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家轶闻辑录槐杀 >

第141章

三家轶闻辑录槐杀-第141章

小说: 三家轶闻辑录槐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枢机于四县百姓,先有救命之恩,后有存粮之惠,他大军戍卫,安营于此,却绝不扰民,反护持公平,察咎民情,为百姓说话,很得四县信赖,虽然此时槐花已渐败,不再是吃槐花饭的好时节,但晋枢机命令所到之处,人人躬行,不过片刻,整个丘洛都飘起了槐花麦饭的香味。更有亲切的妇孺老人送自家蒸好的槐花麦饭给玄袍军,玄袍军得晋枢机号令,与民同食,却一茶一饭都不肯多占,定要以金银相偿。
  起初,村人并不敢收,后来,晋枢机在收了里正自家酿的米酒后亲自按市价送了银钱,百姓才知他并非惺惺作态。也有胆大的老妪仗着年高给雪衣卫送饭送茶,雪衣卫礼数周全却坚辞不受,众乡民见雪衣卫从来只食自己身上的干粮,只喝自己革囊里的水,有专人定时发给肉脯汤饼等物,便也不再送了。
  丘洛得了晋枢机的命令,家家蒸槐花,邻近的顺康也仿效起来,到了中午,炊烟袅袅,四县都飘起了槐花香,晋枢机也吃起了槐叶冷淘。
  花香清甜,又趁着今年的新麦,炊烟袅袅,烟火人间,乡党邻里,闲话桑麻,绝不似荒年景象。
  正是此时,城外却响起了悲声。
  与丘洛一城之隔的景川城里突然起了烟火,却并不是炊烟,大片大片的槐叶被点燃,焚烧树叶的气味呛得刺鼻,将槐花的香气逼得无影无踪。
  景川的城头上,人们焚烧着槐叶,大声唱到,“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乡党居四县,香饭兼苞芦。孤城粮米尽,三餐愁欲无。桑梓莫相问,冰心在玉壶。”
  城头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同样的乡音,自幼听到大的曲调,唱破了槐花麦香的粉饰太平。涅哈德兵临城下,柳承畴独守孤城近月余,一墙之隔,这边是槐芽碧绿冷淘香,那边却是饥肠辘辘弹尽粮绝。景川城里,闻着槐花麦香咽口水的,难道就没有丘洛百姓的亲人。
  城外的歌声一直响,一直响,树叶被烧尽的死灰味呛在鼻端,谁还能闻得下槐花香。
  晋枢机喝了一大口冷茶,咳个不住,他抬起手来堵住自己的嘴,生怕刚吃了冷淘受了凉的自己真的把肺咳出来,城外的歌声依然未歇,晋枢机想,柳承畴这一巴掌打得可真狠,他是想告诉自己,四面楚歌吗?即使答应了跟我合作,也要咒我不得好死?果然是能吏的风骨。你既已搭好了台,这出戏,我不唱是也不行了。
  晋枢机直起身子,披上了一件雪白的披风,还未迈出门去,沉沙便抢步来报,“世子,四县的族老都到了门口,他们去您发兵,救救围困在景川的人呢。”


第150章 腹皮
  晋枢机一紧披风,推门走出去,门外的青石砖上里正带着族老、户长和几十个村民跪着,晋枢机连忙弯腰去扶,“众位年高德勋,有话但说无妨,枉屈如此,晋枢机何以克当。”
  他这一扶,不仅没有扶起一个,反是后面围过来的百来个村民也跪了。
  其中一位年岁最高的族中长辈说到,“晋公子,老朽等知道你是北狄兵马总司,北狄都将军涅哈德围城,柳大人已是苦守一月,朝廷派了禁军来,却不想禁军不杀敌人,反杀百姓。我们无奈反抗,却沦为逆贼。幸得公子解救,才苟活至今。”
  晋枢机扶着老者,“您言重了,老人家请起来说。”
  那老者起身了,其他人却仍跪着,老者一手扶着晋枢机手臂,一手指着底下跪着的村民,“我们这些人,能有一口饭吃,可说全仰仗公子。公子于我们四县有活命之恩,我们虽命如草芥,却不敢或忘。”
  晋枢机知道他这话肯定还有下文,因此只精心听着。
  老者接着道,“只是,咱们四县和景川素来同气连枝,说句倚老卖老的话,小老儿活到这把年纪,孙辈子侄,在四县的有多少,景川的就也有许多,如今,咱们托赖公子偷安乱世,咱们的父母兄弟,却是身陷孤城,不知草根树皮能不能续命呢。”
  老人说了这话就停下。
  里正立刻拜倒在地,“咱们知晓公子仁德,求公子开恩,救救景川的百姓啊。”
  晋枢机不语。
  门外乌泱泱跪倒了一片,“公子开恩啊。”
  晋枢机略有沉吟,突然,外面人声响动,耆长带着一队壮丁匆忙而来,晋枢机心念一动,立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耆长双手递上一份帛书,低头禀道,“公子请看。”
  晋枢机接过帛书,只扫了一眼便怒喝道,“岂有此理,这个畜生!”
  耆长语声低沉,“景川久攻不下,涅哈德送信给柳大人,让他三日之内立刻出城投降,否则,屠淮、宿二城,要把三万梁人筑成京观,以示国威。”
  他话音刚落,咒骂之声满地。
  晋枢机伸手扯下一截披风,以指为笔,破血而书,白色锦缎上鲜红的八个字,“滥杀一人,提头来见!”写完飞身而起,摘下自己挂在檐下的巨弩,足尖一点就跃上了屋顶,矫龙之姿游于屋脊之上,向北而去,轩疏飘举,宛若惊鸿。
  他自接到报讯,割袍、提笔、摘弓、云翔,飘然之至,又矫健之极,以至于众人被他风仪所慑,无不折服,喟叹之间,他竟已掠出几里,不在众人视线之内,直到有眼尖的人喊道,“在城头上,看城头上。”
  众人举头望天,看城墙上有一人,晴日引弓,连发十箭,每一箭都击在前一箭尾梢,前箭去势稍缓而后箭又及,箭箭向北,连绵不绝。红日中天,白衣猎猎,公子一人,挽十石强弓,为仁德之志,挟雷霆之威,英姿清发,豪气干云。
  晋枢机立定城头,看军令已经送出去,纵身而下,再回来时,却是一撩衣摆,跪在众人面前,“狄虏残虐,重华,惭愧已极。”
  众人连忙扶他起来,耆长道,“这哪里关公子的事,公子宅心仁厚,解苍生于倒悬,救万民于水火,有为之身,何必托庇番邦,同为炎黄子孙,晋公子,不如,你带咱们回去解救景川,大伙都听你号令。”
  耆长话音刚落,众人云集响应,群情激愤,声振寰宇,“晋公子,杀回去!”
  晋枢机手按胸口,长身直立,望地上民意拳拳,朗声道,“各位请起,同为炎黄子孙,晋枢机自然不能眼看着同胞无辜受戮。”
  他这话一出口,百姓立刻山呼震天,里正也连忙道,“公子仁德。”
  耆长长舒一口气,却立刻道,“公子已传下号令,自然是对大伙恩情不浅,只涅哈德此人粗野愚鲁,公子又非狄人,我们并非不信公子,只是,父母兄弟皆入敌手,难道引颈待死不成?”
  晋枢机静静听完,侧耳倾听,众人什么都听不到,只看到他神情愈发专注,半晌,晋枢机道,“北狄国主赫连傒是晋某旧友,对我信任有加,他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为他练兵布阵,推演战法。赫连国主以兵马总司之位相筹,我却并不是为了荣华高位。在我心里,他是一代雄主,约束属下,军法严明,即位以来,未尝听闻有何恶迹——”他说到这里,底下已有人窃窃私语,晋枢机眼眸微垂,一双重瞳深如古井,寒如幽潭,众人立刻停止议论。晋枢机继续道,“但狄人终究非我族类,若涅哈德真做出丧心病狂之事,我自当给大家一个交代。”
  他说了这一句,就转头去看沉沙,吩咐道,“你亲自带我的雪衣卫借道景川驰援柳大人,若涅哈德胆敢妄动,杀无赦。”
  “是!”沉沙立刻动身。一个手势,雪衣卫立刻还剑、正装、列兵、拔营,不到盏茶功夫,已奔出里许,令行禁止,沉肃开拔,命令如此之急,却无一人言语。众村民这才见识到真正的沉默之师,悬在嗓子眼的心也暂时放下了吊绳。
  众人见晋枢机肯派兵,千恩万谢,终于肯从地上站起,晋枢机正一一安慰,突然停下了动作,定定立在原地,望着景川方向。
  有人看出异样来,也不敢多言,突然,晋枢机一声断喝,“准备水袋、水囊、唧筒、麻搭,要快!”
  众人听到他话,虽然诧异,但里正族老立刻组织人去办,大家才正在准备,却见景川城内浓烟升起,火势漫天。人人更加快了手下动作,有亲人在景川的,哭闹着立刻要将水龙队调过去。晋枢机一抬眼,盯着四下动静的玄袍军立刻出手,顷刻间就制服了躁动的乡民。
  晋枢机吩咐列阵,各县留下百名青壮年护卫,其余人全部按照前日的编次于丘洛县衙门前集合,众人看着北方越深越高的烟,不祥之感更甚,刚刚对晋枢机生出的感激因为亲眼见到城头的烈火而生出怨怼来,晋枢机默然不语,只叫玄袍盯紧乡民,分毫不乱。
  直到村中大多数壮丁都提着扁担铁鎝集结于此,晋枢机登上高台,强动内力,第一句便是,“景川的火,应该是柳大人自己放的。”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晋枢机语声不疾不徐,“起火的位置,是景川的大仓,据我所知,年岁不丰,围城一月,景川早已经没有粮食了。狄人在景川以北,城头军旗未倒,如何能烧到城内的粮仓。”他说着突然高举右臂,端立不动,抬腕而起,衣袂飘拂,晋枢机停臂空中,片刻才道,“此刻,刮的是东南风。”
  有人还是不明白,耆长已经知道了,“宿州的马场在那边。”
  晋枢机点头,“北狄多用骑兵,人不怕火,马怕。”
  话音还未落,突然听到一阵极大的爆破之声,恍如天崩地裂,脚下的土地仿佛蹦出了几座山脉来,众人脚底震得发麻,想到柳大人很可能一把火烧到了北狄的马场,就兴奋得说个不停。
  晋枢机看他们个个眉飞色舞,突然,又扬起了右臂,众人见他刚才举臂带来的是好消息,此刻都静下来,认真盯着他,期盼着他再能说出些什么,晋枢机接着道,“冲破了马场,战马发狂,冲进城里,景川城不是老弱就是饿兵,如何抵挡?”
  他一句问得众人立刻收了笑容,而后,晋枢机继续道,“我三日前夜观星象,午后,就会转西北风。这一把火,最终很可能转过头来烧我们自己。”
  百姓立刻慌了,纷纷仰首望着他,晋枢机收回右手,握在胸前,俯视阶下,一字一顿,“火烧粮仓,连片屋宇毁于回禄,柳大人苦守孤城,拒敌一月,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使用火攻。如今我们在敌后,不知景川遭遇了何等大劫,逼得柳大人出此下策,只是,晋枢机既已答应救人,便不会袖手旁观。”他突然眉峰一沉,扫视众生,“守圉之法,我有,保证各位安身立命,破敌之策,我也有,却是九死一生。晋枢机今日入城,亲言践诺,力保寸土,谁肯跟我拼死一搏,弃生死,救景川?”
  晋枢机话音刚落,众人立刻云集响应,一派豪壮之声。
  耆长向前道,“公子为了我们慷慨奔援,我们又如何肯苟且偷安。”
  众人纷纷振臂道,“追随公子,誓死一搏!”
  晋枢机立定了望着他们,直到那煊赫的声势略略有所收敛,才点头道,“长途奔袭,损耗必多。驰援的固然是英雄好汉,留守本地的却责任更大。景川是咱们同胞,不能不救,四县却有咱们父母妻儿,更不能丢。”他说了这一句,人们热切的心稍稍能够平复,晋枢机又道,“此行凶险,我虽有谋划,但成事在天,须有人为咱们守好四县,若真有万一,可待来日之机。”
  其中一位葛姓的族长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