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望,大家都公认他的政治、军事路线正确,然而,临时中央从上海进入中央苏区后,轻而易举地夺了毛泽东的权,以错误的政治、军事路线,代替了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之所以会如此,苏区的同志相信党中央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如果不是毛泽东在组织路线上失掉了一部分人心,要想在中央苏区排斥毛泽东、当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像何笃才那样的一批优秀干部莫名其妙地被打成“AB团”分子,继而被错杀,黄克诚在痛惜之余,又无可奈何。
仅仅借助于抵制和拒绝执行命令,看来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自己又有多大能力去避免滥捕乱杀呢?
千万不能盲目服从,以防犯错误,再次留下终生遗憾。黄克诚下定决心,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也要尽可能保护那些无辜蒙冤的同志,使之免遭厄运。至于个人的安危,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秋意浓浓。赣南某地。一个村庄的路口。
一个年轻的红军排长正率领战士们阻击敌人。他已经率领全排打退了敌人的第四次进攻了。临时挖就的掩体前倒满了敌人的尸体。
硝烟在小路上空弥漫。
一条灰色的人影穿过茫茫烟雾,飞奔而来。来人是红三师一个团的参谋,他急匆匆赶到那个排长身后,不容分说,一把拽住他的胳膊,拉着就准备走。
“干什么?!”红军排长骤然一愣,“老子正在打仗,敌人马上又冲上来了。”
“三班长,你来指挥!”来人也不分辩,给三班长下了一道命令。
然后,他悄悄对红军排长说道:“上面开了个‘AB团’名单,其中有你,马上要来抓人了,快走!”
话音刚落,他又准备拖着红军排长走。
“妈的什么耳巴团、鸡巴团?”排长忍不住骂了起来,“老子是红军排长!”
一边说,他一边试图挣扎出来人的那双大手。
来人顾不得再多讲,扯住那个红军排长,径直向深山密林跑去。
穿过一片荆棘,拨开齐腰深的茅草,两人走向了一座山洞。山洞阴森、幽深,不过并不冷清,偌大一个山洞里已经横七竖八坐了十几个人了。
红军排长定睛一看,全是红三师的人,有自己所在团的团长、政治处主任,两个连政委,还有一些看起来面熟的同志。不一会儿,红军排长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同志与自己一样都被打成了“AB团”,差点就被枪毙了,是师政委黄克诚自作主张,不顾个人安危,派人把他们藏进这个山洞的。
原来,何笃才等人被肃掉后不久,肃反委员会又给黄克诚送来了一份红三师“AB团”分子的名单,命令黄克诚按照名单一个一个去抓,进行审查处理。
黄克诚注意到,这份名单里多数是连队基层干部。如果他们全是“AB团”,以前那些仗都是怎么打的?黄克诚觉得实在荒唐。
所谓“审查处理”,黄克诚心里清楚那将意味着什么。这么多基层干部,是一批宝贵的财富啊,基层指挥员肃掉了,谁来指挥打仗?黄克诚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头顶。
他找到肃反委员会,极力向他们申辩:“以前是说地主富农钻进革命阵营破坏革命,要进行阶级决战,可是在你们所要抓捕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是地主富农,全都是经过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干部,他们怎么会是反革命呢?”
肃反委员会的人个个一脸严肃,一边挥舞着名单,一边有恃无恐地大声说道:“已经有人供出他们了,一定要把他们抓起来审查!”
黄克诚的意见他们拒绝接受,反而责令他尽快按名单抓捕“AB团”。
黄克诚无可亲何,回到师部。
他绝对不会相信这些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与敌人奋勇拼杀的战友是什么“AB团”,是什么反革命。不过,硬着头皮去顶,也无济于事,既然肃反委员会已经作出决定,消极反对只能招来横祸,何笃才他们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于是,黄克诚急中生智。他先派人悄悄告知这些所谓的“AB团”分子,让他们暂时上山,找个山洞躲藏起来,等候消息。
这样,这些所谓的“AB团”分子来到了这个山洞。
每天,黄克诚都派人悄悄上山,给这些人送饭吃,并叮嘱他们千万不要下山,以免被肃反委员会的人发现。
当肃反委员会来抓人时,他们才发觉红三师的“AB团”分子踪影皆无!他们只好空手而归。
肃反打“AB团”的同时,蒋介石并未停止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因此,一方面肃反工作紧锣密鼓,不少同志被错杀,战斗力有所削弱;另一方面,红军又战事紧急,几乎每天都在打仗,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拼杀。
战事频繁,那么多基层指挥员因为被错打成“AB团”分子,躲藏在山洞里,造成基层指挥员缺乏,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黄克诚想了个折衷之策:遇到打仗时,他就派人把躲在山洞里的人叫下山,让他们回各自的队伍带兵打仗;战斗一结束,这些人立即上山躲藏。
这种作法是冒有风险的。这些同志时刻有被抓捕的危险,但是他们仍然下山,指挥队伍勇猛地投入到每一次战斗当中,没有一个趁机逃跑。
不仅如此,他们纷纷向黄克诚表白:宁可牺牲在战场上,也决不当逃兵,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元愧于党,无愧于革命!面对这样一些同志,黄克诚十分感动。
这么好的同志,怎么会成了“AB团”!
没有不透风的墙。仅仅过了十多天,事情终于被肃反委员会察觉了。
在一次战斗刚刚结束之后,几个没有来得及上山躲藏的同志被肃反委员会派来的人抓住了,时隔数日,便被杀掉了。肃反委员会驻地。
黄克诚全无往日文质彬彬之态,气冲冲闯进了肃反委员会办公室。
“为什么要滥杀无辜?”黄克诚质问肃反委员会的人,“他们不是什么‘AB团’,是革命的忠诚战士,党的好干部!”一听到几个未来得及上山的同志被捕杀,黄克诚再也坐不住了,他要当面向肃反委员会讨个公道。
黄克诚痛心疾首:“你们这是干了件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黄克诚,你要注意立场!”有人站出来,指名道姓说。
“什么立场?他们明知自己上了名单,一旦被你们抓到就活不成了,还照样勇猛杀敌,冲锋陷阵,有这样的‘AB团’吗?”黄克诚据理反驳,义正辞严。
肃反委员会的人早就对黄克诚有所不满了。黄克诚一直对肃反打“AB团‘有意见,态度消极。上次肃反,他所在的团只打掉了百把人。这次,他更是抵制肃反委员会抓人,不但不抓还放任他们指挥红军打仗。
因而,肃反委员会的人也不甘示弱,指责黄克诚肃反态度消极。
黄克诚据理力争,双方大吵一通。
回到师部,黄克诚暗自悔恨,没有保护好这些同志,使这些好党员、好干部遇害。
他哪里知道,厄运正向他袭来。
没几天,肃反委员会派人来红三师,将黄克诚抓了起来,进行所谓“审查”。
至于抓捕缘由,他们早就炮制好了:黄克诚这个人有问题,一贯右倾,有“AB团”之嫌疑。
黄克诚被抓的消息很快被彭德怀知道了。这位正直的红军高级将领禁不住拍案而起,他大声质问肃反委员会:“你们凭什么抓捕我的师政治委员?!”
肃反委员会的人原本认定黄克诚是“AB团”分子,准备杀掉他的,面对彭德怀的质问,他们又拿不出黄克诚是“AB团”的证据来,于是他们只好向彭德怀解释:“黄克诚在肃反问题上表现右倾,是个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右倾?”彭德怀严肃地说道,“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可以斗争嘛,不应该用捕杀的办法!”
肃反委员会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于是,他们又将黄克诚释放了。
不过,师政治委员一职被撤消了,并且黄克诚被勒令不准再带兵。
政委可以不当,兵也可以不带,赋闲休息可不行。黄克诚便向彭德怀请求,要么到连队去当一名普通士兵去打仗,要么随便给分配点工作干。
彭德怀还是十分赏识黄克诚的。黄克诚那耿直的性格,彭德怀早就有评价——比彭德怀还像彭德怀。他怎么舍得让一个师政委,戴着副大眼镜片子,去当兵打仗?
彭德怀批准了黄克诚的请求,将黄克诚调到了军团司令部,让他当了一名秘书,主要督办前委党务方面的工作。
对自己先是被抓,然后又很快被放出来,黄克诚并没有仔细思考内中缘由,毕竟是战争年代,哪里有时间计较个人得失呢。
黄克诚毫不知晓是彭德怀在关键时刻救了他。彭德怀一向光明磊落、正直无私,因而也没有向黄克诚谈论此事。
这件不能称其为秘密的“秘密”,在两个人之间隐藏了二十余年。
直到1959年庐山会议,这件事以一种证明他们两人有“父子关系”的方式被披露出来,黄克诚才知晓此事。不过,那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对彭德怀救命之恩的感激,而是感到愤怒与受到侮辱。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他与彭德怀之间纯洁的同志关系、革命友谊玷污了!
调到军团司令部不久,黄克诚便被派往寻乌调查肃反打“AB团”的情况。
寻乌,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一个较为富庶的边贸小城。
毛泽东那篇著名的《寻乌调查》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寻乌可以算是老革命根据地了,土地斗争开展得较早,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革命热情也很高,因而群众基础好;再加上当地党组织工作扎实,群众对红军十分爱戴。凡有部队路过这里,老百姓不但热情欢迎,还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红军。冬日的寻乌街头,冷冷清清。
黄克诚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来到寻乌县城。
队伍走在街道上,很少见到行人。偶尔有人站在房檐下,但是看见黄克诚他们走来,便唯恐避之不及似的关上了房门,就连擦肩而过的行人也对他们十分冷淡。
原来,苏区各根据地都搞起了肃反运动,不少优秀的地方干部被肃掉了。
寻乌也不例外,这里打“AB团”闹得人心惶惶,很多人无辜受难,老百姓对此心中有气,十分不满,所以就对红军采取了这种消极冷淡的态度。
黄克诚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心情十分沉重。
回到军团部,他将在寻乌的所见所闻向军团前委一一作了汇报,说到动情处,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对前委领导们说:“我们不能再搞自相残杀的蠢事情了!否则,我们将变成孤家寡人。”
黄克诚的这句话后来被应验了。他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描述:主力红军长征之后,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无法坚持,这除了敌人的“围剿”封锁之外,还与打“AB团”扩大化而脱离了苏区的人民群众有很大的关系。
以后陈毅同志曾对我讲起过,他说胡灿原来在兴国一带的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肃反中胡灿被杀,当地群众无不病哭失声,他们对这种做法非常不满意。后来陈毅到了兴国,当地群众时他很冷淡,胡灿的母亲还当面质问陈毅:“我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你们为什么要把他杀掉!”问得陈毅无法回答。
1931年下半年开始,中共中央开始发出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