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多。重伤一千五百多,失去战力,不能重返战场的,有四百多。”周阳看着伤亡统计,眉头一挑道:“侯产儿的二十万大军,逃掉的不到一万人,其余的不是做了我们的刀下亡魂,就是成了我们的信使!”
“我们用四千二两百多的代价,换了十九万多匈奴,天,这……”李广拈着胡须的手僵住了。
汉军战死三千八百多,加上不能重返战场的四百多,付出的代价就是四千两百多。而匈奴,却是死掉十九万多,这阵亡比太惊人了,都快接近五十人了。就是说,汉军战死,或者失去战力一个,匈奴就要死掉近五十人。
这是一个奇迹,在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迹,李广想都不敢想。不要说想,就是做梦都不会梦到。
不仅李广惊讶,就是张辟彊他们也是惊诧不已,有些难以置信。
“这没错吧?”周阳抚着额头,也有些难以置信。
“大帅放心,肯定错不了!”卫青非常肯定。
虽然汉军的战力惊人,却是没有想到,竟是如此的惊人,周阳还真是有些难以相信。仔细回想,不会虚报。
灭东胡,剿灭乌桓,汉军几乎没有损失,汉军主要的损失是与匈奴大战。虽然说,汉军占有绝对优势,匈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如汉军,可是,战场上刀枪无眼,流矢横飞,谁也不敢保证有好运气,受伤死亡很正常,只要受了伤的,都会计算进去。
这阵亡比例,实在是高,比起梦幻王朝,唐朝的全盛时期,还要稍微高上一点点,尽管不多,周阳足以自豪了!
三百三十三
“这也太夸张了!”周阳看着统计数字。惊讶未退,抚着额头,笑道:“这也是好事,匈奴不再强横了!”
“说得对!匈奴战力不如我们,是该我们报仇的时间了!”张辟彊很是欢喜:“这么多年来,都是匈奴压着大汉打,就没有大汉压着匈奴打的事!这一次,我们不仅压着匈奴打,还把匈奴吃得死死的!”
“是呀!是呀!”李广他们齐声附和。
“嗯!”周阳点头,深表赞同。
数年前的那一仗,汉军虽然取得了大胜,可是,汉军的压力太大,身为统帅的周阳,比谁都清楚,那压力大到何种程度了。
当时的汉军,要骑兵没骑兵,要利器没利器,要先进的战术没有先进的战术,要什么没什么,根本不敢与匈奴打野战。为此。周阳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能用的办法全用上了,这才有那一场胜仗。
如今,汉军正好相反,要什么有什么,骑兵、强弩、陌刀、战马、长矛、手弩、环首刀……只要周阳要,汉朝就拿得出来。要多少,有多少,根本就不用愁。
来到汉朝好几年了,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就这一仗,周阳打得最是顺手,最是称心,因为这是“富裕仗”。
“接下来的事,就是收地!”周阳脸一肃,开始分派任务了:“东胡很大,虽然我们灭了东胡,剿灭了乌桓,又大败匈奴,可是,我们能掌控的地方,并不大。得趁此良机,开始收地。全军分散,各自收地。卫青!”
“末将在!”卫青上前一步,大声领命。
“你率军去高句丽!”周阳大声下令。
高句丽,现在的朝鲜是也!
“诺!”卫青应命。
“李广朝西。公孙贺往北,公孙建往东!”周阳扫视众将。
“诺!”李广他们站得笔直,挺起胸,大声应命。
“我提醒你们一句:从此以后,东胡是大汉的土地,你们不得妄自杀戮,得约束三军,要秋亳无犯!”周阳目光炯炯,打量着众将:“当然啦,不愿归顺大汉者,杀无赦,不必留情!”
“诺!”众将的应命声响起,好象炸雷在轰鸣。
周阳手一挥,他们快步出帐,率领汉军收地去了。
“二叔祖,这治理的事情,还是得你来。”周阳看着张辟彊,笑道:“如今,收地不过是一场行军,会非常顺利,地域陡然增加。除了你,没人能治理好。”
东胡已灭,乌桓、鲜卑、匈奴,这些阻碍汉军收地的因素不复存在,只要汉军所到之处,必是望风而降,这土地增加相当快,除了张辟彊,还真找不出一个能处理此事的人。就是周阳,自问也不善长此事,非得张辟彊担任不可。
“大帅放心,此事我会处理!”张辟彊欣然领命。
收地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只有零星的战斗,对于汉军来说,一个冲锋就能解决,就是高句丽,也是望风而降,愿归入大汉。
地域增加实在是太快,尽管张辟彊有着不凡的政才,也是忙得团团转,周阳不得不帮忙。
在二人的努力下,东胡之地有序的归入汉朝。
在这之外,周阳又挑选不少东胡人,把他们收入军队,训练他们,准备与匈奴厮杀。
……
长安,未央宫,猗兰殿。
景帝面容憔悴,靠在软榻上。王美人端着药碗,正在一勺一勺的给景帝喂药。
“这药真苦呀!”景帝轻声感慨:“为人莫生病,生病就得受苦!”
“皇上,瞧你说的,药能不苦吗?”王美人浅浅一笑,媚态横生:“良药苦口,苦的药就是好药。”
“不通,不通!”景帝摇头,很不赞同:“匈奴打了大汉数十年,让大汉苦不堪言,难道匈奴也是一剂良药?”
“皇上,瞧你说哪去了?”王美人嗔怨道:“这是吃药,那是国事,不同的事。”
“药也好,匈奴也罢,都是让朕苦!”景帝翻翻眼睛:“最苦的还是匈奴,朕是苦了数十年!先帝、高祖,哪一个不苦匈奴?”
“咚咚!”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只见刘彻和主父偃、申公、董仲舒、周亚夫他们快步进来,个个脸上带着喜色,刘彻走路跟风一般轻快,好象在飘。
“见过父皇!”刘彻几下飘到景帝榻前,向景帝见礼。
“太子。有喜事?是不是周阳有捷报传来了?”景帝眉头一挑,脸上泛着喜悦。
“父皇,不是捷报……”刘彻的话才开个头,就给景帝打断了:“嗯!吃败仗了?”
“父皇,你容我把话说完嘛!”刘彻坐下来,提起拳头,给景帝捶肩,笑嘻嘻的道:“父皇,这可是大捷报!大捷报呀!”笑得嘴都裂成了荷花。
“什么大捷报不捷报的?捷报就是捷报!”景帝眉头一拧,有些不悦。
“皇上,你有所不知道。这真的是大捷报!”申公笑呵呵的接过话头:“从未有过有的大捷报呀!”
“申公,你怎么了?把话说清楚!”景帝脸一沉。
“诺!”申公欣然领命:“皇上,此次的捷报与众不同,比起长城大捷都不同……”
“申公,你怎么说话的?你这个学问大家,说话颠三倒四,说了半天,还没说出所以然来。”景帝忍不住埋怨一句。
“呵呵!”申公不仅不当一回事,反倒是笑得更畅快了:“皇上,容臣把话说完。长城大捷,大汉虽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把匈奴五十万大军杀得溃不成军。可是,大汉的伤亡大呀,将士们人人带伤,战死十来万,那是何等的惨烈。”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代价很小?”景帝明悟之人,一听便明白,虎目猛的睁圆了,问道:“我们伤亡多少?”
“皇上,我们一个要换五十来个匈奴。一换五十呀,不敢想,不敢想的事!”主父偃接过话头,不住摇晃脑袋:“天啊,起孙吴之辈于地下,也不过如此嘛!”
“一换五十?”景帝猛的翻身坐起,眼睛瞪得象铜铃,声调拔得老高,好象见到仇人似的,大吼起来:“主父偃,你没说假话?”
不能怪景帝,一换五十,这是很惊人的伤亡比了,在历史出现过几次,没人知道。只知道一点,这是罕有的事情。
数十年来,匈奴压着汉朝打。汉朝的伤亡居高不下,往往是一个匈奴,要换好几个汉人,甚至十数个汉人才能换一个匈奴。如今,竟然颠倒过来了,是五十个匈奴才能换一个汉军。
如此高的伤亡比例,即使匈奴以前压着汉朝打,也是没有过的事情,要景帝乍听之下相信,不是难,是很难!
刘彻抓过一件袍子,给景帝披在肩上,笑道:“父皇,我也难以相信,可是,那是姐夫亲笔报来的战报,能有假吗?”
“周阳没虚报吧?”景帝仍是有些难以置信。
“皇上,请过目。”董仲舒笑呵呵的取出竹简,递给景帝。
景帝手一伸,一把夺在手里,展开竹简,浏览起来。一双虎目越瞪越大,比起牛眼睛还要大,死死盯着捷报,双手不住打抖,说话结结巴巴:“这这这……”
“父皇,你是不信姐夫?”刘彻笑问一句。
“咕!”景帝喉头发出一阵古怪的声响,却是没有说话。
“皇上,这事是有些难以置信,可是,这是周大帅亲笔写就的奏章,不会有假!”董仲舒忙提醒一句。
“这事是太难以置信。可是,这是周阳亲笔写的,周阳再三说,他也难以置信,一而再,再而三的核实,准确无误,朕能不信吗?”景帝紧紧抓着竹简,猛的跳将起来,仰首向天,大笑不已:“哈哈!哈哈!”
“哈哈!”景帝的笑声不断,畅快无已,不停的在殿里走来走去,快得象在飞。
“天呐!一个换五十个,起孙吴、商鞅、蒙恬之辈于地下,也不过如此,不过如此!”景帝兴奋之情不减,一个劲的道:“大汉之军如此骠悍,何愁匈奴不破?何愁不破匈奴?”
在此战以前,尽管知道汉军的战力很强悍,远远超过匈奴,却是没想到,是如此的强悍。如此悬殊的战殒比,等于是说,匈奴伸长了脖子,任由汉军在砍。
那可是匈奴,强悍的匈奴,压着汉朝打了数十年的匈奴,他们等于是猪,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这是何等的让人欢喜!何等的让人激动!
景帝足足畅笑了一盏茶时分,这才好这容易平复下来。
“皇上,还有喜事呢!”申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说,什么事?”景帝拈着胡须,站得笔直,好象利剑般挺拔,似欲刺破苍穹。
“皇上,大帅把两万多投降的匈奴砍了一条腿,一条膀子,要他们爬,要匈奴爬回龙城去!”申公大声说道。
“好!匈奴可恨,就是要这样!”景帝虎目中精光四射:“单于知道了,肯定会吓破胆!”
“是呀!”刘彻扶着景帝,笑道:“父皇,姐夫如此做,就是为了要给单于送一封信,这信就是:龙城见!”
“龙城见!”景帝狠狠一握拳,大声赞赏:“说得好!说得好!太好了!此言,可佐酒,拿酒来!朕要痛饮千杯!”
“皇上,仓公说了,你如今不能饮酒,还是别饮了!”王美人急得不行,忙劝阻。
“仓公的话不可信!”景帝一挥手,笑道:“如此美事,不能痛饮,非人也!一定要饮!一定要饮!”
“父皇,这饮酒是应该的。”刘彻冲王美人一闪眼,笑道:“可是,不能光饮酒,我们得商议一下,如何与单于龙城相见!”
“对对对!”景帝在刘彻肩头轻拍一下,甚是欣赏:“太子,你长大了,有见识!此战之后,情势大变,大汉已经具备了远征大漠的实力,是该直捣龙城的时候了!来,都聚过来,我们好好议议。”
“诺!”主父偃他们应一声,围坐在一起。
“东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