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437章

好莱坞制作-第437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他现在敌视那个导演,却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这样也好,只有打败实力足够强大的对手,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同杜克一样,大卫·埃里森这样的人,也向来不会惧怕竞争和挑战。
  他坐在这里,通过在南加大电影学院学过的相关知识,回想着整部电影,分析其中的利弊,以便总结一些能让他获益的经验。
  作为杜克·罗森伯格的蝙蝠侠三部曲系列首部曲,《开战时刻》恰如其分的展现了各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也应该为每个角色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相较于它的四位“前辈”来说,杜克导筒下的蝙蝠侠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旁边的梅根·埃里森,眼中也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完全没有了之前嚣张跋扈的模样,一个曾经能在复杂的好莱坞混出头的女人,即使是有来自埃里森家族的帮助,本身的能力也不会太差。
  她本身也是南加大电影学院的学生,而且喜欢影片的风格更加偏向文艺化,看待的目光自然与大卫·埃里森有所不同。
  虽然之前与杜克和斯嘉丽·约翰逊有过一些冲突,但在内心之中,梅根·埃里森认为这是一部完全超过之前四部蝙蝠侠的电影作品。
  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在好莱坞不断获得成功,也绝对不是侥幸,他将其个人的意见和理解加入到《开战时刻》这部作品中,使得这三部曲充满了哲理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甚至,她不知不觉间就像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将整部影片重要的情节分拆成数个片段,以此进行剖析。
  第一个片段,大量的蝙蝠满屏幕飞舞,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大的蝙蝠的形象。
  梅根·埃里森认为这是蝙蝠侠的一种象征,大多数像她这样的观众在未经提示的情况下初看到这种情景,明显受到了一点的惊吓,这也是电影所要表达的“恐惧”。而之所以形成了一个大的蝙蝠形象,是为了表现一种“可利用的恐惧”,这其实是为影片之后的阐述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片段,布鲁斯和瑞秋在捉迷藏,布鲁斯拿着一个矛掉进了井里,井中蝙蝠群袭来,布鲁斯醒来,这是他最早与蝙蝠的接触,也是从这一刻起,蝙蝠开始成为他内心的恐惧。
  第三个片段,布鲁斯因为打斗被关禁闭,亨利·杜卡德出现并与其对话。
  它是正反两派的第一次交锋。亨利·杜卡德说影武者联盟是为了打击犯罪,布鲁斯指出他们是私刑者,忍者大师解释说只有在争夺中失利的人才是私刑者,他们往往被关押,只有超越了自我极限并为理想投入才能成为传奇。
  第四个片段,亨利·杜卡德对布鲁斯进行的一系列训练,正是他教会布鲁斯怎样接受愤怒的现实,并且指出和促成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两大最重要的原因——成为恐惧本身以及成为看不见的恐惧。
  第五个片段,布鲁斯通过了训练,却因为在杀农夫问题上与影武者联盟发生不合,并且得知了它们将要毁灭哥谭市的计划,于是毁掉了影武者联盟,救出了亨利·杜卡德。
  在这里,杀农夫成为布鲁斯和影武者联盟冲突爆发的导火索,影武者联盟杀农夫、毁灭哥谭市为的是消灭罪恶、重建正义,而布鲁斯认为哥谭市还有得救,不能毁灭。这也直接引发了日后蝙蝠侠和影武者联盟的冲突——前者的原则是不杀人,而将罪犯交给法律审判;后者则认为一切罪恶都应该被毁灭……
  第六个片段,最终决战即将来临,在布鲁斯家被烧前,亨利·杜卡德和布鲁斯的对话。
  这是本片最高潮部分的前戏,梅根·埃里森认为主要矛盾在此得到集中体现。
  影武者联盟数百年来一直都扮演着毁灭重建的角色,亨利·杜卡德说它们之前试过毁灭哥谭市,却被布鲁斯的父亲等善心人士所阻止,他们帮助的劳苦大众却反过来杀死了帮助他们的人。
  这一次影武者联盟再次归来毁灭哥谭市。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影武者联盟并不是视一座城市是否已经到达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而是以它们自身的标准来裁定。
  换句话说,影武者联盟自认为是上帝,享有裁决一座城市生死的最高权力,而裁定的标准都是它们自己定的!到这里,可以看出布鲁斯通过蝙蝠侠来挽救哥谭市其实是对社会价值的最大挖掘。影武者联盟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忽视社会的客观存在,蝙蝠侠反过来是其最大的维护者。
  对于整部《蝙蝠侠:开战时刻》而言,因为杜克·罗森伯格一贯的制作风格,梅根·埃里森轻易就能看出,影片的商业性还是远大于内容性和思想性。
  不过,片中大量的对话实际上已经为后续的两部曲埋下了伏笔,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关于蝙蝠侠是如何诞生的故事。
  “蝙蝠侠的诞生大于整个城市社会的探讨。”
  梅根·埃里森简单的剖析完影片,不禁低语了一句,“这其实就是一个人,战胜并成为恐惧,并以其来打击犯罪的故事。”
  微微偏转目光,大卫·埃里森看了自己的妹妹一眼,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悄然站了起来,“走吧,没有必要继续呆在这里了。”
  “嗯。”梅根·埃里森轻轻点头,跟着他向着影院外走去。
  两人其实都很清楚,相比魔戒三部曲,《蝙蝠侠:开战时刻》确实弱了一些,娱乐性也有些不足,但影片的精彩程度足够,哪怕是他们这些对于杜克·罗森伯格有成见的人,隐隐也能感觉得到,这部影片的市场反响不会差。
  “感觉怎么样?”
  影院中,斯嘉丽·约翰逊早就随着其他人站了起来,用力拍动着手掌,同时凑到艾琳·兰黛耳朵边,问道:“是不是很精彩。”
  “很不错。”艾琳·兰黛也在鼓掌,“就是有些过于写实了。”
  “我认为这种风格很好啊,那种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我早就看够了。”斯嘉丽·约翰逊颇为好奇的说道:“我没想到,一个以擅长制作非现实主义影片闻名的导演,拍出写实风格的影片来,会这么好看。”
  在斯嘉丽·约翰逊的印象里,杜克最精彩和最成功的影片,都是些非现实主义的科幻片和魔幻片。
  “亲爱的”,艾琳·兰黛提醒道:“你忘记《拯救大兵瑞恩》了吗?”
  “噢,对!”斯嘉丽点点头,理所当然的说道:“那些总是批评杜克的人应该好好看看,他拍摄的写实影片一样的精彩!”
  “他一直都是最棒的。”
  艾琳·兰黛最后说了这么一句,她认识杜克十年了,对方强悍的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而且一直保持着足够多的前进动力,让追在后面的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种无力感。
  掌声还在持续,杜克和查尔斯·罗文已经召集剧组成员,走上了银幕前的小舞台谢幕,接连两次谢幕之后,掌声终于渐渐平息,观众也开始陆续退场。
  这毕竟只是整个系列的开端,不可能一开始就造成轰动性的影响,那根本不现实。
  影片放映就此结束,杜克带着剧组主要成员,走进了另一边的临时新闻厅。


第五百四十一章 蝙蝠侠的新生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韦恩成长的过程,令我印象深刻地不是他日后作为蝙蝠侠拯救城市,而是他在雪山山顶学习格斗剑术以及战胜克服恐惧的过程。”
  走出影院,布莱德·米勒还在与刚刚结识的诺曼·希勒探讨刚刚看完的《蝙蝠侠:开战时刻》,“好的电影,分分钟都可以引起思考和共鸣,往往一瞬间的镜头和台词,可以也引起人热血沸腾或者情感共鸣,能够做到这点的电影无疑都是好电影,这部也不例外。”
  两人似乎谈的很投机,边说边向着附近的一家酒吧走去,诺曼·希勒也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其实亨利·杜卡德说的一些话很有道理,比如战胜恐惧的唯一途径就是直面恐惧,人总是对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害怕恐惧,我们常常会本能地排斥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事物选择,不敢去尝试那些不曾了解的领域,因为我们总是害怕改变,害怕改变后的生活不如现在,所以常常欺骗自己,安分守己,就这样一生。”
  走进酒吧的时候,布莱德·米勒接了一句,“所以,看完《蝙蝠侠:开战时刻》,我觉得没有风险的人生有时候未免太过无聊了。”
  “克里斯蒂安贝尔也是个好演员,尤其是眼神。”诺曼·希勒又说道:“他那张亦正亦邪的脸特别适合演内心挣扎的角色。”
  “嗯。”布莱德·米勒完全认同他的意见,“杜克不但制作电影很出色,在选演员方面,也很有一手。”
  影院的临时新闻厅里,杜克带来剧组还在接受采访,已经有不少影迷通过互联网这一反应奇快的媒体介质,发表了自己对影片的看法,特别是IMDB上,很多有着多年观影经历的影迷,纷纷在《蝙蝠侠:开战时刻》的评论栏中留言。
  “在《蝙蝠侠:开战时刻》中,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开创性的将蝙蝠侠以一个凡人的身份讲述道来,也很深刻地探讨了人的恐惧、愤怒和力量的关系,以及各人物的特点和关联,让人清晰无比的了解到了各主要人物的起源和他们的观念、立场,为后续两部作品中他们的命运和选择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部重启之作,它解释了蝙蝠侠的来历,他为什么要成为蝙蝠侠,如何成为蝙蝠侠。按照剧作的方面,这部电影似乎是在演绎他的个人简历或者是他的成长轨迹。”
  “杜克把哥谭市这座城市塑造成了一个黑暗的城市,犯罪,腐败,同时伴随着高科技,无处不在,这座城市已经到了社会底线的最低点。它让人心中滋生无限恐惧,而恐惧正是这一部电影的核心。”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影迷的认可。
  “确实如此,还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像杜克这般,借用一部电影阐述恐惧、愤怒和力量之间的关系。”
  “愤怒出自于恐惧,愤怒又产生力量,这力量可造就邪恶,也可以对抗邪恶,是个体或局部的对抗。当邪恶力量超出法律,需要通过正义力量来扳回。正义力量同样是超越法律的,消灭邪恶力量后又很容易成为变为邪恶力量。此题无解,因为这力量终究是来自于恐惧,恐惧是人的本能,只要人在,力量就始终在对抗。好在,人总是要死的。坏在,人类总是存在的。还是相信法律吧,能让人类存在的更好更久一些。”
  就像对于《黑客帝国》的解析一样,每个人对于电影总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些甚至远超编剧和导演的设想。
  随着首映结束,越来越多的杜克的影迷进入到了IMDB,虽然这不是典型的杜克式的影片,但这些人同样认为影片足够精彩。
  “这是最好的蝙蝠侠电影,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冲击都那么激动人心,可以称得上是动作片的典范,杜克赋予了蝙蝠侠在大银幕上的新生!”
  “《蝙蝠侠:开战时刻》确实让人惊艳,尽管按照一般的超级英雄电影来说,它多了不少压抑,但这正是影片出彩的地方,杜克拍摄的是完全不同的超级英雄电影。”
  “影片对布鲁斯·韦恩之所以成为蝙蝠侠的前因做了完整充实的叙述,从自我怀疑至历经锤炼再到重拾正义,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人物内心情感也真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