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天姿-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是懂事的。”老夫人又是赞美。
江承紫却不想继续与这老太婆这么虚伪恶心下去,任由她给一个小孩子灌*汤。所以,她扑闪着天真的大眼睛,瞧着老夫人,又是一番感谢,而后不等老夫人发话,就话锋一转,放低声音怯生生地对老夫人说:“阿芝想问,我大兄他——”
她欲言又止,老夫人是人精,立刻就笑着说:“你这孩子,无论何时都想着自家大兄,你放心,这回淑妃带来的缺漏,我挑选个合适的给你大兄。”
“多谢老夫人。”江承紫照例先是谢恩,然后就立刻问出疑问:“祖母,大兄年岁尚幼。”
“你莫担心。你兄妹二人,亦不是无父之人。这缺漏先由你父亲挂着,实则是清让在历练。过几年,你父亲身子不适,清让年岁也到了,便可挂了这缺漏。这便是做妥帖的安排了。”老夫人说。
江承紫在心里骂了一句:去你二大爷的。随后就委婉拒绝说:“我听闻父亲身子不适,怕不宜劳顿。”
“你父亲无甚障碍。让你二娘母女三人,加上你大姐一并前去照顾,定无大碍。”杨老夫人立刻回答,那语气神色都是一字一句不容反驳。
“祖母这般安排,真周详啊。”江承紫笑着说,心里已经恨不得将这老太婆一张伪善的脸皮撕下来。
老夫人还是笑着,但是她这会儿已不理会江承紫,径直对杨清让说:“清让,你是杨氏子弟,切记好高骛远,以后要踏踏实实,施展你的才华,为杨氏增光。”
“孙儿谨遵教诲。”杨清让拱手回答。
老夫人说这一番话,似乎是在铺垫什么。江承紫根据自己多年坑人经验,认为这老太婆肯定在坑杨清让。
她心中暗自腹诽,却听老太婆说:“我思来想去,根据清让的年龄与能力,挑选了晋源县县丞作为你们历练之地。”
果然,这官职是够小,够没用的。不过,江承紫的印象中,这晋源县在太原,还不算穷山恶水,偏僻地带。从这点来说,老太婆还算并不那么绝。
“太原?”杨王氏有些兴奋地问了一句。毕竟杨王氏的本家就是太原王氏。她是在爹娘过世之后,被寄养到范阳王氏旁支的。如果真是去晋源县,她到底跟家族里的人走动走动,再加上自家一双儿女有出息的话,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杨王氏的想法也正是江承紫方才觉得这来太婆还不算恶毒的原因。可是,江承紫对这个老太婆的看法是太有下限了。
就在杨王氏问完那一句“太原”之后,杨老夫人就摇摇头,说:“杨氏累世公卿,又与前朝皇族过往甚密,就算再怎么有才华,帝王再怎么明君,也不可能不提防。所以,给予杨氏之缺漏又怎么会在中原地带。”
“那是何地?”江承紫不由得询问。在她的记忆里,晋源县是在太原附近没错啊。那会儿在部队,有个训练作业就是在太原附近的晋源县完成的。
杨老夫人垂了眸,叹息一声才说:“蜀中。”
江承紫一听是蜀中,并不是古代南边的瘴气之地,便是松一口气。但杨王氏却显然并不觉得蜀中好。在唐初,成都虽然是繁华之地,但蜀中到底还是巴山楚水凄凉地。
“老夫人,这——”杨王氏神情焦急地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选来选去,也只有这一个官职适合你们。”杨老夫人回答,绝了杨王氏的希望。
江承紫则是上前,拉了拉自家老娘,说:“阿娘,莫急。祖母这是照拂我们呢。虽人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但蜀中有平原,沃野千里,却是极好的去处。”
杨王氏一听,问:“当真?”
江承紫点头回答:“阿芝断不敢欺骗自家娘亲。”
杨老夫人在一旁很是赞赏地说:“九丫头见多识广,是个有见地的。”随后,她又瞧着杨王氏说,“你也是个有福气的。看你这一双儿女。”
“多谢老夫人。”杨王氏虽不明白江承紫的举动,但自家女儿这番举动定然是有所深意,她也不继续与杨老夫人磨什么,便知书达理地谢恩。
江承紫安抚了自家老娘,便又问杨老夫人,这晋源县具体在蜀州何处。
杨老夫人摇摇头,搞不明白。一直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杨恭仁却是开口说:“晋原县并非你们所认为的太原的晋源,此地属剑南北道,距离益州不远,虽说不上繁华,却也比边陲小镇强。”
“原来距益州不远。多谢祖母。”江承紫跪拜在地。
杨清让对这些地理概念不懂,但也是一并跪拜下来。杨老夫人则是抬袖擦泪,作依依不舍状,说巴山楚水,他们此番去了,山长水远,要相见怕就只能在梦中了。
江承紫正在纳闷老夫人这话,杨清让却已对老夫人说:“祖母切勿伤心,孙儿过几年,便可调回中原,届时便时时来拜访祖母。”
老夫人一听,立刻板着脸说:“你还小,要认真学习,打好基础,切莫要过早钻营这等事,白白浪费自己。”
“是。”杨清让一副谨遵教诲的模样。
江承紫这才恍然大悟:呵呵哒,老夫人这招真狠啊。将他们一家扔到巴蜀边远地方。没有升迁,或者朝廷召唤,他们全家根本就不能离开蜀州。若没有大作为,得不到推荐,朝廷里有没有人活动。那么,杨清让一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根本就回不来。而他们一家就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子孙后辈都会跟千年望族越去越远。
高门大户里,最毒妇人心,果然不假!
杨王氏显然早明白这一点,此刻就端坐在小马扎上,一言不发。而杨老夫人还在流着鳄鱼的眼泪,诉说对江承紫一家的依依不舍,说委屈他们,杨氏不会忘记他们的。
江承紫在内心将她呵呵哒了无数遍,随后说:“祖母放心,我大兄才华横溢,定会出人头地,我们在蜀地也不会太久。”
杨老夫人听闻此语,不由得一怔,然后点点头,喃喃地说:“是呢。你兄妹二人都是有才华之人,真可埋没呢。”
老夫人语气很轻,江承紫却从她所谓的慈眉善目里看出不宜察觉的凶狠。她心里一咯噔,想到即将前行的道路,或者并不难太平。
“我和阿芝会努力的。”杨清让说。
杨老夫人点点头,一脸疲惫的神情,说:“你们且去准备准备,三日后就要启程,我也乏了,你们退下吧。”
母子三人行了礼,杨王氏在云珠的搀扶下,主仆四人回了院落。
杨王氏并不太高兴,只坐在窗边发呆。云珠则在收拾包袱,一边收拾一边嘟囔,说:“又要跟二姨娘母女相处,真真是头疼。”
江承紫这才想到这一次真正上任的是自己堕马痴傻的爹,处理事务的才是自家的大兄。而爹爹上任,他的妻儿小妾也得一并前行。不知怎的,江承紫想到那竭力踢走自家老娘,九年来把自己当夫人的小妾如今也得长途跋涉去蜀州,她就莫名觉得暗心情舒畅。 名门天姿
。。。
第三十六章 夜宴
当日下午,拿了江承紫的书信与生辰贴后,老夫人一行人就启程回了祖宅。
因王婆子一家被处理,祖宅那边又没有合适人选派来,洛水田庄这边的春耕也暂且停工。整个田庄空荡荡的,只剩了杨王氏、云珠、江承紫兄妹。当然,老夫人临走时,还留了护卫下来,说是最近不太平,这田庄这边也是多事之秋,让这些护卫在这三天里保护他们一家的安全。
杨恭仁也因此找借口留下来,说:“只是护卫留在这边,他心里不踏实。”
老夫人…大约也是心里不踏实,便允许杨恭仁留下。至于她不踏实的原因是不是与杨恭仁相同,就不得而知。
暮色黄昏,老夫人一行人已远去。杨恭仁命人送来了大米、小米、粟米、白面等各色粮食以及小块的盐和一些调味料。另外,还命人在附近买了鸡肉、鱼肉,猪肉,还有半只羊,一些时令的蔬菜。
他命人送来,自己倒没有来这院落与他们一家打照面。毕竟男女有别,他还得避嫌。
杨王氏看着那些食材,眉目轻蹙,站在廊檐下许久,才对云珠说:“你且是收拾收拾,我亲自来吧。今晚,请大老爷吃饭。”
云珠应声,杨王氏便转头对江承紫说:“我瞧你虽非一般闺阁女子,但女子到底以后是要嫁人生子,洗手羹汤,缝缝补补之事,虽不必亲力亲为,但还得学一些。”
“是。”江承紫正瞧着那块泛黄的盐左看右看,在十来天没怎么见过盐味的日子里,这些盐简直就是久旱的甘霖。大唐的制盐业不太发达,盐有时候贵如黄金。许多老百姓基本吃不起盐。她瞧着那块儿盐,想着即将要去的蜀州,似乎有几个点是产盐之地,若是加以现代的制盐技术。那么,这必定又是一项壮举。
她兀自想这些,杨王氏说什么,她也只是随声应了。杨王氏见她盯着一块盐心不在焉,便叹息一声,说:“即便去了蜀州,你却也莫要灰心丧心,好歹还有杨氏这个身份在,你到底也不会配个乡野匹夫。”
江承紫这才回过神来,听到自家老娘叹息,便安慰说:“阿娘,你且放心,我的夫婿定然是英武不凡之人。”
杨王氏垂眸,说:“支援你一生安平,不受人欺侮即可,什么显达富贵,英武不凡,我便也不奢求。这人间,争得再多,又如何?谁能知道谁的明日?”
“阿娘所言极是。”她不喜欢看到杨王氏的感伤,所以,她笑嘻嘻地说。
杨王氏伸手抚了抚她肩膀上不知何时飘落的落花,很温柔地说:“好了,去换衣裳,帮阿娘做晚饭。”
“好叻。”江承紫蹦跶着就去换衣裳。
等她换好衣裳出来,杨王氏也已换上朴素简单的裤裙,袖子挽得高高的,露了粉白的手臂,正与云珠再洗刷羊肉。她说是让江承紫来帮忙,事实上就是让江承紫来观摩学习,每做一道菜的步骤,以及一些独门秘方的细节都告诉她,偶尔让她帮着拿个器具。
“九姑娘,你且要好好学,若是将来入了世家名门,亦或者钟鸣鼎食之家,得有能一人操办祭祀宴席之能。”云珠说,而后又很得意地补充说,“不是云珠吹牛,杨氏祖宅那些夫人,可没人能比得上咱家夫人能干。”
“云珠,干活,莫说那有的没的。”杨王氏斥责,云珠只好悄悄对江承紫吐了吐舌头,继续去和面做蒸饼。
江承紫就在一旁打打下手,亲自目睹唐朝简单宴席的诞生。
鸡肉用去年储藏的干香叶浸泡洗一刻钟,热水洗去血水,清水洗干净,放到土陶罐里加上一小撮小米用小火慢炖着。至于鱼,一条鱼用刚抽嫩芽的藿香叶熬汤,藿香叶的香味并不浓,但恰好压住鱼腥味,又有一种甜香在汤里;另外的几条鱼都被杨王氏用笨重的、卷了口的菜刀片成极薄的薄片,每一片鱼肉都晶莹脆薄,然后,她将生鱼肉片排列成层层叠叠的花朵形状,装在缺了一个小口的白瓷盘内。瓷盘的边缘铺上切得整齐的翠绿细葱,瓷盘旁边是一小碟芥末酱汁。
煮了鱼汤,切了生鱼片,然后猪肉炖了白菜,肥腻的汁液,江承紫竟然不觉得反胃,反而觉得无上美味。大约这就是久不见荤腥,觉得猪油美的感觉。
至于羊肉,据说这是每个有点身份的家庭宴席时,必得的重头戏。一般来说是一只,但这院里也没几个人,所以杨恭仁送来的是半只。在唐朝,对于羊的做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