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839章

道果-第839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来一回,邱言威势日隆,再加上其人本就有皇帝特许,能入政事堂议事,更有一个定国侯的爵位在那支撑位格,论权势一点都不比宰执差,一旦真正得名,立刻就能压下其他宰执。

这样的威胁,许应一等人早就有所警觉,出于维护自身权势的政|治本能,也是为了将邱言这样的人物网罗并加以利用,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许应一等人运用了种种方法,想要将邱言的上升势头止住。

双方就像是对弈一般,你来我往,其中所隐藏的凶险,丝毫也不比明刀明枪的厮杀来的少。

但掌握了诸多势力和人脉许应一等人,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占据了上风,但随后邱言却后手频发,连许应一等人内部的人员,都早有被渗透之人,在关键时刻反水,使得诸多努力功亏一篑,更是让许应一等人的利益集团陷入劣势,被邱言掌握了诸多可以称为谋反的罪证,从而被拿捏住了七寸,不得不时时妥协。

但这种被忍让,终究还是有着极限的,许应一等人也一直在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锤炼听证,无疑就是他们的机会。

皇帝护持邱言,对世家也很是警惕,早就被许应一等早就意识到了,但总不能将之推翻,可下一代皇帝对邱言表现的善意,则更让他们担忧,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买通了太子身边的太监,更是对教授太子的老师施加影响,为的就是日后方便行事。

但现在这条路眼看也有变化,于是他们的目标就转而集中到了后宫上面。

和皇帝、太子不同,后宫在大瑞是很难干政的,但若是太子年幼,垂帘听政的事情也曾发生,毕竟这项传统,可以直接追溯到中古列国时期。

正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早有定制,大瑞太祖当年虽总结前朝教训,对此很是警惕,但日后发展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主少国疑之时,朝堂若无人坐镇,总归是难以安稳的。

说到底,这锤炼之人其实就是朝廷上的百官,推举出来的招牌,让他们的政策师出有名,占据大义。

但即便如此,这一切依旧还要等待当今皇帝真正归天之后,才能施行起来。

按理说,那皇后、太后未必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多数都是清白人家的女儿,但只要成了皇后,位格提升,自然能够聚势,生生将自家的位格推动上去,最终踏上世家行列。

所以,太后、皇后几乎是世家大族的天然盟友,利益相关。

许应一听着众人说及邱言的嚣张行径,也是心有戚戚焉,最后道:“这邱言不光在朝堂上为所欲为,还想要争夺人道学说的正统,未免太过不知天高地厚了,下面的人已经查明,他当年在未中举人之前,也有污点可以借用,而后迁居左渠村等地,似乎和妖魔还有勾结,只要这一点坐实了,就可作为突破口。”

“不错,这也不是构陷他,而是用事实去批驳他!而且,这些小事也不可能真的绊倒他,但却是一个开始!”蔡阙也点点头。

“另外,”许应一沉吟了一下,终于还是说了出来,“我听太后的意思,是有心让一位王爷来监国的,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商谈一番,毕竟太子太过年幼,而太后、皇后对治国终究不甚熟悉……”

这话一说,房间里的气氛登时变化。

太后、皇后锤炼与亲王监国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前者只是暂时为之,而后者因为血脉关系,很容易引发后续的连锁反应,一直以来都被群臣所警惕。

只是今日不同往日,新党的崛起、邱言的出现,逼得世家大族的利益不断受损,这种时候,他们的首要任务变成了维护自家的利益,大瑞的安稳反倒要放到后面。

“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顾引眉头一皱,“这次晚宴时间不宜过长,与会中人必有皇家耳目,离席太久,太着痕迹。”

许应一深深看了顾引一眼,然后点头道:“也好,先说到这,接下来诸位便各自把握吧,务求一击致命!”

ps:感谢“月林£梦醒”的打赏!

感谢“清宵冷月”、“加起来十一”、“翱翔于天际的苍蝇”、“童子轩”、“冰芯奶茶”、“zhihong2011”、“无痕之神”、“只若初见2014”、“切丝特”投出的月票


第一千九十九章朝中毒

三日之后,早朝时分。

文武百官有如往常一样,走在金銮殿前的广场上,相互问候,彼此交谈,说些有时事有关、或者自家之事。

只是这气氛上却显得凝重许多,到底都是官场之人,消息灵通,也善于去捕捉和看风向,在这次朝会开始之前,就已经注意到局势变化了。

如今的大瑞,表面看起来开疆拓土,万国来朝,可谓风光一时,时人已经有“中兴”之说,算是给李坤有了定性,但实际上,在这繁华表面之下,却暗潮汹涌,几大势力集团相互倾轧,彼此之间的敌意浓郁到路人可闻。

只是,随着皇帝病重,连几次朝会都是开到一半就匆匆结束,让与会之人都意识到皇帝大限将至,各自动起心思,使得整个朝堂的势力消长有了变化。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原本被压制的旧党、守旧一派,又有了复兴的迹象,再加上那新党在最近时间里,也时常被皇帝敲打,势力的扩张也有了停滞,乃至萎缩的征兆。

而孟青宾等中间派别,在这种时候想要独善其身已然困难,开始被两方共同打压,只是这种打压不是要树敌,而是逼迫他尽快站队。

眼看着,诸方都将目光集中过来,就等着一件事的发生,然后风云变化了。

但在这股风暴中,却有一个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横在中间,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绕不开他,此人正是邱言。

相对于新党,邱言与旧党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这主要是旧党之前想要将他收服的缘故,而新党对邱言的主张同样有着抵触。同时,因为新党新学正在流传,正好与那知行之道的发展冲突,从这个层面来看,新党同样不是邱言的盟友。

“听说今日,许相等人或许会发难。”

“能否发难尚在其次,倒是皇上的身子才是关键,我听说三天前,皇上又一次昏厥了。”

“因为皇上的龙体,这早朝最近许久不开。就算是开也是匆匆结束,也不知今日召开,是否会有特别用意。”

“这事咱们最好还是先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了,在决定如何行事。”

“正是此理,听说新党那边,也隐隐要有动作,不知会拿出什么决议出来……”

……

这一声声的议论,昭示着这次朝会的不同寻常。但意识到这一点的百官,却都尽量压着心中念头,如同往常一样入殿。

金銮殿上的景致依旧,但气氛却与从前大有不同。当初北伐得胜、白莲平定的时候,朝堂上下,无论是主和主战都是意气风发,与有荣焉。

可现在。却是人人谨守话语,不多说一句。

与正常的流程不同,百官就位之后。过了好久,才有皇帝出来,步履缓慢,走到龙椅跟前,还要旁人搀扶,才能就坐。

百官对此倒也不感到意外,这皇帝病重垂危的消息,根本不是秘密,最初的时候,李坤为了保持朝政稳定,还有心隐瞒,强忍着冰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端坐于龙椅之上。

只是当时他那惨白的面色,还是让群臣暗自嘀咕,之后过了不久,再一次朝会上,李坤当众昏迷,自己病重的消息终究暴露出来,还是纸包不住火。

随后的早朝,也就变得不再固定,时断时续,但随着皇帝病情恶化,原本在台面下的一些事情,也逐渐浮到台面上,积蓄压力,宛如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

费了些功夫,李坤坐定龙椅,抬眼一看,也注意到金銮殿上的诡异气氛,但却未表示什么,只是问道:“朕因病症,有些日子没有坐朝,但国朝政事却不见混乱,全赖祝卿家之功。”

群臣闻言,连呼不敢居功,推说是李坤鸿运齐天,惠泽天下,又让他保重龙体,早日康健。

李坤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笑了笑,知道都是客套之言,随后又问道:“众卿家可有事要奏?”

以他如今的身体状态,不宜久坐一处,这些群臣也都知晓,便不拖泥带水,就有几名大臣出列,说了些大致的局面,又有武将出班,将平定天罡地煞叛乱的事情说了说。

“你天罡地煞的贼首,有意接受招安,只是还有些许条件。”

这也是军中刚刚得到的消息,按理说要交给兵部的,但如今大军在外,兵家消息自然有所流通,也算不得越权。

“如此说来,那天罡地煞群贼愿意接受招安?”李坤听了也感意外,“这是好事,如今四边皆平,正是安稳之时,当让百姓承太平,结果这几路反贼却逆天而行,趁机举起反旗,扰乱了社稷安危,但若是原因接受朝廷招安,这灾祸也就立刻平定。”

李坤说了几句,精神反倒显得不错,兴许是这个消息不错的关系。

以李坤的高度和眼界,自然知道,突进的大瑞可以说是今非昔比,虽然变法之事还未完结,也激起了党争的苗头,不利于后世,但就眼下来说,这变法的红利正在不断涌现,又有邱言的兵制改革,军队的战斗力提升许多。

这四边之战接连获胜,对整个国家的精神都是一种振奋和洗涤,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兴之世,在这种局面下,还要举起反旗,其实就是害怕日后没有机会了,但大瑞大势已成,那天罡地煞之类的贼军便有螳臂挡车之相,被平定只是早晚的事,但能在自己生前就将之解决,还是不错的选择的,能让他的功绩在增加几分——

越是到了这种时候,人对于其他方面的需求不断的消减,可对身后名的追求,却越发强烈许多。

不过,这种强烈的念头,并未影响到李坤的判断和观察力,他注意到那禀报消息的武将,在神态上有些不对,便明白了几分,遂追问道:“可是那些贼人还有什么要求?”

“皇上圣明,”那武将赞了一句,跟着才道,“贼人前些日子攻城略地,但新军一到,立时节节败退,随后就撕掉伪装,将那沿途百姓当做挡箭牌,如今已经不知多少百姓沦入他们手中,被用来要挟,是以新军的三位将军也有顾忌,放缓了攻势。”

“拿百姓要挟?”李坤眼中闪过一点寒芒,然后点头道,“这么说来,贼人也知大势已去,这是挟着朕的子民,要来要挟,他们有什么条件?”

武将便继续道:“那贼人的要求,是希望能免去过往罪责,然后朝廷要派出一名有分量的大臣过去,与他们交涉,否则不足以取信于人,另外那大臣的人选,他们也有要求,说是让……”

不过,他的话尚未说完,就被皇帝打断了。

“这些贼人居然敢有这么多要求!”李坤露出一丝怒色,“莫非他们以为朕会对他们予取予求?莫非不知我大瑞如今国势?难道朝廷会如那贼寇一样出尔反尔?”

如今的李坤,虽然人是重兵,甚至命不久矣,但坐于龙椅之上这么些年,养气蓄势,现在更有诸多功绩支撑位格,这般动怒,整个大殿都感到一股雷霆阵势——

这其中也有那王朝气运、皇城龙气的作用。

“陛下……”这个时候,身处百官前列的许应一突然出列,“臣听说那新军在齐鲁杀戮过重,几乎不收俘虏,才逼得贼人草木皆兵,难免疑神疑鬼,再说那天罡地煞贼名头虽响,但终究是居于山林草莽,能见过多少世面,有所担忧在所难免。”

其人话音落下,又有蔡阙出列道:“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