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耶稣 >

第1章

耶稣-第1章

小说: 耶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知识分子研究西方文化是为了借鉴其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是为了
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的互相影响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在这项研究中,必须要涉
及到基督教这个近2000年来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基督教,
就必须了解其创始人——公元1 世纪上半叶时犹太教的一位宗教活动家,加利利
的拿撒勒人耶稣。由于耶稣是基督教的崇拜对象,在过去的近20个世纪中,信徒
们给他加上了许许多多神圣的光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他的历史本来面貌,
使后人对他的研究成为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
    对耶稣的研究大体上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从宗教信仰出发,“在信仰
中寻求理解”。这类研究著作早已汗牛充栋,但对非信徒或那些想要“在理解中
寻求信仰”的人们来说,却不见得有太大的说服力。另一种途径是从历史资料出
发不涉及信仰地研究历史上的耶稣,试图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来探索耶稣的本来面
貌。这类研究著作在国外虽早已硕果累累,但在国内却几乎还是一块空白。近十
几年来,我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里向同学们介绍基督教文化时,其中一个重要内
容就是:“耶稣其人”。在教学中,我一直试图对《福音书》中耶稣的言行寻求
一种合乎一般逻辑的解释,对一些只有从信仰出发才能理解与接受的内容则尽力
回避或不作解释。据反映,这种做法既没有伤害信徒们的宗教感情,又使非信徒
大体上能够接受或至少能够听得下去。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在这方面做一点尝试。
    这项任务对我来说是相当困难的。首先是我的学术水平有限,其次是研究资
料的处理。《圣经》中的《福音书》虽然是从信仰出发,为加强信仰而编写的书,
但它毕竟是现在有关耶稣生平的最详尽的资料;《死海古卷》中的有关资料虽然
较《福音书》更有历史价值,但又过于简略。因此,我只好仍然以《福音书》为
“经”而用一些我所知道的可靠资料为“纬”来编织历史上的耶稣。耶稣既然是
一个历史人物,他的言行就应该符合一般人所共有的规律,这样,就不得不对《
福音书》中的记述加以解释或引申。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但我别无选择,因
为我不想走“从信仰到信仰”的老路。例如:耶稣与施洗约翰的关系:他们的主
张为什么如此一致?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共同的基础?
    耶稣、施洗约翰与艾赛尼派有什么关系?
    耶稣的思想体系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耶稣是改革犹太教还是要创立一个新宗教?
    耶稣所行的“神迹”有没有符合一般逻辑思维的解释?
    犹大的叛卖有没有思想基础?难道仅仅是上帝的安排吗?……
    我冒昧地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做了许多补充,目的就是要把信仰中的基督复
原为历史的“人间的耶稣”。
    拙作《人间的耶稣》出版后,引起了一些反响:信仰者批评我离经叛道,不
屑一顾;研究者认为我知识浅薄,志大才疏。这两种反应都在我意料之中。
    对于前者,我并不感到内疚,因为这本小册子本来就不是描述信仰的书;对
于后者,我表示哀心的谢意,同时也感到十分惭愧,特别是我读完阿尔伯特。诺
兰的《基督教之前的耶稣》和约翰。克罗桑的《耶稣传》之后,更感到无地
    自容。掩卷反思,我决定抽时间对《人间的耶稣》进行修订。恰巧郭锷权先
生建议我将该书修订成《耶稣传》纳入他主编的《巨人百传丛书》中。犹豫再三,
我终于再一次冒失地答应下来。尽管我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但限于学力,
本书肯定仍然不能尽如人意。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我一直主张在学术研究方面
吹毛求疵不是刻薄。我衷心地希望读到本书的学者、读者对本书提出坦直的批评
与指教,帮助我提高水平,幸甚!幸甚!
    本书从开始就得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所长马爱德博
士的大力协助,尽管他并不完全同意我的观点,但仍然耐心地向我提出了许多建
议与忠告,并且亲自执笔为本书提供了一些素材。如今马爱德博士已先我作古,
谨以此书作为对他的悼念。
    总序郭锷权一个对人类充满美好遐想和机遇的21世纪正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
来。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是高科技知识爆炸的世纪。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人才
的关键是素质。素质从哪里来?有人说,3 (语文、数学、英语)+X= 素质。素
质= 传记人物的EQ情怀。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翻阅《巨人百传丛书》书稿,不难发现多数巨人的伟业始于风华正茂、才思
敏捷的青少年时期,我们的丛书记录着以下巨人们创造的令人赞叹的辉煌业绩:
美国飞行之父、16岁的莱特兄弟已是多种专利的小发明家;诺贝尔24岁首次取得
气体计量仪发明专利;爱迪生29岁发明电灯;居里夫人31岁发现钍、钋、镭三元
素;达尔文22岁开始环球旅行并伏案构思巨著《物种起源》;克林顿46岁出任美
国总统;比尔。盖茨28岁成为全球电脑大王,并评为1998年度世界首富;普希金
24岁开始创作传世之作《叶甫盖尼。奥涅金》……读着巨人们的一本本使人激动
不已的奋斗史,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使人肃然起敬,这一切
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无疑具有启迪、教育和诱惑力。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编撰
了这套丛书。获悉《巨人百传丛书》即将付梓,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钰琳先
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庆刚先生、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先生和复旦大
学附属中学校长曹天任先生先后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信,对丛书出版寄予殷切的期
盼和高度的评价。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钰琳先生说:“我们高兴地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推荐
《巨人百传丛书》。在世纪之交,能有这样的精品丛书陪伴你,是智慧上的愉悦。”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庆刚先生说:“每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
都蕴藏着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
    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先生说:“高山仰止。巨人是人类的精英。世纪伟
人南开中学最杰出的校友周恩来以及毕业于南开中学的四十多位院士校友和各界
杰出校友们的业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曹天任先生说:“仔细阅读这套丛书,犹如看到他们
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感受他们的理想、信念、胸怀、情操,这将帮助你学习
做人,学习做学问,学习做事业……”
    有必要说明的是,《巨人百传丛书》的读者对象为初、高中学生和部分大专
学生,因而在传主和传主内容的选择上有针对性的考虑,如果有挂一漏万或不足
之处,敬请学界原谅。
    耶稣
    第一章时代背景如今,信仰中的基督可以说已经定型,但人们对历史上的耶
稣的认识却正因有关历史资料的发现及研究而不断获得新的理解。后者会影响前
者,甚至能丰富前者。
    因此,信仰者也应该重视对历史上的耶稣的挖掘与研究,首先研究他所处的
时代。
    1 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诗篇》二
十二1 )
    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古称为迦南(亦译“客纳罕”,这是中国天主教使用
的汉语译名,下同),这里的土著居民称为迦南人。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的时候,
有一个游牧部族由北方进入迦南地。他们人数不多,文化也不如迦南人先进,但
强悍好斗,经过几番较量之后,终于在迦南取得了立足之地。迦南人因为他们来
自幼发拉底河彼岸,故称之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来自幼发拉底河彼岸的人”),
他们则自称为“以色列人”。①以色列人在迦南定居下来后,在迦南文化的影响
下,逐渐由游牧社会进入半畜牧半农业社会,并繁衍成十二支派(支派相当于部
落)。公元前1223年,埃及法老征服迦南后于公元前1221年立的纪功碑是现存有
关以色列人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碑上记着说:“以色列已化为废墟,但它的人
民并未绝灭。”②根据这项文献可知古以色列人确实曾被埃及人征服过。公元前
12世纪,塞浦路斯岛上的非利士人(培肋舍特人)由海上向东侵入迦南,开始称
迦南地为巴勒斯坦。从此,以色列人就处于迦南人和非利士人的包围之中。
    在部族冲突中,以色列人由于文化落后,经常处于劣势,各支派首领逐渐认
识到,要想摆脱异族的压迫,以色列各支派必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约公元前1050
年以后,以色列各支派在先知撒母耳(撒慕尔)领导下逐渐趋向联合。
    约公元前1030年,年老的撒母耳立便雅悯(本雅明)支派的扫罗(撒乌耳)
    为以色列王。扫罗一面致力于抵抗非利士人的欺压,一面致力于统一以色列
内部各支派,奋斗了近20年,终于使以色列十二支派组合成南北两个集团:北方
集团拥护扫罗为王,南方集团拥护犹大支派的大卫(达味)为首领。公元前1010
年,扫罗率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在基利波山会战,不幸战败牺牲。
    大卫继承扫罗的事业,南征北战,奋斗了7 年多,终于在公元前1003年统一
十二支派,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大卫是一位英明的国王,他对内
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对外巩固国防,扩张领土,逐渐把以色列王国建成地中海
东岸的一个富强国家。公元前970 年,大卫去世,其子所罗门(撒罗满)继位。
所罗门充分利用大卫奠定的政治、经济基础,重新划分十二支派领地,进一步发
展生产,繁荣经济,组织商队,开拓国外贸易,同时大力开展外交活动,与南方
强邻埃及联姻,又联合北方的推罗(提洛)共同发展海上贸易,国势蒸蒸日上,
成为以色列民族的黄金时代。可惜,所罗门晚年沉湎酒色,吏治腐败,国库空虚,
不得不加重人民的劳役负担以维持统治者的腐化生活,从而导致原来南北两集团
的矛盾不断加剧,政局发生动荡。公元前930 年,所罗门去世,其子罗波安(勒
哈贝罕)继位,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发生分裂:北方集团仍称以色列王国(即北国
以色列),南方集团仍由大卫家族统治,称犹大王国。内部分裂使以色列人从此
一蹶不振,又成为一个①按《圣经。创世纪》记载,古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曾在
约旦河的雅博渡口与天使摔跤并获胜,于是耶和华上帝给他改名叫“以色列”,
意思是“与神与人较力都是优胜者”。可知“以色列”含有“强者”的意思。古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时,从人数上说是绝对少数,从实力上说又处于绝对劣势,
要在强敌包围之中生存,必须自强不息,因此自称“以色列人”,可能含有激励
自己的意思。
    ②引自《基督教史纲》(上),杨真著,三联书店,1979,第5 页。
    备受强邻欺凌的弱小民族。北国以色列自建国之日起政局一直动荡不稳,篡
弑频仍,二百多年间竟改换了19个王朝,终于在公元前722 年被亚述帝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