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天姿-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在少数。青云送点心去甘露殿回来,就说了高士廉弹劾剑南道领军一事。
杨淑妃莫名想到自己的父亲。她寄养在弘农杨氏不假,但父亲却是极其喜欢她。每次她回宫,父亲总是将她放在膝上,很是慈爱地说:“晓月,等父亲收拾了那些贪婪的家伙,治一个海晏河清、国富民强的天下给你看。那时,父亲再将你接回来,你就是最尊贵的公主。”
她一直记得与父亲的每次见面。每一次,父母都在讨论世家的事。她自幼聪敏,得父母略一指点,便知晓天下局势,世家危害。因此,她与母亲一样,更能理解父亲的理想,赞同父亲制定的去除世家的计划。
然而,父亲就是操之过急,终究惹了所有的世家群起反叛。他们制造舆论,将父亲塑造成昏庸无能、骄奢淫逸的帝王,然后名正言顺地反叛,名正言顺地杀了他,夺取了他的天下。
在隋朝岌岌可危之际,父亲为了保全她,将她嫁给了前来求取的李世民。她的母亲为她谋划,说趁她还是个公主,可以谋个正妻之位。
一朝倾覆,她成了亡国公主。心里惶恐不安,一方面思念父母,哀伤满心;另一方面,已是亡国公主,天下大乱,背后再没有可以依靠之人,自己与幼子还能否在李家立足。她思来想去,不要了正妻地位,让孩子也不成为嫡子,她只身躲进佛堂,不问世事。
李家起兵,夺取长安,国号为唐。她的夫君封王称帝,她始终在佛堂。她很明白背后没有任何势力可倚靠,那些跑来说要扶持她母子二人的,不过都是些用心险恶的贪欲者。那些人的嘴脸,她看得一清二楚。世间之大,父亲不在,便没有可倚靠的伟岸高山,母亲身陷异族,成为俘虏,也不知如何艰难度日。
她每日礼佛,心似火煎,也不过是为了保全儿子。
如今,时机未到,竟有人弹劾剑南道领军,这是公然对付萧氏。
当青云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早朝上的大事。她想到自己的父亲,顿觉不妥。尔后,坐在佛堂前,思前想后,认为自己的夫君固然想要削了萧氏的势力,但他一向循序渐进、韬光养晦,不会这样激进。那么,会这样急切要削弱萧氏,尤其对付剑南道的人只有自己的孩子了。
知子莫若母!
她明了这孩子对杨氏阿芝一往情深,也明了萧氏入蜀王府本就是孩子心中的一根刺。而今,杨氏阿芝与他订亲,他当然要有所动作。
于是,纵然她过去不问世事,不多说这孩子一句,今日也要说一说了。
“你当真知晓么?”她叹息一声。
“孩儿知晓。”李恪望着开得热烈的蔷薇,还有那一株瘦骨嶙峋的红色栀子,缓缓地说。
“解决萧氏,不急于一时。想杨氏阿芝是个明理的孩子,你与她说了,她定然不会介意多留她些日子。”她见孩子敷衍,索性也不打哑谜,直截了当地说。
李恪见母亲铁了心要讨论这话题,便叹息一声,问:“母亲,你可知我这出使突厥,一路上遭遇了多少波暗杀?”
他语气云淡风轻,杨淑妃心里莫来由地一紧,但她没说话,只瞧着这孩子,慢慢地喝着早春的茶。这茶不是杨氏阿芝亲自做的,味道是要差一些。
李恪见母亲安静,他继续说:“我算了算,去的路途上,一共走了十天,二十六波暗杀。”
“什么?”饶是性子淡定的杨淑妃早就知晓孩子这一路出去,想他死的人很多,但也没想到就是去的途中就有这么多的暗杀。
“这只是大唐国境内,我还没算我在突厥的呢。各种手段都有呀。下毒、暗杀,围困,火攻,放毒蛇。。。。。。,手段真是层出不穷。”李恪云淡风轻地说。
他本来只是来瞧瞧母亲与弟弟,并不想说这些让人担忧的事,谁知成日里礼佛的母亲心如明镜,且不想他岔开话题,他便索性都说了。
“这些人怎么就这样容不得我们母子?”杨淑妃眸子里的光冷下来,暗想这些年这样退让是不是错了。
“母亲,这其中就有萧氏的人。”李恪轻笑,满眼的嘲弄。
“什么?他们这是做什么?”杨淑妃惊讶不已。她原本以为因李恪纳了萧氏,萧氏不会动李恪,却没想到萧氏竟然也参与了对李恪的暗杀。
“母亲,他们是眼见我与太子一条战线,并不参与争夺储位,心里无望。”李恪慢悠悠地说,懒洋洋地躺在躺椅上,瞧着很暖的日光。
“那灭掉你,于他们有什么好处?”杨淑妃还是没想明白。
第六百二十三章 承诺
“有什么好处?”李恪坐直了身子,道,“我出使突厥前的几晚,萧氏可不安分。包括他们安插在蜀王府的人,往我饭菜里下药的事也是做了。只是我早有防范,没吃那饭菜,反手给她吃了,她就歇息在我的房内。”
李恪没有说得特别明白,眼前这位到底是自己的母亲,他也不好说出口。那一晚,萧氏吃了药,媚态百出。他念在前世里,她还算陪着他的份上,只留了她独自在那房里睡了。他则去了书房规划出使突厥的事。
那晚,他原本以为萧妃只是简单的争宠,想要用这种方式在蜀王府立足。他只是避开她,不曾往深层次想。谁料第二日,就收到情报,萧氏要对付蜀王和杨氏阿芝。出使突厥的路上,萧氏的死士可是一批一批的来。
他陡然明白,不管自己那一晚睡没睡萧妃,萧妃在他房间里过了夜。那么,在外人看来,就是有夫妻之实。他若是死了,萧氏肚子里有了,不管是不是他的,都得是蜀王的遗腹子。那孩子就有了皇家身份,可以成为萧氏一族运作最有利的筹码。
也是因了这事,再加上见到了外祖母,知晓萧氏一族复国之心从未断绝,他才下了决心要动萧氏。
杨淑妃听到这里陡然明了所有,一向娴静的她也忍不住重重地放了茶杯在桌上,怒道:“这萧氏要作死,就成全她。”
“母亲,不急。”李恪温柔地笑了,“我自有分寸。”
杨淑妃也是不好意思,这倒转过来是孩子让她别急了。她笑了笑,慈爱地看着他,说:“你长大了。”
他微微笑,说:“母亲,孩儿会守护你和弟弟,还会守护我们一家的。”
杨淑妃泪湿了眼眶,觉得日光格外明媚。李恪则是又吩咐青云泡了一壶茶,拿了些糕点。他早上吃得少,这会儿一喝茶倒是饿了。
“这个糕点是月姑姑在杨氏六房那边跟人学的。说你爱吃,就学了回来,我吃着也是不错。”杨淑妃笑着说。
李恪吃了几块枣泥糕,想了想,才说:“母亲,这次出使突厥,我见到了外祖母。”
杨淑妃手一凝,顿了好一会儿,才瞧着李恪,低声问:“她,可还好?”
“外祖母跟你画的画像一样,一点都没变老,精气神都不错。”李恪缓缓地说,“身子骨也硬朗,一身正气。”
李恪说到后来,便是笑了。
“那,那你可向突厥提过,接她回来?”杨淑妃忙问,问完之后,又觉得自己可笑。自己的孩子出使突厥本就是被逼无奈,更是有心人的阴谋,能平安归来已是福气,她又怎么能一山望着一山高?
这么多年,自身难保,身如浮萍。她纵使十分想念母亲,却也无能为力。前些日子,自己的孩子要出使突厥,前路危机重重,她只求孩子平安,哪里还敢将内心多透露一个字,让自己的孩子去涉险。因此,虽然她很思念母亲,想知晓母亲在突厥是否安好,却还是不敢对即将出使突厥的孩子说一个字。
可如今,孩子主动对她说起母亲。
“你,你怎么见到你外祖母了?”杨淑妃虽不曾出使突厥,但她曾经是公主,对于这种险恶来去的事还是明白几分。而她更明白的是母亲在突厥并不是上宾,怕也是阶下囚,或者玩物。因此,自己的孩子出使突厥,能见到母亲,她非常意外。
“母亲想念外祖母,此番前去,我自是要见一见的。与那义成公主说了一番,这是人之常情,便也是见着了。”李恪据实以答,但另外的部分,他就没有告诉母亲。
“那,那你可曾与那义成公主说了,你母亲回长安安享晚年的事?”杨淑妃还是不死心。
“外祖母不愿回来。”李恪将手中茶杯放下,很认真地对母亲说。
杨淑妃神情黯淡,叹息一声,说:“我此生与她不亲厚,也从来瞧不出她是怎样的人,也不懂她的心性。”
她说到这里,倒是有几分赌气。
昔年,母亲待她虽好,但母女俩并不亲厚。因了她生辰八字克父母,寄养弘农杨氏,偶尔相见,母亲所做都是大事。与父亲对她的耐心相比,母亲极少与她和颜悦色地亲近。只是四处烽烟起,她忧心孩子们的前途,却也没忘了她。李世民一来求取,她便答应了,还叮嘱她:嫁出去了,就是李家的人,即便日后杨氏一族有什么事,也不关你的事,千万不可强出头。
尔后,她嫁人,生下李恪。天下已风雨飘摇,作为外祖母,她送了一份儿平常的礼来,一封信只几句话:你亦为人母,为人母之心天下皆同。嫁人如同新生,过往种种与你皆无关,你且守护着你的孩儿,一心向着你的夫君即可。
母亲没对她表达过什么深情厚谊,后来几经流亡。她亦曾开口向李世民求过一次,能否从窦建德、宇文化及手中救回母亲。李世民领兵在外,自顾不暇。待根基稳固,母亲被义成公主掳到了突厥。
突厥为患,秦王府与太子府的争斗不息,外面各路牛鬼蛇神又在打他们的主意。她只能明哲保身,这么多年,对于母亲,她只能思念,却什么都做不了。
“母亲不必忧心。她与表兄居定襄,起居皆不错。并不是囚徒生活。”李恪宽慰母亲。
杨淑妃点点头,觉得再说下没什么意思。母亲或者并不是不想回来,而是突厥不想放人。李恪看母亲低着头,定然是念及外祖母,甚为担心。
“母亲,待过两年,孩儿定亲自扫平突厥,迎外祖母与表兄归来。”李恪很严肃地说。
杨淑妃一下子伸手捂住他的嘴,板起脸道:“你莫要废话,建功立业这种事,咱们不做。”
“孩子有分寸。总之,母亲放心,过两年,孩子会亲自迎回外祖母。”李恪握住母亲的手,很认真地保证。
“莫说这事了。”杨淑妃转了话题,说,“自从上次,你与阿芝教训了阿愔,阿愔这孩子性情大变,每日里都是埋头苦读,现如今蓬莱殿的书都被他读光了。”
“阿愔如此用功?”李恪也是惊讶,暗想:这种事前世里可是没有的。
“说要为大唐繁荣出一份儿力,还每日锻炼身子,练武。说日后要走遍三山五岳,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不成的。”杨淑妃想到李愔便也是笑了。
“这小子开化了啊。”李恪感叹。
月姑姑在一旁插嘴道:“阿愔如此用功,都是那一日将你与阿芝姑娘说的听进去了。你得与阿芝姑娘说一声,那承诺阿愔的事不能是哄小孩的。”
“阿芝一言九鼎,不会随意承诺的,她待阿愔是家人,才会那般的。”李恪打从心底里高兴。
“月姑姑你这样说呀,阿芝可不比阿愔大几岁呢。”杨淑妃也觉得好笑。
“哎,是呀。”月姑姑拍拍自己的额头,又笑道,“主要是阿芝处事得体,又冰雪聪明,就忘了她是个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