用这点结束了今天的发言。猛地喝了一大口茶,大半天讲下来,都口干舌燥了,这还是挑最重要的几点讲,幸好面前还有一杯茶水。
“完了?”听李业诩不再说,李世民一愣道,似反应过来般,拿着李业诩的那份奏折,呵呵笑了一下,“贤侄所说,让朕受益匪浅啊,朕将好好在拜读你所写的,有不解地方再找你问询!”
“是,陛下,!”李业诩大喜,知道李世民终于被说动,有这个打算了。
若大唐有一所或者多所军事方面的院校,那各级军官整体的素质肯定会有大幅的提高!!
第四卷 军魂 第四章 坊间传闻
在李业诩寻思着是否应该告退时。李世民却站起了身,在他面前踱了几步,斜着眼看着,“贤侄,朕好奇,你脑中为何有这么多别人想不到的主意?”
“陛下,臣喜欢胡思乱想,也就想到一些事儿,还希望您不要责怪!”李业诩眼睛看着前方,故作一副恭敬状答道。
“为何其他人想不到这些事儿?连朕也想不到?”李世民却像似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陛下天天忙于国事,考虑的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些小事儿自然是想不到,!”李业诩表情不变地说道,“其他同僚们也肯定琢磨着他们要打理的事,自是想不到这些闲杂的东西。”
李业诩话虽如此说,心里却在大骂李世民怎么老是来问这样无聊的问题,难道要自个说出来,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才罢休?
“你说的这些是小事儿吗?”李世民一呆,有些恼怒地说道,旋即又似回过神来一般,收了表情。“好了,不说这个,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是否有些日子没回府了?”
“陛下,臣已经有几天没回了,!”李业诩老实地回答,大唐朝廷中,勤于朝事的人虽不少,但如自己这般忘我工作的人还真不多。
“忙着事儿也不能不顾家,听说你的妻妾也都有了身孕,要多回去陪陪,今日没什么事,就回府去吧,!”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道,“事情忙过去一阵了,你就在府里休息几日,有空上街去走走,听听百姓们如何议论这次兵制改革及将要进行的募兵之事!你可明白?”
李业诩听着李世民所说的,纳闷着这皇帝这么变得如此婆妈了,听到最后才明白是让自己去街上探听情况。
不过这事倒是乐于去做的,有可能还可以公款吃喝。
“陛下,臣明白,!”李业诩应道。
“你去吧!”
………………………………
回到兵部官署,李世勣已经离去,裴行俭还在忙着,李业诩稍收拾一下,吩咐裴行俭及其他下属一些事儿。也就准备回府去。
“李成、李成,今日我们回府去,!”出了皇城门,李业诩吩咐自己的亲卫道。
这些天李业诩就在兵部官署内随便躺靠着睡,跟随的亲卫也一道和他这样简单休息,几天下来都有些发困了,该回府好好歇息一下。
“是,少爷,!”精神看上去挺好的李成和李万等人听到李业诩的话,也一阵惊喜。
跟着自家少爷实在是辛苦,整天忙着事儿,在城内,离府并不远,都几日未回去,连吃饭也是简单的用餐,几天下来,肚子都少了一些油水。
“哎,今日还早,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吃一顿,以解这几天没吃好东西的馋?”李业诩抬头望望老高的日头说道。
“少爷,那好啊。”李成听了更是惊喜,“少爷,我们这些日子可都饿着肚子呢!”说着嘻嘻笑道,“少爷,只是没有人陪你喝酒呢!”
除了在作战时候有过几次外,他们这些亲卫在长安时候从来没有和李业诩同一张桌子上吃过饭,今日亲卫人数不少,可以凑一两桌,但李业诩只有一人,难道要单独坐一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