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庶子为尊 >

第250章

重生之庶子为尊-第250章

小说: 重生之庶子为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团的乱,我怎么就听不懂呢。”端礼抓了抓自己的头发,“算了,我还是打吧,听你们的就是。”
    “我可从来不认为端大哥你的脑袋里,能装上这些东西。”李墨染调侃他。
    “墨染,你这是皮痒了,敢和我较量较量吗?”端礼起身,卷起袖子,信心十足。
    然而,他话一出,知情的人,全都沉默了下来。只是端礼不知其中情况,并没有感觉到这股气氛的压抑,“再来个赌注如何?”
    “端……”赵元崇开口。
    “无妨。”李墨染打断赵元崇的话,“但是我也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端礼一听能比试,可兴奋了,“什么条件都行。”
    李墨染淡淡一笑:“端大哥,而今我军和临国有了开战的计划,若是比试中我们动用内力容易伤到彼此,也许会动摇军心。不如我们的比试不用内力,全用招式,如何?”
    赵元崇紧张的心情,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之玉……为何总是这样设身处地的为召国着想。
    “可以啊。”端礼不介意。“不用内力用蛮力,晖年倒是个好手。”
    郑晖年白了他一眼:“你想说我是个野蛮人吗……媳妇。”
    端礼的脸顿时红了:“绝无此意。”被郑晖年叫媳妇,真是叫进他心肝,疼得厉害。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就该他娶郑晖年,而不是嫁给郑晖年。
    
    第23章 雍王出来了
    
    李墨染和端礼的比试,在赵元崇看来,是心惊胆颤的。李墨染没有内力,他怕端礼万一控制不好,把李墨染给伤了。
    不过好在端礼也遵守规矩,没有用内力。
    “端大哥喜欢横冲直撞,动作不够轻巧,若不是生死搏斗,这种横冲直撞是没有用的。若是生死搏斗,也许对方会怕你的这股子蛮力。”比试结束之后,李墨染道:“不过,我还是输了端大哥几招。”
    “不对。”端礼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你……就算不用力道,这次比试中,墨染你都是以避开和防守为主,我记得真正较量的时候,你是喜欢攻击的。而且,你这次的比试招式依旧华丽,但是……就是如同花拳绣腿般,只是好看却不中用,这是为何?你让着我?还是看不起我?”
    李墨染放下长枪的手一顿,露出一股若有似无的笑,那笑容细看,有些隐忍又有些苦涩。过后,他轻声道:“端大哥,我用上十分的力道,把这支长枪插进地中,你也用上十分的力道,把他拔出来,如何?”
    “成。”
    李墨染用上十分的力道,那得插的多深?
    大家都知道,他内力很深厚。
    可是,当李墨染用上他所谓的十分的力道时,这支长枪,却只是插进去了半个头。
    顿时,除了知内情的几个人外,端礼、郑晖年,包括于轻飞、未子尘还有其他的小将,全都呆了。
    召国齐王的武功,纵使没有见过,他们也是知道一二的,为何……为何……
    “端大哥,并非我不愿意尽全力,而是这已经是我的全部力道了。”李墨染道。
    端礼蹙眉看着李墨染,的确,他的额头已经出汗了,如果不是尽了力,又怎么会冒汗?
    “你的武功……你的武功……”
    “临国要攻打召国,想一统天下,认为我是个麻烦,所以林杰斐把我劫走的时候,废了我的武功。”李墨染说这话,语气非常的平静,可是听在众人的耳朵里,却是震耳欲聋。
    召国齐王被废了武功。
    而其中,最激动的莫过于未子尘等人。
    未子尘二话不说地转身就走。紧接着,于轻飞跟上。
    齐王武功被废,是为了他们,如果不是为了他们的安全,齐王就不会被林杰斐劫走,而且有五彩在,它帮齐王脱困并非难事,可是为了他们……两人心里被揪着难受。
    那样才华横溢的齐王,为了他们……
    “站住。”赵元崇沉声道,“若想要报仇,多的是机会,而今你们想逞一时之强吗?”
    两人的脚步停住,双手紧紧的握拳,他们都是跟着李墨染从小一起长大,一路走过来的。别说李墨染是因为未子尘等人被废了武功,就算不是,他们又如何忍得下这口气?
    那么心高气傲的一个人,怎么能被废了武功呢?
    不仅仅是他们,那些观战的小将们也听到了,他们同样的气愤不已。
    作为军人,他们都感激齐王对他们的帮助和付出。
    军粮政策解决了军人们的困难,让他们再无后顾之忧的打仗,所以齐王在他们心中,如同帝皇般的重要。
    现在,他们尊敬的齐王被如此欺负,他们怎能平静?将士们怎能忍耐?
    李墨染看着他们,知道他们的愤怒,知道他们满腔热血,这样就够了……:“大家一起等着,我们定会让临国,再无反击之力。”
    “诺。”
    众人听命。
    回到营帐里,赵元崇的脸色并不好。虽然昨儿晚上,两人已经坦诚的谈过了,但是李墨染武功被废这件事只要谈起一次,他就不痛快一次。每一次,都想将林杰斐千刀万剐。
    “突然在此时提起此事,之玉,你的想法我明白,可是……我不想利用你的这件事,来提高召国的士气,凝聚军心。”赵元崇沉着脸道。
    “无妨的。”李墨染坦然,“这等事情是我做的,就算旁人要说起,也与陛下无关。况且,君子与小人,并无明确的划分,我利用我自己的事情,也是坦荡处之。”
    “之玉,我是……”
    “你是心疼我,我知道的。你想说召国齐王何曾需要别人同情怜悯的目光,正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同情,所以我才敢说,虽然不需要,但是能攻心为何不用?”李墨染反问。
    “你总有千百个理由来堵我的话。”赵元崇说不过他。
    “每个人认为的价值不同,我从来不在意别人把我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我只在意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利于召国。”李墨染回答,就算被别人听了去,他也不在意,因为他无愧于心。
    “之玉。”赵元崇懂他的意思,明白他的执着和坚持。
    “接下来,我们谈谈针对临国的作战问题。”李墨染微微一笑,“让四王爷夫妇去洛国送信,只是一步,破坏临国和其他国家的信任,需要很好的机会,如果没有机会,那么我们需要去创造。”
    “如果创造了机会,还是没有成功破坏临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呢?”杨子圣问。
    “那就打。”李墨染直接开口。
    “打的话,先要安排作战措施。”老国公道。
    “嗯。召国和临国是正面交战,正面交战主帅和军心很重要,我和陛下坐镇主力军。需要对抗临国的强军,厉国那边我想交给你们央国去对付。”因为厉国和央国就地理位置而言稍微近一点。“或者,如果破坏没有成功,央国直接向厉国宣战,先打乱他们,北戎的骑兵骁勇善战,是很好的助力。”
    “央国对厉国,十拿九稳。”杨子圣道,这份自信,他是有的。早在几年前,李墨染和离不落相认之后,知道了召国的野心,杨子圣就开始暗中观察各国,对于各国的情况,也是有些了解。“卫国的国力比厉国强,如果不是在位置上不方便,该由我央国向卫国开战才是。”
    闻名天下的卫国神童魏童,杨子圣也想见识一下他的本领。
    “卫国也是我心头之患,央国去对付厉国,寒国对付卫国怕是不行,而且韩倾云毕竟是一国之君,我们派一般的将领过去,也是很难令他心服。再说一般的将领和魏童碰上,我也不敢保证输赢了。如果寒国输给了卫国,怕是之前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毕竟卫国打败寒国并侵占之后,可以直接攻入越州,会比临国更快的攻进我们召国。”赵元崇说出了自己一直没有说出来的忧心之事。
    李墨染挑眉:“我召国的武将,可不只是眼前的几位,要让韩倾云心服口服,如果要看地位和身份来决定的话,倒是有一人,你们忘记了。”
    “何人?”郑晖年问。
    “雍王叔。”李墨染道,“作为召国的王爷,他虽不像伯父威名在外,但那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召国不缺武将,有爷爷,有林家。可雍王叔的才华和能力,在还没削藩的时候,也是让我和陛下忌讳的。”
    “不行,雍王叔的兵力不能动。”赵元崇道。
    “为何?”李墨染不解。
    就连老国公和余铮,也以为赵元崇还在忌讳雍王。
    “因为雍王叔是召国的最后一支力量。”赵元崇解释,“这一战,结果尚且不知道,雍王叔的兵力,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兵力不多,却能解救燃眉之火,而且,如果这一战他们有个好歹,那么将来的召国,只有交到雍王的手中,赵元崇才放心。
    作为一名帝皇,他所考虑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
    他为李墨染发动了召国和临国的战争,也可以说是天下的战争,这是他的私欲。但是他不能罔顾赵家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而雍王,是在他有万一之后,唯一能扛得住召国的人。
    所以,作为召国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不到万不得已,且不能动。
    “雍王叔的兵力暂且不动,但是他可以去寒国指挥和卫国的战争,难道你不想看看,雍王叔对魏童的结果吗?”李墨染反问。
    
    第24章 天下大战了
    
    雍王对上魏童。
    等于是杨子圣对上魏童。
    也等于战王对上神童。
    这即将是一场罕见的仗势。
    赵元崇当然想看,杨子圣也想见识见识他们口中能和自己平齐而论的召国雍王,老国公也想看,因为他对雍王的才能是认可的,端礼、郑晖年,这些晚辈自然也很期待。
    李墨染眉目含笑,笑容淡淡,却是绝代的风情。
    他说的很有诱惑力,那轻柔的声音,如同羽毛般,拂过每个人的心口,痒痒的,抓起了怎么也止不住的涟漪。
    毕竟,战王对上神童的大战,的确很精彩。
    “如此,我便写信给雍王叔。”
    “嗯。”
    赵元崇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赵元谦,一封给雍王。同时,他们派出了暗卫去厉国和卫国放出关于临国的谣言,企图破坏临国和他们的信任。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
    召国的大军在这里按兵不动,而临国的大军,并没有离开多远,也就是说,临国的大军,只是退到了属于临国的清国领土的边缘。
    林杰斐名扬天下,不是浪得虚名。他此行并非放着召国,而是小心谨慎,却不料发现了召国的按兵不动。
    召国为何按兵不动?林杰斐虽不知召国的计划,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总是不会有错的。所以,在他的小心中,对厉国和卫国,自然也传了话。
    也因此,赵元崇他们的计划里,挑拨临国和卫国、厉国的关系这一招,是行不通的。
    但是,经过这种挑拨事件的发生,聪明如林杰斐,当然也想到了事情的诡异,虽没有直接的证据,却是在猜测这件事是否是召国所为,目的何在。
    于是,召国和临国的大军,就这样一直驻扎在两国的边境,直到十一月底。赵元崇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雍王的,一封是赵元谦的。
    雍王信中提到,寒国的军队他已掌握,也暗中训练的不错,如果有一支军队在卫国的后面攻击,那么战争可以开始。
    而赵元谦的来信是,洛国国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