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 >

第68章

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娘您担心什么。”小鱼挪过去,靠在陈氏的身上说,“他们租着顾家的地;顾家这两年对他们也宽松得很。租金收的比旁的村子少了三成。他们现如今除了一个名头,跟咱们庄上的农户们几乎没两样。地里种什么,什么时候种,都是咱们教的,连种子都是我们供的。我们有这条件,能带着他们一道过好日子,大家伙儿都高兴着。进宝叔跟旁人家并不一样。早前儿咱们在清心观里住着的时候,也就他们家对咱们娘儿俩帮衬最多。后头种玉薯,也都是进宝叔出的力。任人怎么攀比,都攀较不上他。小山哥如今在何叔叔手下做事,瞅着将来也是有出息的。等咱们从京里回来,再用小山的名义划给叔婶一块地,也算没白劳他们一番力。”
    陈氏叹了一口气说:“我非是不乐意伸手,只是你进宝叔为人太实在,又是个梗直的性子。他过去了,日后村上有人再求到他头上去,他应了不行,不应也不好,为难不说,真怕他为了咱家丢了乡亲间的情份。”
    “这您倒不必太担心,不是还有进宝婶子在吗。”再说了,若是为了不应当的事情不能遂就继绝了乡邻间的情份,那样的情份不要也罢。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小鱼回去就跟萧成和张恒两家说定,在宅子里腾了两间屋出来,安排给杨进宝夫妻和杨小川过来住。
    萧成和张恒两家是唐小鱼买来的,身契在陈氏手上,跟杨进宝一家的性质完全两样。
    反正也不是过来抢他两家饭碗子的,萧张两家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
    只是杨进宝来了之后,算是主管农事的管事,时常要跟杨高成碰面。杨进宝家没租太平山庄的地,对杨高成当年的作为一直心里有气,看不惯他。二人之间倒是小摩擦不断,不过这都是小鱼走了之后的事儿,现在也不需提。
    一切安排妥当,陈氏和小鱼雇了两辆车,加上韩家来接她们的三辆车,一共五驾马车,声势算是颇有些浩大的启程了。
    沈夫人知道陈氏要走,心里特别舍不得,在官道驿站送行时,拉着陈氏说了好久的话,还落了眼泪,这才挥着帕子跟她告别。
    沈大人和何主簿亲自送出来,请陈氏代交致韩纶的信。陈氏这才知道,原来沈初文还曾是韩纶的学生。怪不得沈知县自从到任,对她们家一直十分照顾,这里头原也有这份香火情在。
    车马隆隆,江陵县在尘烟中渐渐远离。
    一路之上自有韩家仆从打点,住食起行一应都十分妥贴。
    路上无话,过了十日,车马已到了离京城十分相近的香河县境内。
    时已近黄昏,韩福安排好了客栈,来请小鱼母女下车。
    香河县离开京城不过三十里地,京兆府辖下五个县,香河县便是其中之一。
    因是西南方进京时的必经之地,离着京城又近,所以香河县十分繁华。一条通渠蜿蜒直入京畿,帆影点点,码头喧闹,十分有人气。
    小鱼远远看着帆篷桨影,不无羡慕地说:“若是能坐船去京里多好,景都不同,一路上还能吃着河鲜。”
    韩福家的笑着说:“我的小姐,那河是流向江南的,不顺道儿啊。不过以后有空,小姐可以坐着船一路下去扬州,那儿是烟花之地,比这儿还热闹呢。”
    那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小鱼托着腮,一脸的向往。
    古时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那时候没有现代钢铁水泥的森林,湖光山色尽是天然,衣香鬓影,香溢秦淮,想来也是风流竟显之地。
    以前有时间,没钱。现在有了俩钱,又没了时间。
    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往江南去游上一游。
    常宁楞头楞脑插问一声:“嬷嬷,什么叫烟花之地?”
    韩福家的捂着嘴笑:“宁姑娘,这词不是姑娘家该说的。”
    “那你怎么还跟我小鱼姐说?她不是姑娘吗?”
    韩福家的怔了一下,忙抬手轻轻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哎哟瞧我这张嘴,胡说八道的污了姑娘们的耳朵,实在该打该打!”
    小鱼忙摇手:“嬷嬷又没说什么,烟花之地这话原来只是说春景旖旎,古人诗词里头就有‘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这一句。只是后来下流人用烟花之地指了下流的地方,白糟蹋了这么好的词,嬷嬷用不着上心。”
    常宁也不过识几个字,韩福家的也就会看看账本,还真没系统念过书。小鱼念的这句是宋代的孙道绚孙夫人所写的少年游。别说这二位,换哪个大儒来都未曾听过的。
    常宁不以为意,韩福家的却是很惊讶。唐小鱼原来是个傻子,后来开了灵智,跟着陈氏学认字习字,却没想到她于诗词一道还颇通,顿时油生敬意。
    进了客栈,梳洗更衣之后,大家聚在二楼的雅间里用餐。陈氏请韩福家的和她们坐了一桌,几个丫鬟婆子共一桌。其他的车夫,下人和护卫就在一楼吃饭。
    楼上刚用完了饭,正在用茶水漱嘴,韩福在外头叩门求见。
    韩福家的出门问了问,转回来对陈氏说:“这可真巧了。”
    陈氏问:“是什么事?”
    韩福家的上前说:“是贵阳府同知大人的家眷,正巧也住了这家客栈。”
    贵阳府同知是正五品官身,陈氏立刻坐直了身,问韩福家的说:“韩妈妈,那我们要不要去见礼?”
    韩福家的忙摇手说:“不用不用,原是亲戚。周同知夫人是我们家夫人的姨侄女儿,论起来是姑奶奶您的姨表姐。也是方才周家下人在外院瞧见我当家的,这才知道您和小姐住在客栈里头了。周夫人说要带着女儿过来拜访,所以当家的才过来请您示下。”
    陈氏连忙说:“既是表姐,哪有让她过来拜访的道理,当是我带着小鱼过去拜见才是。”
    韩福家的只是笑笑并没说什么,在她看来,区区一个五品官家的夫人,哪能跟她家正二品府里的小姐比。不过这话可不能说,人家那毕竟是官家的夫人。
    桌上收拾了一下,陈氏就要带着小鱼去见那位周夫人,谁想着人家动作比她快,她人还没出去,人家已经通报进来,在门口了。
    陈氏忙迎出门去,见门外站着一位美妇人,年约三十,身上穿着一件玫瑰紫的掐牙边六蝠迎门团花直领小蜀纱袍,下头系一条葱绿盘金银双丝百花裙,头上梳着牡丹髻,插一只金累丝嵌真珠的双瓶献吉流苏钗,一张芙蓉面,未语先笑。
    “这位一定就是我那未曾谋过面的婉莹妹妹了。”周夫人不等陈氏行礼,抢先一步上前,一把托住她,执着她的双手上下打量,“怪不得我姨妈一个劲儿地夸,妹妹这样端丽出色的人,可真是惹人疼。”说着又看了眼站在陈氏身边的小鱼,从手上褪了一只虾须绞金丝镯子给她戴上:“这一定就是小鱼儿了,这么粉嫩可爱,怪道姨妈念兹在兹,一封家信里,十句倒有六七句在说小鱼。”
    小鱼被这位表姨妈说的都不好意思了,端端正正行了礼,眼睛一瞥,看见站在周夫人身后还有一位美少女。
    巴掌大一张小脸,尖尖的下巴,五官与周夫人有六七成相似,没有周夫人那样凌厉的美貌,显得柔弱不少。身上穿着一件丁香色百蝶穿花遍地金的刻丝软缎褙子,下头是一条杏色素面杭绸裙,只在裙子镶了四指宽遥П撸辶似咸盐啤J崃艘桓鐾瞒伲⒘硕涠焉瓷忠髁酥徽嬷榉⒐俊?醋抛鞍缡炙鼐唬Υτ至髀冻鱿肝⒕隆�
    这才是低调的奢华呢。
    “这位姐姐是……”小鱼看着眼前这位看着比自己大了一两岁的少女,好奇地问道。
    “啊,这是我女儿,名叫周绮,今年十五岁半。”周夫人拉过女儿,让她给陈氏和小鱼见礼。
    周绮看着柔柔弱弱的,娇花一样。未语脸先红一红,有种不胜的娇羞。
    陈氏将周家母女让进屋里,让人上了新茶。
    周夫人给了见面礼,陈氏也不能不给啊,还好她有准备,让玉瑶拿了支镶红宝的金簪子出来送给周绮。
    周夫人也没多客气,便收了下来。
    两下叙了叙,陈氏才知道,敢情周夫人母女也是要去韩府的。
    周同知家里一妻三妾,正室就是韩夫人姐姐家的嫡女儿,这位周夫人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没能生出儿子来。对这个女儿自然是捧在手心里疼着的。
    正巧听说明年开春宫中要选秀,周绮容貌出众,周夫人挑女婿挑花了眼,听到这消息,便动了要送女儿去选秀的心思。
    皇上今年四十有三,正当壮年,宫中妃嫔很少,若女儿能出头,她便是现成的皇帝丈母娘。当然,她还听说,这次选秀还要给几个成年的皇子挑媳妇。她觉得以女儿的品貌,即便进不了后宫,当个皇子妃或侧妃之类的也是极好的。
    同知是正五品,秀女的年纪限定在十六岁以下。周绮的各方面要求都达标。周夫人想到亲姨父是六部尚书之一,位高权重,近年又极得皇家信任,便提前带着女儿投奔姨妈来了。
    她是想着,姨父如今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儿,有着这层关系,不怕女儿不能入选。若是不能进后宫,也要请姨父帮着说说,将女儿配个有前途的皇子,能富贵一生。
    所以她一听说姨妈家的干女儿也在这客栈里,便立刻拉了女儿过来拜访。
    一来套套交情,以后大家一个宅子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交情好了,也容易在姨母姨父跟前儿刷刷好感度。
    二来她知道这位干妹妹膝下有个十四岁的女儿,她也想见见,别让自家人成了竞争对手。
    她这是来打探消息来了。

  ☆、第78章 姨妈

第78章姨妈
    周夫人这手算盘打得很精。
    过来说说话;拉拢拉拢感情并不多费工夫。特别她听韩福说,韩纶专派了他们夫妻二人过来接这位姑奶奶;她心里更有了计较。
    她这位姨父向来清正得很,六亲上头比较寡淡。就是连生了三个儿子,一直没养个闺女在身旁,深以为憾。
    韩纶当年以四品官职外放到巴郡府当知府,她娘家就知道韩纶将来必有重用的;就动了心思;想将她小妹妹过继给韩家;结果被韩纶给拒绝了,说是不能夺人血脉人伦之亲。
    没想到过了几年;韩纶会认了一个带着拖油瓶的年轻寡妇当义女。而且从韩夫人写回家的家信中,对这位义女及她膝下的女儿各种满意。
    这让韩夫人娘家十分不满。
    周夫人与娘家的联系一向紧密,这些事情她也都是知道的。
    直到后来;常家打听了这寡妇的背景;知道韩纶会收她为义女;其实是因为她的女儿是传说中遇仙而愈的痴儿;更献上了玉薯这么个大祥瑞而受了皇帝嘉奖,这心气儿才平息下来。
    周夫人想着,若唐小鱼也要进宫,凭她身上有功劳,又挂着小仙女的仙气儿,自家女儿若给比过去可怎么得了。没想到这一见,发现她也就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丫头,身上没一大家闺秀风范不说,身段儿还没发育好呢,她就放了几分心。
    再跟陈氏这么一唠,得知她们只是去京里住一阵子,要等小鱼及笄礼之后就回江陵县,便知道她们没有要让小鱼去选秀的意思,这心里的大石头“唰啦”就放了下来,对着陈氏更加亲热了两分。
    等周家母女一离开,小鱼就凑到陈氏跟前念:“娘,我瞧那个周夫人眼神飘乎,眼珠子总是咕噜噜乱转,不像是个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