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江山志远 >

第176章

江山志远-第176章

小说: 江山志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座谈会,尚主任让我问省长您是不是可以抽出时间出席一下在虞城饭店举行的晚宴。”
  周至诚笑了笑,说:“这个平三,就是摸准了我喜欢跟专家打交道,才会让你问我。行,反正傍晚也没有其他重要的安排,就去给平三捧个场,多跟专家们交流有益拓展工作思路。”
  杨志远说:“好,我这就给尚平三主任回个电话。”
  周至诚笑,说:“志远,你打电话,让国良上来一趟,我和他谈谈上杨家坳召开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事情,这个事情你先回避。这样,你让国良的司机先送你虞城饭店,代表我先行向专家学者们问候一下,免得让专家们等的着急。”
  杨志远说,好:“那我这就去虞城饭店等您。”
  杨志远打电话给付国良,付国良一听是省长找,没几分钟就上来了。杨志远笑,说:“秘书长,得让你的司机送我一趟,我得去打前站。”
  付国良给司机打了电话,笑,说:“志远,车就在下面。”
  杨志远一指里间,说:“省长在里面,我先行一步了。”
  付国良一摆手,说:“你先走,省长这里由我来安排。”
  杨志远到得虞城饭店,此饭店以本帮菜著称,在本省小有名气。杨志远在饭店的门口,遇上了省政协名下的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秘书长黄远。年前杨志远随同周至诚省长去慰问军队老干部和抗日烈属时,黄远位居陪同人员之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是一社会团体,挂靠在省政协的名下,黄远四十来岁,本是历史老师,父辈和黄埔有些渊源,认识现任会长,会长是黄埔三期生,年事已高,黄远任这个秘书长,不外乎就是负责跑跑腿,安排回省省亲的黄埔同学会会员及其家属的食宿方面的工作。自然像慰问抗战烈属的事情也就少不了黄远,因为此类烈属以黄埔生的后人居多。黄远知识渊博,对抗战之事如数家珍,杨志远对抗战先辈自小崇拜,对黄远自是多了几分亲近。慰问结束,杨志远主动要了黄远的联系方式,希望今后能多有联系。杨志远是省长秘书,本可以对黄远视而不见,竟然主动和他黄远亲近,黄远自然乐得和杨志远结交。
  此时,黄远一见杨志远,很是高兴,说:“杨秘,这么巧,怎么,晚上也在虞城就餐。”
  杨志远笑,说:“省长等会会来虞城饭店出席宴请专家学者的晚宴,先让我过来看一看。黄秘书长,你呢,今天又有何好事。”
  黄远笑,说:“有一批曾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建立了特殊功勋的美方飞行员,自行组织了一个近40人的观光团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来进行一次怀旧之旅,今天他们经昆明到达本省,这个观光团为非正式访问,是美国黄埔同学会与我们取得的联系,希望由我们负责接待一下。这不,刚把他们安排到酒店,老飞行员们想吃本帮菜,我过来安排一下。”
  杨志远笑,说:“这是好事,人家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你可得把客人招待好。”
  黄远直摇头,说:“杨秘,别提了,今天在机场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弄得我很是狼狈。”
  杨志远问:“这是为何?”
  原来此事竟然和马少强有关。今天和美国飞行员一同到达榆江机场的,还有一个日本商务代表团。此商务代表团由马少强负责接待,马少强讲究做派,自然会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公共资源,马少强亲自带队,前有警车鸣笛开道,后有警车压阵,清一色的尼桑碧莲直接进入机场欢迎来宾。这样一来,美国来的老飞行员们不得不在飞机上等待了半小时,才得到允许得以走下飞机。美国人不计较这些繁文缛节,开始都没说什么,对中国的习俗表示理解,但当他们从空姐处得知让他们在飞机等待半个小时的原因,竟然只是为了给日本人的商务包机让道,老飞行员们都很不服气。一个个地问黄远这是为什么,不都是到中国来的客人么,为什么一个要给另一个让道,而且日本人的接待规格比我们美国人高出许多。美国老飞行员们推选的团长是从美国空军运输司令部退役的托马斯准将。托马斯当时半认真半玩笑地问黄远,黄,当年我们帮你们把日本人赶了出去,现在你们却如此高规格地把日本人请进来,这是为何,难道是我们当年帮你们赶日本人赶错了。
  黄远自是不好回答,总不能说人家日本来的商务代表团是由省政府负责出面接待,老飞行员们则是由他们黄埔同学会这么一个社会组织承接,从一开始这接待规格就低了不知道有多少个档次。而且日本人现在是来投资的,是本省的财神爷,怎么能不客客气气,待如上宾。
  黄远说:“杨秘,你说我该怎么回答,只能选择沉默,但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尴尬,简直是无地自容。你说我们对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老人是不是太冷落了些,是不是有些让老人们因此感伤?”
  杨志远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这事情既说不出有什么不对,但心里又感觉让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窝心得很。杨志远无奈地一笑,说:“黄秘书长,你尽心把老人们后面的行程安排好就是。”
  黄远笑,说:“我只能尽力而为了,能不能让老人们满意我可没什么把握。”
  杨志远笑了笑,说:“那今晚就餐的问题是不是安排好了。”
  黄远笑,说:“早就定好了,要不然,我哪有时间和你在这闲扯。”
  正在这时,尚平三走了出来,尚平三看到杨志远,笑了笑,说:“志远,省长呢?你不是告诉我省长会来吗?”
  杨志远一笑,说:“省长和国良秘书长谈点事,马上就到,让我来打打前站。”
  尚平三看了站在杨志远身边的黄远一眼,感觉有些陌生,杨志远笑了笑,介绍,说:“这位是省黄埔同学会的黄远秘书长。这位是省政研室的尚平三主任。”
  尚平三虽然没和黄远见过面,但对他的名字还是了解,知道是一历史学家,因为都是当过老师的人,尚平三一听,赶忙握手,互道幸会。
  正在这时,黄远的客人到了。黄远赶忙向杨志远和尚平三告辞。杨志远笑,说:“你忙你的。”
  杨志远随同尚平三进了包厢,代表周至诚省长跟专家学者们问好,遇上认识的,彼此也会扯上两句,热闹了一阵子,大家才安静了下来,一起等候省长的到来。
  尚平三问:“志远,上次上报国办的那个材料是否已有下文?”
  杨志远笑,说:“哪有这么快,再等等。”
  虽是这么说,但杨志远心里也是直打疑问,按说这份材料到国办也有段时间了,首长支不支持,泽成师兄都会有个反馈,不会毫无音信。可这等事情,泽成师兄不回信,杨志远自然也不会去问,杨志远心里清楚泽成师兄如此,不会无缘无故,肯定有些原因,只是这个疑问什么时候能解,就不得而知了。
  杨志远正在和尚平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心想省长也该来了。正准备和尚平三出外看看。就听见前厅一片嘈杂,人声鼎沸。杨志远一看就知道出了状况,心想省长将至,得赶快把饭店里这桩突发的事情处理好,以免到时惊扰了省长。杨志远望了尚平三一眼,尚平三会意。两人站起身来,朝前厅走去。


第11章 勿忘历史(2)
  吵闹之人不是别人,却是黄远,黄远正面红耳赤、义愤填膺地和虞城饭店的经理在据理力争。黄远大声的叱问:“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能这样!”
  杨志远赶忙挤了过去,问:“黄秘书长,这是为何?”
  黄远看着杨志远,摇着头,叹着气,一脸的无奈,说:“杨秘,你说,饭店怎么能这么干,这事情怎么说都说不过去,让我何以对客人做出解释。”
  原来此虞城酒店能容得下几十人的大包间只有两个,一个为尚平三预定,一个为黄远预定。这本没有什么冲突,但就十几分钟前,虞城酒店的经理接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祝镇的电话,因日本来的客人点名要到虞城饭店用餐,马少强副省长需要紧急征用虞城饭店的大包厢宴请日本客人。马少强这人一贯强势,虞城酒店的经理岂敢怠慢。赶忙安排,一个也为省政府预定,并且客人已经进入,经理只能取消黄远的预定。黄远陪客人上楼,到得包厢外,却被告知不得进去,不义愤填膺才怪。
  经理也是认得杨志远的,知道杨志远是省长秘书,是个人物,他也是一脸的无奈,说:“杨秘,你看这事闹得,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马副省长的脾气,你还不知道,我们可得罪不起。”
  黄远气愤地说:“那我们就可以得罪了,先来后到的规矩还是得讲吧。你老板既然经商,总该讲究个商道吧。”
  经理讪讪地,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杨志远问:“可有其他解决的办法?”
  经理讪讪地说:“现在就剩余几个小包厢了,不方便。”
  正说着,经理的电话就叮叮地响了,还是祝镇,马副省长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一会就到,问经理是否已经安排妥当,口气不容置否。
  杨志远心想这人都已经到路上,让马少强副省长折回,根本无此可能,一旦马少强带着日本客人到了,现场只怕更是人声嘈杂,闹哄哄的,不成体统,让人笑话。日本人是贵客,美国来的老兵就更应是本省的贵宾,于情于理都不能怠慢了他们,不然情以何堪。杨志远一想,事已至此,无谓的争执起不了任何的作用,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目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唯一的方案就是自己这边礼让,杨志远想了想,说:“来得都是客。尚主任,要不我们作为本省人,发扬一下东道主的风格,让一让?”
  尚平三说:“这个问题不太,可是等下省长来了,该怎么办。”
  杨志远知道尚平三的意思,省长来了,给教授学者敬一杯酒总还是要的,在一个包厢里,省长举杯小饮一杯也就把大家都敬到了,要是分成几个包厢,那就得让省长端着个酒杯,这边敬了那边出,不成样子,说不过去。杨志远笑,说:“尚主任,就这么办吧,省长那里我来解释,专家们的工作你去做。”
  杨志远和尚平三上得楼去,但见另一边的过道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一些高鼻子大眼睛的美国老兵,老人们的胸前挂满了在中国参加抗日战争获得的纪念勋章,有几位老人的胸前还挂有青天白日宝鼎勋章,杨志远对军事知识略有了解,知道这宝鼎勋章为蒋介石亲自授予,能得到此勋章的人无一不是在抗日战场上立下了卓著的战功。到底是当过兵的,老兵人尽管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们仍是成队列整齐地站在过道的两旁,沉默着,没有一丝的喧哗,保持着退伍老兵应有的风范。
  杨志远心里一鼎,心知楼下发生的事情,老人们只怕已经知道了几分。杨志远能读出老兵们眼中的忧伤,知道他们是在以这种静默的方式,表达他们心里的悲凉和困惑。杨志远始终认为,人这一生,可以忘却许多的东西,包括忘记仇恨和忘记曾经的付出,但是人唯独不可以忘记过去历史的伤和痛,必须以一颗感恩之心,铭记那些帮助过自己或者民族的人。有人说过,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这话是何其的深刻。我们的民族历来讲究受人点滴当涌泉相报,可今天,对于这样曾经帮助过我们民族的老兵们,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