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350章

大汉帝国-第350章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胡百姓踊跃报名,要求从军。这事,周阳就派给了张辟彊处置。他对东胡很是熟悉,才具非凡,由他处置再合适不过了。
  张辟彊也不推辞,欣然领命。张不疑帮着打下手,两兄弟齐心协心,开始运作起来。周阳从汉军中,挑选了一批头脑灵活的兵士,交给张辟彊统领。
  张辟彊把他们派作军官,分散到军队中去。有了这些汉军精锐在,不怕东胡人闹出事来。相信,不久之后,这会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
  让周阳惊讶的是,张辟彊的才干,远远超越常人,就是朝中那些大臣,诸名主父偃、申公、董仲舒他们,也是比不过。
  他办事的效率非常高,而且还别出心裁,效果非常好。
  挑选出一万东胡人后,张辟彊就不再挑选了。这是初步挑选,要适可而止,太多了,就会出事。得消化了,再来挑选。
  张辟彊把这一万人集中起来,宣布军规军令。东胡人和匈奴人一样,自由散漫,没有什么军规军令约束,一听军规军令,脑袋立时就大了,很是不愿遵守,有人就叫嚷起来了。
  二话不说,张辟彊一声令下,这些叫嚷的人就给汉军拖出来,当着一万人的面,重重责打一番。如此一来,那些有心叫嚷的东胡人,不敢再有此心,只得老老实实的遵守号令。
  威一立,指挥起来,就好多了。
  张辟彊深通恩威之道的人,暗中观察,发现有人不错,就把他们叫了来。当众夸赞一番不说,还赏了他们一定数量的牛羊。
  这一赏不要紧,却在东胡人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东胡打仗,所有缴获,几乎是归了那些官员将军,兵士能有口汤喝就不错了,赏赐更是没有。
  张辟彊这一赏,东胡兵士就认定,汉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要赏肯定要赏,无不是自我激励,要做得更好,力争受赏。
  既有威,又有恩,东胡兵士充满了希望,对汉朝寄予了厚望,无不是努力训练,盼望着与匈奴大战一场。
  事到如今,东胡已经灭亡了,周阳派人把东胡君臣送去长安。
  另外,周阳派人打听东胡和匈奴的动静,一边清点缴获。东胡虽已不复存在了,可是,东胡的残余势力仍是不小。东胡最大的两大部族,乌桓部和鲜卑部就是大患。这两部里面,乌桓部的实力仍存,没有受到丝毫损失,是周阳首先要解决的。
  至于鲜卑部,因遭到匈奴重创,反倒在其次了。
  乌桓部有近百万口众,十万大军,此时正奉东胡王的命令,赶去北方与匈奴交战。若是不处理掉,将是无穷后患,周阳派出一拨又一拨侦骑打探其动静。
  缴获远远超出了周阳的想象,看着报上来的清单,周阳眼睛瞪得老大,不住抚额头:“天呐,这么多?”
  缴获的骏马二十多万匹,牛羊数以百万计。东胡一亡,东胡王的财产全部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其丰厚程度真是让人惊讶。
  “大帅,我估算了一下,别的不说,光是这牛羊,就够我们十万大军支用很长时间了,在这里打个三年五载,都不用愁,不用从内地调拨粮草了。”李广笑呵呵的道:“当年,我们与匈奴大战,缴获那么多的牛羊,可是,我们的人太少,不能带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多心疼呀!如今,这些全成了我们的!呵呵!”
  回想当初与匈奴大战的困境,周阳仍是有些头痛。那时候,汉军不够强大,能深入草原的只有一万骑兵,还是周阳临时拼凑起来的。为了迅速离去,只能把骏马带走,至于牛羊,能烧则烧,能杀则杀,不能烧不能杀的,只能“还”给匈奴,让人痛惜。
  虽然汉朝百姓不以牛羊肉为主食,可是,让他们来滋补身体,还是有莫大的好处。条件所限,不得不放弃,周阳不知道惋惜过多少回。
  如今,骏马、牛羊,一样不落,全成了汉军的战利品,汉军的实力已经大不相同了,周阳说不出的欣慰!
  “大帅,要不要下令,不要运粮了?”卫青问道。
  “嗯!”周阳爽快的点头,道:“去传令吧!”
  “呵呵!”公孙贺笑得特别开心:“我们才进入东胡多少时间,就不需要再运粮了。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也不对嘛!”
  “哈哈!”周阳他们给他一句调侃话逗乐了。
  这是以战养战,其好处就是可以越打越强。要是没有这些牛羊,十万汉军的粮草,就要动用不少人来运输,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当初商议时,周阳就在这方面下了不小功夫,笑道:“早知如此,当初在长安,我何必费那么多的神!”
  “打仗嘛,总得做足功夫,要准备周全!”卫青点评一句:“这是大帅一直打胜仗的原委所在!”
  这倒是一句大实话,周阳之所以能打胜仗,除了他用兵奇诡以外,还有万全的准备,各方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哪怕是细节问题都不放过。
  “大帅,这么多的牛羊,我们吃也不吃不完,留下来的话,又没人放牧,这要如何处置?”公孙贺问道。
  缴获太多了,也是一个大麻烦。这么多的牛羊,汉军得派人看守,就需要很多人手。更别说,这全是活物,要给喂养草料,不要然,就会掉膘。每只羊掉一斤膘,那就是数百万斤,够十万大军食用很长时间了,这事得想个妥善之法。
  “去把二叔祖请来吧!”周阳抚着额头,这缴获多了,也让人头疼呀。
  张辟彊很快来到,把清单一看,也是吓了一大跳,笑道:“大帅,你这是打仗,还是在抢劫?这么多!”
  “多了不好,要少了才好?”周阳反问一句。
  “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是,得妥善处理。”张辟彊笑着道:“大帅,我琢磨着,这些牛羊除了供大军食用外,还可以运一些回内地,卖给百姓,可以换很多军费。如此一来,朝廷就少拨军饷了。”
  “此议极好!”对这提议,周阳没有理由拒绝。
  “另一部分,交给我来处置。”张辟彊里精光闪烁:“作为犒赏之物使用。我那一万东胡兵士,他们不稀罕金银珠宝,对牛羊特别珍视。等他们立了功,就赏他们牛羊,他们肯定会欢喜无已。”
  在东胡之地,货物奇少,除了牛羊还是牛羊,金银珠宝没什么用处,换不来财富,只能用作装饰品,镶镶牙之类的。
  对于牛羊就不同了,那是东胡人的生活之资,没有了牛羊,就要饿肚子,是以东胡人对牛羊特别珍视。
  若他们立了功,赏他们牛羊,比赏他们金银更让他们欢喜。若是赏他们金银,说不定他们还以为汉朝在坑他们,在耍滑头。
  “用东胡的牛羊来赏赐东胡兵士,你这是牛毛出在牛身上!”李广拈着胡须,大笑起来。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就没遇到过如此之事,哪能不开心。
  “这叫牛毛用在牛身上!飞将军,当年要你读书,你要打先生,你现在知道学问不够了吧?”周阳指着李广,调侃起来。
  “……”
  李广无言,直翻白眼。
  “哈哈!”张辟彊、卫青、公孙贺他们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合。
  此次出兵,可以说兵不血刃就灭了东胡,缴获还如此丰厚,解决了大军补给问题,他们的心情着实好。再给周阳这一说笑,个个乐翻了天!
  三百一十八
  周阳的帅帐,赵破奴气喘嘘嘘的进来。周阳拿起一袋马奶子,递给他:“先喝点,喘口气。”
  “谢大帅!”赵破奴谢一声,接过马奶子,一仰脖子,牛饮起来。“咕咕”声响成一片,比起渴牛喝水还要凶猛。
  一袋马奶子下肚,赵破奴干燥的喉咙终于回润了,这才道:“大帅,乌桓部奉命北上,却并没有北去,就在我们前面四百多里处安营扎寨。”
  “他是惧怕匈奴吧?”周阳摇摇头,脸上掠过一抹讥嘲之色:“物以类聚,鸟以群分,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臣子。东胡王胆小怕事,畏惧匈奴,乌桓首领也是如此,东胡不亡,焉有天理?”
  “正是如此。”赵破奴点头赞同道:“乌桓部畏匈奴如虎,不敢北上。”
  “大帅,我们怎么办?”李广虎目一挑:“是进军。还是等匈奴来灭乌桓?”
  乌桓部离汉军不算远,四百里的路程,以汉军的速度,一天之后就可以赶到。若汉军不动手,匈奴赶到,也会动手。
  汉军动不动手,乌桓部都会灭亡。可是,动手与不动手,各有利弊,李广拿捏不准。
  “乌桓还有动静吗?”周阳打量着赵破奴。
  “禀大帅,乌桓部如今叫着嚷着,要与大汉决一死战。”赵破奴大声回答,嘴角一裂:“不自量力!”
  周阳灭掉东胡,那只动用了数万军队。其余的汉军正在渡过饶乐水,一连两日方才全部渡完,是以周阳没有率领汉军继续前进,而是在等待汉军全部渡过饶乐水。
  匈奴离汉军的位置,已经不远了,只有一千二三里的路程,数日功夫罢了。是以,汉军必须要集中在一起,因为随时可能爆发大战,不能分兵。
  即使汉军分散,也不惧匈奴。可是,由于兵力分散,即使打败了匈奴,战果有限。这与周阳要全歼侯产儿军队的想法不符。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进军吧!”周阳手按在刀柄上,眼中光芒闪烁:“乌桓部想要与大汉决一死战,那就不要让他们失望!”
  乌桓部这是挑衅,汉军若不剿灭乌桓部,就不能震慑东胡各部,汉军必须以灭掉乌桓部。
  “诺!”卫青他们轰然领命。
  命令传下,汉军拔营出发。十万汉军开进,好象涌动的海潮,汹涌澎湃,朝着北方汹去。
  ……
  乌桓营地扎在一块原野上,方圆数百里。这里土肥水美草碧,是天然的牧场。白山黑水的东北之地,肥沃的土壤,美丽的原野处处可见,这不过是众多东胡人向往的牧场之一。
  东胡习俗与匈奴相近,每逢打仗,军队在前面,后面就是不计其数的牧民赶着牛马跟去。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放牧方便,另一方面是为了战利品。若是打了胜仗,牧民就会变成强盗。四处掳掠。
  乌桓部是东胡的大族,与鲜卑的实力相差不大,有近百万口众,十几万军队,全部驻扎在这里,帐幕相连,一座接一座,不知道有多少,一眼望不到头。
  在不计其数的帐幕中,有一座帐幕最是显眼,特别大,这是乌桓首领的帐幕。
  此时,其帐内聚集了很多人,正在高声喧嚷。
  “大王,我们不能便宜了汉人!”
  “一定要与汉人决一死战!”
  “汉人可恶,竟敢灭我东胡!”
  周阳灭东胡一事,早已传了开去,乌桓首领得到消息后,立即召集他的一众大臣前来商议。这些人商议来商议去,就一句话,要与汉朝大战一场,决不能屈服。
  乌桓首领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硕大的头颅,明亮的眼睛,一脸的络腮胡,一张巨嘴,看上去颇为威武。
  他最想要的,并不是与汉朝大战,而是另有所图。这些大臣嚷了半天。却没有一个人懂得他的心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扫视着群臣,目光最后落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身形瘦削,约莫三十多岁,一身裘衣皮帽,头发披散在脑后,颇似茅山道士。这人只顾喝马奶子,割食羊肉,却是一言不发,仿佛这事与他无关似的。
  此人叫陆离乞,早年去过汉朝,读过汉朝的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