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箢危鹨ü谥嗟母断吕础�
“可说了是哪家的家眷?”韩夫人问。
“是……是……”门上来传话的婆子偷瞄了一眼忙着拔簪子的唐小鱼,嗫嗫地答道,“是荣亲王府的长孙少爷。”
“李放?”唐小鱼觑了个空儿说,“他怎么来了?我正想要找他呢。”说着忙让丫鬟们快点儿把头发上的首饰给卸干净了,重新给她梳个简单的发髻好去见李放。
常氏看了眼许氏,许氏心领神会,忙将陈氏拉到一旁去,低声问她:“咱家小鱼怎么会认得荣王府的长孙少爷?”
陈氏低低的声音将李放当年曾随着韩纶一起来江陵县,又来她家里住了几日的事说了。
“那孩子豪侠,身上无半分纨绔气,好似特别喜欢小鱼弄的饭食。”陈氏向许氏解释,语气中有些惴惴,“他二人说得上话,那时候他们年纪还小,一来一往都带着孩子气,就是意气相投了些,并无男女之间的意思。”
许氏暗自松了口气,对陈氏说:“再怎么说孩子们也这样大了,又是在京城,总要防着些。不是我不信小鱼,只是荣王府来头太大,多少人家眼睛都盯着,万一传出什么话来,荣王家的少爷不会有什么,吃亏的只能是咱们家的姑娘。”
“妹妹省得的,多谢嫂子提点。”
那厢小鱼已经散了头发,梳顺了之后重挽了个单髻,头上连根金簪子也不戴,只捡了素银梅花头的光面簪子把头发别住,就要起身去见李放。
常氏开口叫住了她:“我已经请李公子在前院的鹿鸣馆坐着,你回屋换身衣裳,我与你舅母先过去见他。”说着,对那报信来的婆子说,“你到前院儿派个妥当人去衙门报信,就说府里来了荣王家的客人,老爷和大爷若是衙门里事情不多,便早些回来。”
小鱼听得都有些傻眼,不就是李放听着她到了京里,跑过来找她窜个门说个话吗?为什么韩夫人这么一副如临大敌的派头?
再看了眼微蹙眉尖的陈氏,还有脸上虽然带着微笑,但明显已经进入韩家掌门媳妇状态的大舅母许氏,小鱼这才恍过神来。
她在乡下自在惯了,都快要忘了这个时代世家大门最重视的规矩,以及因为年岁渐长而给小伙伴们带来的躲不过的麻烦——男女大防。
小鱼有些哭笑不得,李放今年还没到十四岁,还只是个半大孩子呢,至于这样防火防盗防李放起来吗?
还真至于。
她是觉得自己这具身体的生理年纪还小,但在很多地方,还未及笄就出嫁的女子是很多的。若不是她这几年说动了陈氏,一切由着她,以她现在的年龄,就算不嫁出去,婆家也该已经说好了。
她觉着自己和李放年纪小,但旁人并不会这样以为。
就连李放本人,说不定也不是这样的想法。
外祖母这样慎重地对待荣王府长孙少爷的到访,放在任何一个世族高户里,都才是最妥当,最正确的态度。
是在保护她的名声,也防止发生不该在此时发生的事。
小鱼想通了这点,立刻点头应诺。常氏便叫了白芪送她回荇翠馆换衣裳。
听说李放来访,不管是碧桃还是常宁都很开心。
碧桃对李放的印象可好了,她可一直是坚定的李鱼党,一心想着若是小鱼能嫁给李放这样的高高飘在云端的天家子弟该有多好。
而常宁,则是因为李放也是个吃货,同为吃货,有不少共同语言。而李放又往往能用手段死缠硬逼着手懒的小鱼帮他弄出新鲜的吃食来。所以李放来了,等于她又有新鲜东西可以吃了。
碧桃拉着白芪,把她家姑娘的衣柜衣箱子全都打开,放了一屋子桃红柳绿,让人挑花了眼。
几个少女挑了半天,最后还是年纪最大的白芪拍了板。
挑了一件樱桃粉的素面绣暗银牡丹纹斜襟镶银毛遥П咄ㄐ湫∩溃狄惶踉掳卓趟咳沟茁嫘褰趵鹣泛梢兜某と梗紫伦乓凰绾焖囟凶赫嬷榈娜硇0总渭窳颂跹套纤薪鹚壳崧奚吹呐希纸贩⒋蛏⒅匦赂崃烁鼋壳蔚乃贩上慎伲盟亩涑嘟痫慰蘸棍蓿痔袅艘恢怀嘟鹇亟糠中模饣共宦猓帜昧艘淮杪涞幕贫沽4笮〉闹榇圃邝偕稀�
白芪又让丫鬟拿胭脂水粉来,要给小鱼装扮装扮,换衣裳戴首饰这都算了,可是她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还涂脂抹粉做什么?不过是去见个朋友,打扮这样隆重也太过分了。
唐小鱼捂着脸,死活不肯往脸上刷墙粉,最后好说歹说,只答应涂点口脂,还不肯让人帮忙,只拿着小指肚子轻轻沾了沾胭脂膏,淡淡在唇上抹了一层。
只是这唇色一深,眉毛就显得有点淡了。唐小鱼叹了一口气,拿了一只螺子黛,又将眉尾向外拉了拉。
她站起身,张开双臂转了个圈儿,对一屋子惊呆了的丫头们说:“这样总行了吧。”
常宁捧着脸嗷嗷乱叫:“姐,你这么打扮真漂亮,跟仙女下凡似的。”
连平素跟着常氏,眼界比较高的白芪都连连点头:“这样庄重又不失颜色,看着清爽又娇俏,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唐小鱼满意了,在首饰匣子里捡了一对莲子米大的单粒真珠耳坠戴上。
荇翠馆离着鹿鸣馆也不算太远,不过经过两条庑廊,穿一个月门就可以到了。
鹿鸣馆就在后院二门一出去的地方便是,原是内宅主母们见不便请入后宅的外客所设。唐小鱼在屋里倒饬了许久,也不知道李放在那儿有没有等急了,所以她拎着裙角,走得风一样,苦了后头的一干丫鬟,跟着几乎是一溜小跑。
眼见着就要靠近二门了,突然她瞧见前头也有一队人马急惊风一样掠过来,两下里眼见着要撞上了,小鱼赶紧来了个急煞车。
“表姨妈,表姐,您二位这么急着,要去哪儿?”
☆、第85章 拦路
第85章拦路
周夫人见着唐小鱼也是一怔,在她身后的周绮更是打量了小鱼好几眼,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惊讶。
这乡下的土包子怎么一转眼如此光采照人起来?眉眼还是那个眉眼,可总觉得这人仿佛又换了个人。
“这是……小鱼?”方氏才省过神来;上前就要去拉小鱼的手。
唐小鱼不耐烦跟她们罗唣,抬手理发鬓正好避开她的手:“不好意思啊,不能跟姨妈和表姐说话;我还有急事;回头再跟你们赔礼。”她笑了笑;腿一转就向月门走。
“哎哎;我们也要去前院儿的,正好一道儿走。”方氏小跑了两步,死皮赖脸缠上来了。
您爱去哪儿去哪儿;跟着我干嘛呢!
小鱼烦她;但又不好直接拒绝。
心里话说;您二位要上哪去自己走着就是了;干嘛非赖着她啊。
话不投机半句多。小鱼不是什么特别有城府的人,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何况从见面到现在;这对母女的表现是外热内冷的;她也知道像方氏这样的人瞧不上她们这一身泥土味儿的乡下人,她自然不会拿自己的热乎脸去贴她们的冷屁股。
不过是看着外祖母的面子,好歹面子上维持一团和气罢了。
一路无语,反正就这几步路的工夫,方氏就算想从小鱼嘴里探听些什么也没那时间,人家过了二门,脚下如风的就冲鹿鸣馆去了。
方氏那个气啊,怪道是乡下来的丫头,大家闺秀哪有像她那样走路的?
世家大族里的哪个小姐不是笑不露齿,行不露足的?这丫头就仗着一双天足,撒着丫子一通跑,丝毫不体谅她们母女缠着一双玲珑的小脚,走路都弱柳扶风一样的还要人扶着,别说奔跑,就连快步行走也十分困难。
方氏暗暗咬牙,横眉立目就要发作,周绮忙拉着,小声对她说:“娘您跟她置什么气,您气再多她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就她那样的泥性子还能往心里头去不成?咱们又不必非要跟她一道儿进去,慢慢走就是了。”
方氏瞥了眼自己这金娇玉贵养大的女儿,暗自叹气。
还是自己平素太宠着她,没多教教她这些人情世故。
荣王爷的孙少爷那是什么身份?是荣王世子的嫡长子,大齐朝宗室里贵门里头的贵门。荣王府与皇家是几层的亲戚关系,皇上依重,宗室里奉荣王府为尊。可|荣王府事事低调,从不参与朝堂政事,亦不与一般的官员交往。若无万般的机缘,像她们这样只是五品官员的家眷,能搭上荣王这一脉的关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她还是方家的姑娘时,就时常从父亲和祖父那里听到过荣王府的名声,他们虽然不掌朝政大权,但身为宗人令,手里头有五千精锐府兵,且是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圣眷隆隆,谁家也超不过去。她亲娘常氏,在未出嫁前也曾受邀去参加过荣王府女眷办的赏春宴,每每提起来,就是一脸的向往荣耀,将荣王府夸得如阆苑仙境,那里头别说夫人小姐们,就连一个下等丫鬟,都是天香国色,玉容仙姿,那仪态教养胜过一般人家娇养的小姐。
家里下人都是如此了,荣王府里的长孙少爷更不知会是何等形貌风姿。
她是一心想让女儿能嫁入皇家的,李放虽然也是皇族一脉,但人家是亲王世子的儿子,离着王爷还差两级呢,更不能跟龙子们相提并论。她想能亲眼见上李放一面,也就是想近距离感受一下皇家体度,看一眼与皇子们有较近血缘的李放究竟长得什么样!
想来皇子们与李放长得也不会相差太远。
只是人家专程上门来,找的是唐小鱼,并非拜访韩夫人常氏。
否则她只说去给常氏请安,便能顺其自然地带着女儿到李放跟前蹓上一蹓。现如今人家在鹿鸣馆里,由常氏和许氏陪着,她若不死死拉着小鱼,推说是跟着小鱼走进去的,这样不请自来硬往前凑,可不是要被人看低了?
所以小鱼不肯等她,自己先跑了,这让方氏呕得差点吐血。
进,还是不进?这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周绮不会读心术,自然不会明白这令她母亲无比纠结的进退难题。见着方氏面色不豫地站着,周小姐过来扶住她的手臂问:“母亲,怎么不走了?您不是说要带我来鹿鸣馆见客?”
是啊,见客,可是客是人家唐小鱼的,跟我们没关系,咱们要以什么借口进去呢?
方氏咬着牙,这可真是见鬼了。唐小鱼不过一个泥坑里跳出来的丫头,能得了姨妈姨父那样的青眼也就罢了,怎么还会攀上荣亲王那样耸在云端里高大的门第?
这样的乡下丫头,便是送上门去给人家当粗使丫头都不够格呢!
方氏只是站在原地犹豫了片刻,便将唇一咬,脚一跺。
她就是豁出脸面来进去了又能怎样?难不成姨妈还能不顾自己的脸,将她们娘儿俩打出去?
而且这本就是她姨妈家,她就是来看姨妈的,谁还能挑她毛病?
方氏冷笑了一声,便是想挑也要看挑的是谁。
周绮可是要送进宫的,将来不管是做了皇妃还是皇子妃,都是天家的人,到时候就算是什么荣王世子的长子,见了周绮也只有下跪行礼的份儿。
这样一想,方氏顿觉身上轻松了不少,她抬手抿了抿发鬓,脸上重新恢复了笑容,在女儿的搀扶下款款走进了鹿鸣馆的院子。
谁知道前脚才踏进去,眼前就突然冒出来四个一身青衣软甲,目光森厉的男子拦在了她们前头。
“你们是谁?”方氏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