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天姿-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承紫哀嚎起来,杨王氏瞪了瞪她,说这事就这样决定,这事她允许江承紫继续种植的唯一条件。
江承紫也排斥,毕竟这些东西,她以前也是学过些许的。所以,她就顺着杨王氏。
杨王氏非常高兴,随后又说钱财的事不必太放在心上,她回想办法。江承紫随口回答说好。正在这时,周婆子就跑进后院,迎上来顾不上行礼,就说:“夫人,祖宅来人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章 祖宅来信
杨氏六房正厅,杨舒越端坐在正堂,命人请来家里大小。杨王氏、杨清让、杨如玉、杨敏芝、周氏夫妇以及秀红。
被请之人陆续来到正厅后,杨舒越命云珠关上大门,且让小九与车虎在附近巡巡视,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杨氏六房的家族成员纷纷落座后,杨舒越指了指正堂中间的四大口金丝楠木的大箱子,说:“这是老夫人派人送来的贺礼。”
“啊?她为何会送贺礼来?”首先发出疑问的秀红。
江承紫看了她一眼,明白她是老夫人的侍婢,对于老夫人的行事作风肯定了如指掌,再加上她先前是接到老夫人的命令,要灭掉杨王氏与她。最后再暮云山庄经过命悬一线的事才幡然悔悟,所以,她才如此疑惑。
当然,自家父亲让她来参与这件事,想必也是因为秀红是最熟悉老夫人行事作风之人。另外,或者还想试探一下秀红,又或者借秀红之口将杨氏六房的态度传达给老夫人。
总之,江承紫想杨舒越让一个妾室参与这种会议,不可能没有缘由。他总不可能是疼爱这个敌人派来监视他的妾室吧。
“还有这封信。”杨舒越没有回答秀红,而是指了指桌上摆的一封信。
“她信中写了什么?”秀红毕竟已认清自己的地位,不敢贸然去瞧那信件。
杨舒越不回答她,环顾四周。咳嗽几声,才说:“你们都瞧瞧,看看老夫人的意思。”
“是。”次坐的杨王氏站起身。拿了那信,徐徐展开,仔细瞧了瞧,脸上有一种似笑非笑的神情,看到最后,唇角露出略略的讽刺,便对说。“嘉儿,阿芝,如玉。你们也来瞧瞧。”
三人齐齐回答,便一并捧了信纸仔细看。老夫人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极为漂亮。信是写给杨舒越的,其称呼就写:吾儿舒越。接下里的信件首先是叙写这些年。他父亲去得早,偌大的家,她一个女人撑着,实属不易。这些年,她疲于奔命,对杨氏儿郎多有照顾不周。
在叙述完她的不易后,又表达对杨舒越照顾不周的歉意。之后,追忆杨氏辉煌。谈如今杨氏之艰难,说杨氏上下与各大名门贵族联手。欲要重塑杨氏昔年之辉煌,而杨氏子弟人人有责,且应同气连枝,不分彼此。
之后,又叙述观王房越发人丁凋零,在朝为官者仅有驸马杨师道一人。如今,杨舒越虽为小小的地方县丞,但也可喜可贺。作为一家之长、作为阿娘,都理应祝贺。但前日里,因忙于淑妃省亲,三皇子选妃,疏忽了礼数,今日得了空闲,才算将贺礼备好,总不能亏待吾儿舒越。所以,特送上好的丝绢布匹三箱,以让吾儿在蜀中礼数之用。
江承紫看到此处已差不多猜到老夫人的意图,果然继续看下去。老夫人就话锋一转,说观王房人才凋零,因此杨氏儿郎对后辈应严加约束管理,培养出栋梁之才。
杨老夫人还叙述她已老了,对世事看淡。只希望后辈守住杨氏一族的荣誉,守住观王房的荣誉。之后,她又说到嘉儿聪颖,如玉识大体,阿芝有一番机遇更是可喜可贺,望吾儿舒越要好生培养,将来成为杨氏观王房的希望。
兄妹三人瞧完,神情语气自是不同。
杨如玉虽然看惯了勾心斗角,但毕竟是养在深闺之人,对于老夫人的垂爱,自是喜出望外,笑着说:“祖母这般疼爱,我们回祖宅指日可待。”
杨如玉毕竟年岁大了,再不嫁,就成老姑娘。若是在这边出嫁,到底是找不到合适匹配的,如今祖母示好,她的婚事有着落,她自然很高兴。
杨清让则是一脸平静也不说啥,径直将信件递给周氏夫妇。
江承紫是这里年龄最小的,自然也不发表意见。当然,在她看来,老夫人不过就是采取的第二种策略:灭不了,就拉拢,打感情牌,给自己留后路罢了。因为她估计发现杨氏六房的实力不是她能挡得住的,与其等杨氏六房自己成气候,还不如先就拉拢,到底有一番情意在,以后杨氏六房发达了,到底不会与她为敌。
周婆子是杨舒越的奶娘,周婆子的丈夫也是江承紫外祖母家一并跟过来的,这些年是尽心竭力地照顾杨舒越,也算是心腹。两人亦识得些许字,因此捧了信件,与秀红一并瞧。
三人瞧得很慢,好一会儿,才看完,将那信件放回原处。
“你们都瞧过,且说说有何看法?”杨舒越询问。
杨王氏不作声,就站在杨舒越旁边,瞧着众人。但江承紫知晓,恐怕开这个家庭会议,也是杨王氏的意思。
杨清让看看众人,便是说:“血浓于水,祖母这般爱戴,我们自是不能辜负。杨氏一族,到底还是姓杨。”
杨王氏对于儿子的说法,略微笑,随后又瞧着周氏夫妇,问:“周嬷嬷,你们如何看?”
周氏夫妇二人你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周嬷嬷开口,说:“我看老夫人这说法也对。到底杨氏六房也属于观王房,同气连枝。当然,我见识浅薄,一家之言。”
周嬷嬷诚惶诚恐地说,杨王氏点点头,说:“周嬷嬷过谦。”而后又瞧着秀红,说,“不管从前你是谁的人,如今你都是杨氏六房的人。六老爷抬你做了侧室,你的孩子也有名有份。这家你也有一份儿,如今,你也说说这事。”
秀红抿了唇,神情一阵阵的尴尬,大约是想到从前的飞扬跋扈,先是上前对杨王氏盈盈一拜,说:“多谢姐姐宽宏大量。太多的话,我便不说。如今,我便直说。老夫人这般做,未必出自真心,但一定是本意。灭不了的,她便想法拉拢。所以,对于老夫人来说,不是敌人就该是盟友。老夫人这封信说得明白,怕就是希望老爷能摒弃前嫌,与祖宅同气连枝。她也会尽力照拂六房,也请六房莫要与祖宅为敌,做出有损祖宅之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周旋
秀红一席话完毕,杨舒越略略点头,便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小女儿,语气很柔和地问:“阿芝,你亦是家族一员,可有何见解?”
江承紫这才施施然站起身,对父亲盈盈一拜,说:“阿芝还是个孩子。之前,姐姐、大兄、周嬷嬷与秀姨娘都说得很好。阿芝也以为是。”
“你就没自己的看法?”杨舒越很是惊讶。
江承紫点头说:“没有。”随后,她指了指那楠木箱子说,“这是祖母给六房的贺礼,六房自然要收,吃穿用度总是要的,在六房初到此地,置办家产到底是花费不少。至于信中所言,祖母情真意切,杨氏六房也出自观王房,自然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那阿芝的意思是?”杨如玉听了半天没听明白,终于忍不住问出来。
“我的意思啊。”江承紫瞧了瞧杨王氏,便笑,“祖母是慈祥的祖母,我们便不能是恶毒的儿孙。只是,我到底惦记我的生辰贴,如今我可是个没生辰贴之人。”
“是呢。阿芝虽还小,还不着急婚配,但没有生辰贴,以后可咋办?”杨王氏立马就说,一脸愁容。
杨清让一听,立刻就建议:“既然祖母慈祥,想必我们回信时提到阿芝的生辰贴,她总是要想办法的。”
“嗯,就依你们所言,阿芝与清让随我去书房,为你们外祖母回一封信,周嬷嬷与秀红协助夫人处理好这几厢丝绢。另外置办些回礼。”杨舒越吩咐。
江承紫与杨清让便乖乖跟着自家老爹入了书房,端正地立在书桌前,等待老爹的吩咐。
“阿芝研墨。清让琢磨一番,该如何回信。”杨舒越吩咐。
江承紫立马就站到书桌前徐徐研墨,杨清让则是支支吾吾地说:“回禀父亲,这回信,阿芝怕比我周全妥帖。”
“你是六房长子,以后杨氏大小事务总得你来扛起。阿芝以后,总归。是要嫁人。”杨舒越说着,便瞧着江承紫,说。“阿芝,阿爷不是嫌弃你,只是——”
“阿爷不必解释,阿芝知晓。就是阿芝将来能否觅得良婿。也还得看娘家呢。大兄可是阿芝的保护伞呢。”江承紫笑嘻嘻地说。
杨舒越颇为赞赏地瞧着她。心里却觉得十分神奇,自己艰难地走几十年,原本不知何年才是出头之日,甚至很多时候,他都觉得没有出头之日,却不料一个小女娃就将整盘死棋盘活。
“那,那清让就献丑了。”杨清让清清嗓子鼓足勇气。
父子三人在书房鼓捣一封信,一则是表示自己是杨氏子弟。自然要为杨氏荣耀努力;二则是对于老夫人的辛苦自是知晓,一直都很尊敬老夫人。以后也必将孝敬;三则是希望老夫人能为杨氏六房从中翰旋,六房必将感激不尽;四则是询问江承紫的生辰贴问题。
杨清让说出自己的想法,杨舒越加以修改,江承紫偶尔说一说有些句子。父子三人鼓捣出一封回信。杨舒越在装回信时,杨清让蹙着眉头,小大人似的问:“阿爷,我们问阿芝生辰贴问题,这是否再斟酌一番?”
“哦?嘉儿何以这般问。”杨舒越手一凝。
杨清让蹙眉,说:“我们一路来到蜀中,被贼人伏击,亏得阿芝机敏,又得贵人相助,还有大老爷派的人保护。否则,我们断不可能活着走到这里。我推测伏击我们的原因,不外乎杀人灭口,秀姨娘也说之前祖母说要除掉我们母子三人。从种种迹象推测,怕是阿芝的生辰贴被选中为三皇子的联姻之用。杨氏演的是李代桃僵,怕我们泄露。”
杨清让说到此处,顿了顿,又说:“阿爷,若是如此,我们还追问阿芝的生辰贴,莫不是——”
他没说下去,杨舒越点点头,说:“我知你的担忧。但阿芝不能没有生辰贴,我们抛出这问题,若你祖母敢让阿芝回归本位,那自然是好。若不愿意,她今日既然送了丝绢前来,就不会轻易推翻所作所为,因此,也总得会为阿芝解决一下生辰贴的问题。”
杨清让点点头,恍然大悟,便又扭头瞧江承紫,逼问:“阿芝,你是不是早就知晓?”
江承紫呵呵装傻,说:“我哪里能知晓?我只是担心将来不好嫁出去啊。世人都晓杨氏女有生辰贴,我若没有。我如何觅得良婿?”
“你鬼灵精,不与你说。”杨清让撇撇嘴。
江承紫耸耸肩,立马又叫住杨清让,说:“大兄,阿娘可有与你说起,我种植一事?”
“阿娘有提。其实阿娘不提,我亦想着跟着你混几日。前日里,姚二公子前来,说起种植一事,眉飞色舞,他所言之境界,我当真觉得茅舍顿开。”杨清让说。
江承紫觉得姚子秋真乃神人,把自己准备好说服杨清让的话提早就说了。而且她还没跟姚子秋说过这事。
所以,她笑嘻嘻地说:“那大兄每日里也来后院瞧瞧,熟悉一二,可否?”
杨清让回答:“求之不得。”
兄妹俩便约好每日下午在花圃摆弄种植一技,并且也让杨舒越借一些山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