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美人临安 >

第232章

美人临安-第232章

小说: 美人临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皇子将封盖解开,笑道:“我酿的彩凤酒,答应要送你一坛的。”
  “你记性倒是不错。”宋君清看向在一边垂涎三尺的窦小六,“没有器皿,怎么喝酒?”
  窦小六领悟,赶紧跑去找了三个白瓷碗。
  喝酒一定要用大碗,不然不够豪气,窦小六是这么认为的。
  凑巧的是,十三皇子和宋君清也是这么认为的。两人端着窦小六找来的白瓷碗,相视而笑,“果然是爱酒之人。”
  宋君清一向管她不严,窦小六自己舀了一碗酒,自顾自到一边品酒去了。
  十三皇子则是和宋君清在一处闲聊。
  十三皇子聊他在皇宫的趣事,在窦小六听来是很无聊的,不过十三皇子说得很有趣儿。而宋君清聊得,是京中几家酒楼的生意,其中也包括樊楼。
  窦小六一听樊楼,眼睛都要直了。能去樊楼喝酒,那才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啊!
  宋君清吃完一碗酒,没有再说酒楼的事情,而是问起了十三皇子的私事。“你走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你就是十三皇子。直到上次见你,我才想起那日从你家出来时,偶然见了大哥一面。”
  十三皇子慨然一笑,“第一次他说我是皇上遗留在民间的皇子,我不信。直到看见我娘留下的另一半手书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是祝家的人。”


第十五章 :从前
  宋君清喝了些酒,脸上有了些红晕。他轻轻笑了,说:“其实你姓赵,名字一样好听。赵虞,足以和祝虞媲美!”
  窦小六暗暗笑了一会儿,其实她觉得祝虞好听些。大官人怕是为了安慰十三皇子,才这么说的吧。
  十三皇子给宋君清满上酒,道:“你还不如你的丫头实诚,连她都觉得赵虞这个名字并不好。”
  宋君清也不在意,“你又不是第一次见我,当初交手多次,你该清楚我的脾气。”
  窦小六小小的幻想了一下祝虞和大官人在一起的场景,觉得这两人也很般配。但越往深处想,窦小六就吓住了。
  钱改容和大官人的关系不一般,十三皇子又和大官人的关系不一般,就只有她是个局外人,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窦小六的小心脏隐隐作痛,原来大官人并不是她一个人的。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喝酒,窦小六也不知自己喝了多少。
  迷迷糊糊半睁着眼时,她看到十三皇子和宋君清都是斜斜的坐着,脑袋竟然是横着的。
  她听见十三皇子在说:“既然来了京城,不如跟我一起。你要什么我都能帮你得到。”
  然后宋君清开口:“我要王之焕的命,你能给我吗?”
  “我要知道原因。”
  “他杀了我儿子,难道我不该取他的性命?”宋君清的声音在颤抖,后边的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咬出来的。
  “杀人偿命,我要他加倍偿还。”
  窦小六心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让大官人这么恨他?不过大官人几时有了儿子?
  十三皇子的叹息声传到了窦小六的耳中,窦小六忽然觉得十三皇子是懂大官人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因为这一声叹息,深深的触动了窦小六的心弦。
  “我帮你。”
  窦小六的眼皮支撑不住,很快就闭上了。她想,大官人应该是很高兴的。
  只要十三皇子肯帮他,那么大官人就不会那么痛苦,杀子之仇也能很快了结。
  窦小六酒醒,东方已经翻白。
  房门大开着,刺眼的太白光照在门框上。门框上有几条细密的树影,安静而祥和。
  窦小六眯着眼走到门边,宋君清就站在院里仰头看着垂丝海棠的花苞。
  垂丝海棠要开了。
  宋君清的衣裳还是昨日的那一件,窦小六走出去,问道:“大官人昨夜没有歇息?”
  “嗯。”
  窦小六盯着他的侧脸,恍惚间想起夜里听见的那些话。“大官人从前有儿子?”
  宋君清没有否认,嘴角含笑,说道:“他叫宋清盼,已经六岁了。”
  原来宗姬提到的阿盼就是大官人的儿子,宋清盼。六岁的男孩子,应该是活蹦乱跳的,窦小六想到了她的弟弟。
  窦小六有个弟弟,只可惜在家乡发生灾荒的时候跟着她爹走了。弟弟叫窦小七,是家里的泼猴儿。她爹本想给他取个霸气侧漏的名字,但她娘说贱名好养活,就取了窦小七。
  窦小六觉得弟弟不应该叫小七,若是不叫小七,他就能和自己一起活下来了。
  “阿盼有一双很漂亮的蓝眼睛,笑起来的时候和你很像,不过没有你贼。”宋君清笑着说道:“他爱吃糖,我担心他把牙吃坏了,不肯让他多吃,谁知他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窦小六拍拍自己瘦削的肩头,豪迈的对宋君清说:“大官人要是不嫌弃,就在我肩上哭一会儿。”
  宋君清笑了,摇头道:“宅老来找你了。”
  窦小六觉得宅老就是她的克星,每回她正想对大官人做些什么的时候,他老人家总会不合时宜的出现。
  “小六,你看看时辰,还有心思在这儿瞎站着?”宅老气得胡须都飞了起来,“大官人还未用早膳,你不去厨房催一催,倒来打搅大官人!”
  窦小六赌气道:“我没有!”
  宅老觉得窦小六近来越发没规矩了,大官人对她好点儿,她就蹬鼻子上脸,以为能攀上高枝儿了。
  这孩子不实在,宅老想着一定要扭转窦小六的思想。
  “宅老,您揪疼我了!”窦小六气呼呼的从宅老的魔掌中逃了出来。
  “小六啊,咱们做事讲究一个务实,千万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大官人心地好,不想揭穿你,但我不忍心看着你堕落下去啊。”宅老苦口婆心的劝道。
  窦小六捂着耳朵,在心里默念:“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行了,你赶紧去厨房催催。”
  窦小六一溜烟儿跑了,生怕宅老又追上她一阵说道。
  窦小六在宋府待了快一个月,宋君清院里的垂丝海棠早已开了。
  绯红的花瓣垂在枝头,盈盈可爱。窦小六偶尔手痒,别了一朵下来插在发间,臭美的在院子里瞎转。
  宋君清这些日子似乎很忙,窦小六记得他开始忙碌是在她那次醉酒之后。
  不用想,窦小六也知道大官人在找那个杀子仇人。
  这一日,窦小六正要出门去买梅花,就看见一个檐子在门前停下了。
  檐子不是在大街上随便租用的,看到上边的标志,窦小六想应该是哪个官儿家里的檐子。
  檐子落地,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妇人从里面出来。头上戴的是金簪,腰间配的是玉饰。窦小六的眼闪过一道光亮,真货!
  “请问这里是宋君清的家吗?”中年妇人上前,对窦小六的态度倒是不错。
  窦小六点头,“是大官人的府上,请问您有何贵干?”这一招是她跟宅老学的,一般没有要紧事的人听了这话就会识趣的走了。
  中年妇人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锦囊,塞到窦小六手中。“能不能请你进去通报一声,就说伯娘来找他了。”
  窦小六从未听宋君清提起他还有伯娘,她把锦囊还给中年妇人。“夫人请回吧,我家大官人并不在家。”
  窦小六正要离开,妇人拉着了她。“那我能否在这里等他?”
  这位夫人倒是个不会为难人的,窦小六点头说道:“您请便,我还有些事要办。”
  ……
  窦小六按例买了足够的梅花回来的时候,先前那檐子还在,只是中年妇人不在了。
  等她赶到宋君清的院子,见房门开着,就知道宋君清已经回来了。
  “你身边的丫头倒是很懂事,没有随意让人进来。”


第十六章 :阿弟
  宋君清的伯娘一来,可把窦小六给忙坏了。
  先前她以为妇人只是过来攀亲戚的,没成想大官人竟然让妇人进了门。只一想起她在门外对妇人的态度,窦小六就心虚。
  窦小六其实只愿意和宋君清住在一起,要是人多了,就显得聒噪。所以妇人来的时候,她一是为了赶人,二才是为了妇人所说的懂规矩。
  窦小六忙前忙后,一会儿端茶给伯娘喝,一会儿又递一块儿糕点过去,十分殷勤。
  看宋君清对伯娘的态度,应该是个重要的人。窦小六日后想要留在大官人的身边,没有伯娘的支持怎么能行?
  伯娘对她的态度倒是亲切,问她平日在府中都做些什么,窦小六都如实答了。窦小六将伯娘满意的目光收入眼中,心里美滋滋的。
  晌午吃饭的时候,窦小六无意间听见伯娘唤大官人“九儿”,她好奇就竖着耳朵听了两句,但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伯娘只问了大官人为何只身一人到京城来,为何将全家人都抛在脑后。
  窦小六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大官人是有家的,但似乎他并不怎么喜欢那个家。因为自从窦小六进来之后,从未听过大官人提起过有关那个家的事情。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家,使得大官人连一个字都懒得提。
  更让窦小六好奇的是,为什么来找他的人不是大官人的娘,而是伯娘呢?
  恰好伯娘就开口说话了。
  “九儿,你爹是糊涂,是活该,他还没下葬你就走了,这些我都不怪你。可是你想想你娘,她还在临安等着你,你怎么能这么任性?”
  大官人时常冷着的一张脸似被穿堂风吹破了一个角,紧接着碎裂得荡然无存。窦小六才知道,原来一个人恨起另一个人来的时候,是多么的可怕。
  大官人恨那个杀了他儿子的人,所以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只为了报仇。但是她也恨伯娘所说的那个家……
  窦小六在门外听见大官人几近咆哮的声音,他在说:“宋家和王家的事情,为什么都要担在我们的身上?难道没了我们这些后辈,宋家就会垮掉不成?伯父、大叔叔、二叔叔,还有祖父,他们有本事,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升官坐堂!只会拿女人做交易,算什么本事!”
  喧闹过后是一阵寂静,窦小六木楞的站在门边,听见伯娘无奈的叹息飘飘荡荡的传出来。
  院子里的垂丝海棠开得正艳,满眼都是绯红。可是绯红的背后,还有稀稀疏疏的几片翠绿的叶子。
  窦小六觉得大官人还有他所说的宋家的后辈,就像那繁花之后的绿叶。繁花娇艳时,他们阅尽众生之相。繁花凋零,他们仍挂在枝头,等一场寒凉无情的秋风打落他们的一生。
  一辈子只做陪衬,无人所知。
  伯娘还在房里高高低低声同大官人讲话,大官人却不再讲了。
  窦小六坐在阶上,看着满院的垂丝海棠出神。
  富人有富人家的苦,穷人有穷人家的难,总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高门贵族虽然享受荣华富贵,但心里总是煎熬。贫苦百姓常喜乐,但总为生计发愁。
  “唉……端看个人的造化咯!”窦小六撑着下巴喃喃道。
  伯娘走的时候,天色渐晚。
  窦小六站在门前远远的看着伯娘乘坐的檐子渐渐消失在街角,像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把人紧紧的禁锢在里面。里面的人能走出来,却还是要进去。
  正欲转身进门的时候,一个十分年轻的男子冲了过来,喊道:“且慢!”
  窦小六在灯火下仔细看了一会儿,并不认识他。“你是什么人?”
  男子身量比她高,嗯,比隔壁村的大牛哥还高。他手里提着几盒包着油纸的盒子,似乎是为了防水特意包上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