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217章

后汉书-第217章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勘记
  一八一五页三行张魭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蜀志“魭”作“浩”。
  一八一五页四行*(初)*永元中归仕州郡据刊误删。
  一八一六页一五行司徒辟高第为*'侍'*御史髃书治要“御”上有“侍”字,又御览七七八引及初学记一二引续汉书,并作“侍御史”,今据补。
  一八一七页一二行多树谄谀按:“谄”原斗“滔”,径改正。
  一八一七页一五行天下号曰八俊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八俊”续汉书作“八彦”。
  一八一八页一三行身绝血嗣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据注则正文注文之“嗣”字皆当作“祀”。
  一八一八页一五行乃婴等更生之*(晨)**'辰'*也按:校补谓“晨”当作“辰”,各本均未正。今据改。
  一八一九页九行张婴等五百余人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袁纪作“三百余人”。
  一八二一页一二行称为*(雅)**'推'*士据汲本、殿本改。
  一八二二页六行夫挟太山以超*'北'*海据汲本、殿本补。
  一八二五页三行阴行善化按:“化”字疑衍。史记作“阴行善”,无“化”字。
  殿本“化”作“行”,疑涉上“行”字而衍。
  一八二六页一二行*(近)**'乃'*洛阳吏邪据汲本改。
  一八二七页八行驰命奏之刊误谓案文多一“命”字。按:通鉴作“驰还奏之”。
  一八二七页一一行自前刺史朱辅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西南夷传作“酺”,东观记有传,仍作“辅”。
  一八二七页一二行而二府畏懦按:御览六四一引谢承书“二”作“三”。
  一八二七页一三行聚党数百人按:汲本、殿本作“百余人”。
  一八三0页一二行左中郎刘范谏议大夫马宇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董卓传云“侍中马宇、右中郎将刘范”。
  一八三0页一四行在长安西十五里也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纪注及董卓传注皆云去长安五十里。
  一八三一页二行太守怒而挝督邮按:“挝”原作“檛”,径据汲本、殿本改。注同。
  一八三一页一0行而州兵朱盖等反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二百六十、三百四十七、类聚六十引张Ш杭亲鳌爸煲妗薄=癜矗河坝∷伪居廊钠咦鳌爸旄恰薄
  一八三一页一二行受任一邦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球,汉人,不应斥高祖讳。
  张Ш杭恰鞍睢弊鳌翱ぁ薄
  一八三二页六行*(复)**'征'*拜廷尉刊误谓案球初未尝为廷尉,何得言“复”,当作“征”字。集解引汪文台说,谓书钞五十五引谢承书,云“桥玄表球明法律,征拜廷尉正”。今据改。
  一八三三页三行然*'后'*大言曰据汲本、殿本补。
  一八三三页九行咸字符贞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蔡邕太尉李公碑云咸字符卓,案灵纪及胡广传注,皆云字符卓也。
  一八三四页五行合兄侍中儵按:殿本“儵”作“鯈”。
  一八三五页二行球*(兄)**'弟'*子珪据殿本改,与正文合。
  一八三五页五行陈元龙淮海之士校补引柳从辰说,谓魏志“淮海”作“湖海”,御览七百六引同。按:影宋本御览作“河海”。
  一八三五页一三行王*(龚)**'畅'*堙井据汲本、殿本改。 后一页
  后汉书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第四十七
  杜根字伯坚,颍川定陵人也。父安,字伯夷,少有志节,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京师贵戚慕其名,或遗之书,安不发,悉壁藏之。及后捕案贵戚宾客,安开壁出书,印封如故,竟不离其患,时人贵之。'一'位至巴郡太守,政甚有声。
  注'一'离,被也。
  根性方实,好绞直。'一'永初元年,举孝廉,为郎中。时和熹邓后临朝,权在外戚。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与同时郎上书直谏。太后大怒,收执根等,令盛以缣囊,于殿上扑杀之。执法者以根知名,私语行事人使不加力,既而载出城外,根得苏。太后使人检视,根遂诈死,三日,目中生蛆,因得逃窜,为宜城山中酒家保。'二'积十五年,酒家知其贤,厚敬待之。
  注'一'绞,急也。
  注'二'宜城县故城在今襄州率道县南,其地出美酒。广雅云:“保,使也。”言为人佣力保任而使也。
  及邓氏诛,左右皆言根等之忠。帝谓根已死,乃下诏布告天下,录其子孙。根方归乡里,征诣公车,拜侍御史。初,平原郡吏成翊世亦谏太后归政,坐抵罪,与根俱征,擢为尚书郎,并见纳用。或问根曰:“往者遇祸,天下同义,知故不少,何至自苦如此?”根曰:“周旋民闲,非绝迹之处,邂逅发露,祸及知亲,故不为也。”顺帝时,稍迁济阴太守。去官还家,年七十八卒。
  翊世字季明,少好学,深明道术。延光,中常侍樊丰、帝乳母王圣共谮皇太子,废为济阴王。翊世连上书讼之,又言樊丰、王圣诬罔之状。帝既不从,而丰等陷以重罪,下狱当死,有诏免官归本郡。及济阴王立,是为顺帝,司空张魭辟之。魭以翊世前讼太子之废,荐为议郎。翊世自以其功不显,耻于受位,自劾归。三公比辟,不应。'一'尚书仆射虞诩雅重之,欲引与共参朝政,乃上书荐之,征拜议郎。后尚书令左雄、仆射郭虔复举为尚书。在朝正色,百僚敬之。
  注'一'比犹频也。
  栾巴字叔元,魏郡内黄人也。'一'*'好道'*。顺帝世,以宦者给事掖庭,补黄门令,非其好也。性质直,学览经典,虽在中官,不与诸常侍交接。后阳气通畅,白上乞退,擢拜郎中,四迁桂杨太守。以郡处南垂,不闲典训,为吏人定婚姻丧纪之礼,兴立*(校)*学*'校'*,以銟进之。虽干吏卑末,皆课令习读,程试殿最,随能升授。'二'政事明察。视事七年,以病乞骸骨。
  注'一'神仙传云:“巴,蜀郡人也。少而学道,不修俗事。”
  注'二'干,府吏之类也。晋令诸郡国不满五千以下,置干吏二人。郡县皆有干。
  干犹主也。
  荆州刺史李固荐巴治夡,征拜议郎,守光禄大夫,与杜乔、周举等八人徇行州郡。
  巴使徐州还,再迁豫章太守。郡土多山川鬼怪,小人常破赀产以祈祷。巴素有道术,能役鬼神,乃悉毁坏房祀,翦理奸巫,'一'于是妖异自消。百姓始颇为惧,终皆安之。'二'迁沛相。所在有绩,征拜尚书。'三'会帝崩,营起宪陵。
  陵左右或有小人坟頉,主者欲有所侵毁,巴连上书苦谏。时梁太后临朝,诏诘巴曰:“大行皇帝晏驾有日,卜择陵园,务从省约,茔域所极,裁二十顷,而巴虚言主者坏人頉墓。事既非实,寝不报下,巴犹固遂其愚,复上诽谤。苟肆狂瞽,益不可长。”巴坐下狱,抵罪,禁锢还家。
  注'一'房谓为房堂而祀者。
  注'二'神仙传曰“时庐山庙有神,于帐中与人言语,饮酒投杯,能令宫亭湖中分风,船行者举帆相逢。巴未到十数日,庙中神不复作声。郡中常患黄父鬼为百姓害,巴到,皆不知所在,郡内无复疾疫”也。
  注'三'神仙传曰:“巴为尚书,正朝大会,巴独后到,又饮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诏问巴,巴顿首谢曰:‘臣本县成都巿失火,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
  臣不敢不敬。’诏即以驿书问成都,成都荅言:‘正旦大失火,食时有雨从东北来,火乃息,雨皆酒臭。’后忽一旦大风,天雾晦暝,对坐皆不相见,失巴所在。寻问之,云其日还成都,与亲故别也。”
  二十余年,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辅政,征拜议郎。蕃、武被诛,巴以其党,复鼟为永昌太守。以功自劾,辞病不行,上书极谏,理陈、窦之冤。
  帝怒,下诏切责,收付廷尉。巴自杀。子贺,官至云中太守。
  刘陶字子奇,一名伟,颍川颍阴人,济北贞王勃之后。陶为人居□,不修小节。
  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同宗刘恺,以雅德知名,独深器陶。
  时大将军梁冀专朝,而桓帝无子,连岁荒饥,灾异数见。陶时游太学,乃上疏陈事曰:
  臣闻人非天地无以为生,天地非人无以为灵,'一'是故帝非人不立,人非帝不宁。夫天之与帝,帝之与人,犹头之与足,相须而行也。伏惟陛下年隆德茂,中天称号,'二'袭常存之庆,循不易之制,目不视鸣条之事,耳不闻□车之声,'三'天灾不有痛于肌肤,震食不即损于圣体,故蔑三光之谬,轻上天之怒。伏念高祖之起,始自布衣,'四'拾暴秦之敝,追亡周之鹿,'五'合散扶伤,克成帝业。功既显矣,勤亦至矣。流福遗祚,至于陛下。陛下既不能增明烈考之轨,而忽高祖之勤,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髃丑刑隶,芟刈小民,雕敝诸夏,虐流远近,'六'故天降觽异,以戒陛下。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于麑场,豺狼乳于春囿。'七'斯岂唐咨禹、稷,益典朕虞,议物赋土蒸民之意哉?又*(令)**'今'*牧守长吏,上下交竞;封豕长蛇,蚕食天下;货殖者为穷冤之魂,贫馁者作饥寒之鬼;高门获东观之辜,丰室罗妖叛之罪;'八'死者悲于窀穸,生者戚于朝野;'九'是愚臣所为咨嗟长怀叹息者也。且秦之将亡,正谏者诛,谀进者赏,'一0'嘉言结于忠舌,国命出于谗口,□阎乐于咸阳,授赵高以车府。'一一'权去己而不知,威离身而不顾。古今一揆,成败同埶。愿陛下远览强秦之倾,近察哀、平之变,得失昭然,祸福可见。
  注'一'书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也。
  注'二'中谓当天之中也。
  注'三'鸣条,地名,在安邑之西。尚书曰:“伊尹相汤伐桀,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车,兵车也。诗曰:“□车啴啴,四牡痯痯,征夫不远。”啴音昌善反。
  痯音管。
  注'四'高祖曰:“吾以布衣提三尺以取天下。”
  注'五'前书蒯通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遂之。”音义云:“以鹿喻帝位也。”
  注'六'利器谓威权也。周礼“太宰以八柄诏王驭髃臣”,谓爵、禄、与﹑置、生、夺、废、诛也。刑隶谓阉人也。
  注'七'鹿子曰麑。乳,产也。
  注'八'说苑曰“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也。
  注'九'杜元凯注左传曰:“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也。”
  注'一0'前书贾山上书曰“秦始皇进谀谄之人,杀直谏之士”也。
  注'一一'赵高为车府令,与貋咸阳令阎乐谋杀胡亥。事见史记也。
  臣又闻危非仁不扶,乱非智不救,故武丁得傅说,以消鼎雉之灾,'一'周宣用申、甫,以济夷、厉之荒。'二'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穆前在冀州,奉宪操平,摧破奸党,扫清万里。
  膺历典牧守,正身率下,及掌戎马,威扬朔北。斯实中兴之良佐,国家之柱臣也。宜还本朝,挟辅王室,上齐七耀,下镇万国。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三'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臣始悲天下之可悲,今天下亦悲臣之愚惑也。
  注'一'武丁,殷王高宗也。尚书曰,高宗得傅说为相,殷复兴焉。高宗时,有雉登鼎耳而雊,武丁惧而修德,位以永宁。
  注'二'申伯,仲山甫,周宣王之臣也。诗曰:“惟申及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