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这里的第一次过年,薛青站在门前仰头端看,自从家人意外后,她就没有再过过年。
薛母在内看到了喊了声青子:“这么冷快进来。”又指着院子,“把灯笼挂上。”
薛青应声是迈进来。
除夕夜,小院子里只剩下薛母薛青二人,暖暖已经回家跟父母过年了,此时郭宅那边传来热闹声,应该是在祭祖。
薛青看着在灯下哼着小曲做豆包的薛母,不解的问:“娘我们不祭祖吗?”
薛母被问的也似乎一怔,旋即又恍然,道:“忘了,你记不得以前的事了咱们祭祖简单。”说着看了看外边,“那就这时候祭祖吧。”说罢拎着两个蒲团招呼薛青走向院子里,指着一个让薛青跪下,自己则跪在另一个上。
“好了对着天叩三个头就可以了。”薛母道。
薛青依言跪着,有些无语,这会不会太儿戏了?而且,她又回头看跪在自己身后的薛母,不是应该长辈在前吗?也许是薛家的传统?把自己当儿子养继承了香火,就是家里最大的?算了不问了,既然以前就这样那就继续这样吧。
薛青俯身叩头,没有看到在她叩拜之后,薛母才带着几分谦卑大礼跟随而拜。
叩头完毕,外边响起噼里啪啦的像爆竹又不是爆竹的声音,孩童们的喧闹也随之而起,夜空中火焰腾起,松香弥撒。
薛母笑道:“郭老爷放烟火了,去看看吧。”
薛青应声是母子二人走出去,郭家大宅外的街上人涌涌,大人小孩都笑嘻嘻的观看烟火,这一夜要守到天明。
薛青看着夜空,并不担心四褐先生在草堂孤零零,四褐先生已经像上次那样说探自己的成群妻妾子女去了,什么时候回来都没有说。
不知道四褐先生的妻妾成群的家是什么样。
除夕已经过去,祭天祭祖已经结束,官员们已经放假休沐,而且今年还休的特别长,王相爷说陛下年纪小,而私下大家已经知道是秦潭公带着陛下出门去皇寺了。
“这次能见到四大师吧?会来京城吗?”
“先前说陛下年纪小,这次也许会留下了陛下在皇寺了”
冬日荒凉的旷野上五匹马正在疾驰,为首的是裹着黑金斗篷的男子,风吹动他的兜帽,显出秦潭公的面容。
身前的斗篷里有人探出头,声音怯怯道:“舅舅,还是去上次那个皇寺吗?”
秦潭公只看着前方,道:“错了,皇寺如同佛陀有万千化身,今次找到不知是在哪里又是何等模样,还有。”他低下头看着身前坐着的小皇帝,“陛下要称呼臣为秦潭公。”
小皇帝哦了声。
身旁有护卫伸手指向前方,道:“公爷,前面有座庙。”
秦潭公抬眼看去,见一片荒凉中果然出现一座庙皇寺通神脉,每年正月初五以及八月初一怀着要求见之心,往西北方向走,就能找到皇寺。
秦潭公道:“希望我们这次运气好一点,才出来两天就能找到。”
在他身前的小皇帝也难掩欢喜,在野外行走真的太冷了,秦潭公也不让坐车,只让他跟着骑马,颠簸的厉害,风吹的也厉害真是太受罪了。
看着秦潭公催马向那寺庙而去,落后的两个护卫对视一眼。
“我记得这里,这个寺庙好像叫解慧寺。”
对于京城附近他们还是很熟悉的,另一个侍卫点点头,低声道:“皇寺不是寺,是人在哪里哪里就是皇寺”
他们催马疾驰,很快就到了这座寺庙前,寺庙并不大,但并不破败,看起来香火很盛这四周虽然现在看起来荒凉,但种着很多桃树,当春日时必然为胜景,这寺庙也并非人迹罕至。
此时庙门紧闭,侍卫们下马并没有上前敲门,而是等待秦潭公。
秦潭公将小皇帝抱着从马上下来,半跪下给小皇帝整理了一下衣袍。
小皇帝面色紧张的咽口水。
秦潭公抚了抚他的肩头,道:“不要怕,你是皇帝。”
小皇帝点点头,但看起来这话也没什么用,秦潭公也并不跟一个孩子计较,起身牵着他的手向庙门走去,抬头看庙门上空无匾额秦潭公的脸上浮现笑容,皇寺无名,道:“看来我们这次真的运气很好。”便垂手施礼,道:“四大师可在?”
声音沉沉的送了进去,悠远回荡,绕梁未绝之时,庙门咯吱打开了,一声佛号断了秦潭公的声音。
“阿弥陀佛。”
秦潭公看去,见一个老和尚站在前方,身披金灿灿的袈裟,一手执法杖,头戴佛冠,法相庄严,身后冬日跃出映照佛殿似佛光万照。
如果薛青此时站在门外,必然会惊的道一句不雅的话。
这佛爷亮相真是闪瞎眼,尤其是那一张与四褐先生一摸一样的脸。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饭
秦潭公对这张脸并不陌生,恭敬低头施礼道:“四大师,许久不见。”
四大师神情和睦道:“是。”
秦潭公将因为紧张而呆呆不动的小皇帝推向前,低声道:“见过四大师。”
小皇帝看着眼前金光灿灿的大和尚,喃喃道:“见过四大师。”
四大师对他点头含笑道:“好。”
秦潭公道:“陛下过年就八岁了,四大师可以留下他了吧?”
四大师摇头道:“不。”竟是位惜字如金修闭口禅的大师。
秦潭公显然习惯他的秉性并不以为意,再次推了推小皇帝,俯身道:“陛下来之前是怎么说的?”
小皇帝咽了口口水仰头看着四大师,结结巴巴道:“兕子想要学治国之道,请四大师指点。”
四大师伸手抚了抚他的头,道:“吃饭吧。”并没有说答应只转身向内而去。
他们夜间未停,此时的确饿了,秦潭公施礼道谢,牵着小皇帝的手跟了进去,侍卫们也要跟进去,秦潭公摇头:“皇寺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带着小皇帝进了偏殿。
侍卫们站在门外看进去,见这寺庙里安静如无人之地,心想果然不愧是皇寺四大师,这个解慧寺原本养着二十多个僧人都敬而回避了,侍卫们将门关好在外站定。
偏殿摆着一张桌子,秦潭公牵着小皇帝跟进来,四大师已经摘下佛冠,放下法杖坐下来,桌子上摆着一碟豆干,一碟豆腐,一碟米糕,三碗热粥。
小皇帝长这么大没有吃过这些东西,有些好奇的跃跃欲试,待吃了一口,差点吐出来,这边秦潭公已经泰然自若的吃了半碗粥好几口菜,道:“距离上一次吃四大师的饭已经很久了,味道依旧未变,甚是怀念。”神情有些感慨还有些激动。
小皇帝不敢说不吃,一点点的咬着豆干,看起来会一直吃到饭毕,四大师并没有在意,自己安静的吃完了自己的饭菜,这才道:“回去吧。”
秦潭公看着他,道;“四大师,陛下已经不小了。”
四大师看了眼将豆干含进嘴里试图装作已经吃完的小皇帝,小皇帝身子绷直神情紧张,腮帮子鼓鼓。
秦潭公眼神有不悦,四大师和蔼道:“还小,还小,不急。”说罢起身。
秦潭公喊了声四大师,四大师回头看他,四目相对一刻,秦潭公施礼道:“是。”
四大师对他含笑点头,道:“你也可以教他。”
当初先帝来求学时,秦潭公作陪,四大师也教导过秦潭公,想起旧事秦潭公眼眶微湿又喊了声四大师,四大师笑了笑转身走进去了。
秦潭公没有再跟进去,低头看一旁站着的小皇帝,道:“四大师的素斋很好吃的。”
小皇帝点点头没敢开口,在嘴里慢慢的嚼着豆干。
秦潭公指着桌上的粥,道:“喝完。”
小皇帝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但半点不敢反驳坐回去捧着碗一口一口的喝着。
日光升高的时候,寺门咯吱一声打开,在门外的侍卫们忙迎上,看着秦潭公牵着小皇帝走出来。
“公爷,怎么还是不让留下?”一个侍卫道。
秦潭公笑了笑,道:“比上次好,这次让吃了一顿饭。”低头看小皇帝,“既然四大师说还小,那我们过后再来,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小,陛下你总要跟着四大师学习的。”
跟着这位四大师学习,就要住一起,然后天天吃这种素斋吗?小皇帝的眼泪顿时在眼里打转,忍不住抓紧了秦潭公的衣袖,道:“舅秦潭公,我们回去吧。”
秦潭公将他抱起放到马上,再看了眼这寺庙,翻身上马疾驰,侍卫们在后紧紧跟随,渐渐的再回头寺庙在视线里模糊不见。
寺庙里依旧很安静,直到太阳西斜,有几个打柴的村人经过,其中一个大叫:“解慧寺的门匾怎么没了?”
这可是大事,一个寺庙的门匾就是门面,几个村人忙跑进寺庙里,一面大声喊着大师,一面到处跑,隐约听得后殿传来呼喊声,闻声寻到柴房不由大吃一惊,原来二十多个僧人被绑着叠摞在挤在柴房里,有几个嘴里塞着布正呜呜的挣扎,还有好多似乎昏睡,最惨的是方丈大和尚,竟然被扒光只穿着短裤摞在最上方。
啪嗒一声,一块匾额随着醒来的和尚的挣扎跌落,正是解慧寺的门匾。
村人们看的目瞪口呆。
“解慧寺遭贼了!”
喊声划破了冬日的荒野。
荒野上一个光头老者正疾步而行,间或停下干呕一声。
“鬼素斋那种鬼东西能吃下去的都不是人”
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悲惨的过往,干呕更急,但脚步反而加快,咕哝着好饿好饿快走快走。
正月的风吹的光头发冷,他伸手拍拍光头,从袖子里抖出一蓬头发扣在头上,头发散乱如枯草顶着迎风飘荡,老者混不在意摇摇晃晃揣着手迈步,看似悠闲缓慢,但站在远处看会发现路在他脚下似乎变短,一眨眼就走出好远,一眨眼一眨眼渐渐消失在荒野上不见了。
长安城里已经到了元宵节,灯节一番胡天胡地的热闹后,年节的气氛就散去,大大小小的社学私塾都开学,府学宫这边的商铺也忙碌起来,往日只独坐草堂里的薛青能感受到外边渐增的喧闹。
暖暖蹬蹬跑近拉开草堂的门,道:“少爷少爷,街上的人说考期定了。”
薛青道:“何时?”
暖暖道:“二月初十。”一面抬手算,“还有十八天好快。”
是啊,薛青深吸一口气,终于快要到了,将要为人生规划的目标迈出第二步了。
暖暖坐下来捧着脸左右晃端详她,道:“少爷紧张吗?”
薛青点头道:“紧张。”
暖暖咯咯笑:“少爷也会紧张。”
薛青道:“我也是人啊”
话音落听得窗外声音哈的一声:“这时候不是神仙下凡了?”
四褐先生!薛青忙起身看过去,喊了声先生,四褐先生从外走进来,暖暖对于这个卖书的老头并不陌生总是上门讨饭吃,便起身道:“爷爷,还有一条鲜鱼。”
四褐先生大喜,道:“好暖暖快与我热热算了不用热了当酥鱼冷吃便是。”
暖暖笑嘻嘻的跑出去了,薛青道:“还以为先生紧张,等考完了再回来呢。”
四褐先生道:“这般好玩的事我怎能错过。”说着笑。
薛青觉得他笑的古怪,四褐先生又整容道:“别紧张,你紧张什么”再次一笑,“比你紧张的人多的是。”
元宵过后,天气转暖,带着小童步行进知府衙门的青霞先生额头上一层汗。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备考
李光远坐在圈椅里,手里拿着文书正在脸前扇,看到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