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炮击金门-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国家确实存在,愿意同它打交道,云云。谢天谢地,我们这个国家,算
是被一位美国老爷看见了。这是一个大中国。美国人迫于形势,改变了政
策,把你们当作一个“事实上存在的政治单位”,其实并非当作一个国家。
这种“事实上存在的政治单位”,在目前开始的第一个阶段,美国人还是
需要的。这就是孤立台湾。第二个阶段,就要托管台湾了。国民党朋友们,
难道你们还不感觉这种危险吗?出路何在?请你们想一想吧。此次蒋杜会
谈文告不过是个公报,没有法律效力,要摆脱是容易的,就看你们有无决
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美国人
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位俩,全中国人民,包括你们和海外侨胞在内,是绝
对不容许其实现的。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一切爱国者
都有出路,不要怕什么帝国主义者。当然,我们并不劝你们马上同美国人
决裂,这样想,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是希望你们不要屈服于美国人的压力,
随人俯仰,丧失主权,最后走到存身无地,被人丢到大海里去。我们这些
话是好心,非恶意,将来你们会慢慢理解的。
文章言简意赅、通俗明白,然窃以为,如对几处稍作画蛇添足的诠释,可能更有助于理解。
1、关于“托管台湾”
1943年12月1日, 蒋介石陆海空三军大元帅完成了功在千秋万代利在自己后半生的大好事,这一天,他以世界领袖三巨头之一的角色,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签署了庄严的《开罗宣言》,一致同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 中、美、英、苏又签署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八款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
按说,战后台湾的国际法地位已经确定,重归俺中国没商量。
然而,强权世界出尔反尔的事情太多,主张美国应该食言的美国人永远大有人在。
二战之后,美国驻台北领事乔治·克尔、新闻处长卡度、陆军情报组长摩根、美军远东统帅麦克阿瑟、特使魏德迈等人积极鼓吹:《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不是经慎重草拟的官式文书,无法律效力。台湾主权虽不属日本了,但属谁未定,在对日和约签订之前,该岛应交付盟军(美军)或联合国托管。荒谬的悖论形成一股强劲的逆风,将美国政坛这艘巨轮刮得偏航摇摆。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也开始步入了一个绕不出来的怪圈。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它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杜鲁门确凿无误地承认了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说的何等好啊! 然而,时隔仅半年,6月27日,杜鲁门又发表声明:“鉴于共产党军队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到太平洋区域的安全,并威胁到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之,本人已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杜鲁门变封如此之快,仅仅因为两天前爆发了与中国并不相干的韩战。旧金山一家报纸刊出漫画: 拳击台上,身着“1950。6。27”号码运动衣的杜鲁门,一拳将身着“1950。1。5”号码运动衣的杜鲁门打倒在地,胜利者叫道:“哪个混蛋敢讲台湾属于中国!”漫画有一个很长的题目:两个水火不容的杜鲁门,一个自相矛盾的政府政策。
事实上,在其政府政策中,从未公开、正式认可“托管台湾”论,又从未明确、干净地剔除“托管台湾” 论,已成为自相矛盾的美国的一种状态。例如,1951年9月将台湾海峡两岸均排除在外的旧金山对日和会,美国一手导演了在《和约》中只写明“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却蓄意“省略”了“日本将台、澎权利交还中国”的后一句话。又如,1954年12月美蒋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杜勒斯提起笔来承认“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着台湾与澎湖,搁下笔却又说“台湾与澎湖的主权一直没有解决”。
理所当然,台海两岸一贯同声谴责“台湾无主”论和“托管台湾”论,不共戴天的毛先生和蒋先生因此而踩踏上了一块可以并肩站立的阶石。其实,兹事于蒋先生利害关系尤巨。美国的无稽谬论如成立,他的“中华民国”将既不代表中国,也不代表台湾,他不仅在法统上难返大陆,在法理上亦难留台湾矣。“死无葬身之地”,对于蒋氏小朝廷来说,从来就不是吓唬小孩子的话。
毛泽东此次于《再》文中两次提到“托管台湾”,完全是一番击背警喝的好意,向老朋友提个醒:美国非要你撤出金门、马祖干什么?你要注意哩!
毛泽东并没有言过其实虚张声势,金厦炮战的硝烟刚散,由众多美国著名学者共同完成影响很大、颇能代表美国人心曲的“康隆报告”便告问世,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一中一台”方案:“台湾的地位并没有被国际条约肯定过,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确实曾经答应过台湾应该属于中国。台湾人民自己已经作过相当强烈的表示,愿意与大陆保持分离,假使各方同意,这一点是可以用公民投票来进行测验的。”
据说,蒋“总统”阅毕该报告,气得连说“美国人不是东西,太霸道了”,并引发了连续几天的茶饭量骤减。
“托管台湾”,那是蒋“总统”在海岛居住时一直挥之难去的一个梦魇。
2、关于“最毒辣的手段”
联系上下文,毛泽东用“张作霖”和“皇姑屯”作例,显然,他所言美国可能会对蒋使出的“最毒辣的手段”,系指暗杀、行刺等等消灭肉体的行为。毛泽东的善意警告是否又是在故弄玄虚、制造紧张和离间敌营?回答:非也!此乃事出有因,有感而发。
1957年5月因刘自然事件而爆发的反美运动中, 美驻台北大使馆被砸抢,丢失文件一批,其中,有两份绝密电报,披露出了惊世骇俗的内幕。
第一份为1957年4月4日5时美驻台“大使”兰金拍给国务卿的第508号电报,电报电头OTP,电头注有“急电”与“绝密”字样:
4月2日你的1348号电报已经收到。
现在很难实现第一种办法, 显然你是喜欢第一种办法的。 因为吉姆
(即蒋介石)周围没有我们可以完全相信的人,而且也没法保证某些继承
人在紧要关头就不胆怯,而不把全部情况告诉吉姆。
问题之所以复杂化,是因为蒋经国还在继续全部控制着特务人员。要
是我们着手实现第一种办法他的特务会知道的。考虑到蒋经国的坚决果断
性格,估计他会立即采取办法而破坏我们的全部计谋。
因此我比较喜欢第三种办法,虽说这一办法的细节还应仔细地研究。
这一办法的实行要取决于选择适当的时机,必须防止别人的任何怀疑。总
之,我同意尽快地做出最后的决定。
第二份电报为4月9日发出, 收发报人、 绝密等级均与前报相同,电头还加有“火速”字样:
根据十分可靠的情报,由吉姆周围的人们的情绪判定,你在1348号电
报中所提出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据我看来,应该再进一步,就是说除了想法处置吉姆之外,也应该想
办法去处置我上次报告中所提的那批人。因为这一批老人会严重妨害我们
的计划。我们在此从事特别任务的人员也完全同意我的意见。
我们现在应当继续“安播”军官的工作,保证把可靠的人安插在陆军
和空军的重要的位置上。在海军中已经作到了一定程度。
根据这里的一些意见,我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办法去实现你在1348号
电报中所发出的指示。
两份电报,暴露出美驻台“大使馆”正在根据华盛顿指令,精心策划踢开蒋介石的阴谋。印度《闪电周报》曾透露,美国拟定的搞掉蒋介石的办法有三种,一种是制造政变,一种是制造“不幸事件”进行暗杀,另一种则未透露。确实,两相对照,电报中所言,第一种办法似指制造政变,第三种则似乎是在探讨怎样谋刺蒋介石。
美国作家斯蒂芬·安布罗斯在他的《艾森豪威尔传》中也曾透露,1958年台海危机时,由于蒋介石坚决不从金门撤离,美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依提出摆脱这个僵局的办法,他对艾森豪威尔说,他一直在考虑,是否没有别人能接替蒋的位置。然而,艾森豪威尔不准备考虑暗杀”。可见,美国确有一批人主张除蒋,在台湾换上一个更听话和更便于操纵的代理人,未实行只因最高统帅的决心未下。
据说,毛泽东的衷告,蒋介石还是听进去了。他加强了防范,内部严令党政军各级官员不得私自与美国人员接触、交往,违者,远大前程锦绣仕途将断送。在台湾,谁都知道,“通共”,是公开的罪名,“通美”,是不成文的罪名,前者送绿岛(集中营所在地),后者丢乌纱。
据说,六十年代南朝鲜李承晚和南越吴庭艳被美国策动的政变翦除之后,蒋曾忧心忡忡对手下说:如果有一天,我不明不白死了,你们用不着劳师动众去抓什么匪谍,事情十有八九是中央情报局干的。
3、关于“蒋、杜会谈,你们吃了一点亏”
一场豪赌下来,不必问结果,只须看赌客的气色颜面,便可知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了。
杜勒斯回到华盛顿,眉飞色舞,对守候在机场的记者们说:蒋先生同意放弃使用武力,是具有极重大意义的新的提法,我对此次旅行所取得的成果,由衷地感到满意。
艾森豪威尔同杜勒斯亲呢地拥抱抚背,这在以前国务卿执行外交使命回来是很少有的。艾氏在详细听了会谈情况汇报后,笑容满面说:结果令我非常满意,您终于使固执的蒋认识到了放弃武力进攻大陆既符合他的利益也符合我们的利益。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远东小组主席萨布劳基甚至提议,应该为这份艰难诞生来之不易的“公报”干上一小杯,他高声朗读了“公报”的重要片断,说:简直精彩!我尤其对第六点特感兴趣,该点表明,蒋已向我们屈从,将赖和平手段而不是使用武力达到返回大陆的愿望。如此他应向我们再行保证,中华民国将不采取可能使我们卷入战争的军事行动。
美国舆论界则对杜勒斯在会谈中所采取的施压手腕津津乐道,许多评论的标题干脆就是“杜勒斯赢了”、“蒋终于被美国的颈圈控制了”。
与美国的兴高采烈相反,台湾气氛低迷,情绪灰黯,社会各界一片忧怨疑惧之声,无论官方民间,竟然听不到有谁为“公报”道一声“好”,媒体言论的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