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庶子为尊 >

第54章

重生之庶子为尊-第54章

小说: 重生之庶子为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行前的一个晚上,赵元崇抱着李墨染,舍不得放开。他唇贴着李墨染的脖子,像个孩子一样有些无赖的靠在他身上:“此次去央国不但路途遥远,而且危险重重。”
    “我知道。”李墨染拍拍赵元崇,“我不会有事的。”
    “可是尽管如此,我却不得不松手让你去。”放眼大召国,还有谁的身份比他更合适?“之玉。”
    赵元崇若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早就耍尽一切手段不让李墨染去了,可是作为未来的君王,他不能。眼看着文孝帝身体越来越不好,作为儿子,他也不能。
    李墨染出发的那天,赵元崇没有去送,什么叫送别?用在他们之间不合适。又因为李墨染此行是秘密出发,所以能带的人也不多,吕管家、陈子魏、章杰、泰浩、张铁黎还有那个张甬承。连元宝和四婢也不能去。
    从召国到央国,要半个月余的时间,有两条路。召国在北戎的南面,而北戎的东面就是央国。也就是说,李墨染去央国,要途径北戎。
    这是其中一条路,另一条路,就是经过岳州,绕过胡人,再去央国。
    忠岳候岳磊是宇文霆的人,宇文霆视李墨染为眼中钉,而岳磊又和胡人勾结,如果让胡人知道大召齐王会走这条路,怕是会不计一切的来刺杀李墨染。
    所以这条路不行,只得从北戎这边经过。
    大召和北戎的关系,自六年前开始,也一触即发。那刻着汤字的刺客,虽然表面上跟前朝有关,而根据张甬承的话,也是撇清了跟北戎的关系。可是老国公岐山救驾的时候,发现在岐山脚下的北戎士兵人数少了,而少的人数,刚好可以凑成一支刺杀的队伍。
    且不管这些。北戎是小国,依附召国而报平安,但北戎人骨子里十分的好战。他们生活的地方高原居多,虽然人数少,但他们的战马却是十分的了得。大召如果要统一天下,北戎是第一个要征服的国家。
    可北戎和大召,还有那个誓约在。
    同样,北戎如果有野心,那么他们第一个想要征服的国家,也是大召。
    所以北戎和大召的关系,十分的复杂。
    “前面就是开州了,大召和北戎的交界处。因为大召和北戎一直关系都很好,所以开州驻扎的兵力最薄弱。”李墨染看着前方的城门道。
    “也就是说,北戎如果想攻打开州的话,应该很快就能攻下城门。”张甬承插了一句。
    陈子魏等人都不喜欢张甬承,因为人口买卖留下的印象太糟糕了,张甬承也不屑他们的在意,依旧说他的话,聊他的天。
    “不错。”李墨染点头。
    
    第30章 北戎地界
    
    开州城十分的热闹,因为大召和北戎交好,所以开州城内有很多的北戎人定居,也有很多的北戎人来做生意。
    比如,大招的粮食多,农作物多,而北戎的牛羊多,玉石,开州就成了北戎和大召国粮食交换或者买卖的地方。
    北戎人长的人高马壮的,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北戎人喝奶,喝牛奶、喝羊奶,也因此,他们长的很快。比起大召过开放的民风,北戎的民风可所谓更加奇特。在北戎,如果父亲死了,儿子可以接收他的老婆,只要这个老婆和跟接收者没有血缘关系。大哥死了,弟弟也可以接收大嫂。
    因为北戎人口少,女人更少,所以女人在北戎非常的珍贵,这种接收关系,在其他国家确实是不耻的,乱了辈分。
    也因此,在北戎人颇多的开州城,风俗也受了北戎的影响。
    丽墨染等进入开州城之后,选择在一家看上去比较安静的客栈下榻,明日再出城。
    十来天马不停蹄的赶路,铁打的身体也熬不住,李墨染让大家下去好好歇息。目前还在大召国内,可以放松一下,等进入北戎地界,就得小心翼翼了。
    因为李墨染身份特殊,即便是进入表面上关系较好的北戎,也容易引起两国的矛盾。而文孝帝身体抱恙期间,国家矛盾不能产生。
    “几位客观,你们是住店还是吃饭?”小二非常的眼尖,做生意的,哪个眼睛不溜?一看几人的着装打扮,再看衣着料子极好,便知道是非富即贵。特别是为首的小少年,他长这么大,还没看见过这么好看的人。这人眉目含笑,气质华贵,举手投足间竟是优雅。这开州虽然不小,可还没他叫不出名字的人,这几位却是从未见过的。
    “既是住店,也是吃放。”李墨染回答,笑着选了个位置坐下。
    小少年声音悦耳,带着一般少年少有的阔气和从容。
    “几位是外地来的吧?”小二给他们沏了茶。
    “正是。”李墨染回答,“我兄长与这里的一门富家千金从小顶了娃娃亲,我好奇嫂嫂长相,便偷偷溜出来瞧瞧。”
    “是哪家的千金?但凡小公子说得出来名字的,小二我铁定是知道的。”
    “嫂嫂的清誉重要。名字便是不能说了。对了小二哥,我看这里的人着装奇怪,好似有很多别国的人。”李墨染漫不经心的打听。
    “那是当然,出了咱们开州城就是北戎了,北戎和我们大召交好,开州城有二十分之一的百姓来自北戎。北戎的姑娘特别热情,咱们开州的男儿都喜欢娶北戎的姑娘或者男子为妻,这个俗话怎么说来着,反正就是色色色……好比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小二卖弄了一下文采。
    哈哈哈……秦浩先大笑了起来:“你这个小二挺有意思的,那你娶了北戎人没有?”
    “北戎人要的聘礼特别昂贵,我这个小二哪里娶得起。而且……”小二脸色渐红有些不好意思,“娶了北戎人,说不定一家享受呢。”
    “怎么个享受法?”章杰问。
    李墨染不语了。放纵着说下去打听消息。
    “伺候完老公,再伺候公公小叔。”小二的脸更红了,但这确实是事实。
    “好了,去重新沏茶。”吕管家出生了,“沏茶开水就好,要烫的。”又给了小二一些碎银当小费。
    “谢谢客官。”小二下去了。
    李墨染挑眉看向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小个那伺候完老公又伺候公公小叔的话,一直在他脑海里,就算北戎和大召交好,但是北戎人出现在开州的数量还是多了点。
    再交好的国家,也不允许他国人在本国的土地如此放肆。
    “这开州城里的做派,可有你熟悉的地方?”李墨染看向章甬承。
    “我从未来过开州,还得到处去逛逛才知道。”张甬承易容了,一张平凡的脸,是全衡给易容的。张甬承对这张脸是有些嫌弃的。好歹他也算是个风流倜傥的人,一下子变成平凡人,心里多差很大。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接受了。
    关于十二州人口买卖的事情,大理寺郑探负责六州,刑部吕桦负责六州,帝皇的圣旨在年初就已经下了,容不得任何人拒绝。
    吕桦心里苦,却是没有办法,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刑部的职责范围。郑探出发前去了一趟东宫,他儿子是太子伴读,他和东宫的关系近,也是理所当然的,关于人口买卖的案子的情况,李墨染又和他讲了一遍,同时送上了张甬承写的记录本,当然,记录本李墨染动了手脚,有些人暂时不能惊动。
    “算了,开州是吕桦负责的,我们只管等着看他的好戏就是了。”李墨染也不再纠结。基于通州的人口买卖案,那些蠢蠢欲动的幕后分子,暂时会安静一段时间。
    小二很快上了开水,大家各倒了一杯,润了润喉,开始点菜了。
    开州的菜色以肉为主,牛肉羊肉,各种做法都有。这个季节吃牛肉羊肉倒也是合适,于是点了不少,给这些嘴馋的人解解馋。
    吃好饭,李墨染觉得睡觉还早,便在开州城内走了走。不仅仅是城内的百姓中北戎人居多,而且城内的防护措施也极差。估计是大召和北戎的关系太好,以至于长年没有仗可打,这里的人过得太幸福了,幸福到突然有一天危险如果来临的话,他们会丝毫没有反抗之力。
    比如,城内的北戎人和城外的北戎人里应外合的话。
    光是这样想,李墨染就皱起了眉头。开州,必须要整顿。但,开州如果整顿的话,朝廷哪个将领比较合适?
    放眼朝廷,可用的老将领都在边关,用新将?
    脑海里闪过能用的新将领,南平候世子余世昌,端礼。郑晖年。这个地方交给余世昌,李墨染当然不放心,所以端礼和郑晖年倒是可以。
    四年未见,不知他们可好?虽然边关送来的奏折里,夸两人的话不少。但也有一些事碍着两人太子伴读的身份的。
    李墨染突然有些期待和他们见面。
    当年赵元崇最厉害的将军,而今,是否有了当年三分之一的本领?
    在开州城观察了一圈,回到客栈,李墨染马上写信给赵元崇,把当地的情况写的清清楚楚,同时也附带上自己的建议:开州城必须整顿,北戎……必须成为大召国的附属国。
    写好信,李墨染让暗卫马上给赵元崇送去。
    赵元崇二百暗卫,此番跟着李墨染出来的有一百,其中风仄领队。
    就算有一百暗卫暗中跟着,赵元崇还是不放心,那是唯一一个他心尖上的人,他怎么能放心。
    第二天,李墨染等人就起程离开了开州。开州城门打开,检查出城门的士兵,神情懒散,显然并不关心也不仔细。李墨染看了,心里生出把把怒火,却还是被自己克制住了。
    开州……必须要整顿。
    出来开州,就是高原地区的北戎了。
    他们的马儿跑了一个时辰之后,再也跑不动了。
    “好端端怎么不跑了?”张铁黎仔细看了马儿的状态,“口吐白沫,也不是中毒的迹象,倒像是吃坏了肚子。”
    “这是地方的关系。”李墨染开口,“大召是平原地区,北戎是高原,平原和高原的生活习惯不同,我们看似在平原上策马,但其实已经不知不觉上了高原,马儿的反应比人的反应要快。这些马儿不能进北戎了,真是可惜。”
    “前面有个茶棚,我们过去休息一下?”吕管家建议。
    “也好。”
    很多国家因地理位置不同,所以马儿的本事也是不同。北戎的马儿比大召的马儿强,这是必须要承认的。
    所以北戎骑兵厉害,而大召步兵厉害。
    如果北戎和大召打的话,开州的兵力不值一提,所以大召首先要提高就是骑兵的素质,或者有什么办法,可以对北戎的骑兵,展开强烈的反击。
    
    第31章 商队同行
    
    几匹病倒的麻雀,直接扔在原地不要了。带着病马上路太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在北戎买几匹普通的吗。
    茶棚的生意挺不错的,从北戎到开州,这是必经之路,两地来往的商队也会在这里歇息。大召国的商人也喜欢娶北戎做生意,北戎缺粮食。
    但是,茶棚附近没有马。他们要继续前进,得跟着商队。
    这里的商队不是一个商行,而是几个赚钱的小商人结伴而行,成一个商队,利用人多来壮大自己的胆子,保护自己的安全。
    李墨染此行一共有七个人,一个商队带七个人到也不困难。而且,跟着商队也有一个好处,他们现在开州和北戎的地界处,进北戎被问起得话,有商队做掩护比较方便。
    李墨染他们跟着商队,并不富有,跟那些穿金带银的大商人不容,可见他们做商队,是为了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