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观园来了个小厨娘 >

第52章

大观园来了个小厨娘-第52章

小说: 大观园来了个小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玉点点头,想了一下,说:“等等,等我先将这些都一一尝过,再来试这个。”说着,宝玉颇有些肚子不够地儿的感慨。
      贾母听说,点头看向史湘云,道:“云儿想得周到,晓得你林姐姐脾胃弱,这些东西吃不多,特特准备了这些……”
      湘云笑:“老太太您夸错人了……”
      柳眉在下头听着,原以为湘云又会把宝钗带出来,岂料湘云脆生生地说:“林姐姐刚才告诉我,这都是小厨房安排的,惦记着螃蟹寒凉,便给大家都熬了这些温补的甜汤!”
      柳眉心里“额”了一声,赶紧在肚子里暗暗道歉:史大姑娘啊,您这直来直去的性子就挺好的,上回说让您补心眼儿的话,我这就收回。
      贾母在上头听着大喜,连连说好,转脸说要赏小厨房。王夫人只得应下。柳眉在一旁听着,十足地为母亲感到开心。
      不过她也知道,贾母十九也会找补找补,顾及一下薛家的面子。
      果然,只听贾母在上头说:“姨太太家的厨子,也着实是厉害,做酒楼是绰绰有余了。”随即也命赏,王夫人听了,这才舒服了些。倒是薛姨妈客气了两句,也并不怎么在意。
      柳眉远远地看了,就觉暗暗出奇。看上去,怎么好像薛家要开这酒楼,王夫人要出大份子似的。
      今儿这蟹宴,前头的蒸螃蟹是循了往年的例,中规中矩;到后来,则是呈上的各式主食与点心出尽风头。薛家聘的厨子,用料极尽豪奢之能事,做出来的菜式看上去也毫无瑕疵,却只因为众人都觉得腻的关系,没怎么动,剩下好些,最后王夫人吩咐分下去给今儿没吃着螃蟹的丫鬟仆妇享用了。
      柳眉心里念佛:阿米豆腐,薛家大厨,你是牛刀,我们这儿只是杀一两只鸡而已。您这是屈才了,请莫要见怪!
      一时众人酒足饭饱,贾母命撤席赏景,与薛姨妈闲聊起来。
      “姨太太怎么想到要做这酒楼生意的?”贾母知薛家本是行商,又开了不少的当铺,只没听说过酒楼茶肆这等生意。
      薛姨妈当即笑道:“也是看外头那几家,生意兴隆不说,利也厚得吓人,最多两年回本。只物色好厨子难些。”
      想到这里,薛姨妈想起什么,开口就问:“我还听说过,京里有一家极红火的,叫鸿顺楼,是你们……”
      她还未说下去,只听平儿在旁突然大声开口,唤了一声,“奶奶!”
      这一声,正从中截断了薛姨妈的话。
      众人都随着抬起头来,果然只见远远的,藕香榭附近的道路上,凤姐扶着丰儿和小红两个,慢慢地朝这边过来。
      “这孩子,不是命她好生歇着么?怎么脸蜡黄的就跑来了?”贾母赶紧命鸳鸯带两个婆子去接,又命人给凤姐腾座儿。
      少时凤姐慢腾腾地过来,见到贾母薛姨妈等人,赶紧行礼。贾母命她先坐了,众人打量她,果然见脂粉不施,一张黄黄的瘦脸儿,只是精气神看着还好,不是病得严重的样子。
      见了众人,凤姐赶紧告罪,说:“今儿是我的不是,误了史大妹妹请的席,下回大妹妹要请谁,只管告诉我,我给你包圆儿。”
      史湘云笑嘻嘻地说:“这我可得了便宜了。”
      贾母颇有些忧心,只看着凤姐问:“到底是哪里不爽利,可有请大夫过来看过?”
      凤姐一改平日里泼辣爽利的风格,扭捏着点点头。柳眉见着,觉得这简直又是一件有生之年系列,凤姐,竟然在众人面前,害羞起来了?
      “可是什么症候不是?”贾母明显比一旁僵着脸的邢夫人更加担心凤姐。
      “回老太太的话,症候倒不是,也没有哪里不爽利,大夫把过脉我心里就有底了,所以才敢出来见老太太、太太。真不是什么大症候,只是不巧,吃不得……蟹……”凤姐说到后来,自是声音放低,小小地把话说完,就只低着头,再也不开腔了。
      席上坐着的贾母王夫人等人,都是经过的老人儿,惊讶之下,赶紧交换眼色,都是露出喜色来。
      薛姨妈连忙向贾母邢夫人道喜。贾母也是一脸喜气洋洋地接下。尤氏则起身,向凤姐道喜。而王夫人坐在一旁,脸上的神色颇有些复杂。
      倒是对面宝玉这一席,没多少人懂凤姐这打的是什么机锋。宝玉看看黛玉,黛玉是完全不明白,宝钗多少明白些,但她只推说不知。
      柳眉在宝玉身后不远处,看着这一幕,也觉得被雷得外焦里嫩的。
      见宝玉四处瞎问,柳眉忍不住剜他一眼——说好的妇女之友宝二爷呢?连这都不懂?
      凤姐这明显是——怀孕了。

      第55章 茄鲞背后的男人

      关于凤姐的“孕事”, 柳眉记得很清楚——原著上写的明明的, 是在转过年去, 元宵前后,凤姐因操持荣国府年节之事, 疏于调理, 所以就小月了,据说还落下了老大的病根。
      如今,望着眼前,蟹宴上喜气洋洋的贾母等人正众星拱月般围着凤姐,柳眉觉得眼前的这一切, 有那么一点儿不真实。
      可现在细细回想来,凤姐之事, 其实有许多蛛丝马迹可循。就拿今天的蟹宴来说,凤姐哪里是什么突感不适,因此临时起意请的大夫?分明是早就盘算好了这一切,掐准了时辰, 趁今天这样的机会将自己的喜事摊开, 摆在众人面前。
      至于此前, 林小红时不时过来问问各种菜式的食性凉热, 甚至舍近求远, 让柳母给凤姐开小灶,做各式各样或开胃、或补养的膳食——柳眉如今回想,与今天的事正一一对上。她不禁心里暗暗点头:凤姐这一回,也可算得上是事事谨慎, 处处小心了。
      如今既能让贾府上下皆知此事,凤姐这一胎想必已经坐稳。等再过三四个月,到了年节最忙的那会儿,凤姐的胎正是六七个月的时候,更加稳当,荣国府的理事大权,有平儿小红等人在,她可以照样抓在手里;转过年三四月间,凤姐临盆,却也正是闲时,正好能让她好生将养,安生地坐个月子。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来,凤姐这一胎都怀得正是时候,啥事儿都没落下。
      如果一切都顺利,而且凤姐这一胎能够一举得男,那么凤姐以后便不会再因为“无子”这一条而遭人诟病,甚至贾琏也没有理由偷娶尤二,那荣国府长房,日子便更该过得和谐无比了吧!
      柳眉觉得自己应该感到十分振奋——她可没想到凤姐那里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同样一件事,只是前后相差了几个月而已,可前景却非常乐观。
      只是此时此刻,不知为何,柳眉却觉得心里有些发虚,不确定这个红楼世界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否会对凤姐这处精打细算的计划造成影响。
      这边厢藕香榭里,众人正乱哄哄地向凤姐道喜。另一头周瑞家的进来,向王夫人与凤姐禀报,说是刘姥姥来了。
      这话教贾母听在耳中,忙问是什么人。
      王夫人代为解释了,说了刘家的来龙去脉,又提及这刘氏特特从乡下进城来,正为了捎了些土产给贾府。贾母听了便喜,说:“今儿凤丫头这喜信儿,显见得就是这积古的老人家带来的福气。”说着便请这刘姓老亲家进园子相见。
      王夫人与凤姐自然无有不允的。
      而柳眉她们这边,也终于能够好好地喘一口气了。柳母指挥着仆妇,将席面撤下,碗碟器皿等物分别送回大小厨房。
      “眉儿,这是该大厨房管金银器皿的收着的,你替娘跑一趟,将东西还了,再将早先给大厨房的对牌取回来。”
      柳眉应了,见自己娘递过来的,一共是十副吃蟹用的“蟹八件”,纯银打制的小剪子小锤儿一应俱全。
      揣着这几副蟹具,柳眉快步穿过大观园的小径,渐渐远离人语喧然的藕香榭。
      她从大观园角门出去,转一个弯,传过一道穿堂,就来到大厨房门口。
      “你说今儿这事儿,唉……”
      柳眉还没进门,就听见宁国府尤氏带来的厨子老郑在跟大厨房的管事娘子抱怨。
      “……非拉上我们凑趣儿,可不,你们这头小厨房和府外头来的都得了好大的赏赐,只我们啥好处也没捞着。”
      管事的媳妇是张材家的,柳眉一向管她做张大娘。只听这位张材家的“咭”的一声笑了出来,说:“可你们也没亏着什么呀,不过就是劳动您过来蒸了几只螃蟹而已。不像人家……”
      张大娘说到这儿,老郑头儿赶紧“嘘”了一声,说:“别介,人还没走呢!”
      柳眉在旁心生好奇:什么,薛家礼聘来的那位厨子还留在大厨房呢?
      张大娘却不似老郑那样藏着掖着,反而“啧啧啧”地赞了两声,说:“你瞧你,一把年纪,就知混日子。看人家后生,做出来的菜式,每一道都像模像样的。如今做完了,一个人在这儿认认真真的收拾……难怪老太太乐意赏人家,不乐意赏你们这些懒的……”
      这下子柳眉更加好奇了,薛家聘来的,足以执掌一间酒楼的主厨,竟然是个后生?
      说话间,只听脚步声响,那薛家聘来的“后生”转了出来,礼貌地对张材家的招呼一声:“张大娘,您的地方我都收拾完了,您看一看。”
      “解家小哥,您这是太客气了。”张材家的在脸上堆满了笑,“便是我们府里的厨子,也没有你这样讲究的。”
      柳眉这时刚刚走进大厨房,刚刚开口和张材家的打招呼。
      她一抬眼,果然见到了一个非常讲究的厨师小后生。
      眼前这人,不过二十岁上下,生得白白净净的,眉目清秀,这时候正低着头解身上的围裙,因此便没见到柳眉进来。
      柳眉却看得清楚,这姓解的后生,身上系着的一条围裙,竟然是一整块上等水牛皮裁出来的,大约用的时间也挺久的了,牛皮磨得是油光水滑。待对方解下这条围裙,柳眉才发现,眼前这小哥,围裙里头穿的,竟然是一件青色的竹叶纹棉布直身。布料并不算是名贵,可胜在裁剪极为合身,令这人竟隐隐地有些读书人的气度。
      “小川,”宁国府的厨子老郑似乎与眼前这后生相熟,开口就直呼其名,“老哥哥真是羡慕你,就被薛家这样的皇商聘了,又得府里老太太这样夸赞。小小年纪,这在整个京里,像你这样的有天分的厨子,老哥哥一只手就能数出来。”
      解小川听了这等恭维话,脸上丝毫不见喜色,反而带着点儿疑惑,开口问老郑:“郑哥……”
      柳眉在一旁,等着张材家的去唤管金银器皿的婆子,一面留神老郑与这解小川说话。
      “我说郑哥……贵府上老太太,是真——觉得今天这几道蟹菜不错么?我怎么觉得端下来的时候,都剩了不少?再者,府上封赏虽厚,可递下来的时候,却也没有指名哪一道更好些?”
      老郑打了一个呵呵,笑着说:“西府这边,就是这么个例——老太太都不指名的,那意思就是,都挺好、都挺好!”
      柳眉扁扁嘴,心里暗笑老郑睁着眼说瞎话。
      小厨房那头,收到赏赐的时候就明说了,是赏给“蟹酿橙”与“蟹壳黄”的。
      解小川听了,眉心皱起,犹豫道:“真的么?”
      张材家的显然对这解小川也极有好感,当即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