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灭世大磨 >

第771章

灭世大磨-第771章

小说: 灭世大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昌十分随意的打量着这里的布置,久居高位的姬昌深知,想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只要看一看他家大堂的摆设就能够了解,像是那种金碧辉煌的大堂,其主人一般都十分喜欢炫耀,而且有着我行我素的特质,这种人一般都不会太过注意别人的看法,但姜尚这座国师府却并非如此,家具装饰以木质为主,给人一种古朴典雅之感,闻着那淡淡的木香味,姬昌不禁感叹道:“虽然未见其人,但从这大堂便可以看出,姜尚确实是有道修真,看来传闻之中,他出身于阐教元始天尊门下,应是无误。”
  “嗯?心血来潮,定有大事,趁着姜尚还未来到,不如先卜一卦,以测凶吉。”姬昌眉头一皱,自袖口之中滑落出一个巴掌大的龟甲,同时还有六枚圆形铜子,铜钱放入龟甲之后微微摇动,而后倒在桌面之上,结果却是六枚铜子齐齐朝上,姬昌见之顿时大喜,只因此卦便是姬昌自创后天八卦之中的上上挂,乾卦,自强不息。
  “久等了,西伯侯。”就在这时姜尚迈步进入大堂,随眼一扫桌案之上尚未收起的龟甲铜子,姜尚眼中闪过一抹了然之色,口中笑道:“常闻西伯侯精通八卦术数,天下无双,更是在天皇伏羲的先天八卦基础之上,衍伸出后天六十四卦,却不知西伯侯方才这一卦,究竟结果如何呢?”
  “自是上上之卦。”姬昌笑道:“困龙得水,潜龙升天,无不欢乐,上人见喜,祸不成凶,诸事顺利。”
  “何解?”姜尚微笑问道。
  “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姬昌说到这里对姜尚一拜道:“想来国师便是我命中贵人,助我脱离逆境,万事大吉。”
  “贵人或许,但却大吉未必。”姜尚右手微动,一把青白羽扇握于手中缓缓扇动,只听姜尚说道:“侯爷如今虽然脱离了牢狱,但大王却并未就此死心,只要侯爷再次露出一点破绽,他定然会卷土重来,置侯爷于死地,姜尚可以救侯爷一次、两次,但却不能保证侯爷每一次都能安然无恙……”
  “唉,我心中绝无丝毫违逆大王之意,但大王却始终认定我存有反心,图谋不轨,我……这真是百口莫辩呀。”姬昌无奈道。
  “人无害虎心,但虎有伤人意,伴君如伴虎便是此理,况且大王身边有费仲、尤浑这等奸佞之臣从中挑拨,侯爷想要安分守己,独善其身,也只能是痴人说梦。”姜尚摇头说道:“如今的朝歌乃是奸臣当道,对于侯爷来说无异于龙潭虎穴,当务之急侯爷应该速速离开朝歌,返回西岐以防不测。”
  姬昌颇为认同的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明日一早我入宫拜见大王,而后便向大王请辞……”
  “不!”姜尚挥扇打断了姬昌的话语说道:“夜长梦多,难免生变,今日侯爷回到朝歌,此时想必已经传入费仲、尤浑两大奸臣耳中,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侯爷,因此这一夜的时间,便是他们施展手段的时间,侯爷刚刚被大王自羑里放出,两人应知短时间内大王再次出手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因此两人最可能使用某种见不得人的手段,将侯爷置之死地,一了百了。”
  “国师是说……”姬昌颇为犹豫地说道。
  “暗杀!”


第1169章 姜尚灭刺客 深夜出朝歌
  当天夜晚,国师府中。
  姬昌并未回到自己在朝歌的府邸,而是干脆住在姜尚的国师府中,照顾“重伤未愈”的姬考,深夜寂静,四下无人,忽然数十道黑影翻墙进入国师府中,这数十人全部黑衣在身,黑布蒙面,完全是一副杀手刺客打扮,当头一人左手一挥,数十人立刻向着国师府的客房摸去,就在这时金光飞溅,当头十余杀手倒飞而出,紧接着姜尚手摇羽扇现出身形。
  “功名爵禄尽迷津,贝叶菩提不受尘,久住青山无白眼,巢禽穴兽四时驯。”姜尚口念诗号,羽扇微摇,数十刺客心中震惊,一时间竟无人敢动一步,姜尚见状微微一笑,手中羽扇一指刺客说道:“身为刺客,一击不中,远遁千里,乃是最最基本的常识,而你们却因为我的出现而如此惊慌,显然不是经过训练的专业刺客,而是某人的门人家将装扮而成,而这人不是费仲,便是尤浑无疑!”
  领头之人反应也是不慢,听闻姜尚此言顿时冷哼道:“哼,你说错了,我们并非费仲大人手下,而是还珠楼的杀手!”
  “还珠楼?呵呵……”姜尚摇头笑道:“愚笨之人派出的手下也是同样愚笨,你可知你方才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已经露出三处破绽么?”
  “什么……哼,你休要诳我。”那人不信道。
  “呵呵,既然你不相信,我便给你解释一下。”姜尚羽扇微摇,一副运筹帷幄之相说道:“首先,我只说你们可能是费仲、尤浑的手下,却并未点名到底是两人之中的哪一人,而你却已经告诉我,那人便是费仲,其次如果你不是费仲的手下,而是他从其他地方雇来的杀手,根本无需在提及费仲之时,后面还带上‘大人’二字,显然是平日里已经叫顺了嘴,一时之间脱口而出,就连你自己都未发现问题。”
  那领头之人闻言冷汗渐出,但仍旧嘴硬说道:“这……这是我们还珠楼的规矩,雇主都以大人相称,根本算不得凭证。”
  “也是,还珠楼作为大荒最大的杀手组织,以一百二十分的诚意对待每一单生意,乃是还珠楼不变的宗旨,但正因如此,我才更加确信,你们……根本就不是还珠楼的杀手!”姜尚在众杀手惊讶的眼神之中缓缓说道:“因为……我就是还珠楼之主,神蛊温皇!”
  “什么!”众杀手顿时骇然,但领头之人却大笑道:“休要胡说,众所周知,还珠楼主神蛊温皇早已闭关多年,而起你如此年轻,怎么可能是神蛊温皇,大家上,将这个冒充神蛊温皇的家伙杀了!”
  “诶呀,你又犯错了。”姜尚叹道:“如果你真是还珠楼的杀手,你便不应该直呼温皇之名,而是应该口称楼主,你这低劣的智商,当真让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呀。”
  “杀!”领头之人心知口舌之利绝非姜尚对手,于是不再理会姜尚话语,带领着一众杀手抽刀冲了过去,这些人虽然头脑不济,但实力最低也是炼气化神之境,放在江湖之中也属一流高手,显然费仲为了杀死姬昌,已经动用了自己培养多年的老底,但结果却是……
  “蓝蝶毒雾!”姜尚蓝白羽扇一挥,点点蓝光化作漫天蝴蝶飞向一众刺客,这些刺客放在江湖之中虽然都是一把好手,但此时却连反应都来不及,只见那蓝色蝴蝶接触到他们的瞬间,他们竟是连惨叫都不及发出,便化为一具具惨败的尸骸,片刻之后竟是连骨头都被蓝色毒雾彻底化去,彻彻底底的尸骨无存。
  国师府,大堂。
  本应在客房休息的姬昌与姬考,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姬考仍是那一副苍白的面色,但相比之前却已经好了许多,而姬昌则面带担忧之色的看着他,显然对自己大儿子的身体很不放心,此时手摇羽扇的姜尚迈步进入大堂,而后对姬昌说道:“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费仲派了杀手来暗杀侯爷,如今这第一批杀手已经被我打退,但难保不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保险起见,侯爷应该带着世子趁夜离开朝歌,以免费正、尤浑狗急跳墙!”
  “但如今已是深夜,朝歌四门都已封闭,除非有大王的手令,否则想要出城就只能等到明天日出,而且即便我们成功出城,朝歌与西岐之间尚有五关阻路,若是大王命人守关阻路,我们却是无路可走呀。”姬昌十分为难的对姜尚说道。
  “呵呵,此事易尔。”姜尚笑道:“我所修之玉清仙法,便有腾云驾雾之术,休说离开朝歌,就是飞跃五关都不在话下,但我修道日短,而且仙根不深,一身修为十分浅薄,再加上同时携带这么多人,能否顺利飞回西岐,我并没有万全把握,所以若是想要增加成功率,最好是在朝歌以西百里之外再行施法,而这一段路便是成败的关键。”
  费仲府,书房。
  费仲和尤浑两人在此焦急等待着刺客的返回,此时的两人就好似热锅上的蚂蚁,只因为刺客离开的时间大大超出他们的预计,使得两人心中不禁产生不好的预感,就在这时只听敲门声响起,费仲连忙过去打开书房大门,一个下人进来附在费仲耳边说些什么,顿时费仲大惊失色。
  “什么?进入国师府的人一个都没有出来!”听闻手下回报的费仲大惊道:“原本以为姜尚那小子不过虚有其名,但如今看来我们倒是低估他了,若是他当真要保姬昌,恐怕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不要慌张。”尤浑连忙说道:“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进去的人究竟是被姜尚所杀,还是折在了姬昌的人手中,国师府虽然是姜尚的地方,但姬昌身为四大诸侯之一,身边定然会有实力不俗的高手保护,会有这种结果其实并不奇怪,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目的是否因此实现了。”
  “嗯,你说得对。”费仲点头说道:“姬昌遭遇今夜刺杀,心中定然惊慌失措,想要尽快离开朝歌,我们的人早已在城外五十里处埋伏,只要姬昌一出朝歌城,保准让他尸骨无存!”
  就在此时一个下人突然跑进来急忙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监视国师府的人回报,国师府正门大开,西伯侯姬昌与其子姬考已经乘上马车,好像是要趁夜出城!”
  “不可能,朝歌四门夜晚都会封闭,除非有大王亲笔手令,否则守门将领不可能会放任何人出城!”尤浑急声说道。
  “不,他们可以出城!”费仲面色十分难看地说道:“姜尚乃是国师,依照我朝制度,国师与太师并列,都有监督君王之权,必要的时候身为国师的姜尚,可以代替大王行使权力,也就是说……”
  “他完全可以下令打开朝歌城门!”尤浑惊呼道:“我们必须立刻派人前往追杀,绝不能让姬昌如此轻易的离开朝歌。”
  “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打开朝歌城门的权利,我们如果想要追杀姬昌,就必须先进宫取得大王的手令,但如今已是深夜,大王早已就寝,若是你我二人贸然入宫,大王如果怪罪下来,恐怕你我承担不起呀!”冷静下来的费仲十分不甘心地说道:“现在只希望外面埋伏的人能够拖住他们,只要能够拖到天亮,姬昌就休想逃走!”
  “或许不用拖到天亮也说不定呀!”仿佛想到什么的尤浑奸笑道:“别忘了,我们当时为了保险,可是将那人一同派出去了……”
  “对呀,只要有他出手,即便是神仙下凡,也绝对救不了姬昌性命!”
  朝歌西门,四十里外。
  正如费仲所猜测的那般,姜尚凭借自身国师之职,命令守城将领打开城门,那将领虽然对姜尚为何深夜出城表示十分不解,但还是遵照命令打开城门,放姜尚一行人出城,直到出城四十余里,姬昌在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对姜尚笑道:“此次当真要多谢国师,若非国师仗义出手,恐怕姬昌与我儿姬考,便要折在那朝歌城中,为费仲、尤浑这等奸人所害呀。”
  姜尚却是摇头笑道:“侯爷此时说谢,未免还有些太早,须知我们虽然已经离开了朝歌城,但这荒郊野外,却更加方便埋伏人手,如果我是费仲、尤浑,定然会在此处埋伏大量杀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