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25章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25章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脚下内外都采用石基,内面还设了排水沟,城墙底部有一排石砌的排水通道,可以将水排入护城河。
  城内的军队和俘虏住房正在建设中,我也没来得及细看,因为村子里还有事要回去做——教学工作不能再耽误了。
  同时秋收后的储种工作还没有做呢。
  回到村里,晒粮的工作还没有结束,粟粒基本上都没有脱壳,但来宾们都已经尝过了五顿粟米饭,却没有一个急着要走的样子。
  大方族的长老是梅梅的舅舅,已经住到我家里来了。
  甚至有的来宾托我们族的骑兵将获赐的粮食送回族里,人却赖在大元不走。
  不用狩猎,不用冒险,不用太多人手,却够一族所有人的食物所需!
  “大元神族”这20万斤粮要是放在一个小族(按100人计),可以吃8年!
  这些来宾怎么舍得走!
  那么,他们要些什么?
  第三十二章 原始砖成
  所有的来宾看到我回来,都为之一振。
  我却暂时没有时间去管他们,先去看了五间用作粮仓的房间准备情况,又用木梯上屋顶抓了一点没脱壳的粟粒尝了一下晒干的程度,再检查土土烧制的陶瓮。
  所有的粟米将分为两类,一部分是脱壳的,放在陶瓮里,另一部分是不脱壳的,放在木斗仓里。土土烧制的陶瓮有限,大概只能装下大约2万斤脱壳的粟米,但这也已经够了。
  去年的粟粒是连粟穗一起放在较小的陶坛里的,但要让粮食“商品化”,在前期就能吸引那些以狩猎为主的部族用猎物来交换粟米去食用,那么“商品”愈方便愈好,不然等他们拿回去还得做一个木碓脱粒,会让他们觉得不如狩猎来得方便。
  我要求木青留下至少10000斤不用脱壳的粟粒作为来年的种子。
  各部族的代表们舍不得走,却是各有各的原因。
  有要物资的——
  “能不能多给一点带壳的我们拿回去作种子,明年我们也要种!”
  “大元族的农具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像那种脱壳的东西?”
  有要人的——
  “能不能交换一名会种地的战士给我们,我们愿意三个换一个!”
  有面对实际困难的——
  “我们族外面都是陡坡,没有平地怎么办?”
  “我们族人少,修不起这样的围墙,就算种下去了也保护不了啊!”
  呵呵!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我让木青收集完所有的问题,然后作统一的答复:
  种子可以给,但不超过100斤。——你们山洞口有那么多地吗?
  农具每样都可以给个样品。——其他的,等土鲁成批量的做好,你们可以用猎物跟他换。
  战士可以交换。——不过明年春天我们要办“农业培训中心”,你们族的人参加不?
  “大元新村”正在修,围墙已经修好了,外面多的是平缓的土地,我们已经打算在城外用“篱笆墙”围地进行“农业开发”,愿意参加部族的都可以参加,我们在“新村”里专门留了一片地供各部族修房,谁修好了谁用,各部族可以派人住在“大元新村”里,就在城外种粟,平时则大元族战士负责保护庄稼,各族的人负责田间管理,收获时大元族收取十分之一就行了,其他的可以由各部族带走。
  刚回答完,各族的来宾们呼一下子就不见了,梓烨站在村子大门口,看着催骑兵战士们快走的长老们,用胖胖的小手指着说:“爸爸,好快!”
  过了几天,等粮食全都入仓了以后,我让马齐用兽皮袋装上一些,给草原工地上的木驼和马齐他们送过去。
  我有一段时间不能过去了。
  梅梅又开始有点犯恶心干呕了。
  梓烨很懂事地给妈妈捶捶背,然后说:“妈妈,不好了!”
  然后很奇怪地看着我:“爸爸——高兴?”
  当然了,要再过一万年,才会有“超生游击队”出现,至少俺们家不用生“海南岛”或者“少林寺”了!呵呵!
  (哥们——准生证办了没?街道大妈正找你呢!还乐!)
  “大元村小”的教学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村子里每天都会响起教鞭打手板的声音。
  过了这段关键时间以后,等梅梅稍微好一点,我还是放心不下工地上,打算过去看一下,教学方面就让木青先代劳一下了,不过数学是让土土当的助教——木青也不得不服。
  工地的情况让我下巴差点掉下来。
  在马背上坐在我前面的梓烨仰起头说:“爸爸——口水!”
  原来的劳动力不算,现在工地上起码多了300个劳动力。
  听木驼介绍了一下,上次在村子里参加秋收大典的那些部落,以及后来听到消息的部落,都纷纷前来抢占城内的有利位置,在土鲁规划的马道旁开始建设住房和粮仓,先是有六个部落,后来是接近20个部落都来了,现在正在关心城外圈地种粟的问题。
  要不是土鲁安排的早,骑兵们(已经达到150人)处置得当,有几个部落差点为争建房的地点打了起来。
  (房地产自古就是利益冲突所在啊!呵呵呵呵!)
  还好,现在他们都在我们原来给各部落预留的那区域里,没去占其他的规划用地。不然的话,我们的商业用地就难保了。
  不过所有的部落修房都修在有石制路面的马道旁。这也是我所要求的,方便运输,甚至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救火!
  另外土鲁让骑兵们把村子里的粟杆都拉了过来,用在城内建房的墙泥里,这是按村里的经验做的。
  但有一天一个小组在筑一段墙时,靠近了厨房,又有一堆还没有用的粟杆乱扔在上面,结果不小心引起了一场小型火灾。
  土鲁他们从河里把水打回来时,粟杆烧得太旺不能靠近了,等火烧过一看,用作墙模的木板已经烧没有了。
  但是那段烧过的墙却极硬!
  土鲁那个心痛!先是很生气地罚那个小组用石锄把那段墙挖下来,可是当俘虏们叫苦说挖不动时,土鲁连忙叫他们都让开,自己去研究那段烧裂了几道口,却变得很硬的墙。
  第二天,土鲁试着做了一个小型的墙模,大约有40厘米长,宽和高各20厘米,然后用土夯实,取下木模后,就成了一块砖形,再堆上一堆柴烧了一下,果然和昨天一样,变得硬了。
  土鲁把这块“砖”抱起来砸了两次才砸开,发现里面还是墙的原样,但表面硬化了。
  除了底面没有烧到的部分以外,其他面上根据不怕水冲。
  土鲁高兴起来,让徒弟们做了好几十个这样的“小墙模”。然后等它们在粟杆遮盖下荫干——这是从土土那里学来的,最后是用火烧了一遍。
  可是这堆“砖”却不很好用,刚开始土鲁是直接堆起来,结果堆到一米多高,轻轻一推就倒了。
  后来联想到村子里的藤墙,土鲁想到了砖与砖之间黄泥连接,在抹上黄泥连接以后,堆砌起来的墙达到两米以上,还是很容易就倒掉了。
  还有就是黄泥没干时,墙上连梯子都不敢靠——会挪位。
  我赶到的时候,土鲁正为这个事烦得要命!
  第三十三章 我在哪里?
  我一看到这种“砖”就直骂自己笨——怎么会没想到用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原始的土坯砖呢?
  我一直不敢用砖作建筑材料,是因为成本太高——费柴、费时、费人力。
  但脑袋装的一直是后世的“砖”,却没想到可以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这样“简易”的砖。
  我让土鲁找几根细藤条来,再做一个T字形的木架,插在地下,藤条一头拴在木架上,另一头挂上重物,然后要求砌砖时在垂直方向一定保持与藤条的距离。
  同样,水平方向也牵了藤条,以控制抹黄泥的厚度,并保持砖的水平。
  最后是制作一部分“半砖”——这个时代还没有足够硬的“砖刀”可以修整土坯砖,只好单独烧制了——以让每相邻两层砖之间泥浆缝口错开。
  黄泥也要求作一些改进——用水牛蒙上眼睛,反复踩踏,并和进去一些石灰。
  我分析土鲁的砖墙倒塌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砌得不齐、缝口没有错开等。
  结果按我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改进一后,第一栋“砖房”在两天之内就拔地而起。
  这下子砌房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速度比原来增加了两倍。
  我原来计划在明年夏天可以“乔迁新居”,没想到按这个样子,可能春天就行了。我立即通知土土他们带徒弟过来,选择建陶窑的位置。
  土鲁则早已经为他的农具、武器、家具制作选择好了“黄金地段”——靠近中央建筑群的主干道旁。
  看到其他部落涌跃参加建设工作,我和木驼商量了一下,发布了个重要通知:凡是在“大元新村”建有住房和粮仓的部族,考虑到离各族较远,可以每族派遣两名战士参加骑兵连的“骑兵培训班”,以保证驻在“大元新村”内的各部族人员能和本部族之间实现快速往返。
  “大元神族”将在培训完成后,送给每个参训的战士一匹马——这让木驼肉痛了好几天。
  这一通知立即产生了轰动性的效应,骑兵连来了80多人报名,都是由各族长老和村长亲自推荐的。
  同时赶赴“大元新村”参加建设的部族也相应地达到40余个。
  我让元昊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建筑方面则是土鲁在全面负责,木驼开始投入紧张的“新兵训练”工作中。
  我反而轻松了一下,决定陪狩猎队去参加一下“冬狩”工作。
  一路上走来,越往北动物越多,我让战士们不急于下手,好仔细看看都有哪些东西,不断有兔、野鸡、獾等小动物从草从中惊起,一米来深的长草让这些小家伙们根本不需要逃跑得太远,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梅花鹿和獐是较大型的食草动物,还有扭角羚和盘角羊也比较常见。
  “狼呢?”我回头一问,好几名离得比较近的战士都笑了起来。
  这一带的狼要么就是被连锅端了,要么听到马蹄声立即远遁,哪里还见得到。
  原来如此。
  我带着战士们在草原上纵马狂奔,连马也好像跑发了性子,不用加鞭就欢快地奔驰起来。
  到中午的时候,已经到达对面的大山脚下了,战士们给我指了一下上次发现吴山族联军的地点。
  其实这里的山远看比较大,但地形并不十分险峻,大量的是缓坡上去,山上深处的地方偶尔能看到个别的小山峰,但山势连连绵绵,没有穷尽,我问战士们,这山向东延伸到哪里?
  “到海。”
  我一愣——不对啊!?
  山!
  连绵上百公里的大山!
  不对头!!
  究竟是什么地方不对头?
  我想起来了,上次在少康族,那名长老说的话里,有一个问题我忽略掉了,过后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就是这个问题!
  他说,从少康族往北,要走十天的山路,才有大平原——好像还说过那里的冬天要下雪!
  不对啊!?
  我记得是当初往上海飞的啊!
  飞机出事的时候,方向控制是可能不行了,但最多就是20多分钟的时间啊,能偏多远的距离啊!再说我是到了海边,这没错啊!
  只不过确实没有看到崇明岛,那也不过是因为没有刚好到长江出海口而已啊!
  可是从上海往北,那是长江中下游大平原啊,哪来的这么大的山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